求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故事,简短一点
李清照18岁便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为连理。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研砥钟鼎碑石。
在赵明诚编纂《金石录》的时候,李清照给予丈夫全力支持,
在爱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的诗词创作进入成熟期,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长期的离别之苦使得李清照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对丈夫的思念之中。
她用词来寄托和表达自己对爱人的绵绵相思之情。在得到赵明诚卧病不起的消息时,当天就乘船东下,与相濡以沫的丈夫见了最后一面。此后,直至客死他乡,李清照对爱人的追忆始终没有消褪。
赵明诚与李清照从兄李迥外出游玩,在元宵节相国寺赏花灯时与李清照相识。赵明诚早就读过李清照的诗词,本已赞赏不已,此时一见,便产生了爱慕之意。
赵明诚回去后,便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的字谜方式,委婉地向父亲谈及此事。赵挺之恍然大悟,便派人去向李清照求亲。
婚后二人感情和谐,以收集金石字画作趣。后因政治因素,赵氏亲属被迫隐居乡里,赵明诚和李清照来到青州定居下来。赵家由显贵变成了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却是因祸得福。
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赵氏夫妇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得搭配书画器物,便仔细把玩,互相给予评价。同时,夫妇二人在饭后还时常坐在归来堂中烹茶。两人指着满屋的书籍互相拷问对方,猜中的人先饮茶。以此为乐。
一次,赵明诚出外未归,李清照曾作《醉花阴》一词寄给丈夫告知自己的心情,赵明诚读后,赞叹不已。却又想胜之,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最后得与词五十首,中夹杂李清照的词。叫人评鉴,友人陆德夫品味后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回答后,赵明诚不禁哑然。原来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由此更钦佩妻子的才学。
扩展资料:
李清照创作风格: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
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明诚
清照和赵明诚的故事: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
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
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
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扩展资料: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
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唉!
李清照和赵明诚是恩爱夫妻,志趣相合,一起研究金石等文化领域的东西。
有个小故事:李赵互相考问,某句在书的第几页第几行,输了的罚茶酒(是茶是酒忘了)。李赢了,高兴得忘乎所以,把茶弄翻了,泼了出来,“反不得饮而起。”
后来赵在外地做官,两人互通书信,李写了很多好词给赵寄去。这里又有个故事:李寄去著名的《醉花阴》,赵赞叹,自己也写,一天写了好多词,让不知情的朋友来评。朋友看来看去,说只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最好。赵自叹不如。
后来遭兵灾,赵逃跑,李不悦,写夏日绝句,借咏项羽来说赵之不义。
再后来?中间忘了一点,总之赵得了病,李还没赶到(也许在死前到了)就病死了。
李携书卷避灾,遗失大半。不知什么时候,认识了张汝舟,和这个外表儒雅但庸俗的文人结婚,也是想找个依靠。但张汝舟对她不好,她索性告发张舞弊的事,结果以妇告夫的罪坐了牢。不管怎样,总算离了婚。
李此后凄惨,编金石录,写后记,表达对赵的怀念(文献名不确定)。
怎么样?
