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佛教里的“心无所住”是什么意思?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3
“心无所住”是什么意思?

“无所住心”意思是
“无所住心”由“应无所往而生其心”衍化而来,“应无所往而生其心”是出自《金刚经》的庄严净土第十。
原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释义:
佛告诉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以前在燃灯佛的教化所在,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法,有所证得吗?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法,那是虚幻中的事,什么也没有,实在没有任何所得。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菩萨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来庄严佛土吗?
没有,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庄严佛土,如同虚幻中的事,本来没有佛土待庄严,只是名叫做庄严。所以,须菩提,诸大菩萨,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住在物质现象上,而想要生无上正等正觉心,一旦住在物质现象上,那是凡夫的虚妄心。
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细滑、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应当无所住,无上正等正觉心自然现象。无所住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如果什么事都不做如同无色界天人而已,如果什么事都不想,如同无想天人而已。
如果心念寂然不动,不像木石那样无知,也只是如同非想非非想天人而已,都还是住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虚妄境界上。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比如镜子,笑脸来照显笑脸,恶脸来照显恶脸,镜子不留笑脸也不排拒恶脸。
无物所照时,自然不留一物,杂乱现象对镜时,也自然不排拒杂乱相,镜子如如不动,不因为杂乱现象而使镜子失去本来的清净。更重要的是,镜子从来没有不照物,无物所照时就是照到空境,那也正是妄想境。
因此,当知无上正等正觉心不住虚幻境,住相是虚妄相,不住相时,虚幻相本来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心没有两样。须菩根,比如有人,他的身体如众山之王的须弥山那样,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你的意思是怎么样的?像这样的身体,大不大?须菩提说:很大,世尊。
为什么呢?佛说那是虚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事实上这世界上没有那么高大身体的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如同这个道理,是虚幻中的事,如果执取应无所住可以生无上正等正觉心,又落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当连无住也不住。
佛说那个非身,你要有一个须弥山,那还有边际呢,有了限量了;你要能没有身,没有再可以比的他那个身,你有个须弥山,那还有限度,虽然是大可是大,但是,那个非身,没有边际那个身,那才是个大身呢!

扩展资料:
“应无所往而生其心”是出自佛教重要经典《金刚经》的庄严净土第十。《金刚经》相传为释迦牟尼讲述,阿难记录。
此篇经文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佛法不可得,即佛法不可外求,要靠自已的证悟。(即坛经中“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及六祖所言:“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之意。)
其二是佛土的庄严只是名义上的庄严,旨在断庄严之心。(劝信徒勿要迷于表面的堂皇)
三即是菩萨应无所往而生其心,这是修大乘道的核心要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科技品牌兄 您好!

心无所住就是指佛法中甚深了义的如来藏心,此心不住於三界万法之中,故云无所住。至於举例说明的话,以佛经举例:

大方等如来藏经: 復次善男子!譬如女人贫贱丑陋,众人所
惡;而怀贵子,当为圣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经歷时节,常作下劣生贱子想。如是,善男子!如來观察一切众生輪转生死,受诸苦毒,其身皆有如來宝藏,如彼女人而不觉知。是故如來普为說法,言:『善男子!莫自轻鄙,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进,灭众过惡,则受菩萨及世尊号,化导济度
无量众生。』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贫女人,色貌甚庸陋,
而怀贵相子,当为转輪王;
七宝备众德,王有四天下,
而彼不能知,常作下劣想。
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
身怀如來藏,而不自觉知;
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
汝身如來藏,常有济世明,
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
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这就是譬喻无所住心--如来藏的其中一个例子。虽然是问心无所住,然而只有如来藏才是真正的心无所住,但众生都不知道这个心的存在,世尊以很多譬喻来描述这个心,上述就是一个例子。

