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分界问题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7
关于地图分界线的问题

弯曲线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直线是人为硬划的。
一般非殖民国家的国境线是自然分界线。因为这些国家的人的活动早于主权国家的概念,所以根据历史,按照自然边界划分。殖民国家的边界通常来自在殖民者精确了解当地自然地标之前,就划分殖民区域的行为。因为没有历史活动,所以按照各国的势力,通常根据经纬度进行简单划分。

虚线
国界线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海上国界线是两国在海上的分界线,线两边分别是两国的领海,由两国商议决定。与之相对应的是陆上国界线 。海上国界线比较特殊。与陆上国界线不同的是,在地图上,陆上国界线通常都是明确标出的。但是海上国界线却不标出。如果二十四海里范围内有其他国家才需要画海上国界线。
例如我国常见地图中,东海海域国界线并未标出。但在南海海域以未定界国界线标出了9段虚线,也称九段线[3]

  一、进贡皇帝的“世界”

  万历29年冬(1601年1月),对中国皇帝朱翊钧而言,这是最后的平静。

  例行的进贡还是在继续,万千奢华中,一张《坤舆万国全图》让人称奇。皇帝把地图当成了奇玩,当即下旨以丝帛重绣,装裱在6扇屏风上收藏。献出这件礼物的人是意大利天主教神父利玛窦。

  历史总是别有意味,万历皇帝目睹世界地图的第2个月,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第一次驶向了印度。历经数百年“大航海探险”,欧陆文明已熟识世界,大规模的商业扩张正在提速。

  在这幅长12英尺,宽6英尺,设有经纬线的地图中,中国被投影在太平洋的西北面,靠近世界的中心——这个布置就花了利玛窦10数年之功。

  利玛窦历尽漂泊在1583年到达广东肇庆时,所携的地图均是欧洲标准的奥特留斯(Abraham Ortelius)投影版本,中国和东亚在其中位居“远东”。这份地图上,除了澳洲尚未标出,其他雏形均与现代地图类似。

  为了在中国站稳脚跟,伪称“天竺客”的利玛窦频频向中国南方的官员贡送地图、西洋钟等物件。一位名叫李之藻的“学者型”官员因此和利玛窦结交甚笃,并逐渐成为利氏向上攀附的贵人。

  李最早看到世界地图时,惊呆之余给利玛窦提了个建议:把中国移到图中心。

  这无疑更符合时情。中国大多数官僚的“世界印象”源于西晋的裴秀和唐朝的贾耽,两人相继编画的“华夷图”是其后自制“世界地图”的蓝本。

  在宋代存留下的华夷图墨线拓本中,占地图90%的空间是长城以南中国的国土,世界其他夷族国家则以文字形式嵌在四个边的空白处。主要国家的名字和注解源于奇谈怪异的《山海经》。能与历史事实对榫的,多是一些中国的番邦贡国。

  此后,尽管明朝宦官郑和曾七下西洋,但传回的“地图”只是一幅记录航线周边的地貌的长卷,并不足以拼成有方位感的海陆概貌,也没能刺激王朝对海洋的好奇。

  郑和以后,国家的大门逐渐关闭,把中国看做世界中心的意念更加坚定。“中国的世界地图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纳贡体系。”美国莱斯大学历史系教授Richard Smith在其中总结道。这一结论在李约瑟、费正清等人的研究中亦有所提及。

  已过中年的利玛窦此时正无比希望能合法地长留中国,他两易其稿,尽量迎合“纳贡假想”:把中国移到地图的中心偏西北,并把世界地名用中国人熟知的字词翻译出。利氏将地图复制了上百份,转赠给各级官员。这些努力最终让他获得圣旨进京定居。

  万历皇帝并没有就地图留下更多的评价,在1608年,他下令照样复制了12份。但在朝野内外,利玛窦遭到猛烈的批评。(注:也有材料认为万历皇帝第一次看到《坤舆万国全图》是在1608年,1601年看到的是其草成的前身。)

