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下罪已诏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9
《宽人律己 换位思考》演讲稿

内容提要:人与人之间难免有误会产生,如刘少奇所说“世界上完全不被别人误会的是没有的,而误会迟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我们应该受得起误会,在任何时候都不牵入无原则的斗争,同时也应该警惕,检点自己的思想行动。”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怒已之心怒人”,就能化隔阂为理解,化分裂为团结,使人格优化,美德弘扬,事业也会兴旺发达。

  同学B:内容提要:我国有一部古书叫《抱朴子》上指出“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休,不可以小损为无份而无防,凡聚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主仁也。”也就是说整治自身修养品性,不要因小的利益不会而斤斤计较,律己宽人从小事做起。

  (六)讲故事
  主持人: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古语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鉴言,早在古代就有许多律己宽人的事例。下面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讲几个故事。
  (1)同学甲《唐太宗下“罪已诏”》
  (2)同学乙《蔺相如宽厚待人》
  (3)同学丙《杨震辞金》
  主持人:同学们,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做得又如何呢?
  由几名同学讲述自己过去曾经的做法,结合古今榜样,做出今后的打算。
  (七)班主任总结
  我们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大家都积极参与,热烈地讨论,演员们也辛苦地排练,同学们都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收获,认识也非常深刻。宽容、理解这是一个人的美德,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遇到矛盾,我们要冷静。心中有他人,多为别人想想,不能只顾一己私利。在与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上的人接触中,宽以待人。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班会上的感悟,付诸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

汉文帝后元年(前163年)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与?……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汉明帝永平八年(65年)冬十月,出现日蚀。诏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汉武帝即位后穷兵黩武,又好神仙方士,大造宫室,挥霍无度,致使民力枯竭,寇盗并起,天下板荡。晚年,巫蛊狱兴,卫皇后和太子刘据俱死于此,株连甚广。不久,即察知太子无辜,乃建“思子宫”,自责悔过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旱、蝗并至,诏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乂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百姓有饭吃,宁愿上天把一切灾难都降在他一人身上。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冬天,大旱,帝乃“罪己”求雨。 宋朝 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闰九月,有大雷。丙申,以雷发非时,下“罪己诏”。 明朝 明思宗自缢前下诏“罪己”:“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死伤百姓一人 。” [ 一、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在狼狈逃亡途中发布的“面诏”就属于这样的;还有,北宋末的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一月,金兵大举进犯,兵临城下,东京危急。值此关头,惊慌失措的徽宗这才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宜先下罪己诏,更革各种弊政,使人心悦,天意回。”宋徽宗这才发布“罪己诏”,诏书中罗列了自己的罪过:“言路蔽塞,谄谀日闻,佞幸专权,贪官得志。”“赋税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灾异迭见而朕不寤,众庶怨怼而朕不知。追思己过,悔之何及!”宋徽宗为何要下这样一道“罪己诏”呢?一是出于无奈:朝廷危在旦夕,众臣一再“建议”,不能不为;二是积疾难返,无药可救。宋徽宗是个捡来的皇帝,又常以女人和诗为重,不听劝阻,自在享乐,一意孤行,致使大宋江山,面对兵临城下。但不管如何,宋徽宗还是下了“罪己诏”的,不过,总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难免有些羞羞搭搭。 二、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逃亡途中,慈禧太后既感到由她秉政的政局,已经失控,迫于内外压力,她这才决定和八国联军谈判求和,并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出了一道“罪己诏”。国家将亡,执政者没有责任,不执政的人却有“罪”!可见,一些当政帝王的“罪己”,完全是言不由衷的。 三、据史书记载:宋徽宗下发了“罪己诏”后,把皇位交给了他的儿子赵桓,开封存亡之时,他自己却带着一帮亲信人马去了江南,在镇江建造庭园,不但准备长期留居,而且扣留东南地区的物资和军队,不予北援,他要掌握东南地区的军政大权,继续他的皇帝生涯。
求采纳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开明的皇帝,能自觉地以国家法律约束自己,一旦发觉自己的做法违背了法律,还能认真进行自我检讨。

� 有一次,有一个叫党仁弘的大将,他做广州都督时,贪污了大量的钱财。这件事被告发后,主管司法的大理寺将他依法判处死刑,可是唐太宗以往很重视党仁弘,认为他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舍不得杀他,于是便下了一道圣旨,取消大理寺的判决,改为撤销职务、流放边疆的处分。

� 处理之后,唐太宗心里很不安,感到自己出于个人感情,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做得很不应该。于是他把大臣们召到金殿,心情沉重地向大臣检讨说:“国家的法律,皇帝应该带头执行,而不能出于私念,不受法律制约,失信于民。我袒护党仁弘,实在是以私心乱国法啊。”

