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言讲词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4
孩子进入初中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段,几年的初中生活是人的生理变化最大的几年,是学习成绩最易分化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家长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做到与学校积极配合,适时引导孩子快乐、健康地发展,是所有家长殷切盼望的,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视孩子初中阶段的家教。观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是托儿所的家长强于小学的家长,小学的家长强于初中的家长。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初中,年龄大了,知道学习了,不用操心了。多年来,许多家长,当孩子在学习、行为方面出了问题时,讲“我交着学费,教育孩子就是你学校的事情,孩子出了问题就应该由学校来负责”。这不是简单的责任推卸,而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了问题。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也是子女的终身老师,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习打基础,是非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责任更重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加强。
2、要了解孩子初中阶段的特点。家庭教育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间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期和困难期。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他们首先有一种新鲜感,他们怀着兴奋、自豪的心情跨进中学的校门,看到的是新的校园,结识的是新同学,讲课的是新老师,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无不充满新鲜感。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充满新的希望,他们普遍怀有对未来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进步向上的愿望,渴望给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即使在小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行为表现也不太好的同学,也往往暗下决心从新开始。因此,对初一新生家长要给他们以热情的鼓励和期望。对原来就比较好的同学要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在同一起跑线上跟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对原来成绩欠佳,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从头做起,千万不要当老师或同学的面揭原来的“老底”,以免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当然,家长有必要将子女的情况(包括缺点和错误)如实地跟老师交底,但要讲究方法,避免在公共场合给孩子造成难看。
孩子进入初中后慢慢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学习知识量上的困难,与小学相比初中增加了许多学科如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顾此失彼,觉得难以应付。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作业都跟的较紧,讲的很细,很明白;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多,知识量增大,老师盯的又没有小学那么紧,所以许多同学课堂学习的知识慢慢出现不够系统,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甚至出现不愿意做作业的现象,时间长了成绩就受到影响。三是知识特点上的困难,初中的知识较小学要抽象一些,如数学、地理,若光靠死记硬背不足以解决问题了,学生感到不适应,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四是受中招考试的影响,初中的学习时间抓的比较紧,考试的频率较大,有时学生感到心理有压力。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进入初中后易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进入中学的适应情况,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在中学起好步。
八年级:初二学段的学生既不像初一时那样有新鲜感、有理想、有激情,也不像初三那样面临毕业,思想和学业上感到有压力。所以,孩子在初二学段是最关键的时段。首先是学习上的分化。初二年级的知识承前启后,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些同学适应了,有些同学感觉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有点吃劲,对这些同学来说,咬咬牙多用些精力学习就跟上了。反之,思想一松劲成绩上就变为差生,既原先成绩相差无几的同学,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第二是思想上的变化。表现好的同学思想更加成熟,他们积极靠拢共青团组织,争取进步,在班上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而有少数同学则往往由于学业跟不上而丧失进步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如果此时没有及时的帮助,或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引诱,行为就可能越变越坏,甚至走向犯罪。第三是生理方面的变化。初二学生年龄多在14岁上下,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迅速生长,第二性特征出现。男生表现在逞强好胜,容易冲动,他们崇拜英雄,崇尚江湖义气,爱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女生则爱漂亮,讲究打扮,多愁善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于是思想和行为上总想独立,但又缺乏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因此,这一阶段喝酒、吸烟、早恋、出走、轻微犯罪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而一般家长则认为这一阶段孩子已开始懂事了,可以放手不管了。但事实是“多事之秋”,更需要家长对孩子细心观察,耐心交流,同时与学校积极沟通、携手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疏导工作。
九年级:当孩子进入初三阶段,由于临近中考,大多数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老师和家长也抓得更紧。这个阶段,多数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少数基础差的同学,则表现出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弃。由于进入青春期,性机能日趋成熟,对异性由好奇而渴望接触,甚至恋慕。因此,这一年段的家长,要多进行人生观、成绩观、就业观的教育和引导,调节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关键期。
3、要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家长在了解了孩子初中各阶段的特点后,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光这些是不够的,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孩子个体差异千差万别,而良好的家教环境却有共性,并且家庭教育所特有的天然性、较强的针对性、伦理的权威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情感的感染性以及言行举止上的潜移默化作用等都是共有的。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呢?