济世灵文

请你:多看几遍,按此文做人,治病救人,延年益寿

一、济世灵文

在四川重庆二郎庙内,有一位来此观望的中年男子,只见此人突然坐在神像面前,并大声威严地说到:“

我是关圣帝君下凡人间。”这时祥云四起,钟鼓自鸣,惊得当时在场的人和道士们各个神色异常,同时跪

下,此人接着又愤怒地说道:“我以忠义治世,我人在天上,但心在人间。愿求众生以忠义存心,免遭恶

劫,不料众生造下各种罪恶,我不忍生灵涂炭,特来此告诫你们,如此不敬天地,不孝父母,不信神明,

奸淫邪盗,诡计百出,罪孽种种,恶贯满盈,诸神表明,将一一奉上天庭。玉帝观罪恶簿堆积如山,便亲

临下界,调查核实,结果发现千人之中,能行善者不足十人,为此,回天大怒,速令瘟神,通行天下,直

至收尽恶人为止,我聚诸位天神再三哀求,方准许留下一半,以观后效。所以告诫众生:一家修善,一家

清净,处处修善,处处平安,我的前世和你们一样,也是芸芸众生之一,正是由于在难得的有生之年,不

断积德行善,习读各种觉世经文,才有我今天的得道升天,经文中早已告诫你们如何敬天地,礼神明,奉

祖先、孝双亲、守国法、重师尊、亲兄弟、信朋友、和家庭、敬夫妇、爱子孙、多行善事,广积阴德,戒

杀生,可你们为什么就不听呢?因此,我今日才特此下凡人间,请你们将此文抄录下来,广为印送相传。

若见此文,若听此言,应极力痛改前非,方可消除万恶,日后必有好报,若见此文不信、不传者,劫数一

满,必有恶报。”说完之后,此人孔流血不止,倒地而亡。此人为何突然遭此恶报呢?如果是个悟性的人

,应该从中悟出点道理,老天爷是不会亏待善心人的。

邹占魁全家见此文无人相信,不过三日,全家因瘟疫而死。有个外号叫“拦路蛇”的人,平时作恶多端,

坏事干绝,一见此文,当面讥笑,并口出狂言,但未等他笑完,便突然气绝身亡,他全家大小共有十三口

,因平时作恶太多,所以都像鬼使神差一样,一个接一个自己提刀刺喉而亡。重庆堡玉福有个姓夏的一家

九口,都在患瘟疫,由于印送此文二百份,时过不久,全家的病不治自愈。张发明之女,月经失调,腰腿

疼痛,不能下床,得病多年,服药无效,印送此文二百份后,无药而愈,唐思友身患北花疮,疼痛难忍,

日夜不安,久病多年,敬送此文二百份,几日后便开始痊愈。刘光照患癌症多年未愈,妻子也重病在身,

服药无用,敬送此文三百份后,夫妻双双把病除。张风云身怀有孕,突然得病五天,胎儿死在腹中,只有

半点热气,全家惊慌,无计可施,幸得此文,当日即印送三百份,次日胎儿落地。孙明亮外出做生意。途

中遇大难,而后又大病一场,当他再次从别人那里看到此文时,才突然想起,自己曾许愿要印送三百份,

但事后又将此事遗忘,当日立即带病印送了三百份,次日之后,大难得解,病亦痊愈。赵子方夫妇二人求

子心切,印送此文一千份,十个月后,喜得一胎二子。台湾的公差朱贵来,左眼失明多年,用药无效,听

说此文灵验,立即印送此文七百份,不多日后,左眼开始复明。周志强,平时事事不如意,家中常有矛盾

,情绪不佳,身体欠安,自从印送此文六百份之后,家宅平安,情绪良好,事事如意,身体也比以前好了

。孙进财的饭店近来生意欠佳,但他得到此文后,次日即印发了五千份,自此之后,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百事以孝为先,万恶以淫为首,父母不亲谁是亲,不敬父母敬何人,千两黄金万两银,有钱难买爹娘身,

