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体现课程的生活性研究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5
如何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

针对这三个设问,让学生谈谈对这些情境的体验,直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

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达课程的目标,这是新课改的本质要求。它反映了由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到现在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政治学科贯彻德育原则的内在要求。我们学习思想政治,应该说不是纯粹为了考试,而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提高政治素养,指导行动。所以知识必须回归生活,要合乎生活的逻辑。但这里的回归,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完成作业,而是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为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书本教材、课堂教学不是教学的终点,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和谐统一,学习与实践和谐统一。墙壁可以说话,草木可以育人,生活处处是教材。教师要树立大教材观,增强生活教材的意识,在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书本教材为燎原的火种,在实际生活中立足能力锻炼,组织学校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学习成长。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走进生活,使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和大自然相融合,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帮助他们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思品课堂
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推进教学生活化,是现实生活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既是师生的教学活动过程,也是师生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和理想的交流过程。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对生活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达到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那么如何构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

一、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会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学生常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自主性得到发展,创造性得到培养,自信心得到提高。所以,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有时比学识渊博与否更为重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鼓励和鼓舞。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比较重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认真倾听、充分肯定并真诚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上课时常用聊天的口气,尽量让学生感觉随意、亲切。即使学生的回答“文不对题”,我也是尽量以宽容化解:“谢谢你的幽默,让大家得以轻松。”“你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很佩服你的勇气!但是,你能更全面地考虑一下吗?”诸如此类源于内心深处的真诚话语,总会出现在我的课堂上。

当老师走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圣坛,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合作学习的伙伴时,我们学生的心灵才能得以自由放飞,而学生也才能敢于别出心裁,敢于质疑,敢于分析,敢于辩论,敢于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氛围,才能孕育开放自由的思想,我们的课堂才会有“灵光”闪现,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二、教学过程生活化,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政治课堂。

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要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的循环。

(一)“生活(导入)———教学(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生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中引入生活案例(情景导入),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 “从生活到教学”,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使课堂尽量成为学生感悟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主体置身其中,为问题的解决设计方案,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与组织,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心灵的窗户,点燃思考的火花,促进知识的迁移,最终使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智力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创设能够激起学生产生道德内化需求的生活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达到明理、启思、慎行、悟德的目的,最终完成思想品德教学的终极目标。

例如,我在“同学,朋友”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放学路上和好朋友结伴回家,途经网吧时,朋友提出进入网吧玩游戏”这一情境,要求学生上台表演各自不同的应对方法。教师适时总结引导,让学生不仅知晓在这种情况下应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而且懂得了“真正的友谊必须坚持原则,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的道理。

(二)“教学(分析)——生活(回归)”。“从教学到生活”则是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突出“课堂明理,课外导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思想品德课的活力。而创新就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政,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因此,我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以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例如,讲《难报三春晖》时,学生在课堂上明确了怎样孝敬父母。为让学生知行统一,我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一份孝敬父母的计划,落实到行动上,并要求家长一周后把他们的表现记录在成长档案袋中。这样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扩展了知识技能,提升了生活经验。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凭借教材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感悟人生。陶行知先生早就倡导教学合一。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就是实践。所以教学要从生活来,到生活去,要倡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增强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通过大屏幕演示以下三个情境:

情境一:每逢打新年过节、同学过生日,同学之间互送的礼物越来越高。家长无奈地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

情境二:小林的服装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许多铁环,走起路来叮当响。别看小林这身服饰,价格可高啦!

情境三:一些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词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讨论(自由发言):(1)这三种情境各反映了什么心理?你是不是也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

(2)这些现象在你的周围的同学中存在吗?怎样看待这些行为?

