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4
如何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现象探析

  “缩水”属商品经济名词,本义为纺织品、纤维等下水后收缩,引申为商品在使用中出现的折扣、变样现象。执行力“缩水”,顾名思义,是指在执行上级方针政策、完成工作任务中存在折扣、走样、梗阻、甚或流产的现象。因此,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势必会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直接关系党的事业能否科学、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鉴此,我部课题组深入机关、乡镇一线,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研讨、定性分析等方式,就当前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现象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已表现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机械”型执行,按惯例、凭经验,不讲创新,照搬照套。集中表现在:唯规定,不结合实际。以上级规定为教条,照本宣科,不顾实情,机械照搬,简单拿来,上下一般粗;唯形式,不考虑效果。甘当“传声筒”、“留声机”,工作有布置没落实,有规划没行动,有开头没结果,有安排没检查,有启动没跟踪,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做在会上,摆开的架势大,收到的实效少;唯经验,不寻求突破。以老套套行事,用老办法工作,习惯念老经、走老路,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缺乏闯劲,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没有特色。长此以往,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形式主义。

  第二种,“主观”型执行,唯喜好,论心情,不讲科学,随心所欲。集中表现在:唯资历,不讲民主。“家长”作风,自以为是,工作摆老资格,作风不民主,遇事不商量,个人说了算。行为武断,朝令夕改,决策拍胸脯,规划届届都有新花样,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工作没有连续性,这在“一把手”中表现尤显突出;唯喜好,不讲原则。工作因喜好而为,挑三拣四,挑肥拣瘦,自己喜欢的多做,反之少做甚或不做,工作原则性不强;唯心情,不讲责任。工作视心情而定,时好时坏,时松时紧,心情好时,大干特干,心情糟时,消极怠工,出人不出力,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长此以往,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自由主义。

  第三种,“利益”型执行,图名利,重个人,不讲大局,唯利是行。集中表现在:唯团体利益,不讲大局。以小团体利益为落脚点,利益主义严重,凡事把单位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益的抢着干,没利益的不推就躲,无视整体的发展大局;唯个人利益,不讲奉献。以个人利益为取舍,用心营私,与己有益,“抢摊登陆”,与己无益,高高挂起。有的甚至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开口讲价钱,伸手要利益;唯上级利益,不讲群众观念。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唯上欺下,把上级和领导当成“如来佛”,虔诚膜拜,趋之若鹜,百般讨好,领导喜欢什么就干什么,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群众权益。长此以住,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利益主义。

  第四种,“无过”型执行,混日子,求平安,不讲作为,敷衍了事。集中表现在:唯热情,不求落实。空有壮志豪情,却无行为之力,说起来惊天动地,做起来毛毛细雨。有的遇到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束手无策, 本领恐慌,打不开局面,常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唯现状,不求长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安于现状,谋事无规划,做事没重点,按天看在忙,按月看在干,按年看什么也没干成,不思安危,不思进取,工作缺乏闯劲;唯好好,不求有功。“怕”字当头,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不愿得罪人,怕困难,怕惹事,怕诬告,怕丢票,怕担责,遇事避重就轻,碰到问题绕道走,歪风邪气不敢管,难事硬事不敢抓,甘当“好好先生”。长此以往,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悲观主义。