  以进士魏浚为代表的一批人说这是“蛊惑民众”,他最难以理解的是,地图让中国偏离了“世界中心”。魏的观点也被作为“主流评价”纳入了后代官修的《明史》。

  另一种奇特的反驳声则说利玛窦伪造了“大洋”,以掩盖西方对中原的军事威胁。其中一些人认为西方紧邻福建或广东。

  某种程度上,这种“荒谬的警惕”都实在太少。

  二、枪炮启蒙的“世界”

  239年后,“真的世界”来了。

  在《坤舆万国全图》的西北角,利玛窦曾亲自将一座大岛译作“谙厄利亚”,并加注称“谙厄利亚无毒蛇等虫,虽别处携去者,到其地,即无毒性”。

  1840年,这个地方变译成“英吉利”,如洪水猛兽般逼到了清王朝的门户。大部分清军将领对战争的对手仍毫无所知,广州城中竟出现了“以粪镇鬼”的战法。

  这是一段“错位”的历史。利玛窦以降,中国的地图愈发精致,但对世界的知晓却依旧寥寥。对华夏文明来说,这种“错位”让她饱尝辛酸,并最终从“一统天下”变为“一个国家”。

  从清康熙开始,传教士引入的经纬网、投影等手段就已用于中国地图的编制。其中最著名的《皇舆全览图》成品于康熙56年(1717年),这幅地图测绘的详细程度超出欧洲水平100年。

  铸就帝国历经了几代人征战,扩张而成的政权因战争指挥的需要和对幅员变迁的亲历,对地图更加青睐。“千古一帝”在大小亲征中,总要带上“测绘人员”。耗时10年,晚年的康熙最终看到了家族的战果。

  “可惜的是,这幅地图及之后雍正乾隆时的增补在中国只能在皇室内传阅,老百姓和普通文化人是看不到的。”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但这幅地图在欧洲却流传甚广,甚至流入市面,让很多欧洲商人对这块大陆的了解远超过中国民间。

  与之同时代的“世界”地图,是康熙宠信的南怀仁作于1674年的世界地图《坤舆全图》,这位比利时传教士的笔下,两个平面球形拼成的世界里怪兽四布。

  尽管绘制技术更加精确,但“中国的地图仍大都是内向型的”。根据余定国(Cordell Yee)在《世界地图学史》中的表述,中国的地图历来一种潜意识上对内部权力文化和行政管理的关注。

  在国门被轰开后的第二年(1841),被流放伊犁的“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撰写了《四洲志》。林的好友魏源受此鼓舞,两年后写出了《海国图志》,后续又有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这三本书都载入了丰富的国外历史、地理插图。用魏源的话说,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则显现出这批先行者的“矛盾心态”。

  官居福建总督的徐与欧洲人合作,编入了大量欧洲的地图,将中国“放回远东”,并盛赞西方地图资料的准确。他认为,西方人用航行游遍了大洋,他们的地图才是可靠的。但他又同时公开称,“所有事物源于中国”,并继续说夷人像“狗和羊”。在此后挽留帝国余曦的洋务运动中,朝廷设立了专门引进的西文历史地理材料的翻译局。

  类似的“传播”影响了部分国人。其中一个叫梁启超的考生,在试后从京城经上海返乡途中,买了一本《瀛环志略》,这才知道世界有五大洲。

  此后颇具代表意义的一张“地图”(实际是漫画)是1898年绘制的《时局图》:中国的国土上站满了飞禽猛兽。熊代表沙皇俄国,虎代表英国,肠代表德国,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注:肠是否代表德国在学界有争议。)

  1903年,光绪皇帝按未被瓜分的疆域出版了《皇朝壹统图》。同年,一个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的革命帮会自行付印了一款名为《中华民国直省舆地图》,其中只画入了汉人常居的18个省。从这个名叫“兴中会”的组织中,走出了孙中山和民族主义的中国革命。

  阿诺德·汤因比的妙语或在此恰如其分:“没有挑战,就不会产生一个文明创造性的火花”。

  三、国家话语的“世界”