活着不尽儿女孝,死后排场瞎胡闹,在家不要言相激,一旦抛离便不归,在生之时不敬重,死后空劳拜孤

坟。

见悉此文,自己看完,转送他人,恶事莫做,善事多行,敬重此文,宣传此文,印送此文,功德无量,健

康长寿,子孙福厚,恶善各有报,只待时来到,如果时已到,立即会得报。

知者、听道、观道后而行之。

常者、听道、观道后而疑之。

愚者、听道、观道后而笑之。

二、诸恶莫作众善奉得

一心念佛 必得平安

观音菩萨大慈悲,眼含热泪颤巍巍,苦口婆心告众生,眼前劫难来得凶,

站在云端慧眼看,泪珠滚滚落南天,眼看天下要遭难,只因众生少行善,

死亡数字现已见,老少抛尸在路边,高楼大厦无人站,妻室儿女全失散,

恶人难免大劫难,善者自身能保全,若是有人不行善,灾难很快到眼前,

忠孝之人得长在,不忠不孝命早完,如果有人不听劝,只等命丧归黄泉,

每逢庙内讲一遍,一方之人能保全,一人宣讲太疲倦,应靠印刷传人间,

如果有人报上刊,蟠桃会上成神仙,如果有人能听劝,从此以后多行善,

去掉贪心把佛念,可以减少灾和难,有些凡民不信善,伦理道德全忘光,

天差一日奏三遍,玉帝闻奏怒冲冠,御旨立刻传下殿,大劫就在这几年,

天罗地网来下界,二十八宿尽临凡,天兵天将一齐到,杀尽恶人行天道,

刀兵水火一起现,高山平地同一般,山禽水族都遭难,抛尸露骨罚黄泉,

十月二十三日晚,满天星斗全不见,玉帝御旨真伤惨,要把恶民全收尽,

观音七次把民劝,无奈凡民不听劝,为民被贬南海岸,为民失了普陀山,

七日跪思灵霄殿,苦心劝民一遍遍,仙佛上殿拿本见,如此才保位还原,

今把天机都说现,凡民以为是诳言,玉帝下旨大劫现,乾坤颠倒要还原,

世间之人不行善,所以引来大灾难,平时吃荤把素嫌,到时劫难一出现,

宝贵贫贱同一般,七八九月有灾难,瘟疫流行把病传,恶人户户有劫难,

痢疾瘟疫加伤寒,时间最少一天半,妙药难医病中汉,恶人到头恶来还,

善人各有一重天,玉帝下令来指点,引有仙方可救难,正月十五把佛念,

随时随地多行善,正月十九排香案,一家焚香答谢天,六月十九功圆满,

自有菩萨来度缘,印送此文免灾难,印送此文家平安。印送千份心变善,

印送万份罪业减,不能印送用口劝,同样也在行大善,恶者不信莫多劝,

自有恶果恶相见,恶人为何遭劫难,贪得无厌不行善,坑蒙拐骗把钱赚,

常常借机来下蛋,贪污受贿经常干,执法犯法更常见,仪仗特权逞凶威,

各种商贩黑心肝,缺斤少两把钱赚,国营企业大商店,坑害顾客也常见,

报刊电影电视台,广告也常把人骗,不管真假恶与善,只要交钱就给办,

倒卖毒品与枪弹,灾祸来临命早完,房地产价炒得高,每米成千到上万,

学生上学学费贵,不交赞助学生退,课下教师常开会,研究如何多收费,

急救病人住医院,不交押金没床位,医疗费用很昂贵,胜过山珍与海味,

表面正经心里黑,以为别人看不见,头顶三尺有神明,谁能躲过老天眼,

只等最后来结算,作恶必受恶来报,不信您就等着看,待到二零零某年,

等到那里灾祸临,善善恶恶全分明,太阳月亮藏云间,想要逃走路不见,

骂人吹牛舌根断,经常打人手臂折,奸淫好色身瘫痪,抢劫偷盗命不保,

杀人要用命来还,待人尖刻魔来缠,奉劝世人把佛念,每天至少一千遍,

助人为乐多行善,去掉贪心作奉献,灾难来临可减半,信与不信请尊便,

贪心豪夺是祸根,施舍奉献福自添,茫茫世间苦众生,轮回不断暗无边,

虚幻世界迷途中,只有佛法是明灯,快快念佛早觉醒,佛法教您乐永生,

舍物舍财又舍欲,舍身救世成佛道,印送此文行大善,劝告世人佛心现。

三、今日不知明日事,人争斗气一场空

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何难,退一步自然安稳,忍一句自无忧伤。让他三分何等清闲,忍耐一时便

