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纪晓岚有口吃,这是真的吗?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4
纪晓岚是否真的有口吃病?

  寻踪晓岚阅微处


  文:白悲天


  ■ 纪晓岚一生之中,从不著书,只是编书——整理前人的典籍,将中国文化作系统的分类,以便于以后的学者们学习。自己的著作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而已。——南怀瑾


  ■ 讲起“阅微草堂”很容易使人与纪晓岚所著《阅微草堂笔记》联系在一起。那么,纪晓岚是否在乌鲁木齐的阅微草堂完成了他惟一的作品?倘若是,阅微草堂原址何在?


  ■ 民国十二年(1923),杨增新曾在鉴湖公园(即今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鉴湖亭南、西侧建了一排两廊出水、琉璃瓦顶、坐北向南纪念纪晓岚的“阅微草堂”。这是最早有记载的阅微草堂。


  ■ 在经历75年后的1998年,由于屋顶垮塌,政府拨款在今湖心亭南,重建了一排坐南向东的“阅微草堂”。这便是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阅微草堂。


  ■ 纪晓岚在《乌鲁木齐杂诗》物产类诗注中提到:“余建新居”四字之外,别无所述。


  ■ 有的老前辈记:“因为他(指纪)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文人,地方官自然要特殊看待,便在九家湾地区给他修建了一所临时的‘阅微草堂’,让他继续过他的文人生涯”。


  ■ 纪晓岚撰著《阅微草堂笔记》的书斋是在北京宣武门虎坊桥地方。这是新疆大学教授魏长洪曾于1985年4月在《乌鲁木齐晚报》上发表《阅微草堂订疑》一稿中记载的。


  种种传言、考证、记录、推测,都让这位“满清第一大学士”在乌鲁木齐的阅微之处蒙上了神秘的面纱。《阅微草堂笔记》所收录的几篇与乌鲁木齐有关的事件,几乎都发生在秋冬季节,11月28日,初冬,循着纪晓岚阅微的脉络,我们踏上了寻找草堂的征程。

  一、 九家湾 鬼狐之境


  纪晓岚在乌鲁木齐服刊期间没有著作,也没有诗作。乾隆三十六年成为自由人之后,他在东旧巴里坤、哈密写下160首诗,即《乌鲁木齐杂诗》,这时他47岁。他离开新疆18年后,才开始了《阅微草堂笔记》中《消夏录》的写作,这时他已65岁。


  时隔18年,纪晓岚才记起收集他的“阅微点滴”,似乎间隔很久了,从这个时间来看,《阅微草堂笔记》当真与乌鲁木齐的阅微草堂无关。这令我们在出发前便多少有些失望,但细想来,在他29岁之时,便开始大量收集鬼狐之说,《阅微草堂笔记》多记录了他谪乏乌鲁木齐之前所收集的故事,可以说,乌鲁木齐是他动“阅微之念”的开始。


  我们的寻找,从传说开始。有一段传言记载:“因为纪晓岚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文人,地方官便在九家湾地区给他修建了一所临时的‘阅微草堂’,让他继续过他的文人生涯”。我们的寻找,便从这里开始。传说纪晓岚的阅微之处在九家湾红庙附近,我们便锁定了红庙所在的那个山头。


  红庙周边,供奉的神祗众多,山间谷底,野坟星星点点地耸起,初冬的风声抚耳而过,寒意缭绕,山头荒草渐疏,四野残秃,倘在此处收集鬼狐之说,颇有外在的“境”,若当时纪晓岚选择清幽之地“描鬼画狐”,此处最为适合,有此一境,“阅微”便容易了。可惜,这里成为“阅微之处”的可能性最小,虽然当地颇有一些老人炫耀着他们住在大学士阅微的“风水宝地”上,但据记载,纪晓岚住所当时在迪化新城或迪化屯城内外,而当时的九家湾还是一片戈壁,还没有“南湾稻畦”的景观,如何能让这位大学士安身呢?时过境迁,九家湾现在也没有了“南湾稻畦”,笔直宽阔的外环路横贯而过,每日间车声纷杂,如果纪晓岚生于今世,更不会在这个地方“阅微”了。


  我们放弃了将此处看作“阅微之所”的念头,继续寻找。

  二、 秀野亭 疑云更生


  纪晓岚这位“满清第一大学士”,写起鬼狐来,也不忘了“入礼而言”,与蒲松龄笔下的鬼狐不同的是:“蒲版鬼狐”多言情,“纪版鬼狐”多述理,即使是游戏文章,也看出这位大学士不同于凡人的胸襟。在他笔下,鬼狐成了一种可亲的“说教工具”,从这一点而言,仅有外在的“境”是不够的,九家湾地区也不可能成为纪晓岚的阅微之处。
  我们开始寻找第二个阅微草堂的旧址。