(3)你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中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下面着重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立足教材,落实课程理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的定义。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结合新课标精神,发现这个学科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如何积极利用好教材,引导儿童开展品德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要重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的心态,教师要抓住学生童年生活的价值,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实现教材与生活的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模型,促进能力的发展。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品德与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类和儿童生活相关的活动为载体,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亲切的感受,容易和教材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单一的利用教材,而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实际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设计成活动教学的内容,通过搭建平台,将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从而突出教材的生活性,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得以发展。
  二、活用对话教学策略,创设有效情境
  对话教学就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中、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造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因此,对话是师生通过平等沟通,主动而富有个性精神地认识生活以及教材的活动。在对话中,学生被充分地视为具有独立生活见解的个体,教学则成为真正构建道德认知的过程。这样,学生对生活的讨论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他们因此而由衷地、现实地认识生活,并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能力。
  1、搭建平台,实施对话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搭建开放互动的对话平台,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发散,胸襟列加宽广,创意更加涌动,参与意识也更加强烈。可以组织辩论,也可以进行模拟演练等为学生搭建对话平台。
  2、抓住生成,组织对话
  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是师生其同完成的创造性活动,课前预设必须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开放性,教师需要根据掌握的学情,加上自己的经验进行构思。课中的“生成”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然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灵活实施预案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互动,从而构建新的认识,新的经验,新的情感的过程。
  3、解读文本,关注对话
  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某种意义说,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充分建构。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真诚面对,相互渗透。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渗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野,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因此,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要走出“教材至上”,而视教材为“新的活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与课文直接对话。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体验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与文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性的色彩的思想与言语。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生活化”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这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需要用大多数学生熟知并具有浓厚兴趣且贴近生活,价值观正确的主题作为课程的着力点。由此就需要教师们在组织思想品德和生活(社会)课教学的同时,抓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喜欢并且认同课程,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去参与到课程中去。这种将知识引入生活,通过身边的事物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活动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中,必然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因此,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所有牵涉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时,老师应该尽量减少自身的理论灌输,做到立足教学的内容开设学生喜爱的活动,利用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经过实践验证,参与到这种开放的、创新的课程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3.多媒体教学法
  在授课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生活中的快乐》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施来进行教学,立足于社会实践,把快乐的场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事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的板书转变成信息化时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让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满勃勃生机。
  总之,儿童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关注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性。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紧扣教学目标,想方设法去创造符合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发现,培养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准,做适合于现代社会需要的小主人。

一、 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

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

  (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改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的特征,充分借鉴国外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家课改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经验,结合我国各实验地区的实验成果,广泛听取多方经验、意见等基础上,对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将原有的课程换个名称或概念而已,而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观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二、 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是小学1-2年级开设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动课的基础上经整合生成的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其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罗素说: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的生活。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传统的教育是要孩子受教育,而不要孩子们生活,使得受教育者要么厌倦接受教育,要么不觉得所受到的种种教育的确是人生所必须的,是人在生活实际中应该做的。

  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通过组织和参加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真正领悟到人在生活实际中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才能使他们把在学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转化为他们生活实际中需要的实际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是本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过去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其内容偏空、大、虚,其教学方式是说教式的,其教学效果是学生道理都知道,是非也能辨,但实际生活中做不出来,或者是与学校教育相去甚远,正是“学归学、做归做”。
  本次课程改革,其重点是着眼于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方面,不但对教学内容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根本性的改革,而且对教学方法方式同时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强调和确定了要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各种课堂实践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去观察、了解、感受、认知、发展、形成,让社会为他们提供接受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实践阵地,反过来也让他们去呼吁,倡导、促进社会,使得对儿童的教育唤起社会的重视,转变家长对儿童的教育观念,形成学校——家庭 ——社会、教师——家长——政府教育网络。

   通过这样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多维动态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明白是非,真正感受到这样做是人生的必需,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觉地做一个公民所该做的,而不至于使得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学校是一个样,走出学校后又是一个样,好象“变色人”一样。

三是本课程是开放型的综合课程

  以往的思品课程在内容上陷入教条化,在方式上强调说教式,这无形中给品德教育带上桎梏与枷锁,一方面是学校、老师只能以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去对学生灌输那些教条化的表面上很好看,但却无多大实效的既定教育内容,在内容、形式、评价及时空等方面,学校和老师均失去合理的教育选择与处理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学生象羔羊、象鸭子一样,在失去自主性、失去兴趣的前提下,怀着厌烦、甚至是恐惧的心理,无奈地、不知觉地去接受那些说教式的教育。
  “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

   (一)课程内容是开放的:从教科书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开发、选择、整合教学内容,所采用的内容,只要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就行,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只守着那一本既定的书本。
  (二)教学渠道是开放的: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本课程一改过去那以课堂(教室)教学为主渠道的阵地战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渠道立体式的教育网络,教学中,学校、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选择、确定教育渠道,以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教学时间具有开放性: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本课程在教学时间的设置及其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安排方面是允许“规定与灵活” 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中每周为三课时,学校根据三课时数具体安排于功课表里,但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或是把三节集中起来上,或是移动日期上,或是把教材与学校、班队等活动相关的结合在一起上。
这样的教学时间设置,就比以往的灵活、开放得多了。

  (四)教学评价是开放的:

   新课程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其评价具有过程性、多样性及重视质性评价等特点。改变了过去那只关注结果的、单一化的评价方式。新的评价方法不仅能更科学合理地反映教与学的过程与结果,同时也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四是本课程是过渡性课程:

