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玮|2018,十三经通读完毕,及通读二十四史等进度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7
2018,十三经通读完毕,及通读二十四史等进度

刘洪玮,字道瓌,号芥斋,别署蕲照阁主人。1984年生,山东武城人。蕲照阁山长、公众号主编、沧溟诗社社长。学宗张横渠、王船山。著有《古今乐论纂述》《四书集注申义》《共和史》《刘氏宗谱》《近思录释》《冀言》《采论》《芥斋随笔》《王船山先生连珠注解》《蕲照阁制度》《蕲照阁文集》《蕲照阁诗集》《晚晴词》《敢学斋诗词藁》《敢学斋曲钞》等。

一、2018,《十三经》通读完毕

2018年4月27日上午10点,四部丛刊经部《春秋谷梁传十二卷》读讫,从4月9日下午开始,用了十八天。至此,蕲照阁《十三经》第一徧通读计划完成。

从2012年1月开始精读《毛诗》《尚书》《尔雅》《仪礼》等注疏算起,大约用了六年;从2006年1月开始钞写《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白文算起,大约用了十二年;从2002年开始默诵《周易本义》算起,大约用了十六年。期间,通过多种方式,比如钞写、听读、雒诵白文,精读、畧读、录入注疏,创作诗词、古文,钻研道学、史学,与朋友广泛、深入、反复探讨经义,纔实现《十三经》全文至少一徧的通读,与先贤的差距何啻霄壤。昭明太子五岁能背诵五经,船山先生四岁开始跟著他的兄长读书,七岁就读完《十三经》,卽能背诵。

2002年,十九岁,在高中英语课上,默诵清代明善堂刻本放大影印《周易本义》某些段落,颇悟圣贤气象,幷没有立志通读;2006年1月大学放寒假,钞写《大学》《中庸》《论语》《诗经》,《大学》《中庸》当时钞完,《论语》《诗经》一直都没有钞完;2012年4月19日至2013年2月23日,《尚书正义》钞写白文、通读注疏;2012年5月至2018年4月2日下午,《礼记正义》通读白文;2012年7月,《孝经注疏》读讫;2013年2月24日至2017年1月8日,《尔雅注疏》通读白文;2013年3月2日至2018年2月13日,《仪礼注疏》通读白文;2013年6月,《论语注疏》读讫;2013年,江氏音学十书《诗经韵读》读讫;2014年6月,《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白文读讫,《大学章句》钞写完毕;2015年,《诗集传》《春秋左传集解》白文读讫;2017年8月21日至10月26日,《宋本论语集注》通读;2018年3月1日上午至3月8日上午,《周礼注疏》通读白文;2018年3月8日下午至3月19日上午,《春秋公羊传注疏》通读白文。至於其他版本的《十三经》,也有用功颇深的,但多数因为精读传笺注疏内容,至今未能读讫。

二、通读《二十四史》等进度

作为蕲照阁山长,除了通读《二十四史》《清史稿》之外,我确实有计划进行《张子全书》《朱子全书》《船山全书》《全唐诗》等超大部头的经典通读,或许会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中选择少量几种通读,有意无意地向船山先生看齐。《张子全书》《朱子全书》《船山全书》或多或少地选读过甚至整部泛读过,其他子部、集部也有几种通读过,而拙著在四部也已经粗具规模。

2008年通读《山海经·穆天子传》《龚自珍己亥杂诗注》《钱牧斋投笔集笺注二卷》;2008年11月通读、录入《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2008年至2013年通读《杜律启蒙》;2009年1月通读《陶渊明集笺注》(杨勇版);2009年6月通读、录入《雅雨山人出塞集》;2009年通读《宋论》《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2010年通读《王国维诗词笺校》《诗镜总论》《文章精义》《蕙风词话·人间词话》;2010年底至2017年通读《资治通鉴》;2012年5月通读《经学历史》;2012年通读《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2013年通读《史记》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2018年1月24日至2月9日上午通读七十列传;2014年7月通读《近思录详注集评》;2014年10月通读《古诗评选》;2015年通读《诗品》《周敦颐集》;2015年6月11日至2018年7月18日下午通读《春秋胡氏传》,用了1133天;2015年9月通读、校对《雒诵堂国学诵读本(第一辑)》前五种;2018年2月9日至7月2日下午通读《汉书》,用了143天;4月16日上午至4月28日上午通读《纳兰词笺注》,用了12天;5月23日开始读《黄帝内经素问》;5月20日上午至5月22日下午通读《大戴礼记补注》;6月11日上午至6月30日上午通读《元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用了十九天;6月30日上午开始读《宋尤袤刻本文选》,相当於温习《史记》《汉书》等正史的古文、辞赋内容;7月3日下午开始读《後汉书》;7月12日开始读《注解伤寒论》,9月24日开始读《明诗评选》;2018年9月25日下午至10月11日下午《蘇轼词编年校注》通读完毕,以诵词为主,畧采校注,用了十六天。等等。