第一、家长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作为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正直,奉公守法,积极进取。一个满口粗语,开口骂人的家长,孩子讲话肯定也不文明,只有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影响,起到榜样的作用。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洛克,特别重视榜样在教育中作用,他说:“最简单、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榜样放在他们在眼前”,好的榜样可以催人上进,反面榜样可以将人托下水。如一个14岁的中学生在劳教所里谈到他失足的原因时,说:“平时爱看一些黄色的书刊,而这些书刊都是父母带回家的”。可见父母平时行为漫不经心的随意,都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影响。家长对事业要有追求,对生活充满信心,要尊重知识,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这样对教育子女更有利。当然,如果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一定在语言、行为方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第二、家庭成员和睦,邻里友好相处父母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如何待人接物,都将影响到子女。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已经具有成人感,家长对他们要平等相待,家里的一些事情可以同他们商量。家长如有不当之处,应作自我批评。如果家长在这些问题上处理不当,就将影响自己的威信,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有一个初一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每当她听到父母因一些小事而吵闹不休时,自己就像亲临一场战争,恨不得马上离家远走,再不愿进这个家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环境的不满,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学习和心理肯定会受到负面的影响。第三、注重家庭环境的育人氛围家庭布置既要舒适,富于美感,又要考虑到子女正在学习时期的特点,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具应安排得整齐清洁以外,还应体现出高尚的情趣,有条件的给孩子单独留出一个房间,作为其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引导孩子在房间内张挂一些格调高雅的图画,或者勉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名人名言,帮助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四、家庭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要做好孩子的生活保障
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应该在作息时间上照顾孩子,根据孩子上学的时间,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如孩子在家学习时间尽量不要约朋友来家玩,看电视要控制音量,早上要早起且给孩子准备早餐等等,这些看似小事,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4、要主动与老师联系并支持学校的工作。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家长或光靠教师都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有些家长特别是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家长,很不愿意见老师,这是不对的。一方面由于自己不够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表现,对子女教育就缺乏目的性;另一方面对孩子在心理上将是一次打击,认为家长都看我不行了我肯定是不行了。所以,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配合学校的教育,同时也使家教更加有的放矢。
第一、做老师的帮手孩子上学回家后往往和家长谈起某某老师怎么样,同学们怎样议论某某老师,说起某某老师的一些缺点。这时家长不要盲目顺从,而应该讲一些自己所知道的这位老师的优点,帮助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威信,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孩子信服老师才愿意听他的课,进而学好他所教的学科。当然对某某老师确实存在的缺点,也要经过正当的渠道帮助其改正,如通过信件交流、请学校的老师或领导转达沟通等等。
第二、支持学校的工作有些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参加一些集体组织或担任学生干部不太支持,认为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参加社团组织或担任学生干部是锻炼、提高能力的重要机会,只要将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有机的安排开,就会互不耽误,并且会互相促进,家长在这方面应该给以支持。
第三、主动进行校访、师访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就要积极主动地去访问学校、访问老师。这样做,可使家长在家校联系中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与老师就教育子女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交流。校访时,既要访班主任,也要访科任老师;如果能事先同老师取得联系则更好。应当注意的是,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要在上课时到教室里找正在教学的老师,以免冲击教学。