<1>易安家世
李清照,可以说,他的家庭环境还是很优越的,官宦子弟,大小姐,文化气氛也很浓厚呀,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出生于章丘市明水镇,她的父亲名叫李格非,非常精通这个儒家经典,考中进士之后当过郓州的教授,就是郓州市教育行政总管兼郓州市公办学校校长,后来调到了中央人太学录、太学博士、太学正,就是全国公办最高学校的老师兼教授,我们后面会讲到李清照的《减字木兰花》就是在赵明诚上太学的时候写的。大家是不是觉得李清照的爸爸李格非很牛呀,那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我告诉您,他还有更牛的呢?什么牛呢?他是呀“苏门后四学士”我们都知道“苏门前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后四学士”一般人不知道,廖正一、李禧、董荣、李格非。李格非深受苏轼器重,但这不是好事,这意味着李格非在政治上就被贴上标签了,“旧党人士”,当时在搞“新法”,苏东坡是拒绝“新法”的,所以李格非官运不能算“亨通”,就因为这一个“苏”字。还有,李格非这个人很刚直,很清廉,而且,疾恶如仇,这些性格特点对李清照的影响是很大的,李清照晚年自己在《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回忆就说:“嫠(li/)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意思是我祖辈生于文化氛围浓郁的齐鲁稷下,不是有个“稷下学宫”吗?我祖辈学问名气都很大,我倍感骄傲和自豪。李清照的妈妈王氏也很厉害,也是官宦世家出身,其祖父王拱辰曾经是宋仁宗朝的状元,名字都是宋仁宗赐的,当过翰林学士,当过国家人事部部长(吏部尚书),当过国家财政部兼商务部部长(三司使),所以也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宋史*李格非传》就用了三个字,但这三个字精辟,珍贵,什么呢?“亦善文”,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下,女性地位很低,有一个“书香家庭”切能被“书香文化”感染就已经很不错了,且是在正式里说她“亦善文”,可见其文学造诣应该也是很高的。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对李清照的心智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有一个见识卓迈且深深赏识女儿聪明才智的父亲和一位文化素养极高的女性,所以人称"中郎有女堪传业",让李清照得以与当代一流的文学家相唱和,在文学的氛围中成长。李清照在花季时代就小有名声,高超的艺术才华,深厚的文史功底,长远的政治见识,健康开朗,活泼可爱,处处洋溢着她的美丽呀。
<2>德甫何人
赵明诚是谁呀,我告诉您,他比李清照还惨,一般人是知道李清照不知道他爹,赵明诚呢,是既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他爹,倒霉蛋蛋,赵明诚字德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说白了和李清照还都是山东人,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怪不得两人第一次见面就一见钟情,宰相赵挺之的第三个儿子。赵挺之,新党人士,当时他是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吏部侍郎),这个人呀,精明干练,官升的很快,当然一少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改革派,所以当时苏东坡就骂他呀使贪财小人,学问不行,怎能堪大任?(挺之在德州,希意行市易法。黄庭坚监德安镇,谓镇小民贫,不堪诛求。及召试,苏轼曰:"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宋史*赵挺之传》)大家知道“苏门”鄙视赵挺之到什么程度吗?“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是赵挺之的连襟,一次天冷的不行了,陈师道穷,到野外祭祀,妻子从赵挺之家借了件棉衣,赵挺之很慷慨呀,结果陈师道不穿,最后风寒冻死了,窝囊不窝囊?其实赵挺之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这里的“八面玲珑”可没有贬义,新党旧党都能周旋的游刃有余,虽说政治操守不行,但苏东坡,陈师道还是有点小心眼。我们刚刚说李清照年少就有声名,谁听到了,太学生赵明诚,李清照他爹的学生,可问题是,新党旧党势不两立,这边赵挺之是新党,那边李格非是旧党,能弄到一块吗?