  二、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的根源

  研究分析,造成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与新时代要求发生偏离。问卷显示,有36.7%的人认为放松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导致自身能力素质提升过慢是造成执行力“缩水”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干部长期放松学习所致,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总认为自己学历高、本领大,不能与时俱进地抓学习;有的学习不够系统,学习方式单一,所谓的自学、集中学多数是在应付,流于形式走过场,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法律没有进行系统学习培训,尤其是一些基层单位和乡镇的副职很难有机会到党校、行政学院进行集中、系统的培训,有些甚至在岗几十年从未经过脱产集中培训;有的学习不讲求实效,就学习抓学习,不能把学习同提高素质、推进工作有机结合,学难致用,学习效果差,等等,直接导致了基层领导干部的整体能力素质提升缓慢,甚至有日趋滑坡之势,出现“知识、本领”恐慌,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相吻合,不相匹配,造成执行中思路不宽、方法不多、成效不大,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新矛盾,只有凭经验、凭吃“老本”去执行,最终影响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2、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导致干部价值取向发生偏离。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求利倾向、金钱价值观等不良风气,客观上对基层领导干部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观念形成了冲击,有些人经不起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不良思潮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有的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党性原则逐步淡化,理想信念出现动摇,宗旨意识被搁浅,工作作风脱离群众,追名逐利的思想不断滋生蔓延;有的工作上讲究利益主义,见利忘义、见利忘责、索拿卡要的现象屡见不鲜,时有发生;有的生活上追求享乐主义,穿的是名牌,吃的是生猛海鲜,用的是名车,住的是豪宅,八小时外去的是KTV,有的甚至还成天热衷于黄、赌、毒等低级趣味,严重损害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这种消极错误的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了干部的政绩观逆转,导致执行利益化,讲条件讲待遇讲要求讲回报,好大喜功,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直接影响党的事业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3、体制机制不优造成干部干事创业导向发生偏离。在干部选任机制上,目前,干部队伍选拔任用的机制体制不完善,还未建立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选任机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上岗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优秀人才难脱颖,干部能上不能下,老实人不吃亏难解决,跑官要官者得实惠等等。这将直接影响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导向,引导他们成天琢磨人而不去琢磨事,最终造成干部执行不力和不作为;在管理考核机制上,未建立奖优罚劣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与科学发展观结合不紧密,考核办法与干部岗位职责缺少针对性,干部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等,造成了部门单位之间职责不清,干部责任不明,工作相互推诿、利益你争我抢,执行到不了位;在监督机制上,未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监督机制,事前监督运行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一把手和权力部门的监督成效不明显,“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现象难以克服,导致决策不民主不科学,执行随意性和主观化,直接影响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破解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对策

  “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缺乏执行力,计划会打折,机会会丧失。因此,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关键要破解执行力“缩水”难题,着力在提高领导干部政治力、操作力、创新力和约束力上狠下功夫。

  一要狠抓学习教育,着力在素质提升中增强干部的政治力。要始终把学习放在提升干部素质的第一位,引导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责任和执行的必修课来抓紧抓实。要进一步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学习方式,通过集中培训、定期轮训等方式,不断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强化干部的宗旨意识,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使干部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强化执行认识,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情操,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中的政治力。

  二要加强效能建设,着力在作风转变中增强干部的操作力。要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创优服务为目标,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承诺、首问负责等制度,简化流程,降低门槛,优化服务,提高效率。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采取干部下访、民情恳谈等方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关注民生、畅通民意、解决民难,把保民生落到实处。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工作效能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积极合理运用测评结果,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党员干部察实情、说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的操作力。

  三要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在思想解放中增强干部的创新力。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讨论,破除按本本办、按习惯办、按框框办的思想樊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在干部中大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环境。要通过双向交流、挂职锻炼等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干部参与城市拆迁、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重点或中心工作,让干部在一线实践历练中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才智,切实增强干部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要通过实施用创新成果考核工作等举措,鼓励干部大胆创新,支持干部干事创业,使党员干部争当有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的“四有新人”,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中的创新力。

  四要优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导向树立中增强干部的约束力。要进一步优化干部选任机制,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轮岗交流等提拔培养干部方式,大力探索初始提名、选人用人问责、重要干部无记名票决等制度,加大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上岗的立案查处力度,切实把一批思想正、作风硬、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干部选拔进重要领导岗位。要进一步优化监督管理机制,重点建立健全一把手重大事项报告、离任交接审计制度,切实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规范领导干部执行行为。要进一步优化督查问责机制,对事关群众利益和发展大局的工作,实行一事一督查,严格责任追究,延伸工作问责,畅通干部“下”的渠道,真正让领导干部有所为有所不为, 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中的约束力。