第四、鼓励老师上门家访对老师家访要热情欢迎,在家访谈话时,孩子是否可以在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则应让孩子离开。家长应当认真倾听老师的介绍、要求和建议,不要轻易打断老师的话,更不要一听到孩子的缺点就感到脸上挂不住,或急忙辩护,或当场打骂孩子。家长还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既不要为了给老师留下一个对孩子的好印象而光谈优点,也不要为了说明自己严于教子而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家访后,家长应同孩子谈话,把老师家访时所讲的孩子的优点,可以扩大化地告诉孩子,这样可以融洽师生关系,鼓励孩子上进;同时,把老师的要求同家长的要求统一起来,给孩子提些希望、建议。千万不要出现老师家访,孩子挨打的现象,以免使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第五、了解、参与班级管理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会,非不得已不要缺席或请家中其他人代为出席。不要迟到或早退,以体现对学校、对老师的支持和尊重。会上发言不要太长,有些想法如在会上不便谈,可在会后与老师个别交换意见。家长会结束后,要向爱人传达会议内容,以求统一认识,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总之,初中阶段是孩子从童年走向成人的第一步,这个阶段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非常关键。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就等于孩子有了人生的一个美好开端。

现在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低下和家长的教育影响、溺爱有着重要关系,尤其是作为未成年孩子的主要监护人的家长,缺乏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教育意识。许多家长总认为孩子弱小,孩子的安全应由父母负责。事实上,父母不应该也做不到负责孩子安全的全部。因为,孩子活动的大部分时间不在父母的视线之中,而且孩子也必须逐步学会和掌握自我保护的各种技能。
孩子成材的重要标志,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否恰当、正确处理。父母保护孩子最有效的做法,是教育孩子自我保护,引导孩子逐步掌握自我保护的各种技能。这样,孩子安全健康成长的愿望才不会落空。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一个有用的人。
大家可能是希望学校能为孩子的安全多操些心。然而社会环境还是比较复杂,社会不良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一、告诉孩子如何确保交通安全
放学站路队是学校确保学生路上的安全,是加强安全教育的途径之一。我们应经常向孩子讲授交通安全知识。主要内容应包括:马路行走常识(在人行道上行走、过马路须走人行横道、横过马路看两头、不得翻越栏杆和隔离墩、不能闯红灯、不要和汽车抢道,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能在马路上玩耍打闹等)、乘车常识(乘车时,不拥挤,等公交车站稳后再上车;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车上拥挤时注意锐利物品、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无运营资格的车辆、不乘运货三轮车等)、若发生车祸时如何应对等。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自身应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起好表率作用(有的家长送孩子上下学就有许多家长做得不够好,自己常常违反交通规则),以免被孩子误解、模仿。
我们学校周边的交通环境不太好,靠近43省路,校门口又是一条杜泽镇南北主道,路窄,车流量大,有的车速很快,每天上下学时校门口拥挤不堪,所以我们规定上放学要求家长不要把车开到校门口,有的家长难接受,这也是出于为学生的安全考虑。
用电动三轮车接送孩子的家长更要小心,在所有车辆中三轮车属于最不安全的车,转弯容易侧翻,教训也很多,所以骑三轮车的家长要小心慢行,经常检査车辆的各种性能是否完好,特别是刹车。
二、把麻痹大意将带来的种种危险告诉孩子
家长应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煤气灶等,讲授安全用电、用火知识,并让孩子养成“人走电断”等好习惯,切勿麻痹大意。有的家长为了防止孩子闯祸,索性阻止孩子使用电、火等,其实这反而会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以致趁大人不备之机酿祸。我们还须引导孩子,各类电器及设备发生故障时切勿擅动,家长尤其不应对“惹了祸”的孩子责备训斥,以避免孩子因逃避责骂而招致意外事故。节假日,孩子独自在家时,不要给生人开门。
三、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监管
天气逐渐炎热,前二个星期我们专门发了家长信,希望家长们引起重视,每一点意外都会给家庭带来深深的伤害。随着气温渐高,学生玩水、游泳现象更趋频繁。近年来,学生溺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教训十分惨痛,为了悲剧不再重演,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快乐,避免意外溺水事件的发生,我们希望家长们能积极参与,共同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1.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溺水事故会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望家长们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您的一点疏忽,都有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因此请您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能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2.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在家期间,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让孩子做到“三不准”,即:不准孩子私自去水库、渠道、山塘、河流等水域游泳,不准孩子擅自与他人结伴去山塘、水库、渠道边等危险区域玩耍,不准孩子擅自去水库、山塘、河流等水域钓鱼摸虾,要求孩子在节假日外出须征得家长同意。
  3.教给孩子预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如有条件您可以教会孩子掌握游泳本领和溺水自救的能力,还要让孩子知道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大声呼救,不宜盲目下水救助,避免造成更多伤亡。如发现有学生在水边玩耍或游泳,不管是不是您的孩子,请您能及时进行劝阻,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教育孩子讲究食品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吃水果要洗净,不吃腐烂变质、霉变、污秽不洁、有毒食品,不吃无证摊贩出售的不洁小食品。不暴饮暴食。教给孩子如何辨别“三无”食品,即无生产日期、旡保质期、无生产产家。
五、要教育孩子在打雷下雨时,不在易导电的物体下躲避