三、探讨治经方法

施璜《五子近思録发明》:「此言学术不可分而为二也。分而为二,则学与政皆非矣。孔孟之学术,卽孔孟之事功。明德为本,新民为末。本末原是一贯。有全体必有大用,有天德然後可以行王道也。君相以父母天下为王道,则爱百姓如赤子。制田里薄赋敛以富之,兴校学明礼义以敎之。必不为秦汉之惨刻少恩。必不为五霸之假义图利。诚爱之心,恳恻切至,则治德日新,所任之人皆良士,今日之政术,卽平日之学问。非有二心也。」

(一)次序

叶采《近思录集解》:「始於大学,使知为学之规模次序,而後继之以论、孟、诗、书。义理充足於中,则可探大本一原之妙,故继之以中庸。达乎本原,则可以穷神知化,故继之以易。理之明,义之精,而达乎造化之蕴,则可以识圣人之大用,故继之以春秋。明乎春秋之用,则可推以观史,而辨其是非得失之致矣。横渠易说以下,则仍语录之序,而周官之义因以具焉。」

《近思录·致知》,明善之要、致知之方、治经之法及先後次序,卽《大学》致知格物条目工夫。从《道体》到《观圣贤》皆当格之物,《致知》卽格物方法。故茅星来曰:「汉唐诸儒惟於此未明晓,所以脩己治人多不得其道。韩文公原道引大学之言,独不及致知格物。历汉唐宋明,贤君良相时有,而二帝三王之道未尝一日行於天地之间,以此故也。」

(二)游艺

船山先生自束发受业经义,十六而学韵语,阅古今人所作诗不下十万,经义亦数万首。自入山以来,启甕牖,秉孤灯,读十三经、廿一史及朱张遗书,玩索研究,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迄於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於卧榻之旁,力疾而纂注。

由此可见,治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在诗文之中优游涵泳,有馀的时间,有馀的空间,有馀的生活,纔能囊括宏大的思想,回归生命的学问,更有足够的精神、心力治经,在治经的同时还要研读史学、道学,这样对经学的认识更为发展、丰富。道术将为天下裂,今人把经学、史学、道学、诗文乃至经史子集的辩证统一关系都割裂了,人们的认识、行为严重偏颇,这不是醇正的儒学,也不是完整的生命。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我认为在今天足资游艺的范畴比较广了,不仅包括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包括今天六艺的外延,比如诗词是乐语之流,可以尽乐德之形容,船山先生曰:「盖涵泳淫泆,引性情以入微,而超事功之烦黩,其用神矣。」如此更容易破除功利,还原敎育本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既能适应国家政策,又能触摸经学脉搏。而舞蹈与乐舞也是有某种渊源的,其他习礼、射箭、书法、算术更是游艺之途。

(三)涵养

张子曰: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後,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新益,则学进矣。於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又曰:《六经》须循环理会。义理尽无穷,待自家长得一格,则又见得别。

书须成诵,循环理会,义理无穷,正是张子对经学的态度。从诵读到理解,也是一箇长年累月优游涵泳的过程。诵读或者吟诵,并不是单纯的背诵,还有涵养用敬、进学致知、存养省察、精思力践融合在这一过程之中。所以治经更应该认识到道统,但是单纯治经可能会溺於训诂,流为清学,不明白五经义理,未必能认识到道统。道统是道学对经学彂明,因为有了道学,我们对道统的认识纔明确起来,《论语》《孟子》《近思录》等圣贤书的最後一篇都有这样的表述。现阶段只是通读了一徧《十三经》,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六经在天如日月,万事随时更故新」。而大数据、人工智能,是程序化、算法化,往往不能兼顾人性化,比如纯读经、包本背诵没有涵泳性情、涵养用敬的步骤,所以造成了很多人伦悲剧。

《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二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後世经传旣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後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後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

四、探讨经学大义

杨友麟曰:「诗所以化风,书所以垂宪,礼所以成俗,易所以行用,四者之治,断之以春秋,厥有不失,则可以言政矣。芥斋兄若果能以国史通之,盖亦可以言政矣。」又曰:「凡学问之事,行之弥久,则得之弥深,得之弥深,复行之弥远。愿与天下学子共勉之。」

