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发展四低至什么?四高指什么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1
中国科技有哪些?

1、航天技术,中国的航天技术在一些方面的确不如美国先进,但在一些方面其实已经超越了美国,不分上下,随着国际空间站的逐渐老化,中国的"天宫"未来将成为唯一运行的太空空间站.而中国近年来突飞猛进的航天技术,更引领了世界潮流,在航天领域,早已和美国并驾齐驱.
2、中国的弹道导弹技术独步全球,东风-21C,东风21D,东风-26,一系列后续型号发展,对围堵中国"第一岛链"极具威胁,前国防部长梁光烈曾说"在第一岛链之内,中国还没有对手,消灭两个航母编队是用不了多少导弹的."由此可见,中国弹道导弹实力的强大.
3、量子通信技术,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领导的量子通信技术,在全球居最先进地位,量子通信是基于量子纠缠效益,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
4、高铁技术中国高铁时代将日法加技术买来,结合自身,加以融会贯通,早已将高铁技术化为已有,目前中国高铁无论运营里程,在建里程,还是平均运行速度,均是世界第一.
5、交直流特高压技术,结合西电东输的战略,中国大力发展交直流特高压技术,目前该项技术,中国为最先进国家。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计算机、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激光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推出“863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两者大大促进了该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设有众多公立的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许多研究型大学。每年都有大量国家拨款用于科研。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航天、可控热核聚变等方面国际竞争能力也在快速提一升当中。
中国政府为了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设立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规格最高的奖项当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选出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公民,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并颁发荣誉证书和高额奖金。每位获奖者的奖金总额均为人民币500万元,其中50万元直接授予个人,另外450万元作为科学研究经费由获奖人全权管理具体用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

中国共进行了6次土地革命。
1、第一次土地革命。1927年,规定要没收大地主和中地主的土地,没收一切所谓公产的祠族庙宇等土地,分给佃农及无地的农民。对于小田主则减租。强调贫农是农民运动的主要力量。9月,中共中央提出:“对于小地主的土地必须全部没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原则。
2、第二次土地革命。1931年春 为了保证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广大贫农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生活得到了保证。
3、第三次土地革命。1942年 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4、第四次土地革命。1947年 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需要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5、第五次土地革命。1950年夏,中国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
6、第六次土地改革。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承包使用合同,把承包户应向国家上交的定购粮和集体经济组织提留的粮款等义务同承包土地的权利联系起来。

扩展资料:
土地政策:
1、大革命时期(1924-1927)
这一时期我们党的土地政策主要是打土豪,分田地。
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
这一时期不要涉及两个政策的不同。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这个政策对于没有土地的农民是有利的,但是对于略有薄产的中农还是不公平的,因此这个政策也是遭到了中农的反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这一时期主要考点就是由《井冈山土地法》变为《兴国土地法》,由没收一切土地变为没收没收地主和公共的土地,主要照顾中农的利益。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这一时期停止了原来的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的做法,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变为了民族矛盾,所有中华儿女都为了民族的独立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党这一时期也是为了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共同抗日,这一时期也是我们党对于地主最温情的时期,也是我们党对于地主政策最不一样的一个特殊时期。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开展,国内的主要矛盾也从民族矛盾变为了阶级矛盾,我们党的土地政策也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我们还没有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土地只不过由地主的私有变为了农民的私有。
5、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同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在总路线方面是一致的,在具体政策上又有一些调整。主要是在富农问题上,将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和财产,改为保存富农经济。
这也是一个不同的地方,建国初期也是我们党对于富农最温情的时期,主要是这一时期首先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消灭地主,富农是我们拉拢的对象;其次发展富农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因此这一时期我们党对于富农采取保存的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改革