雷雨时尽量避免或减少野外活动,路遇雷雨不要往高处走,迅速寻找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或低洼处躲避;不要在大树下或电线杆旁避雨或经过,千万不要触摸电线杆。
六、让孩子与邻里保持必要的联络
我们说要教育孩子按时回家,不得走家窜户,同学之间不得相互串门,避免学生交友不慎,相互影响,同时也可避免学生聚众干一些违法、违纪现象。但是邻里之间若能互相加强联络,对于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作用极大。一旦发生意外,如家中失火、遭遇窃贼、煤气泄漏等,孩子立即可以向邻居求助。家长应允许孩子常去邻居家串门,或与邻居家孩子共同玩耍,密切感情;应让邻居知道孩子及自己家里的基本情况和事项,以便及时联系;对于那些经常独处的孩子,更应引导他们养成在危急时马上向邻居家求助的习惯。如步行上放学的尽可能和邻居的孩子上学放学一起走。
七、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学会自我保护
要做到自我安全保护,就必须教育孩子平时做到语言行为文明,不做危险性的游戏,不打架斗殴、不能携带管制刀具。遇到危险要机智解决,并及时向家长和老师反映情况。要加强遵纪守法观念的教育。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没有较强的纪律观念的法制观念是不会成才的,也是很危险的,无论到哪里也是不会受欢迎的。新的《小学生守则》不提倡小学生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特别不提倡和有暴力倾向的坏人作斗争,因为小学生能够自己保护好自己就很不错了。当小学生遇到有暴力倾向的坏人时,要机智地保护自己,如逃跑、报告老师、报警等;遇到别人勒索钱财时,不要怕恐吓,大胆告诉老师和家人,及时化解问题。
八、教给孩子行为习惯安全
小学生不准进网吧。在家里也不要上网玩游戏成瘾。
每天上学不要太早,早上7点钟左右到校,不要让孩子来的太早,因太早老师还未到校,这个时间段的监管属空白,容易发生安全事件。
教育孩子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纪律,不与同学闹矛盾,退-步海阔天空,为人要大度,课余时间及饭后不在走廊、教室推垃跑跳,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做危险动作等等。
如果学生因事不能按时到校,家长一定要通知老师,不能出现监管空挡。
出校园一定要执行请假手续,不得自行离校。
家长们,危险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当我们忽视它时,它离得很近;当我们重视它时,它离得很远。恳请您积极配合学校,切实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懈努力!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现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长在蜜罐里,是家中长辈们关心和照顾的对象。然而,过度的溺爱和放纵不是真正的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作为家长,我们要把对孩子的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对于孩子的合理诉求,可以尽量满足,但是一些无理过分的要求,一定要坚决拒绝,并且事后要与孩子多交流沟通,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作为父母,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的各种习惯表现,对孩子暴露的恶习要及时指出纠正,坚决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当孩子有良好的表现时,要及时肯定、有针对性地鼓励,通过外在的激励,使孩子将之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日积月累,孩子自然而然会形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二、实践活动是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家长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孩子的实践和锻炼,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造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练习和强化,才能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同时获得一项生活技能。比如,可以让孩子参与家中的大扫除,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等等。总之,我们要积极为孩子创造参与家庭活动、劳动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参与及成功的喜悦,这样就会使孩子感受到父母长辈的辛苦和爱,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习惯榜样。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如果父母的知识习惯好,儿童早已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自然就相得益彰。父母的知识习惯不好,那么儿童在未进学校之前,无形中早已养成不良的习惯,学校教育就算很好也收效甚微了。”可见,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家长在对待社会、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上都要严谨,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下良好的种子,就会在孩子身上收获良好的习惯。

四、注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父母都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但要想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我们首先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父母率先垂范,把乐观、好学的精神传递给孩子,通过正向引导、耳濡目染,促使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其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培养孩子勤于思考,敢于攻关克难的习惯;二是引导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不拖延,不磨蹭;三是帮助孩子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家长该怎么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答: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1、及时走访教师。当孩子上学时,学期一开始就得抽空去学校拜访教师,最好花上一些时间观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级。对一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师有何要求、要读哪些书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保证孩子不缺课,不要自作主张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2、不要在孩子面前把老师说得一...