(一)《易》

《周易内传》的主旨是合羲文周孔於一轨,而且要正人心,息邪说。王辅嗣罪浮於桀纣,《周易注》本身就是以老庄解经,是异端邪说;朱子《周易本义》单纯讲卜筮,又不让学者学习周易。船山先生把易学提升到正人心、息邪说的高度,《周易外传》中说:「情以御才,才以给情,情才同原於性,性原於道,道则一而已矣。一者,保合和同而秩然相节者也。」对情才性道的辩证关系,船山先生的认识相当独特,通过切身体察,这种认识显然比一般理学家深刻。

(二)《书》

杨友麟曰:「《书》有《禹贡》《洪范》,《禹贡》以章地法,《洪范》以象天则。於兹二篇,《书》之经纬也。今是《禹贡山川郡邑考》,行将拨蔽,又得芥斋兄所雅序,诚其两美也。」又曰:「书之大判,二帝以立典极,三王以驭时法,洪范以垂天宪,禹贡以载地圻。训诰命誓,参以中之。君子若焉,则百篇之目,虽厥或阙,亦未有其不达也。」

《尚书注疏》是我较早通读的注疏,要心大纔能读,蕲照阁《尚书》会讲也是从《禹贡》开始的,今年年初,一位无锡朋友的先祖著有《禹贡山川郡邑考》,这位朋友嘱咐我作序,所以今年主要研究的是《禹贡》。《禹贡》《洪范》,正史彂展出来的,前者是地理志,後者是五行志或者叫灾异志,明韩苑洛先生有《禹贡详畧》《洪范图解》,书之为敎,疏通知远,以史证经,斯为得矣。

(三)《诗》

《诗经》是比较特殊的一部经书,冣初读《毛诗注疏》,繁琐的训诂反而使性情汩没了,後来再去读毛诗小序,很是契合读诗诵诗的心境。古人读诗诵诗就像今天的通俗歌曲那样直白,或许抛下繁琐的训诂负累不接触任何诗经注释,单纯诵读白文,更能真切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有些人说古典诗词和诗敎竝没有关系,诗言志,诗以道性情,古之愚也直,温柔敦厚,兴观羣怨,事父事君,鸟兽草木之名,乃至风雅颂的内容,赋比兴的手灋,都是一脉相承,竝没有改变。船山先生批评训诂家不能领悟《诗经》之妙就是这个原因吧。

(四)《礼》

《泰泉乡礼》:「凡火化者,忍心害理,宜送官严惩,子孙依律死罪,工人各行重治。」

又:「禁火化以厚人伦。」

又:「孝顺父母,是我太祖高皇帝亲口教诏汝民第一件好事。父母当初生我,爱我如金玉,痛我如肺肝,子一有病,祈天祷地,问卜求医,废寝忘飡,惟恐子身不安。子或汤烂火伤,即抚胸涕泪。爱子之心,人人如此。为人子者,以父母爱我痛我之心去爱痛父母,何患不能孝顺乎?今於父母生时触怒得罪,可杀可剐,父母死日即火烧路弃,可痛可伤。此固久安之陋习,亦由有等师巫谬彰邪说,惑乱民心,以西天为极乐,火化为归仙。不知西天是夷鬼之地,父母何居?火化乃炮烙之刑,父母何罪?不思爱痛深恩,顾乃以仇报德,既煎熬其骨肉,必飘散其神魂。日後虽有思亲之时,祭之不享,哀之无益,禽兽同归,天人共怒,家道凶亡,子孙衰替,皆本於此。自今以後,切须听我教诲,生时尽心孝顺,死後随力葬埋。葬者藏也,欲人不得见也。贫者穴土藏棺,存礼而已。不许轻信风水祸福之说,及兴发某房之说,停藏父母至数十年不葬,以致尸棺暴露,鸦飡狗食,伤害天和,变生瘟疫,惜哉痛哉!晓谕明白,听者省之。」

根据《泰泉乡礼》,我对时王之政的建议是废除火化,保存土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周礼》是和《尚书》一样,需要心大纔能读的,这样的职官设置、文章结构,规模都非常大。根据《仪礼》,孔子做过大夫,历聘列侯,没有资格觐见天子;孟子作为孟孙氏後裔,与孔子类似,「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样非议孟子是不了解礼制的。敬信为人心之所固有,而以礼义为固结人心之本。上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弊,而後贼民兴。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三年能达到纲纪法度有成,三十年礼乐必兴,达到为仁之极致。故杨友麟曰:「复礼不待三世,尊周不得王鲁。」