这里就要说一下,其实所谓“新旧之争”就是上层打架,像苏轼跟王安石打,下面这些人不过是老大不同,没深仇大恨,你说李云龙和楚云飞要不是一个共产党一个国民党这俩绝对一对好朋友,诸葛亮和诸葛瑾,不过是个为其主,唠家常,美着呢。而且,我们说,赵明诚还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他能“化敌为友”,虽然陈师道与赵挺之水火不容,但却对这个外甥欣赏喜爱有加。他在给黄庭坚的信函中提到:“正夫(赵挺之字正夫)有幼子明诚,颇好文义。每遇苏、黄文诗,虽半简数字必录藏,以此失好于父。"(《与鲁直书》)意思就是说:赵挺之的小儿子赵明诚,酷爱诗文,每当看到苏轼、黄庭坚的诗文,即便只有片言只语,也会精心收藏,正因为这个缘故,他的父亲很不喜欢他。 由此看来,少年时代的赵明诚与父亲不同,他对官场政治、新旧党争并不在意,他的主要兴趣在于金石碑刻的收藏与鉴赏,只要是有价值的金石字画他就收藏,十七八岁之年,就以金石收藏在学问家云集的北宋士大夫中间享有很高的声誉。这对于性情活泼、关注世事的李清照而言,不能不有所耳闻。还有,赵明诚是“故事大王”,说是元代人伊士珍写了一本书叫《琅嬛记》,其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从中能够看出,赵明诚早已对李清照心生爱慕: 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惟记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已告其父。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 ‘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意思就是赵明诚有一天睡懒觉,做白日梦,起来给他爹汇报,说我梦里在看书,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叫“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挺之一看,你小子智商不行,看我给解,太简单了“言”和司合在一起,言字旁一个司,“词”,“安上已脱”是“女”,(我一直没弄明白“安上已脱”跟“女”有啥关系)最后“芝芙草拔”是“之夫”,连起来就是“词女之夫”,词女不就是李清照嘛!赵明诚喜欢李清照,李清照知道后也欣赏赵明诚,自然“千里姻缘一线牵”了。
二、只怕得“奴不如花好”——阳光灿烂的小日子。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草丰茂,花儿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我买来一枝尚未展开,含苞欲放的“木兰花”,花瓣上仍挂着好似眼泪般的点点露水,浸染其中,娇艳欲滴,花色似乎有天边的彤霞那般美丽,半睁半闭,楚楚动人呀!哎哟,这花如此的美丽动人,让人心醉,若是被我夫君赵明诚看到了,岂不是把我的姿色比了下去,那他一定会说我的姿色还不如那花般娇艳。哼,我就是要把它和我戴在一起,就算我那里是白头发,也要让他看看,到底谁才是更漂亮的呢?
我的天哪,这花说我命咋这么苦呀,长得漂亮都是错,长的美丽也是罪,咱俩年龄都差不多,都还“少”着呢,唉。不过我们大家来看看,李清照是不神经了,硬嫉妒人家一朵花,是不还显得有点小气,连花您都不放过,这把老公看的太紧了,跟花搞艳遇都不行,你还活生生的把俩两放一块硬让你老公选,你这多难为人的,聪明老公肯定选你,不然一平底锅你就到十万八千里以外的西伯利亚去了。
我们说呀,李清照这时也就十七八九岁,妙龄少女花容月貌,饱读诗书,文采飞扬,雅人深致,娇美高雅,你跟那花比,你比它好多了,你还是个活的,你那种气质岂是一朵鲜花能比?李清照为什么这样做,她这是故意猜忌赵明诚,她要用这种嫉妒、柔情对赵明诚示爱,对吧,“敞开心扉,让爱飞扬。”我是这么在乎你,这么爱你,心里只有你,你呢?还有我觉得李清照这也是在炫耀,李清照天生就有一种傲气,这跟她爸爸有很大的关系,她想向世人炫耀我们夫妻感情多好,多么恩爱,我在我老公心里那是独一无二的,无人可替代!
这诗明显是情诗,赵明诚看到都得把牙酸掉了,哪有把自己头发说成白的还要让老公说好的,哪有的道理呀是不是?李清照在撒娇,但是,也说明小两口感情很好,情深意浓,整天酸溜溜的,这也突出了李清照的一大性格特点,大胆,爱就是爱,绝不含糊,不唯唯诺诺的,是一个讲真性情的人,而且就这一点,古人还打起了官司,说这不是李清照写的,(“词意浅显,亦不似他作”赵万里辑《漱玉词》)。说这首词思想不深刻,没法跟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比,但我说,这才是真实的李清照,一个刚刚结婚的少女,这首诗中,真的是处处洋溢着甜蜜和幸福呀!
但是,李清照的好日子没过得上几天,说白了是她自己没事瞎愁,那么她到底在愁些什么呢?
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家国哪个重?
