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趋势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4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趋势及对策

首先通胀是正常现象。我只就我国最近比较高的通胀来说。我国的较高通胀主要是由于之前的经济危机引起的。如果之前有关注这方面信息的话可以发现我国应对危机采用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引起价格的上涨(理论方面可以参看IS-LM模型,二者都上移,造成价格上移)。应对的方案其实今年的政策也出来了,要紧缩货币供给,这样就会拉下价格,通胀也会回复正常。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2007年1-9月,我国CPI数据逐月上升,已连续超出央行设定的3%这一通货膨胀警戒线。2007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止全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目标,可见2007年前9个月的通胀预示着发生全面通胀的可能性。2008年1月,CPI较去年同期上涨7.1%,4月份达到8.4%,创11年新高。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已发生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一)需求拉动
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一方面国内商品相比国外商品显得更加便宜,由此造成该国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一增一减,最终引起国内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供给在短期内具有黏性,难以及时扩大,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最终引起整个物价上升,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这也就是凯恩斯学派所谓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二)国外输入
1.粮食进口因素
对于粮食而言,受产量下降、需求增加的影响,世界粮食库存下降,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世界粮食价格自2006年9月份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今,导致我国在进口粮食上的成本日益上升;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了与粮食有关的食品价格走高,并通过饲料的传导作用推动肉类和奶类等食品价格上扬。根据“一物一价”原理,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会构成国内物价水平的一部分,从而造成“通胀”进口的现象。
2.石油因素
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石油需求增加以及其它因素导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日益攀升。对于石油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还缺乏发言权,对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只能被动接受。而我国是石油进口国,全年进口石油量相当庞大。石油价格的上涨最终引起整个社会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三)外贸顺差
我国持续的经常项目盈余导致外汇供给持续增加以及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强制性结汇、限制性售汇的外汇管理制度。出口企业的全部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外汇银行。银行为保持头寸,手中若有盈余,就必须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在浮动汇率制下若没有外增的外汇需求,必然导致外币汇率的持续下跌,本币持续升值。而我国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被迫大量持续买进外汇,形成虚增的外汇需求。强行使汇率稳定在几年来的大致不变水平。在央行被迫大量买进外汇的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这些基础货币再乘以货币乘数,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就急剧增加,使社会总需求增加。
(四)生产要素成本
我国在过去对各种生产要素都没有市场化,价格在行政指导下被人为压低,没有传递到通胀中,构成隐性压力。要素价格改革和公用事业改革后,各种资源价格开始上升,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些都使得成本向最终产品价格传递,造成现实的物价上涨压力。例如,随着劳动者保护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收入分配改革的展开,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加之由于土地供应量减少等政策和市场原因,近三年土地价格出现爆发式增长,加剧了成本压力。
(五)宏观经济政策
由于最近几年我国长期实行以刺激总需求为中心的财政货币政策,银行下调存贷款利率,从而使得过多的资金流入企业,促使企业投资规模不断增长,导致市场流动性增加和银行贷款规模的扩张,从而货币供应量增加。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对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通货膨胀具有明显“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不同社会群体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不同,他们在通货膨胀中遭受的福利损失不同,城镇低收入家庭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造成这部分群体的焦虑感,增加了他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诱发各种社会问题。另外,社会群体经济地位不同,定价与议价能力不同,他们在通货膨胀过程中获得的涨价收益不同。在客观上其虽然具有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但农民从粮价上涨中所获得的收益是相当有限的。而房地产部门由于是垄断性部门,他们却有可能在通货膨胀中带来及大收益,由此造成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
(一)不利于债权人
在我国当发生了通货膨胀之后,由于债务契约无法及时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导致债权人受损。我国在高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存款实际是负利率,存款人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给自己带来的损失会促使他们提取在银行的储蓄。
(二)不利于工人
一般情况下工资的多少事先都有合同的约定,工资的增长率难以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做出及时调整,因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都会使实际工资下降,由此损害了工人的利益。
(三)不利于公众
通货膨胀发生后,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虽然增加了,则相对物价上升,实际收入却减少了。
(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众多不利影响会导致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受损,产生财富的重新分配,使得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加剧了我国本来就很严重的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导致社会阶层的对立和冲突,滋生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带来社会的不稳定。
三、治理对策
(一)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
灵活的货币政策,即有松有紧。根据经济运行实际,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努力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货币膨胀的压力。其目的在于影响总需求,并促使总需求更接近于维持充分就业和物价比较稳定所需求的水平,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发行特别国债、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中央银行除了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适应地约束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
(二)财政政策
通过开征不动产税、遗产税等特殊税种,直接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通过累进税率可以对分配进行再次调节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提高税收来限制这些行业的盲目扩张,通过转移支付,直接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以缓解物价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理顺外汇和汇率政策
允许银行间外汇交易,让外汇市场分流人民币资金,建立外汇储备基金,开展外汇资产交易。在现行政府债券有限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外汇回购协议来实现外汇所有权在规定时间那转给指定的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减少,商业银行则将这些外汇在外汇市场上作掉期交易,以免汇率波动带来的危险。这样作的好处是,央行一方面没有动用外汇占款就调控了外汇供求。此外,通过回购协议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四)加快国内粮食生产和供应
为了加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各相关部门应直接加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实施有效稳定的农资价格管理、减免各种农业税等,并把这些措施落实到政策层面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加重。要加强防汛抗旱和农作物田间管理,在做好夏粮秋粮的收购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粮源组织和调运,确保市场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防止物价上涨由局部上升到全部。
(五)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和通胀的预期
防止通胀从结构型货膨胀演变成全面通货膨胀。现阶段通货膨胀主要由粮食等因素引起,属于局部性通货膨胀,但是如果民众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则民众会把潜在的未来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可能转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