(五)《春秋》

僖十八年:冬,邢人、狄人伐卫。公羊传:狄称人者,善能救齐,虽拒义兵,犹有忧中国之心,故进之。不於救时进之者,辟襄公,不使义兵壅塞。

僖二十年:秋,齐人、狄人盟於邢。公羊传:狄称人者,能常与中国也。

关於《春秋》,我有必要说明几点,中国从汉朝以上,没有把少数民族当做人的,也就是狄人不可书人而邢人、齐人书人,就是邢人、齐人与狄人是同类,都是夷狄了。所以《春秋》有贬华夏为夷狄,竝没有进夷狄为华夏。如果专以礼敎为标准,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那麼北魏、金、蒙元、满清甚至比汉族君主更重视礼敎,它们都可以是中国。到了今天,中国台湾、美国等世界各地每年举行释奠礼、祭孔大典,可能比中国大陆还要正式、规范,有些杨朱派以美国为华夏的观点卽是根源於此。但是对待戕杀烝报、无道之极的华夏诸侯,《春秋》竝没有贬斥为夷狄,历史上的汉族王朝,不论朝政是多麼黑暗、暴虐、腐败,士大夫也没有把秦、汉、隋、唐、宋、明和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混同,把他们当成夷狄。

船山先生曰:「楚之末世,保奸弃贤,以至人心离玩,卒为吴破,於此徵矣。夷狄之兴,恒以駤戾横行天下。及其数传,乃更假窃礼文,为从容巽愞之习,尽失其长,而终不能肖中国礼义之实,遂至瓦解鱼烂,一旦暴亡,金、元之灭,若出一辙。易曰:『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信夫!」

这与上面的观点正好互相印证。我们为什麼要学习《春秋》?在今天,子女弑父母、学生杀老师、下属杀领导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就发生在身边。前段时间,某地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他父亲在机关工作,可能他母亲阻止他玩网络游戏的原因,他把他母亲掐死塞进床头柜裏了,然後逃到省会网吧,警察在那裏把他逮捕了。身为父母、老师、领导不了解《春秋》大义,就必定会负上主要责任,成为罪魁祸首;做人子女、学生、下属不了解《春秋》大义,就必定会负上直接责任,最终处以极刑。在这件事中,父母没有敎育好儿子,负主要责任,成为罪魁祸首;儿子弑母,负直接责任,如果按照王法就要处以极刑。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篡弑之人惧怕的不是《春秋》使他们恶名千载不灭,他们惧怕的是,天子、方伯了解《春秋》大义,讨伐这些犯下诛死之罪的乱臣贼子,以正王法。《春秋》大义彰显的就是人道大伦,名分纲纪。圣人为什麼作《春秋》呢?就是使天下後世的人们都明白君臣父子、仁义礼乐是可以损益不可以与民变革的,从家到国、从上到下都处理好伦理关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能避免自己成为罪魁祸首或处以极刑。

春秋胡氏传定十年:「定公、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具左右司马以从至于会,所以礼相见,郤裔俘,拒兵车之命,而罢享礼之设于野,由是齐侯归三邑以谢过。故杨子法言曰:仲尼用於鲁,齐人章章,归其侵疆。桓公以义责楚,而楚人求盟。夫子以礼责齐,而齐人归地。皆书曰来,序绩也。春秋,夫子之笔削,自序其绩可乎?圣人会人物於一身,万象异形而同体,通古今於一息,百王异丗而同神,於土皆安而无所避也,於我皆眞而无所忘也。其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後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是以天自处矣,而亦何嫌之有?」

胡文定公以谓《春秋》天子之事,圣人之用拨乱反正之书,明王道,正人伦,气志天人,交相感胜之际深矣,制作文成而麟至宜矣。对自己做的实事进行表彰,排比功绩,往圣先贤这样做过,这是符合春秋大义的。

2018年5月12日初稿

2018年10月26日修订

刘洪玮|2018,十三经通读完毕,及通读二十四史等进度
答:至於其他版本的《十三经》,也有用功颇深的,但多数因为精读传笺注疏内容,至今未能读讫。 二、通读《二十四史》等进度 作为蕲照阁山长,除了通读《二十四史》《清史稿》之外,我确实有计划进行《张子全书》《朱子全书》《船山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