� 于是,唐太宗写了一道《罪己诏》,唐太宗在《罪己诏》中检讨说:“我在处理党仁弘这件事上,有三大过错:一是知人不明,错用了党仁弘;二是以私乱法,包庇了党仁弘;三是奖罚不明,处理得不公正。”唐太宗向大臣宣读后,立即下令将他的《罪己诏》向全国的臣民公布。

唐太宗没有下过罪己诏
下过罪己诏的有大禹、成汤、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等。

汉武帝、唐德宗的罪己诏比较出名

看这里
http://baike.baidu.com/view/797091.html?wtp=tt

汉武帝《轮台罪己诏》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4213612

与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的汉武帝刘彻,无疑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50多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建立了许多非常重要的经济制度;不拘一格录用人才;多次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迫使他们远徙漠北;命张骞出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关系;又征服闽越、东瓯和南越,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思想文化方面,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树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毫无疑问,汉武帝在位时期,汉的强大是空前的,出现了封建皇朝的鼎盛局面。

然而,与雄才大略相伴相生的,是刘彻的刚愎自用;与强大鼎盛如影随行的,是奢侈腐化的日益滋长,整个社会潜伏着衰亡的因素。越到汉武帝晚年,这种危机就越突出和显现。

汉朝建立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6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到刘彻即位时,国库丰盈,国力强盛,这是汉武帝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条件。可是再多的积累也经不住连年征战和肆意挥霍。从元鼎二年(前115)起,汉武帝就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宫室园池。此外,武帝巡游无度,多次携带文武百官和侍卫巡游各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次数之多,范围之广,超过了秦始皇。武帝每次巡游,都滥施赏赐,挥霍无度。武帝还宠信方士,迷信鬼神。惑于方士们所谓神仙长生不老之说,希望通过方士求得不死之药,武帝多次派人入海求仙,给他们大量赏赐。汉武帝的这些活动,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而且上行下效,使整个统治集团日趋腐化,加上连年征战使人民承受着沉重的兵役和赋税负担,从而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至汉武帝统治后期,汉王朝上下已经怨声载道,危机四伏,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国家和社会眼看又将陷入一场巨大的动乱和灾难之中。

值得庆幸的是,就在危亡存于旦夕之际,汉武帝及时醒悟并反省了自己的错误,于是悬崖勒马,改玄易辙,调整了政策。征和四年(前89)三月,他在出游东莱返回长安途中,对群臣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资治通鉴》卷二十二)同年六月回到长安后,汉武帝又公开向全国发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对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深表悔恨。

这份诏书之所以叫《轮台罪己诏》,是因为在此之前,负责屯田事务的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等人上书武帝说:“轮台(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以东有能够灌溉的田地五千多顷,可派军队前去屯田垦殖,设置校尉三人分别统辖,让他们在那里大量种植五谷,张掖、酒泉两郡派出骑兵,为他们开路警戒。招募民间身强力壮、敢于远赴边塞的人前往该地,开垦更多可灌溉的农田,同时逐步修筑堡垒哨所,一直向西延伸,既可加强对西域各国的影响,又能辅助公主出嫁的乌孙国。”汉武帝随后发布的诏书,就是针对“轮台之戍”的建议而写的,诏书的主要内容是汉武帝承认自己的政策过失,把原来的错误都归罪于自己,所以后人将其称为《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不仅对西汉,而且对整个中国的历史,都产生了非常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从此,汉武帝不再派兵出征,一心一意搞建设,殚精思虑谋发展。他又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表示他从此要与民休息,大力发展生产,让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轮台罪己诏》的颁布,标志着汉武帝末年政策有了根本转变。他在改正自己过失、停止连续30多年的大事征伐的同时,将国家的政策重点转变到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群众负担、恢复民力上来,凡是伤害老百姓或浪费天下财物的事一概不做。这些政治上的改革,挽救了当时濒危的局势,使社会矛盾得以缓和,因而使汉朝没有陷入秦末的厄运。司马光为此评论说:“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征讨四方蛮夷,又迷惑于神怪之说,巡游无度,致使百姓疲劳凋敝,很多人被迫成了盗贼,与秦始皇没有多少不同。但为什么秦朝因此而灭亡,汉朝却因此而兴盛呢?是因为汉武帝晚年能改变以往的过失,将继承人托付给合适的大臣,这正是汉武帝之所以有造成秦朝灭亡的错误,却避免了秦朝灭亡的灾祸的原因吧!”(《资治通鉴》卷二十二)

