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简介和背景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呤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仕宦之家。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辞世10年,杜甫也已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于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就特别刻苦,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时,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白居易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走上仕途后又不顺意,他多次被贬官,老是处干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因而对社会各面都有较深刻的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虽然仕途不顺,但作为一个诗人,他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白居16岁时就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据说白居易当时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但当他读到这首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从这首诗,的确可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所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得有声有色,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这首诗里他敢干批评唐玄宗的荒淫,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语,后面描写两人之深情,既微有讽刺又饱含哀怜。“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说及生离死别的情形,笔锋又颇含感情,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读之令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白居易45岁时所作另一首歌行体长诗《琵琶行》,也是同样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诗。他被贬作江州司马后,在浔阳江头和友人告别,舟中离别洒筵上感伤之中,忽听邻船有弹琵琶声。移船相邀,原来是一位年老色哀,独守空船的歌妓,也有无限愁绪,借琵琶寄托幽怨。白居易听了他的身世,不仅深为同情,而且因之想到自己的不幸,因而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概,便作了这首可与《长恨歌》相媲美的长诗,前面叙歌妓的生平状况、可悲身世,后面以“我以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转而写己,最后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司马青衫”因此成为典故。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很多优点,描写细致,音节和谐,尤其描写琵琶声音那一段,真是令人一唱三叹,而最重要的,还是感情的真挚。《长恨歌》和《琵琶行》这两首长诗,是白居易诗歌中最优秀的部份,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可宝贵的部份,它们是白居易留给后人的无价魂宝。
白居易一生留下3千余篇诗作,他把诗歌比作果村,在《与元九书》中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的著名论点。白居易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写5部。唐末动乱,抄本散乱,又经辗转抄写,已非原貌,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即1131一1162年的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
白居易诗歌中,价值很高为人称道的是前期所作的那些讽谕诗,尤以《奏中呤》和《新乐府》出名。《奏中呤》10首,首首如利剑,刚步入仕途的白居易,反映民生疾苦,为正义而大声呼喊,不识时忌讳的勇气,是非常令人钦佩的。《新乐府》是白氏讽谕诗中重要的另一组诗共50首,时间跨度较《奏中呤》大,内容也更广泛。被人们广为传诵的著名之作《卖炭翁》,即为《新乐府》中篇章,这些诗篇爱憎分明,是作者心迹的真实表露。在诗风上,继承了《诗经》乐府古诗和杜甫歌行的优良传统,又采用了当时民歌中自由技法,形成了自己创造性的风格。总之白居易的《秦中呤》和《新乐府》是他全部诗歌中最具战斗力的作品。
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生活,他在洛阳共居住了18年,虽被尊为“少傅”,但一生清贫,喜酒善诗,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的生活。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两年后病终,死后遵嘱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
结纳文言文
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 子孙典贴,其...
自居易忆江南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
明史张居正传全文翻译!
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少年时即有过人的聪明机敏,十五岁时就中了秀才。巡抚顾璘对他的文章感到惊奇,说道:“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又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宰相徐阶等人都很器重他。张居正升任右中允,兼任国子司业。他和国子监祭酒高拱关系很好,他们以宰相为目标,...
名家描写冬天的佳句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描写了三个场景:父亲为孩子夹豆腐,冬夜与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台州过冬。 都是白描式的简单勾勒,寥寥几笔,意味全出,犹如三幅淡淡的水墨画,没有浓墨重彩,却散发着淡淡清香,沁人心脾。使作者在冬天心里也是温暖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及鉴赏: 1、《济南的冬天》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
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代背景和...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想求他在公众场合帮着扬扬名。“居易”这个名字,根据词义可以解释为住下很方便。顾况看到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京城里粮价高得很,住下很不方便吧。)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提出的相关历史背景是什么?
到了中唐时期,李绅首先创作了新体乐府诗二十首,引起了元稹的重视并且写了十二首和诗。而新乐府的名字,正式出自于白居易。居易是我国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很有深度的批判揭露了中堂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他在自己创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的现实主义诗歌的经验(上段已经提到),也发展了现实...
吊白居易 李忱 翻译
三、创作背景 唐宣宗不仅具有政治才能,也颇为爱好诗歌,他对白居易尤为敬重。但在唐宣宗即位后五个月,即会昌六年八月,七十五岁高龄的白居易不幸溘然长逝,唐宣宗不胜悲悼,以一往深情,写下了这首《吊白居易》。四、作者简介 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一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
谁知道白居易的《新井篇》?
所谓白居易的《新井篇》的出处是这样的 据《新唐书.白居易列传》记,“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即捕贼,刷朝廷耻。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用,不可用’,至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但这篇...
<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
缀玉联珠60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什么意 ...
出自:《吊白居易》是唐宣宗李忱的作品。原文:吊白居易 唐朝: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译文:你应该继续做大唐的诗人,谁教你那么突然就走了。人如浮云,想留也留不住你,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