<1>风起云涌,落魄回家。
李清照的父亲出状况了,李格非怎么了呢?因为哲宗拜拜了,徽宗即位了,蔡京专权了,新党得势了,自然旧党人物李格非也该踢“飞”了,作为一号黑名单(共17人)的第五位,二号黑名单(共48人)的第二十六位,三号黑名单的(共309人)第一百二十二位,李格非同志被皇帝光荣的刻在了“扬恶”石碑上作为蔡京的忠实追随者,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当然也升官了,宰相,尚书右仆射,那他愿不愿意帮亲家呢?李清照怎么求,没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旧党的覆灭,蔡京跟赵挺之打起来了,最后把赵挺之气死了,赵家去除所有官职,回老家青州待着去,李清照很郁闷,只得写写“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赵明诚也感叹,老婆大人,您别愁了,先把咱收藏的那些宝贝们收拾收拾准备回青州老家吧!
<2>十年韬光,重返仕途
赵挺之死了,因为最早是旧党推荐的人,所以被蔡京说成旧党,就是“元祐党人”,三个儿子下了狱,虽是有惊无险无罪释放,但也是罢职回乡。从此,李清照夫妇在青州一待就是十年,这期间,李清照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这不是夫妇二人的精神支柱,我们从不知道赵明诚热爱写诗的,但有一点我们知道,金石,就是收藏,说白了俩人就是一对收藏爱好者,它们缩衣减食,典当衣物,去搞收藏,这也是难能可贵,为后世歌颂,当晚也留下了著名的《金石录》。青州十年,可以说是两人感情高潮的阶段,惬意,温馨,仿佛神仙伴侣,崇宁李格非罢免,大观赵挺之去世,那青州十年,似乎可以让李清照夫妇忘记这一切,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十年已过,时光飞逝,李清照的甜蜜日子该结束了,蔡京等人也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赵明诚又一次走马上任了,这可苦了李清照呀。
<3>我的思念你不懂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又一个重阳节到了,但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无味,聊无生机,愁云惨淡,我的心里始终挂念着赵明诚呀。一切都是死气沉沉,处处透着一丝丝阴森的凉气,我的心早已经凉了。唉,眼看又是黄昏,夕阳西下,无奈中,只能自己喝点小酒,勉强安慰安慰我那颗思念的心呀。旁边的菊花传来阵阵幽香,每丝丝都流入我的心间。这个重阳节,秋夕,我逍遥自酌,沉醉美酒,看着那被一阵阵微微的秋风刮起的竹帘,时起时落,正如我现在的心情呀!为情所困,再看看我自己,比那旁缩卷着的菊花都憔悴矣。
赵明诚是坦坦荡荡的走了,追逐自己的仕途和人生去了,把李清照一个人孤独的甩在了青州老家,李清照终日以酒消愁,怀念着曾经那十年美好的日子,再想想现在,要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不让他去做官呢!就让他陪伴在我身边,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所以现在是李清照一把鼻涕一把泪想让赵明诚回来,可赵明诚呢?看到老婆的信,不是感动,是嫉妒,咋她词写得这么好?这个势头不行,你说我一男的我写不过一女的,光让我赞叹她了,不行!然后赵明诚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首词,另外有人说是二十五首。而且,赵明诚为了给人显摆,把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参到他的“五十首”去了,给他的好朋友陆德夫看,说陆德夫看来看去就三句好,“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成很气愤,我还就不如她,我们说这时候两人的感情已经白热化了,有矛盾了,不心有灵犀了,就拿赵明诚对李清照的信的态度就能看出来,那么两人怎么了呢?