以后有人把这一诏书说成是中国皇帝第一个正式的自我批评文件,此话虽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但与至死拒绝认错的秦始皇之流相比,汉武帝确实要可爱许多。
http://user.qzone.qq.com/32383924/blog/197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开明的皇帝,能自觉地以国家法律约束自己,一旦发觉自己的做法违背了法律,还能认真进行自我检讨。

� 有一次,有一个叫党仁弘的大将,他做广州都督时,贪污了大量的钱财。这件事被告发后,主管司法的大理寺将他依法判处死刑,可是唐太宗以往很重视党仁弘,认为他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舍不得杀他,于是便下了一道圣旨,取消大理寺的判决,改为撤销职务、流放边疆的处分。

� 处理之后,唐太宗心里很不安,感到自己出于个人感情,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做得很不应该。于是他把大臣们召到金殿,心情沉重地向大臣检讨说:“国家的法律,皇帝应该带头执行,而不能出于私念,不受法律制约,失信于民。我袒护党仁弘,实在是以私心乱国法啊。”

� 于是,唐太宗写了一道《罪己诏》,唐太宗在《罪己诏》中检讨说:“我在处理党仁弘这件事上,有三大过错:一是知人不明,错用了党仁弘;二是以私乱法,包庇了党仁弘;三是奖罚不明,处理得不公正。”唐太宗向大臣宣读后,立即下令将他的《罪己诏》向全国的臣民公布。

顺治罪己诏全文。
答:在他亲政后,天灾人祸常见,他把这一切都归罪于自己,屡屡下诏“罪己”。临终之际,又留下了一道“罪己诏”,列举了自己的十四条罪状:没将国家治理好,老百姓没能过上安生日子。 罪一;未能替母亲养老送终,罪二;父亲死时自己年幼,未能替父亲服三年之丧,罪三;未与祖父、父亲的子孙们常叙叔侄、兄弟之情,罪四;亲...

顺治罪己诏全文。
答:在他亲政后,天灾人祸常见,他把这一切都归罪于自己,屡屡下诏“罪己”。临终之际,又留下了一道“罪己诏”,列举了自己的十四条罪状:没将国家治理好,老百姓没能过上安生日子。 罪一;未能替母亲养老送终,罪二;父亲死时自己年幼,未能替父亲服三年之丧,罪三;未与祖父、父亲的子孙们常叙叔侄、兄弟之情,罪四;亲...

汉武帝罪己诏的全部内容原文?
答:汉武帝罪己诏的原文: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

古代圣旨上的"罪已召"什么意思
答:“罪已诏” 即 罪己诏,是罪己告知的意思。“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君臣错位、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危急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出的一种口谕或者文书。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1、君臣错位 这样的“诏”主要是发现问题后自责。唐太宗时有一个叫党仁弘的大将,他在做广州...

唐太宗下罪已诏
答:”� 于是,唐太宗写了一道《罪己诏》,唐太宗在《罪己诏》中检讨说:“我在处理党仁弘这件事上,有三大过错:一是知人不明,错用了党仁弘;二是以私乱法,包庇了党仁弘;三是奖罚不明,处理得不公正。”唐太宗向大臣宣读后,立即下令将他的《罪己诏》向全国的臣民公布。

顺治帝罪己诏原文白话文本
答:太祖、太宗创立基业,我的责任重大,好的继承人,不能长时间空着,我的儿子玄烨,是皇妃佟氏所生,今年八岁,非常聪慧,可以继承祖宗基页,现立他为皇太子,立即遵从典制,为我穿孝服二十七天,然后脱下丧服,即皇帝位。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你们都是勋旧重臣,我以...

唐太宗下罪已诏
答:汉武帝有罪己诏

历史问题:最早发布罪己诏的是谁
答: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颁布“罪己诏”的人是汉文帝。汉文帝是非常仁慈而且非常明理的一个皇帝。后来像唐太宗李世民等人都有过以汉文帝作为他们榜样的想法,包括清圣祖康熙皇帝。唐太宗贞观七年,贞观十一年,还有清世祖顺治八年都祭祀过汉文帝。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2671 ...

罪己诏的历代罪己诏
答:汉文帝后元年(前163年)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与?……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汉武帝即位后穷兵黩武,又好神仙方士,大造宫室,挥霍无度,致使民力枯竭,寇盗并起,天下...

有没有人知道顺治的罪己诏的具体内容
答: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 , 上干天咎 , 所以 , 不断自我反省 , 屡屡下诏罪己。临终之际 , 又留下了一道罪己遗诏 , 淋漓尽致地为自己列举了十四条罪状 , 条条都是原则问题。归纳起来 , 可分作七大方面 : 一是政治上“自亲政以来 , 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