   品德与生活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相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基础。
  低年级的儿童刚从学前教育进入学校教育,他们虽然身在学校,但在他们身上尚留有许多学前教育的痕迹及心理特征,此时的教育是不能完全采用正规化教育方式。
  本课程意在帮助儿童完成由幼儿学前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化与过渡方面做出有效的努力。

3、“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来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2)在教学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在教学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核心。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以往的思品课程设计往往从成人对儿童的需要出发,以成人化的方式设计课程,设计的课课与儿童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及生活实际相去甚远,这种课程对儿童来说是没有生气的、僵硬的、呆板的课程,它不仅会消褪儿童的认知兴趣,更会打击儿童的学习情感,尤其会对思品教育产生相反的促退作用。

   3)新课程强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因此,在对儿童实施思品教育时,必须充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童年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学校集体学习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教学中应善于从这些童年生活中对儿童进行家庭伦理、团结友爱、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生活,懂得生活。

  童年生活是儿童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儿童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有价值的童年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儿童的这些生活权利,品德与生活十分强调尊重儿童的这一权利。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原则、理念,在尊重儿童的权利的前提下,组织、引导儿童参与并享受童年生活,使他们在愉快、充满自信和尊严的童年生活中接受教育。

三、什么是“品德与社会”

1、什么是“品德与社会”。

   本课程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小学思品、自然、社会等分科课程进行高度整合生成的,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小学3-6年级使用的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具有社会生活性、交叉综合性、教育基础性和延续发展性等特性。

(1)社会生活性:

  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以及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确定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与儿童的社会生活有关的与自我、与家庭、与家乡(社区)、与祖国、与世界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构成教学内容,使儿童通过参与这些社会生活活动,学习有关的社会生活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2)交叉综合性:

  本课程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前提下,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所涉及的社会领域、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是交叉综合的,这样的交叉综合,意在打破原来思品、地理、历史、自然等学科界限,实现相关边缘学科之间的纵横内在联系,形成学科之间的有机统一,实现既使学生学知识,发展综合能力,又接受品德教育。

  (3)教育基础性: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在教育目标上以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为基础,在教育方法方式上以儿童积极愉快地、自信地、自主地参与社会生活活动,在活动中观察、感受、研究社会,形成道德观和价值观及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思品教育中存在大而空的教条化的教育内容、目标、方法与方式。

  (4)延续发展性:
  世界万事万物无不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儿童的品德行为也不例外。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应该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待。

  品德与社会课程充分关注儿童当前与未来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内容;二是教学内容编排,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重复出现,具有延续性;三是教学方法方式,强调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设计,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自主地了解、观察、感受、研究社会,使学生在组织设计和参与活动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四是评价,由过去较单一的量化评价转变为动态的、过程性的、情感方面的评价,由过去以老师评价为主转变为师评、自评、生生互评的,描述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儿童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有利于客观地反映个体的品德风貌与特点。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指导学生设计社会活动具体内容、方法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不但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习惯的生成状态、认识水平能力的个性差异特征、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构成动态、能力发展的水平与发展动态,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指导学生有个性地参与活动,获得个性化的收获与发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与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群体和睦相处,共同合作,共享苦乐,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当代小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学习任务。在品德与社会教育中,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共同设计组织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活动,善于指导他们围绕怎样做人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参与活动,指导他们在活动中认识学会做人的重要性,形成怎样做人的知识与技能,养成尊重他人,与人合作,关爱他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活动中学习做人,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课程的核心,必须牢牢把握,不折不扣地实施好。

   (2)以教育的基础性和实效性为课程的追求。

  以往的思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与儿童的品德认知和养成规律不相符的问题,因此,也给思品教育的成效造成一定的影响,新课程品德与社会针对思品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改革,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方式的选用上,十分注意努力做到教育的基础性与实效性的有效统一,在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和养成规律,讲求品德教育的实效上精选教育内容和方法方式。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理念,精心选择组织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让儿童在充分自主的活动参与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感受与体验活动内容中所昭示的道理与情感,人生价值观与道德观等,使品德教育切实、有效。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活动过程为课程重要的教育方式。

   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价值观、道德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否真正形成,关键在于儿童,儿童本身是内因,教育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起变化。
  品德与社会十分强调要让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这种参与,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所设计的活动,也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内容、方法方式的选择和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使他们在自觉、自愿的乐学活动中主动地接受教育、认知与明理,形成各种好品德、好习惯。
  教学中,我们必须牢记学生主体性,摆正师生地位,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方式,切莫穿新鞋走老路。