  近60年,地图仍偶尔在国家话语里闪烁其词。

  西方地图学和它所在的科学体系逐渐扎根,经历过引入内陆的世界性战争和数次国际体系变更,中国也已逐渐认清了自身的地缘特质和世界的概貌。

  “共和国”伊始,地图也被纳入了高亢的革命号角。隶属官方的中国地图出版社在1958年出版的16开本《世界地图集》的前言中,开篇即写“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更加强大了”,结尾是“整个世界的形势已经是东风压倒西风”。

  这份地图册以苏联的世界地图集为参考,“社会主义阵营”、“第三世界”基本被列在前面,且分区地图较为详细。“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也大多被涂上暖色调。

  这款图集是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有历史的产品之一,至今共出过4个版本,其后分别于1972年,1990年和2004年修订再版。除1972年因特殊原因未编写“前言”外,此后的版本褪去了政治色彩。

  现在,出版社的主要任务是做细分市场的开发和电子产品。“市场是现在最重要的因素”,该社副总编辑范毅说。

  一直不变的是从利玛窦传下的“中国位置”,在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只有这一种。随着全球一体的“神话”引人入胜,定型的地图规制受到质疑。

  2000年,一位叫郝晓光的研究员重提将“中国放回远东”,因为“过去利马窦的图是为了迎合中国官员自大的心理”。

  郝的建议并未被官方采纳,他在随后几年做了一套“系统世界地图”,从东南西北四个半球的角度分别绘制了世界地图,以表达“中国应该有更富变化的世界眼光”。

  “许多反对者都是专业权威或主管部门负责人,但他们提出的反对意见却不是从地图和测绘本身出发,这就相当耐人寻味。”葛剑雄在为这本书作序时写道。

  新中国的地图变迁,更多体现在国土边界的调整上。

  “古代中国并不具备世界性的地缘概念,而是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到假想的朝贡体系中。中国也没有太浓重的边界概念,多数对外战争都不是为了扩大疆土。”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说。在领土争端中,“传统的和谐理念和现代地缘的平衡手段有所统一”,沈丁立说。

  1950年代发生的一些争端让边界问题再次进入外交日程。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邻国缔结的第一份边界条约。

  1960年代,以中缅边界协议为范本,中尼(泊尔)、中巴(基斯坦)、中蒙、中阿(富汗)等边界协议也相继顺利签订,中朝边界也在这一时期划定。

  此后,由于一些边界冲突以及国内问题,中苏(俄)、中印、中越的边界问题存留至新的世纪。如今,中俄、中印边界已基本勘定,中印之间虽然受内外因素影响,但双方的谈判框架已基本稳定。“南海区域虽然近期新闻增多,但以合作方式解决仍是主流。”沈丁立说。

  中国重新回到世界重要力量行列已成事实,“未来主要的焦点应该在内部的体制改革。”沈丁立说。

  目前通行的世界地图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世界地图有两种,一种是以大西洋上的经线为分割线的太平洋格局的世界地图,也可称为“太平洋版世界地图”,它完整表达环太平洋地区的地理关系,将大西洋分割在图幅两边;另一种是以太平洋上的经线为分割线的大西洋格局的世界地图,也可称为“大西洋版世界地图”,它完整表达环大西洋地区的地理关系,将太平洋分割在图幅两边。
  这两种版本的世界地图之所以成为世界通行版本,就在于它们遵循了编制世界地图的两个重要原则,即不切割或少切割陆地的原则和采用整15°经纬线划分图面的原则。
  世界地图的表示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选定中央经线,中央经线既是投影到地图上的中心线,也是投影的对称轴。世界地图上要表示整个球面的要素,相当于将球面沿一个方向切割后展开铺平。中央经线选定后,其相隔180°的对应面即切割线也相应选定了,这个切割线就是地图上的图幅边线,因此,选中央经线时,不能单纯考虑要表示的重要内容分布在中央经线附近,使其变形最小,还要兼顾考虑其对应的切割线要不切割或尽量少切割陆地,以避免大块陆地被分割在图幅两边而影响阅读效果和图面的整体美。
  “太平洋版世界地图”常以西经30°经线为切割线;“大西洋版世界地图”常以180°经线为切割线,当然,若以西经170°经线为切割线,则该图上的陆地可完全不切割,这样虽满足了编制世界地图的第一个原则,但表达时区时又会出现困难,因为世界时区是按照15°经线划分的。
  纵观世界地理分布,毫无疑问,国际上通行的“太平洋版世界地图”和“大西洋版世界地图”,它们分别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切割线,堪称黄金分割线。这也是它们能够通行的关键所在。
  通行代表着一种流行的趋势、一种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对于地球本身的客观描述而言,地图的表示不仅取决于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程度,还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当今的世界地图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常用的地图投影就有二三十种。各国绘制世界地图时,在力求准确的基础上也尽可能使自己的国家处于比较突出的、易于充分直观本国地理环境的中心位置上,以方便使用,充分体现了“以我为主”、“以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中国现行的世界地图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太平洋版世界地图”模式,它以东经150°为中央经线、以西经30°为左边经线和右边经线,完整表达环太平洋地区的地理关系,加入了更多技术上的考虑。实际上,若选择东经105°为中央经线,则中国的位置更为居中,但那样的话,美洲大陆就被分割在地图的两边,为保持世界各大洲的完整,因此较好、合理地选择了目前这种中国偏左、日本偏中的图面配置。

