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7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有哪几种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
2、以“礼”和“刑”为治军基础。
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末(春秋战国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形成较完整的战争观。
2、提出了若干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
3、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的结合。
第三阶段:丰富发展时期--公元前3世纪末至13世纪(秦至五代时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由创造学派向综合各家之长转化,对军事思想进行了整理。
2、对先秦所提出来的一些军事思想有所发展。
3、战略思想趋向于完善和成熟。
第四阶段:体系完善时期--14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明至清朝后期)
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
2、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军事思想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3、火器对军事思想的影响,在组织指挥方式上、军事训练方式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扩展资料:
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用于指导实践。春秋时期的诸侯想的是称霸天下,战国时代的王者想的是一统天下。无论是称霸天下,还是一统天下,都要让对手屈服。要让对手屈服,只是期望“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不可能的。
那么,接下来的就是相互征伐,就是要有能征善战的将军和谋士领兵出征,从而给各种军事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从孙膑计杀庞涓、勾践灭吴,到白启长平之战坑杀降卒四十万、秦国统一六合,任何一种军事思想都有机会在残烈的战场上一试身手,证明自己的正确。
当然,也有如赵奢者,兵败而亡!但无论如何,战争实践确实推动了战争理论、战争思想的极大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战争观: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指导思想:《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

用将之道:选贤任能,不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将之道。

全胜战略: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扩展资料

公元前21世纪(一说公元前22世纪),中国建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从此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此时,尽管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处于低级阶段,还是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

奴隶主对外族发动掠夺战争,或用武力镇压本族奴隶的反抗,都是以征讨“违天命者”、“吊民伐罪”、“敬天保民”相号召,并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严刑厚赏驱使士卒作战。作战方式是集团列阵正面冲杀。到商代以后,作战逐渐以车兵为主。

对军队指挥,要求行动统一,严厉管理。这种思想,指导着夏、商、西周几个王朝的军事斗争。通过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践,人们已初步认识到审势而动,量力而行,众可以胜寡,强可以胜弱,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

传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虽早失传,但在后来问世的《左传》、《孙子兵法》等书中,还保留着一些片断的引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绚烂,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杰出地位,这是战争经验的总结,血染的理论财富,智慧的结晶。 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战争观 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⒈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⒉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张“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
指导原则
⒈重战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
⒉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⒊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⒋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 一是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 二是庙算制胜论。庙算,是古代开战前在庙堂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孙子兵法》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 三是“诡道”制胜论。《孙子兵法》里讲道:“兵者,诡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 指导思想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 全胜战略 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中指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

1战争观 2战略战术思想 3建军治军思想 4国防思想

4,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战争观: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指导思想:《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⒈重战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⒉慎战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该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战争与政治,战争经济,战争与主观指导,将帅修养,治军,战略战术,战争保障等方面。1、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这是对战争本质的理解,包括战争的产生原因,战争...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兵法和战略: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着重研究战争的策略和战术。《孙子兵法》是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代表之一,强调以智取胜、以战略指导战争,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战争原则和方法。2、兵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1、战争观:以人为本,师出有名。2、指导原则:重战、慎战、备战、善战。3、指导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4、战略布局:不战而屈人之兵。5、作战思想:夺取战场主动权。6、谋略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太公兵法,武略,等等,基本就是训练,行军,作战,兵种配合,天时,地利,士气这些要素。

军事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军事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国防基本问题军事及其相关的高层次系统的问题的理性认识。不同的时代、阶级、国家和人物,有不同的军事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用兵论的主要内容有( )。 A 先胜而后求战 致人而...
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用兵论的主要内容有:答案:ABD。选项A、B、D正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用兵论的主要内容有:尽知己彼、兵民合一、胜在得法、将在谋兵、以计驭兵、运筹决胜、出其不意、掩其无备、兵不厌诈、因敌制胜。故...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定义与内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公元前21世纪至1840年之间的历史,称为中国古代史。论及中国...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战争观: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指导思想:《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