三、“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是没事找事还是另有原因
凤凰台上忆吹箫(宋)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又是一个早晨,睡足了懒觉,烈日当头,慵懒的伸展一下,香炉里的香烛早已冷了,尽是灰渣。床上的被子一翻,懒得叠了,揉成一团,褶子就跟红浪一样。我现在知道现代很多人为什么那么懒起床连被子都不叠,整个一千年前李清照这儿学的!起床后也懒的刷牙洗脸梳妆打扮了,女人不是最爱梳妆打扮了吗?一天不打扮心里痒的慌。不过李清照女士最早认识到化妆的无聊意义,再说,赵明成又不在,你给谁看呀,所以,梳妆台上厚厚的一层灰尘,李清照蓬头垢面。看看镜中的自己,想想曾经那个花容月貌的妙龄少女,如今早已是面容憔悴。不是因为酒喝的太多,更不是因为秋天,而是对赵明诚每次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却总是说不出来,无奈就又咽了下去,看着丈夫对未来仕途期待的眼光,我又能说些什么呢?只得暂压心中,可这些难言之隐却是把李清照自己压得喘不过气。也罢也罢,算了!!我要摆脱一切!为了让他别再离我而去,我早已是把那一首王维的《阳关》,就是那首著名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唱了千万遍,却留不住他那颗早已飞走的心。我每日凝望着楼前的一条条溪水流过,丈夫正如那东流水,付诸不回,只是在我眼前稍稍停留几秒,然后又目送他远去,可我的心中,早已留下了心的伤疤!
在这首词的末尾,李清照又在喧喊,赵明诚又一次伤害了他那颗脆弱纯洁的心,怎么伤害了?我们从词中找有八个字“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这是两个历史典故。首先“武陵人远”什么呀,根据南朝刘义庆所写的《幽明录》记载的一个神话传说中说。汉朝的时候,有两个人名叫刘晨、阮肇,有一天这二个人入天台山去采药结果给迷路了,遇上了两位仙女,乐而忘返,与她们共同在一起生活了大半年。返家后,方知世间已过六世。正所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烟锁秦楼” 是《列仙传拾遗》上的故事,讲的是在秦穆公的时候,有一个叫萧史的人特别善于吹洞箫,秦穆公非常喜欢,就把自己的女儿弄玉嫁给了他。弄玉嫁给他之后专攻吹箫,模仿凤凰的声音,吹得很像。终于有一天,凤凰听到这个美妙的声音,就来到了弄玉和萧史的身边,弄玉和萧史就骑着凤凰去过他们幸福美满的日子了。这两个故事中心思想是艳遇,按说李清照没事想这些干什么?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赵明诚纳妾。
徽宗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四十一岁的赵明诚奔赴任莱州知州。此次他要将李清照一起接到莱州生活。李清照与赵明诚分居已有两三年,现在他们终要团聚,这多么令人高兴!但李清照告诉我们,她不高兴!到了莱州,赵明诚把她关在一间屋子里,不理她,成天说是去忙,按理说这没啥,丈夫公务忙,可李清照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李清照有怨气!这要谈到宋代人蓄养歌妓的风气。宋代人都有蓄养侍妾与歌妓的风气。宋真宗还鼓励过大臣们应蓄养歌妓来享受生活,他说:"时和岁丰,中外康富,恨不得与卿等日夕相会。太平难遇,此物助卿等燕集之费。"(沈括《梦溪笔谈》)连一代文豪欧阳修也"有歌妓八九姝"(《韵语阳秋》),苏轼"有歌舞妓数人"(《轩渠录》)。如此浓厚的风气下,甚至太学生,也常出入歌楼妓院。赵明诚不可能免俗,所以他在家中或官府蓄养侍妾都是正常的现象。可问题在于,既然赵明诚早年就可能养侍妾、歌妓,为什么李清照当时不发怨气,偏偏在这次长久分别后的莱州团聚时“小宇宙”爆发呢?赵明诚年轻时,可能在太与歌妓有过交往,但那时他地位、经济都不高,没有能力专门养歌妓。后来与李清照结婚后,情投意合,幸福美满,加上从东京汴梁到青州十年,两人都长年厮守,不大可能蓄养侍妾与歌妓。即便有蓄养,也出于娱乐的目的,不过逢场作戏,他的感情与心思还是在李清照身上。但这一次不同。赵明诚离开青州后,先后在几个州做官,尤其现在做了莱州知州,已有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身边萦绕着越来越多年轻漂亮的女性。而李清照虽才华出众,气质优雅,但毕竟已近四十,如何再能够像年轻时那样漂亮?在丈夫的眼中,结婚二十年的妻子虽并不老,但或也有点人老珠黄之嫌。这种情况下,他的心思、感情不免开始慢慢转移到其他那些年轻漂亮的侍妾身上。对于丈夫感情上这种细微微妙的变化,像李清照这般聪颖的女性怎能感受不到?也许,在她看来,丈夫这一次并非逢场作戏,不仅是娱乐,而是要在感情上抛弃自己了!最重要的是,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清照就没孩子,当然现在人知道这是两方面的问题,当时人不管,都是可怜的女人的问题,而且,赵明诚不是爱金石吗?你连个女娃都没有我那么多东西传给谁?不过气愤归气愤,靖康之变,赵构登基,八年之后,赵明诚撒手人寰,这八年中,因为历经劫难,似乎患难见真情,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关系又好了,但这是短暂的,这八年他们几乎都是在颠沛流离,刚刚定居但赵明诚又调任,然一去不回。