  纪晓岚在乌鲁木齐的两年间,曾经更换过居所,若他所住过的两处居所皆定名为“阅微草堂”,则阅微草堂原址便有两个以上了。纪晓岚在《乌鲁木齐杂诗》物产类诗注中提到 “余建新居”四字,但所有关于乌鲁木齐阅微草堂的记载便只有此四字,无论如何,我们无法从此四字中确知草堂的方位。而另一处方位,却被纪晓岚详尽地记录过,这个地方便是秀野亭。


  纪晓岚在遣戍新疆前,有个叫董文恪的人曾赠送他一幅《秋林觅句图》,画上面的景色就很像秀野亭。纪晓岚认为他的遣戍充军是命运的安排。他的《阅微草堂笔记》,浓墨重彩地记述了秀野亭所发生的旧事。乾隆中期,在迪化城西,曾有一片风景秀丽、称作“树窝子”的地方,树木绵延乌鲁木齐河长达数十里。纪晓岚笔下形容其环境:“城西深林,老木参天,仰不见日”,约乾隆廿九至卅年(1764至1765)期间,清朝乌鲁木齐办事处大臣伍弥泰和坤某曾在此深林中建一亭,伍弥泰题名“秀野”。据纪晓岚笔下记述:“每年二三月后,游人载酒消夏,官员在此筵宴散步(纪亦散步其间)。无论从来之前的巧合,还是从对秀野亭景色的痴迷程度上讲,纪晓岚定居在秀野亭周边的树窝子里,当是他的首选。


  我们来到西大桥头,顺着乌河南向望去,这个位置刚好处于当时的迪化新城外,据记载,当时的秀野林曾发生过一件很大的事:纪晓岚充军抵戍的当年八月十五,昌吉屯官赏月强迫屯民妻子歌唱,引发屯民积愤,杀死屯官。数百名屯民从昌吉前来迪化,行经“树窝子”时被埋伏在丛林中的清军杀死百余名。能埋伏如此多的清军的树窝子,早已不存在了。我们当然无法寻找到秀野亭的原址,当然更无法寻找大学士的阅微之处了。

  三、鉴湖亭 草堂之惑


  秀野亭的存在,让阅微草堂变得更加神秘,而后人对纪晓岚的推崇,却让这个草堂并未随着秀野亭一起消失在乌鲁木齐人的视线里。人民公园的阅微草堂现在成为人们对纪晓岚谪贬乌鲁木齐所残存的惟一记忆了。然而这个草堂却是一个“膺品”,光绪年间,纪晓岚在乌鲁木齐的故事几乎已经传成神话,当时的迪化人根据清代文献《乌鲁木齐事宜》、《轮台杂记》中的方位找到秀野的位置来凭吊纪念他。光绪七年,刘锦棠开凿方形鉴湖,并在鉴湖南建亭一座以纪念乾隆时代办事大臣吴弥泰(伍弥泰)与纪晓岚。这便是秀野亭的大致方位。而乌河周边,只有这里残存着一片不大的树窝子。民国十一年(1922年),丹凤朝阳阁落成,杨增新依鉴湖亭建附会性之“阅微草堂”,这便是我们所确知的“阅微草堂”旧址了,如果鉴湖亭与秀野亭的位置大致相仿的话,那么这个“阅微草堂”的位置应该最接近纪晓岚的阅微之地。可惜的是,鉴湖亭如今已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而杨增新所建的“阅微草堂”也已经全部塌损,不复存在。如今,于1998年重建的“阅微草堂”在杨增新所建旧址的位置上,又向东南方移了数十米,数个阅微草堂的位置、无数段寻找的过程、并不遥远的历史,却让纪晓岚的阅微之处含混在蒙尘的记忆里。


  我们站在人民公园阅微草堂现址的门外,想从这个建筑里看见一点“阅微”的痕迹,但除了门前的匾额,阅微,已经成为一段比传说还遥远的梦了。

  不知我们的后人是否还能寻找到更多关于“阅微之处”的佐证,我们现在所能看见的,只剩这个“疑似阅微草堂”,虽然这个草堂纪晓岚从来都没亲临过,但至少它可以让人们记忆起纪晓岚曾经谪贬乌鲁木齐的日子。这是我们这一代能留给后人的惟一线索,但愿这一线索真的让他们找到了大学士的阅微之处。

  关于纪晓岚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乾隆三十三年(1788年)45岁的纪晓岚因两淮节年提引案发,涉及晓岚姻亲卢见曾(晓岚长女嫁见曾孙荫文),将查封其家产。晓岚先为漏言传信,获罪革职。谪戍乌鲁木齐。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二月,乾隆帝召还晓岚。


  嘉庆五年(1800年)八月,《阅微草堂笔记》五种、二十四卷,编定刊行,门人北平盛时彦作序。


  纪晓岚一生,有两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举,二是领导编修。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但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故其卒后,只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纪晓岚的好友曾经这样描述过他,说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这里面有一个关键信息,就是说纪晓岚口吃。

那肯定就会有人疑惑,他如果口吃是怎么做到皇帝身边的御用文臣。我想如果真正有才能的人,并不会拘于小节。并且身为皇帝,在这样一个高度,他看人也不能只看表面,并且书中并没有详细的介绍,纪晓岚的口吃有多严重,有可能只是间歇性的。

不然书中和影视剧中也不会多次描写纪晓岚才思敏捷,妙语连珠。

纪晓岚从小就天资聪慧,被称为神童,但是因为他太过自负,所以说他的科举之路并不是那么的顺畅,一直到乾隆皇帝在位,30岁的纪晓岚才顺利的进入官场。

我们常常以为乾隆对纪晓岚很为信任,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反而是对和坤的宠爱和信任要远远大于纪晓岚,不然为什么和坤能够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拥有如此多的财富?