  参考资料: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3/9686349.html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提升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水平和能力集中体现在执行力上。当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执行力建设作为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和看家本领,以执行力的提升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执政能力的提高来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开启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提高执行力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四大特征八个特点”:四大特征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八个特点——经济实力从总体上看相对较弱;体制机制障碍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存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收入分配差距相对突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相对滞后;民主法制建设相对不足;精神文化需求相对多样;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矛盾相对存在;国际竞争压力依然长期存在。于是,就要求我们的各级组织及党员干部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 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执行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更加有力有效有序的执行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深入发展。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微软在未来十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美国政策学家艾利森也认为,“政策目标的实现,方案确定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这说明,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缺乏执行力,计划就会打折,机会就会丧失。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形势发展的要求,是成就事业的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表明执行力能够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统筹力、协调力、生产力、竞争力、发展力、创新力;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目标的实现速度和程度,直接关系到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执行上动真格,牢固树立提升执行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从而切实把正确的执行理念转为推动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行动。
  充分认清执行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各级党员干部执行力在总体上是强的,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取得实效。但在少数地区、个别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执行力不强的现象:个别党员干部滥用权力,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别党员干部不切实际、执行走样,满足于发文件、听汇报、作指示,热衷于上报纸、上电视、争彩头、出风头、喊口号;个别党员干部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凭借经验想方法,把好端端的政策文件说在口上、写在纸上、念在会上、浮在面上,成了地地道道的“四拍”型干部:脑袋一拍、有了,胸脯一拍、定了,屁股一拍、糟了,大腿一拍、溜了;个别党员干部不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整天谋人不谋事,工作中貌似雷厉风行、坚决执行,而且看上去力度很大,其结果只是照搬照抄、生吞活剥,不考虑本地实际、不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用上级的文件命令代替自己的思考,犯了现实中的教条主义错误,这种“水土不服”的工作方法,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不仅不可能取得实效,而且很快失效;网上还流传执行力不强的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同样严重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抓好工作落实,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政令不通、执行不力的状况。 
  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讲就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决策部署的能力。因此,可以说不讲执行就是不讲政治,执行力不强就是无能。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必须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增强自觉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不断提升执行力。首先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执行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既是党员干部增强工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必然要求。执行力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它关系到党的意志和主张能否得到有效实现。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都需要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党员干部作为党的意志和主张的执行者,本身也存在着酝酿、决策、执行、监督四个环节。所以说,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就必须从根本上强化群众路线,正确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只有这样我国各项社会事业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其次要树立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定正确的政治保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继续深化改革并扩大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具体工作中,要紧密结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落实工作;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中的重要指导地位,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团结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再次要树立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理念。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坚持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劳民伤财所谓政绩工程;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搞华而不实的虚报浮夸;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搞急功近利“豆腐渣”工程。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高的理想和事业来追求,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忍受压力、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努力。 
  二要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执行力。首先要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中提升执行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指导实践,开展工作,提升执行力。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党的最新理论精神活动,通过各项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乡等各级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进一步强化标杆意识,争先进位意识,高效执行意识,对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执行、狠抓落实、一抓到底,在全社会全体党员干部中形成抓落实、抓执行力的浓厚氛围。其次要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提升执行力。毛泽东曾说过:“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宏伟目标的实施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所以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要求,切实增强审时度势、把握规律的能力,增强总揽全局、统筹协调的能力,增强凝心聚力、增进团结的能力,增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增强破解难题、狠抓落实的能力。再次要在加强组织建设中提升执行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提升党政机关的服务效能,营造优良的政务环境。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抓党员队伍建设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敢于和善于任用知识型、务实型、事业型、开拓型、创新型的干部,推动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注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选人用人管人”机制,做到既健全决策机制,提高执行水平,又健全责任机制,提高执行意识;既健全督导机制,提高执行效率,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严肃执行纪律,从而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勤政务实、团结高效。
  三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执行力。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把复杂事情简单化;把简单事情数量化;把量化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制度化,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构建执行力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激励,确保正确的决策得到强有力的贯彻和落实。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好的决策系统,需要建立广开言路、充分听取社情民意的决策服务平台和信息支持网络平台,能够及时纠偏纠错,努力把决策的偏差降到最低限度。要确认决策背后的关键因素,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重点任务是什么做什么,确认计划所依据的假设和条件是否科学、合理和正确,弄清执行人的能力是否能够落实战略部署,准备好环境变化时的备选方案或调整方案。二是建立健全联调互动机制。执行力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并不是静止或者个体的行为,它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执行力需要发挥强大的综合联动的力量,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执行指挥制度、资源配置制度、执行协调制度等,使决策层能够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三是建立健全监管责任机制。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明确各部门、各执行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执行督查制度、执行反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使制度“强硬”,责任“归位”,监督“到位”,从而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处理好权与责的关系,促使执行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运用提高执行力的科学方法,对执行前期、执行过程、执行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为有关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执行情况反馈,不断改善党政部门的执行手段,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执行力。五是建立健全舆论宣传机制。在提高执行力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法规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确立执行的目标,树立良好的执行意识,发挥好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科技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教育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求实效、重行动、负责任、抓细节的执行工作新局面。