是神仙。青山不管人间事,录水何曾说是非。有人问我红尘事,摆手摇头总不说。需交有道之人,莫结无

义之友。饮清静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持富欺贫之人不可交他,面是背非之人不

可用他,不知进退之人不可说他。说谎制骗之人不可惹他,轻言寡信之人不可托他,饮酒不正之人不可请

他,时运未到之人不可欺他。不识高低之人不可睬他,来历不明之人不可留他。但凡世人,无人刷白:说

我、羞我、辱我、骂我、毁我、欺我、笑我、量我,我将何以处之,容他、凭他、随他、尽他、迟他、怕

他、由他、任他、再过几年看他。太上曰:天神共怒,王法难容。近报在他自己,远报在他儿孙。识破世

情争什么气。不敬父母修什么佛。不遵圣贤读什么书,不惜字纸成什么名。不敬先生教什么子,不勤耕种

做什么田。不知礼仪为什么人,心肠不好念什么经。大称小斗吃什么斋,名利心重想什么后。子孙不贤买

什么田。急不相济成什么亲。难不相持结什么友,识破乾坤认什么真。今日不知明日事,人争斗气一场空



四、净空法师法语

存好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说好话:不忘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行好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做好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不与任何人结怨仇,这是真正聪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对于冤家债主极力忍让,忍一辈子就还清了;所

以要学着忍让,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上当,吃亏是福,不是祸害,往往消灾灭罪,忍让决定是正确的。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的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修净土的同修,专修的人很少,很多人是杂修,杂修不能成就。……凡是妨碍清净的心的,都是夹杂。念

佛的秘诀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念佛的秘诀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念佛之境孤寂最佳!

邪淫为万恶之首,犯之必身败名裂,福被天削,辱没宗祖,祸及子孙,因果报应,不可思议!不论信与不

信,都在因果法则制约之中。

五、觉明妙行菩萨开示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为夹杂?即是又奉经、又持咒,又做会,又说些没有紧要的禅,又要谈些

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确是夹杂也。即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则见佛往生难矣!却不费了一

生的事?你如今一概莫做,只紧紧持一句阿弥陀佛,期生极乐,日久成功,方不错却。当授汝一偈,依而

行之:阿弥陀佛一句,万法之总持。声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

六、广钦老和尚开示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根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修行人要能耐劳苦,粗茶淡饭,我们

不是为享受而修行,是修衣、食、住……的淡泊,宁可被社会人看不起,一切比不上社会人,就少攀缘心

,妄想心,好专心用功。

以前祖师总是安守卑下,不惹人注意,越是默默无名,越少攀缘,越是好用功;若是心多攀缘,则意根散

乱,心多骄满,则易失败。

七、莲池大师开示

在家学佛,重要的是不专重事相,而重视内修,端正自心,心不外求:

自己一知半解对人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希求妖鬼灵通,神异境界,不如正信因果念佛。许愿保

平安,不如悔过自新念佛。

千里烧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

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

广交魔友,不如独身清净念佛。

八、行妙大师开示

我现在专念佛,也不贪境,也不参是谁,也不除妄想,也不求见佛。只要至诚、切实声念去,声声不离,

念念不断,口口相应,句句真实,心不离念,念不离心,心心在念,念念在心,念到一念悄生处,西方极

乐显家风,斯言念佛准绳也。

九、印光大师开示

世人终日说东道西,闲话是非,虚度光阴,真是可怜,须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少说一

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十、《粥疗》谚语

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心虚气不足,粥内加桂圆;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

根;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防止脚气病,米糠煮粥饮;头晕多汗症,煮粥加薏仁;夏令防中暑,荷叶

同粥煮;若要皮肤好,粥里加红枣;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饭;若要治口臭,荔枝能除根;血压高发烧,

胡萝卜粥灵;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肠胃缓泻症,胡桃粥最好。

十一、名人对佛教的评价

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辨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恩格斯

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爱因斯坦

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孙中山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佛在《金刚般若》上告诉我们‘无住生心’,这是重要修行的原理原则。所以‘非相、非非相’,就是教我们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都必须两边不著。‘法’是有边;‘非法’是空边,‘空’、‘有’两边都不能执著。这要怎么做?佛教我们‘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无所住心’就是离相、不住相,心里要干干净净、一丝不挂,即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而行布施’就是不住空。这就是‘空’、‘有’两边都不住。我们一定要深深体会这一句经文的开示而笃行之。

佛告诉我们,‘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很要紧。从小乘初果到大乘等觉菩萨,他们修的是什么?‘两边不住’而已!无论他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手段,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原理原则都离不开‘两边不住’。由此可知我们想真正学佛,真正修菩萨道,没有别的,就是学‘两边不住’而已。因为著有,你离不开欲界、色界;著空,你离不开无色界。换句话说,著空、著有都是轮回业;住空、住有就是轮回心。以轮回心造轮回业,如何能出离六道轮回?然后才能知道佛这一句经文的重要性。教我们‘空、有’两边都不住,这是超越轮回,成就无上菩提的不二法门。