众所周知,衡量通货膨胀率的物价指数包括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GDP平减指数。通常我们把消费物价指数(CPI)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因为这一指标和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由于受雪灾、“翘尾”等因素的影响,2月份CPI再创新高纯属预料之中,然而增幅却超出我们的预测。预计未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不容乐观!

继200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创出1997年以来的月度新高达到7.1%后,2月份CPI再创新高达到8.7%。从CPI的八大类别构成中来看,食品价格上涨23.3%,居住类价格上涨6.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1%,而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继续下跌,仍然延续这“五涨三落”的格局。显而易见,2月份CPI的高企,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所致,其对CPI上涨贡献度约为90%左右。而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则主要是雪灾以及春节等因素所引起的。比起,春节所导致的错月效应,雪灾的影响将会更长一些。我国21个省(区、市、兵团)都遭遇了50年罕见的雪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万亩,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今年的粮食收成面临巨大的考验。由此,也可以看出,今年CPI难以大幅回落。

另一方面,从全球的范围来看,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作为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使得农产品价格仍将维持稳步上涨的趋势。根据国家粮油中心数据,07 年我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预计达到1.430 亿吨,工业消费预计达到3100 万吨,占比达21.7%,较上年度提高350 万吨;07 年国内豆油年度总消费量达到930 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预计达到80 万吨,占比8.6%。国际农产品价格对于国内输入性的价格上涨压力也较大;根据农业部07 年12 月份的数据,美国玉米到岸税后价比同期国内玉米到港价高出700 多元/吨;12 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到岸税后价比同期国内优质麦运到销区的批发价每吨高2000 多元;据测算,12月下旬,山东地区进口大豆税后价比当地国产大豆采购价每吨高300 元左右。国内外的价差对于国内价格的推动压力很大。

此外,从国际供求关系看,世界谷物储备减少,全球粮食市场供给趋紧支持价格趋势性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月13日发布报告预计,世界谷物储备将降至近20年来最低水平,全球粮食市场供应趋紧、价格高企的局势短期内难以缓解;生物燃料生产在近一段时期“吃掉”近1亿吨谷物,成为谷物市场重要消费源之一。其中,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玉米约为9500万吨,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2%左右。
综合来看,农产品生物能源方面应用、雪灾、及PPI上涨压力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未来我国的通胀压力仍然十分艰巨。

房地产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输入型通胀压力、以及基础货币过度投放等因素是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笔者分析认为,目前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价格上涨

虽然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流动性过剩,但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在我国的本轮通货膨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导致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我们分析我国开始于2006年的这轮通货膨胀,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就是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涨幅惊人。(如下图1)2007年我国各大城市房价涨幅:

我们看到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以深圳为首的全国各大城市房价的涨幅均超过了100%。我们知道,房价是构成商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商家的角度来看,房价的上涨直接导致房租的增加,而商家是以获得利润为前提,这必然促使商家将房租的成本通过商品价格的上涨转嫁给最终的消费者。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就促进了通货膨胀的产生。

其次,我国房地产税费“多如牛毛”(如下表1)。

在房地产的价格构成中,建筑成本占30%-40%,地价、税费及开发商利润占到60%至65%左右。如果按目前开发商平均利润率、地价15%-20%测算,那么剔除这部分后,房价构成中各种税负比重达到了40%左右。居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了,自然要求提升工资,在和谐社会的氛围下,工资上涨趋势不可逆转。

再者,在我国当前负利率的情况下,富人们急需为自己的资金找到保值增值的途径,房地产强大的保值增值功能加速了其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会进一步促进房价的上涨。并且在通胀持续的情况下,房租的上涨不会停止。可以看出,房地产的投资价值是国家宏观调控所无法改变的。