老师家长配合教育孩子的话语
答:1 孩子请理解老师和爸妈对你的教育,哪怕是训斥,你也要体谅。因为,爱子不教,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2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咱们家的家教虽然严格,但也是为了孩子你好,爸妈希望你能成功成才,而不是长大后没有一技之长。3每次你难过伤心时,妈妈就主动...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家校共育
答:1、学校履行教育责任 首先,学校应该认真履行其教育责任。学校是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学生的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而家长更多的是负责学生的生活教育和情感教育。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协作解决问题。2、定期组织亲子活动 学校应该定期...

家长如何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呢?
答:1、建议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有序列、层次性。如定期开展读书活动,要提前安排,组织更加有整体性。2、家长到校与老师交流,进门比较困难,门卫态度恶劣。建议学校专设接待室,供与家长接待。3、加强对孩子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自主教育,提高孩子的自觉意识。4、老师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价系统,并及时与学生、...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呢?
答:家长需要配合学校首先需要了解学校、班级对学生的要求;配合学校,维护老师的威信;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不自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1、要先了解学校、班级对学生的要求只有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只有了解学校、班级的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要多与孩子谈话交流...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答: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一: 一、要求及时走访教师 当孩子上学时,学期一开始就得抽空去学校拜访教师,最好花上一些时间观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级。对一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师有何要求、要读哪些书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保证孩子不缺课,不要自作主张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二、要与教师默契配合 ...

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言讲词
答: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习惯榜样。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如果父母的知识习惯好,儿童早已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自然就相得益彰。父母的知识习惯不好,那么儿童在未进学校之前,无形中早已养成不良的习惯,学校教育就算很好也收效甚微了。”可见,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榜样...

激发家长配合老师的话
答:1.今天我还是一株幼苗,是你给我阳光给我雨露,让我快快成长;明天我将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做国家的栋梁之材,报答老师的养育之恩!祝老师教师节快乐!2.孩子,你在这个暑假进步了很多,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尤其要提到的是在这个暑假更懂得体贴爸爸妈妈了,每天下班回家,你总是为我们准备好拖鞋,晾...

怎样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工作呢?
答: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学校的信任与支持,每天,您的心牵挂着孩子,您努力地工作、奔波,其实也就是为了孩子。今天,您是孩子的依靠;明天,相信孩子们会给您一个满意的回报。期中考试结束了,大多数孩子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也有少数学生成绩起伏不定,反映出的问题有: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不够紧密...

...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工作,积极主动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好...
答: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多与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教育他们自觉共同遵守各种规范,多与学校配合,只有这样学校社会家庭才能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您的孩子才能进步得更快。六、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老师是孩子的知识传授者,道路指引人,做为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老师也不是圣人,和我们家长一样无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