(第六)

世尊教导我们,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必须要‘福慧双修’。不仅是以超越三界,证无上菩提为我们修学最后的目标,其实在现前也应该得到真正幸福快乐美满的生活。这样因与果才相应。果是美满的,因当然也是美满的。而福慧修行的大原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无所住’就是于一切法都不执著。于一切法真正做到了看破、放下,使自己的心里一丝不挂,清净心圆满现前。这就是佛讲‘无住’的意思。
节录无住生心集一---------净空法师 -

比如:济公和尚,他生活最简朴,不管别人怎么嘲笑他,从不往心里去,吃、穿、亲戚、朋友,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无所谓,心里没有任何执意地追求,碰见什么就随缘分。
就是这种 没有执意地追求任何事物的心态。

单独讲无所住,可能就不好了,金刚经不是也讲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吗,无所住还要生心,如果光是无所住,就是草木沙石了,就是着在空上了。 无所住而生心,是不空不有。 这个水平已经是菩萨的程度了我们凡夫即便是会说也难以做到的,所以真做到的人,我们必定也看不出来,因为我们的程度不够。

举例说明佛教里的“心无所住”是什么意思?
答:心无所住就是指佛法中甚深了义的如来藏心,此心不住於三界万法之中,故云无所住。至於举例说明的话,以佛经举例:大方等如来藏经: 復次善男子!譬如女人贫贱丑陋,众人所 惡;而怀贵子,当为圣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经歷时节,常作下劣生...

心无所住一身轻!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无欲则刚,没有什么可以牵挂的心是最轻松的。心无所住”是佛教用语,也作“无所住心”,意思是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着,而自然生起。“心无所住”的概念出自佛教经典《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

佛语中的无所住心是什么意思?
答:“无所住心”意思是 “无所住心”由“应无所往而生其心”衍化而来,“应无所往而生其心”是出自《金刚经》的庄严净土第十。原文: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心无所住是什么意思
答:佛教术语,出自《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无住心、非心。与般若心经中“空即是色”义同。意即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着,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执着,犹如生根不动,则无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论于何处,心都不可存有丝毫执着,才能随时任运自在,而如实体悟真理。这话题有点...

心无所住是什么意思?
答:心无所住,是指心中无妄念。犹如禅宗公案所说到开悟后的境界,“饥来吃饭,困来眠”。该吃饭时去吃饭,该睡觉时去睡觉。不饿时不要妄想一会吃饭时吃什么,吃饭时不要分别好吃不好吃。做任何事情不生二念,不做事平时不生妄念。此时,心即犹如虚空中的“空”,连“空”都没有的境界。犹如人发呆时...

心无所住是什么意思?
答:心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巨大的能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佛教思想认为,聚精会神地专注于当前的一件事情,便是“心无所住”。也就是说,当我们摆脱烦乱的思想、拥有超然的心态,能够真正将心力放到当下所持续的单一事物上,我们便可体会到这种状态。这种跟随心无所住状态的人,不会...

佛法里“无住生心”是什么意思?
答:佛法里“无住生心”可解释为:对现前六尘境界心不住著,过而不留,不受污染,叫“无住”;妄既不住,湛寂灵明之民,自然显露,叫“生心”。“无住”即真空,“生心”即妙有。比如济公和尚,他生活最简朴,不管别人怎么嘲笑他,从不往心里去,吃、穿、亲戚、朋友,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无所谓,...

心无所住的意思是什么?
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

佛问:请问无所住是怎么样住?
答:(住了“应无所住”了)。学佛之人应该学习其中的精华转化成自己生活中能理解的事情。佛教不是教你什么都不想的,那违背了人的原则。佛教是通过各种借极说法教导你如何过上幸福生活、通晓宇宙中的大智慧大道理的。所以请不要形而上学的模仿。5,你问的具体的事情“比如看足球的时候该不该呐喊?吃饭...

应如何理解佛经中的‘无所住心’?
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 ’ ,什么无所住?是我们的现在这个心,这个不断在思考的心,不管是对物质还是情感不管是贪爱还是嗔恨,这些都是思维的一种,都要放下这些哪怕是对佛法的思考,我们的心都要放下要无所住。‘ 而生其心 ’,生什么心?当我们现在的心也就是这个思维停下,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