因为这样可以把中国自己放在比较靠近地图中间位置,同时,还能把各个大陆完整地呈现出来。要是分割线在大陆上就会影响地图的使用。

所穿过的陆地较少,也有从大约165°W划开的

为了让中国处在世界中心,也为了各大陆的轮廓

地图分界问题
答:“太平洋版世界地图”常以西经30°经线为切割线;“大西洋版世界地图”常以180°经线为切割线,当然,若以西经170°经线为切割线,则该图上的陆地可完全不切割,这样虽满足了编制世界地图的第一个原则,但表达时区时又会出现困难,因为世界时...

东西半球分界线问题,地理。如图
答:第二个原因:太平洋也会分不到两个地图上,太平洋是最大的海洋。分到两侧也会不好。所以,约定俗成,按照图上划分

读“亚洲与欧洲、非洲分界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欧洲与亚洲之间...
答:(1)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3)非洲与欧洲之间以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作为分界线.故答案为:(1)乌拉尔;乌拉尔;里...

读“亚洲与欧洲、非洲分界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欧、亚洲之间是...
答:(1)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2)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3)海船从黑海驶向印度洋依次经过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故答案为:(1)乌拉尔;大高加索;土耳其;(2)苏伊士;(4)...

读“亚洲与欧洲、非洲分界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欧...
答:(1)欧、亚洲之间是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里海——土耳其海峡等作为分界线;(2)本区域中的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以苏伊士运河作为界线;(4)海船从黑海驶向印度洋...

...回答问题.(1)A和B两地区的分界线主要经过___线,确立该界限的主导因...
答:(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确立该界限的主导因素是气候.(2)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同时还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3)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读局部大洲分界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大洲:A...
答:读图可知,(1)图中A为北美洲,B为南美洲;C为太平洋,D为大西洋.(2)A北美洲和B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3)赤道穿过B南美洲,A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即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带分布面积较广的是B...

甲、乙两图为大洲分界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是___洲,在...
答: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是南美洲,B是苏伊士运河,C是土耳其海峡,D是大高加索山脉,E是乌拉尔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故答案为:(1)南美;大西;太平;(2)苏伊士; 土耳其;大高加索;乌拉尔河;(3)亚洲和...

七大洲分界图怎么画?
答:准备一个世界地图: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个世界地图的图像或纸质地图。划定赤道线:赤道是地球的中心线,可以将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使用直尺或绘图软件的工具,从东经0度到西经0度,画一条穿过地球的直线,这就是赤道线...

为什么美国地图各地的分界线像格尺打出来一样,而其它地方就不是?_百度...
答:问题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国家、地区、行政区域的划分源于自然地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等原因做成很多的国界、国内行政区域边界走向错综复杂,“犬牙交错”,不可能方方正正,不可能如同拿刀“分瓜”一样,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