  党的伟大事业成败在于执行力,执行力是党的生命力,更是参与国际社会竞争的竞争力。提高执行力,人是决定因素,而在人的集合中,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关键。提升执行力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具体行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更高层面上推进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又快又好发展,就很自然地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既承担着直接领导责任,又承担着具体推进的政治责任。我们必须以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树立大局观念,在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提升执行力,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提升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水平和能力集中体现在执行力上。当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执行力建设作为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和看家本领,以执行力的提升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执政能力的提高来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开启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提高执行力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四大特征八个特点”:四大特征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八个特点——经济实力从总体上看相对较弱;体制机制障碍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存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收入分配差距相对突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相对滞后;民主法制建设相对不足;精神文化需求相对多样;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矛盾相对存在;国际竞争压力依然长期存在。于是,就要求我们的各级组织及党员干部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 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执行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更加有力有效有序的执行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深入发展。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微软在未来十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美国政策学家艾利森也认为,“政策目标的实现,方案确定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这说明,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缺乏执行力,计划就会打折,机会就会丧失。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形势发展的要求,是成就事业的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表明执行力能够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统筹力、协调力、生产力、竞争力、发展力、创新力;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目标的实现速度和程度,直接关系到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执行上动真格,牢固树立提升执行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从而切实把正确的执行理念转为推动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行动。
  充分认清执行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各级党员干部执行力在总体上是强的,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取得实效。但在少数地区、个别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执行力不强的现象:个别党员干部滥用权力,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别党员干部不切实际、执行走样,满足于发文件、听汇报、作指示,热衷于上报纸、上电视、争彩头、出风头、喊口号;个别党员干部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凭借经验想方法,把好端端的政策文件说在口上、写在纸上、念在会上、浮在面上,成了地地道道的“四拍”型干部:脑袋一拍、有了,胸脯一拍、定了,屁股一拍、糟了,大腿一拍、溜了;个别党员干部不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整天谋人不谋事,工作中貌似雷厉风行、坚决执行,而且看上去力度很大,其结果只是照搬照抄、生吞活剥,不考虑本地实际、不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用上级的文件命令代替自己的思考,犯了现实中的教条主义错误,这种“水土不服”的工作方法,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不仅不可能取得实效,而且很快失效;网上还流传执行力不强的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同样严重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抓好工作落实,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政令不通、执行不力的状况。 
  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讲就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决策部署的能力。因此,可以说不讲执行就是不讲政治,执行力不强就是无能。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必须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增强自觉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不断提升执行力。首先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执行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既是党员干部增强工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必然要求。执行力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它关系到党的意志和主张能否得到有效实现。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都需要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党员干部作为党的意志和主张的执行者,本身也存在着酝酿、决策、执行、监督四个环节。所以说,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就必须从根本上强化群众路线,正确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只有这样我国各项社会事业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其次要树立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定正确的政治保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继续深化改革并扩大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具体工作中,要紧密结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落实工作;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中的重要指导地位,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团结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再次要树立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理念。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坚持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劳民伤财所谓政绩工程;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搞华而不实的虚报浮夸;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搞急功近利“豆腐渣”工程。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高的理想和事业来追求,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忍受压力、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努力。 
  二要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执行力。首先要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中提升执行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指导实践,开展工作,提升执行力。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党的最新理论精神活动,通过各项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乡等各级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进一步强化标杆意识,争先进位意识,高效执行意识,对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执行、狠抓落实、一抓到底,在全社会全体党员干部中形成抓落实、抓执行力的浓厚氛围。其次要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提升执行力。毛泽东曾说过:“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宏伟目标的实施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所以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要求,切实增强审时度势、把握规律的能力,增强总揽全局、统筹协调的能力,增强凝心聚力、增进团结的能力,增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增强破解难题、狠抓落实的能力。再次要在加强组织建设中提升执行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提升党政机关的服务效能,营造优良的政务环境。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抓党员队伍建设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敢于和善于任用知识型、务实型、事业型、开拓型、创新型的干部,推动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注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选人用人管人”机制,做到既健全决策机制,提高执行水平,又健全责任机制,提高执行意识;既健全督导机制,提高执行效率,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严肃执行纪律,从而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勤政务实、团结高效。
  三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执行力。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把复杂事情简单化;把简单事情数量化;把量化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制度化,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构建执行力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激励,确保正确的决策得到强有力的贯彻和落实。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好的决策系统,需要建立广开言路、充分听取社情民意的决策服务平台和信息支持网络平台,能够及时纠偏纠错,努力把决策的偏差降到最低限度。要确认决策背后的关键因素,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重点任务是什么做什么,确认计划所依据的假设和条件是否科学、合理和正确,弄清执行人的能力是否能够落实战略部署,准备好环境变化时的备选方案或调整方案。二是建立健全联调互动机制。执行力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并不是静止或者个体的行为,它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执行力需要发挥强大的综合联动的力量,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执行指挥制度、资源配置制度、执行协调制度等,使决策层能够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三是建立健全监管责任机制。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明确各部门、各执行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执行督查制度、执行反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使制度“强硬”,责任“归位”,监督“到位”,从而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处理好权与责的关系,促使执行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运用提高执行力的科学方法,对执行前期、执行过程、执行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为有关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执行情况反馈,不断改善党政部门的执行手段,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执行力。五是建立健全舆论宣传机制。在提高执行力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法规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确立执行的目标,树立良好的执行意识,发挥好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科技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教育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求实效、重行动、负责任、抓细节的执行工作新局面。
  党的伟大事业成败在于执行力,执行力是党的生命力,更是参与国际社会竞争的竞争力。提高执行力,人是决定因素,而在人的集合中,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关键。提升执行力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具体行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更高层面上推进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又快又好发展,就很自然地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既承担着直接领导责任,又承担着具体推进的政治责任。我们必须以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树立大局观念,在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提升执行力,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如何提高基层干部的执行力
答: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还必须通过有目标、有标准、有检查、有落实的过程管理,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切实抓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强化执行责任追究制,每个人必须对本职工作负岗位责任,严格执行在一次通报批评,...