总之,房地产是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主要传导渠道,其价格的上涨首先带动了钢材水泥产能的扩张,城市的扩大也使的交通更加繁忙,使得更多的家庭选择购买私家车,从而加大了对煤炭、铁矿石、石油等资源品的消耗,而我国目前国内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资源品的消耗,所以资源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又给国内带来很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可知,通货膨胀是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保持低失业率的代价与成本。
我国现今肉类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下降,较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本来就已很低的工资难以维持工人的最基本生活需求,迫于生活的压力,提高工资的呼声会越来越高。而政府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的上升,另一方面不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来试图平抑物价。众所周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开放竞争的。但是现在已经有了最低工资的管制。就是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规定了员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从经济学上来讲,一种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引起或刺激其他经济问题的产生,必然要牺牲其他宏观经济目标来为这种政策的后果买单,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此则意味着,最低工资制、新《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措施,保障了社会普通居民的利益,特别是下层人们的利益,这又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上升,最终将走入“工资――物价螺旋”,通货膨胀将更加严重。

总的来看,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带来的只能对宏观经济的一个部分或几个部分产生作用,而在政策的执行中要以其他经济目标为代价,这也验证了阿罗不可能定理,即公共选择的规则不可能实现以个人为基础的公共利益。阿罗认为,如果能够利用市场规则,就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市场选择的规则,而公共选择的规则应该尽可能地少用。因此,尽可能地使人类事物沿着市场机制去运行,为市场机制创造条件,就成了首要的选择。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以及宏观政策的出台确实保证了充分的就业,但同样也在一定意义上将整个社会带进了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里。我们认为,政府应该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已经实现时,着手考虑采取措施解决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

三、输入型通胀压力的推动

输入型的通胀,主要指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国内生产产品价格上涨,最终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所形成的通货膨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促使我国对进口原材料的依存度逐年提高(如下图2)。其中对大宗资源型商品的依存程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预计08年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47%,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将达57%。对于原油价格而言,长期来看,价格将不断上涨。前期铁矿石谈判已经尘埃落定,08年铁矿石价格上涨65%-71.5%。对于这些工业生产所必须原材料,我国政府和企业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因为这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决定权在国外,国内宏观调控部门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力很弱。在这种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传导到中下游的产品,进而引发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商品供给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对生产成品的原材料,能源等需求就会变大,因此由需求定律,导致其价格上升,因此商家的生产成本就上升了,这就是成本推动。
2.人民币是否低估要看站在什么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低,中国出口商相对来说有价格优势,因此非常愿意,但是其他国家。。。。。。
3.贸易顺差过大从长期来看一方面过于依赖国外需求,另一方面顺差过大也会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大肆。。。。。。。
4.流动性过剩简单来说就是国际流资到中国来只是为了投机,而不是投资,这些资金什么时候都会被撤走,监管难,因此对极容易引起泡沫,导致价格快速上升。。。。。。。。。。

目前的物价上涨 通胀压力加大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1、供需失衡 比如食品行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2、成本拉动 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 国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3、国内投资过热 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 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4、国际贸易失衡 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 外汇占款严重 RMB投放过多
5、RMB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几种? 会影响哪些宏观经济指标?
答:1、货币供应量增加,这是最直接的原因。货币供应量过多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2、成本推动。当货币供应量增加,一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就会涨价,成本涨价后,相关的产业链如果不...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
答:【答案】:通货膨胀的成因有:(1)需求拉动:①财政赤字。②信用膨胀。(2)成本推动:①工资的上涨。②原材料价格的上涨。(3)结构性因素:①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的部门结构失衡。②开放部门的产品随着世界市场的涨价而涨价,工资...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
答:1.直接原因: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市场可商品流通货币总量远大于其有效GDP,造成货币供给量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2.根本原因: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主要包含市场的需求、产品成本、经济结构失衡、社会供给不足、...

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
答: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一国基础货币发行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增长率...

试论述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1、直接原因。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2、深层原因:①需求拉动;②成本推动;③结构失调...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趋势
答:房地产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输入型通胀压力、以及基础货币过度投放等因素是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笔者分析认为,目前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房地产价格上涨虽然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流动性过剩,但是房地产...

造成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
答:我国通胀的成因有很多方面,属于混合性通胀。是需求来动、成本推进、经济结构失衡以及输入品价格上涨等共同因素而引起的。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

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
答:“货币通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增加而导致的价格上涨,这种情况被称为是政府在本国消费者身上所强加的隐性税收。它一般是由于政府印钞过多引起,现实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实际需求的数量。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该货币的实际购买...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和 治理对策
答: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我国1979年至1980年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即是由财政赤字而导致的需求拉上。②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