   (4)以师生共同创生和开发课程为教学方案的开发者。

   以往的思品教学,是老师以书为本,照本宣科,全国众多儿童,不论地区与儿童的个性差异如何,读的是同一本书,这种单一的课程内容,单纯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显然是没有顾及到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差异性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十分注意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儿童的差异性,明确提出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老师和儿童应根据实际,在教育内容方面,进行大胆、有效的创新与整合,而不要照搬教材,要科学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资源,这种创新与整合,不仅是老师来完成,更要师生共同来完成,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正确意愿和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参与教育内容的创新与整合。教学中,我们一要科学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资源,二要大胆地创新与整合,切不可照搬教材,照本宣科。

   四、如何应对小学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

   (一)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

  省教委主任指出:课改的最根本问题是观念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中指出:“本次教育改革,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新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

   本次课改,把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作为改革的首要任务,可见,观念问题是何等重要。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同样地应当首先转变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旧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这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旧的教育观不改变,实施新课程也无从谈起。
  那么,要树立哪些新的教育观念呢?
  1、 树立新的教师观,在思想上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促进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而不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的上述各“者”作用,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应有位置,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顺利完成新课程所赋予我们应尽的任务。

   2、树立新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新课程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认为:一、学生是发展的人。其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必须依据其规律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可以获得成功的,教学中应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能否学得好,能否健康成长,是否幸福快乐,和他们所在的学校与任教老师有极大的关系。二、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教学中要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他们发展的前提,我们应把这种差异视为一种财富而加以珍惜和开发,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体,是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不是可以让教师自由宰割的羔羊,教学中,教师不可把自己的意志或知识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科学的方法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积极、自主的探索、体验活动中去认知、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品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感官、性格、意愿,自己的知识与思想基础,思想和行动规律,即他们有自己的学习的物质基础,他们能以自己的学习物质基础去进行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活动,去发展自己,因此,教学中教师不可以自己的教替代学生的学,而应指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读书、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结果,不要轻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不要扼杀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在法制的现代社会里,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他们享有充分的学习、生活的权利,他们又是责任的主体,他们负有对学习、对生活、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保护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

   3、树立新的课程观,努力实现师生共同创造与开发课程。

  在教学与课程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过去,传统的教学论概念把“课程”片面地理解为“规范性的内容”,把“课程”当作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课程”是专制的一方,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只是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而不是多维地)发生关系,而使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

  本次课改,从根本上打破“课程专制”局面,建立“课程民主”新体系(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本次课改在课程管理及课程观方面的重大转变,充分认识到师生在教学中,创生和开发课程是历史赋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不能再仅仅是照搬教材、学生也不再仅仅是机械地接受和吸收教材,教师和学生应大胆地根据课程给定的内容,结合实际不断地行变革与创新,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即符合当地、本校、教师与学生等实际的课程)。

   4、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小学教学是分学科进行的,而学科教学的重心是关注学习,还关注是人,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学科本位论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人之上。其具体表现一是重认知、轻情感;二是重教书、轻育人,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
  学科本位也即知识本位,这种指导思想只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是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的最大的失职。
  新课程在注意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能力、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的同时,十分重视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我们必须牢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执教老师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照本宣科,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我们要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性
答:(一)课程内容是开放的:从教科书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开发、选择、整合教学内容,所采用的内容,只要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就行,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只守着那一本既定的书本。(二)教学渠道是开放的: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

如何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
答: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走进生活,使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和大自然相融合,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性
答: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6-12-30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体现课程的生活性研究 2018-07-01 如何在品德课堂体现活动性 2013-12...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体现课程的生活性研究
答:“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体验式学习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的课程,如何让生活能真实地走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凝聚着多少老师的智慧和关爱。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感受、体验。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特征
答: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特征如下:一、现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分析。1、当前阶段,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极为明显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开始关注到课堂互动的重要性,并且会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教师也会针对这些质疑予以认真的解答,同时还会给学生预留出交流的时间,培养其独立...

如何在备课过程中体现教学生活化
答:首先,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

如何让思品课贴近学生生活
答: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就要把思想品德融人生活,紧密与生活联系起来,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拓展延伸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自我教育,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以达到理想的教学...

品社是什么课程
答:品社全称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品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并能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品社课程的内容包括社会交往、社会公德、家庭生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课程学磨谈御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现象...

品德生活(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品德生活(社会)作为课程改革新设置的小学阶段综合课程,力图体现以下基本理念: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低年段将品德课与生活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品德课与社会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社会”课。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此项举措的最主要意义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将为小学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