可以说,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是喜——忧——愁,而《减字木兰花》、《醉花阴*重阳》和《凤凰台上忆吹箫》刚好是这三个心理状态的写照,李清照的词像是写故事,但故事背后总有她内心的感叹;李清照的词很精炼,但每一个句子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小故事。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是幸福的,至少他们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华美的篇章。我认为,或许是因为诗的原因,这篇文章不然我可能会写得更好,但老话批评表扬,都很欢迎。知我罪我,一任诸君!
叹世事*易安德甫
易安少既成词名,梦托佳人始着迷。
终日盼首离别怨,文采诗词君难比。
妻兮祈望归田甲,可笑切莫往事提。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
李清照简介与爱情故事李清照的介绍和故事
1、李清照是济南商丘人,济南商丘就是如今的山东济南。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李明诚,父亲是李格非。2、李清照和第一任丈夫赵明诚十分恩爱。李清照和赵明诚有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追求和梦想。她的前半生有赵明诚的陪伴,幸福快乐地生活着,在她那段时间的作品里可以体现出来。然而好景不长,打仗让他们开始了...
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在得到赵明诚卧病不起的消息时,当天就乘船东下,日夜兼程,与相濡以沫的丈夫见了最后一面。他们夫妇诀别的情景,在李清照所做的《金石录后序》中有十分感人的描述:“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此后,直至客死他乡,李清照对爱人的追忆始终没有消褪。李清照买书的故事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十分...
我想要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50字?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两人情投意合,生活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夫妇擅朋友之胜”。
求有关李清照的典故~~~急~~~!~
【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巧对贺寿联】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两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赵明诚挥笔而就: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每甲子是60...
李清照的爱国故事简写
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一路难免有点别扭,略失往昔的鱼水之和。当行至乌江...
李清照一生的总结简短是什么?
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是女文青,她丈夫赵明诚是男文青。当文青遇上文青,他们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文青之间也竞争。赵明诚在外地做事,李清照独守空房之余,写了一首《醉花阴》,写在一块丝织的手帕上寄给丈夫。赵明诚欣赏妻子的词作之余,也绞尽脑汁写了50首词。他把妻子的词夹在自己的词里,拿给好...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快一点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
李清照丈夫的死因详解
一直渴望能结识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赵明诚终于得以见到李清照,并一见钟情。经过一系列的提亲,二人很快结为连理,成为一对天作之合。综上所述,赵明诚的死因复杂,既有个人情感的困扰,也有时代背景的压力。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才华与无奈,以及爱情与生活的双重考验。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被誉为一段佳话,两人情深意重,相互扶持。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在文学史上流传甚广。李清照,一位才情横溢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词作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著称。赵明诚,则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吸引了李清照。两人在相知相爱的过程中,共同的兴趣和...
李清照的故事
最出名的是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的故事,当年,李清照年少成名,到了适婚的年纪,赵明诚在某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出了一个谜题,最后的谜题映照到了李清照身上,因此,李清照他们最后结婚了,婚后的生活美满,夫妻举案齐眉,共著了《金石录》一书,但是,后期,李清照父亲李格非遭人陷害锒铛入狱,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