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是一个怎样的人?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2
屠呦呦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
屠呦呦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挽救了全球范围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
陈竺表示,屠教授荣获诺贝尔奖极大增强了我国科技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她和团队成员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国内完成的。屠呦呦获奖是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举世公认的标志性成果,和国家的和平发展和人类的和平发展的事业紧密相连。
屠呦呦获诺奖是空前的,但也一定不是绝后的,随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逐步实现,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中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
陈竺谈到,科学成果如何评价,论文只是一种方式,和健康相关的成果,必须写在人民群众的健康上,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人类的史册上。学术带头人、领衔科学家,尤其是在核心位置的领衔科学家发挥的领导作用,对于突破口的选择和重大的技术方案的确定,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屠呦呦是这个群体的最为杰出代表。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和2011年拉斯克奖委员会做出最后的决定完全是基于科学、客观的事实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评)
屠呦呦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贺信中表示)
屠呦呦老师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
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感动中国颁奖)
屠呦呦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抗疟治疗失效难题,标志着人类抗疟步入新纪元。以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ACT)是国际抗疟第一用药,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屠呦呦简介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2020年3月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屠呦呦

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例句
1. 老师提问他,他~地回答。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从从容容 坦然自若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1-2]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3]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4]

屠呦呦是什么人物?
答:屠呦呦不论是从学术上还是生活上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作为获奖人,她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沃尔本·林达勒评价)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

《功勋》中屠哟哟是个工作狂,常常顾不上家庭,为什么家庭依旧幸福美满...
答:一、屠呦呦是一个工作狂,经常顾不上家,可是她有一个好丈夫 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在屠呦呦获奖的背后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她的丈夫李廷钊。李廷钊是一个性格非常好的人,全力以赴的支持屠呦呦的工作,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细心的照顾两个孩子,还替她开了几十年的门,照顾屠呦呦的身体,屠呦呦患...

高一语文下册第七课屠呦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答:屠呦呦,全名屠呦呦(Tu Youyou),是一位杰出的中国药学家、天然药物化学家。她1930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中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2015年因其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药...

屠呦呦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1-2]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

屠呦呦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答:以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ACT)是国际抗疟第一用药,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屠呦呦简介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

屠呦呦的事迹概括一位让人敬仰的女性药学家
答:屠呦呦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

如何评价屠呦呦这个人的性格?
答: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说,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这就是屠呦呦的性格。

作为中国获得诺奖的第一个女性,屠呦呦对于女性有什么启示和意义?
答:首先就是屠呦呦身上的敬业精神,一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守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当前很多女性所缺乏的。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女性更重要的事业是家庭,而自己的事业并不那么重要,因而对自己独立事业的重视度也是不够的,更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而我个人是不认同这一点的,这一点其实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公平...

屠呦呦又获大奖为国争光,为什么说远不只是一个诺贝尔奖的意义?
答:提起诺贝尔奖,我想大家一定都是非常的熟悉,因为这是一项荣誉的象征,我们都知道莫言之前获得过诺贝尔奖,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实还有一位也是获得过诺贝奖的,她就是屠呦呦,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真的是非常厉害,她同样也是我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屠呦呦真的是一个伟大...

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位获诺奖的人么
答: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不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中国人。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