那你们肯定又要问,既然身边有一个如此有才的人,为什么不重用他,为什么会对这种贪污的官员和珅如此器重,因为乾隆在清朝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在他执政以后,他对身边的近臣都有一个硬性要求,就是长得一定要英俊,最好是秀气的,并且这些人还得聪明,还得才思敏捷,和坤,福长安这些人就符合这些标准。

而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其实长得很丑陋,并且身材魁梧,完全与秀气沾不上边儿,所以说不管他有多有才,注定也只能是乾隆的文臣,不可能进入到中枢决策中。

其实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口吃也好,近视也好,亦或是面容丑陋也好,我们都不能否认纪晓岚就是一个人才,如果他没有才也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放异彩。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一些外观因素。



我感觉应该不是真的,毕竟也没有相关的证据来证明纪晓岚是有口吃的,所以说还是不能够相信别人说的。

在历史上记载纪晓岚并没有口吃的这一说法,在历史上,纪晓岚也属于铜齿铁牙的那一种,他的嘴皮子特别的利索。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的确有一点口吃,但是是否是比较严重的就不知道了,因为正常人说话的时候,有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误区

据记载纪晓岚确实有口吃,但是有多严重就没仔细说了,但是他善于著书这是肯定的。在他的带领下编制的四库全书也堪称中华瑰宝。

历史上的纪晓岚有口吃,这是真的吗?
答:我想如果真正有才能的人,并不会拘于小节。并且身为皇帝,在这样一个高度,他看人也不能只看表面,并且书中并没有详细的介绍,纪晓岚的口吃有多严重,有可能只是间歇性的。不然书中和影视剧中也不会多次描写纪晓岚才思敏...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口吃、无肉不欢,还喜欢女色
答:而且纪晓岚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饭,再《清朝野史大观》中:公(指纪晓岚)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可以纪晓岚其实是个无肉不欢都人。再《啸亭杂录》和《虫鸣漫录》中都有对纪...

谁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首先长相并不是特别的英俊,甚至可以说是有一些丑陋,而且有一些口吃。其次就是真实的纪晓岚并不像影视作品当中所描述的那般不近女色,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是有一些好色的,在自己的草堂也是纳了好几个...

历史上真的纪晓岚是个大烟鬼吗?
答:纪晓岚本名纪昀,晓岚是他的字。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外貌特别丑陋,而且还是近视眼、口吃。史书中对他外貌的记载是:个子矮,又黑又瘦甚至有点佝偻,烟瘾严重,走到哪都拿着大烟袋,吃饭不吃米只吃肉,而且一顿他自己能吃5...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风度翩翩饱读诗书,但历史上他却是个重口味...
答:数量上也必须拿得出手,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然而这还是基础配置,有时候“性致”来了,就没有上限了。说实在的,纪晓岚真的是十分重口味了,不论是从长相到饮食等等 ...

历史上真实的真实的纪晓岚是什么样的?口吃贪色,一天能吃几十斤肉_百 ...
答:《知足斋诗集·续集》:宗伯河间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余。抑扬百代上,浩博衡锱铢。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非真佛不度,凭君意踟蹰。纪晓岚生性节俭,又是个口吃,所以挺会写书,跟韩非一样...

别被《铁齿铜牙纪晓岚》误导了,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
答: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不是一个光棍,他有三个老婆,而且据说纪晓岚非常好色,就连乾隆都要让他三分。纪晓岚在平时生活中每一顿饭都要吃肉,也可以说是无肉不欢那种类型的,这也更加贴合实际吧,剧里的他被刻画得太过完美。...

揭示真实的纪晓岚会让你大吃一惊!
答:不是纪晓岚——据说有一群意志坚定的观众买了《穿越到21世纪衣食住行指南》这本书,准备亲自去找张国立理论。他们为什么要把众所周知的骄奢淫逸的纪晓岚,这个口味重、爱说闲话、狠毒、又黑又胖、口吃、一天离不开女人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究竟是什么样的
答:结语:纪晓岚是一位风趣幽默、才华横溢的大才子,他作为乾隆年间文学界的泰斗,也是乾隆仰仗的大臣之一。纪晓岚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学著作,更是修建了《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巨大贡献的学者!虽然他真实的形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