中层干部如何提升执行力 中层干部提升执行力的方法
答:1、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工作心态是决定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关系到在执行任务时所具备的积极态度。在常规工作中,中层管理人员应当自觉建立起孜孜不倦的行为特点,始终以一份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并能够同时做到关心...

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心得体会
答: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提高决策能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树立科学决策观念,建立健全了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决策方式,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保证决策的正确有效。一是规范决策程序。坚持集体领导、...

如何提升组工干部执行力
答:1、学习领会力。政策把握准,内涵吃得透,这是有效执行的前提。我们组工干部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政策和文件精神,全面领会其精神实质,准确地执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这里我又讲一个老板和员工的故事。一个企业老板发现打印机...

如何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班组长和员工的执行力
答:对此,我们要从改变领导干部的心智模式入手,一是从作风方面进行入手。通过开展讲正气、讲奉献、讲发展等方面大力开展作风大转变活动,让我们的领导干部从中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价值,认识到提高执行力就是提高建设力的基本内涵,树立起一种...

如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执行力
答: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要结合实际,跟上新形式,杜绝形式主义;要突出培养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有效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高执行力。创新党建载体,以群策群力来提高基层党建...

中青年干部如何提升行政执行力
答:团队力量需要组织和协调,干部职工的行为需要激励和约束,这些都离不开一套科学公正、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只有制定严密规范的规章、制度、措施,提升执行力才有根本保障。(三)决策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执行者,在执行时...

如何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提高执行能力
答: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切实解决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和影响群众的各种现实问题,对定下来的工作要抓紧实施、对部署了的工作要督促检查、对急难险重的工作要身体力行,切实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每项工作中,使基层干部群众...

如何打造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答:第一步:打造领导的执行力领导,是团队的领航者,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领导的身体力行,对员工将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员工也乐意服从和跟随。曾有历史学家感叹:国民党的军官对士兵说"给我冲",而共产党的干部对士兵说"跟我...

如何提升基层公务员执行力
答:从而增强其执行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进而提升执行力。(二)打造高效执行能力。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执行力,应当重点提升其能力素质。一是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素质。基层公务员在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与时俱进,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