对于农药行业而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机会与威胁并存,欣喜与悲伤交集。2006年全国农药总产量再次持续增加,截止2006年9月份,农药总产量已达到97.53万吨(按有效成份计),同比增长24.3%。其中杀虫剂增长17.9%、杀菌剂增长13.9%、除草剂增长30.7%。高速发展的中国农药行业给予了无数企业迅速崛起的机会,同时复杂多变的市场运作环境也使得许多农药品牌在2006年遭遇了不少挫折与困境。原材料、能源、人力资源、终端推广、广告成本不断上涨,农药价格持续走低,农药工业的利润水平急剧下滑。生产能力过剩、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塑造的不足、人才流动严重、市场营销陷入困局、恶性价格战内耗实力……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一日千丈,许多现有、潜在的问题如同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一样接连而来。 一、2006年农药市场回顾 首先是市场大盘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本土主导,外资从属”的品牌结构依然如故。 其次是价格总体稳中有降。从总体情况来看,常规品种的价格基本与上年持平,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上升。从品种来看,杀虫剂价格上升,尤其是在水稻褐飞虱大发生期间,部分用于防治稻飞虱的农药品种上升幅度较大,如吡虫啉类、敌敌畏、毒死蜱等。除草剂、杀菌剂价格有所下降。进口农药价格平稳,升降幅度在1%左右。从作物来看,与油料作物有关的农药产品有所下降,与水稻相关的农药产品有小幅上升。2006年价格基本上沿承了前三年的态势,仍然是一个较快的下降速度。农药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不足,决定了投资能力有限。 还有,本土产业链不完整、核心技术缺失的局面几乎没有改变。 2006年,中国农药行业出现了一个新动向,那就是,几乎所有本土农药企业都开始重视工业设计,试图通过工业设计寻求市场空间上的突破,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另外,稻纵卷叶螟发生重,防治困难,锐劲特、敌敌畏、毒死蜱。蔬菜农药使用量继续增加之际,因受中国南方严重干旱、台风肆虐的天气原因,南方小菜蛾和蔬菜害虫发生面积小,用药量减少,同时影响了非选择性除草剂的使用。小麦害虫发生轻,防治蚜虫药剂销量减少。棉花部分,国际棉花价格升高激发农民使用更多的农药,但棉铃虫、甜菜夜蛾轻度发生,用药量下降。玉米芽前除草剂风险进一步加大。杀螨剂用量减少。杀菌剂用药量也大量减少。除草剂茎叶处理剂逐步走俏。特色作物种植带动局部农药市场,如大蒜田除草剂、生姜田玉米螟、冬枣盲蝽象和叶斑病等的防治。国内北部果园苹果和梨开花期遭遇低温,导致果园农药使用量减少。甲基对硫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生产及销售大幅下滑。 总而言之:2006年中国农药业基本稳定,有变化,但是变化不大。 那么,2007年中国农药将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和特点呢? 二.农药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1.农药企业的内部竞争环境 农药工业陷入“增收减利”的尴尬困境,是一段时间以来农药行业诸多深层次矛盾激化的集中反映。 首先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行业过度恶性竞争。总体概括中国的农药业,是企业多、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企业多必然出现产品重复、生产线重复等重复建设。现实情况是一个产品少则六、七家,多则几十家、几百家同时生产,市场竞争异常残酷。 在农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服务滞后,质量差异大的现实面前,价格竞争成为大多数制药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 第二,产能严重过剩,开工率不足已经成为农药行业的普遍现象,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 第三,农药价格持续走低,而能源、原材料等价格持续上涨,加上产品推广费用水涨船高,使得成本居高不下,投入产出比急剧恶化。 第四,研发环节大多是仿制农药,产品定位不准确,加剧了行业的无序竞争。销售单位引导市场,盲目推广,消费者缺乏判别能力。 2.农药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 政策背景:农药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首先来自政策因素,持续的降价,使在产业链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农药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政策监管越来越严,而广告促销费用却在逐年上升,产品推广费用项目层出不穷,让所有农药企业苦不堪言。 渠道环境:为了拓展生存空间,经销商纷纷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产品不规范,和广大农药企业争夺市场份额。没有销售终端和产品优势的农药企业将被排挤出销售终端。 3.农药企业的生存要素分析 经过市场竞争的洗礼,农药企业的生存基础日益清晰:产品、营销网络、品牌是农药企业决胜市场的三大要素。其中,产品是农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品优势是农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开了产品,营销网络、品牌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网络,可以通过广告、代理商打开、占领市场;没有品牌,好的产品照样可以通过强有力的销售手段、畅通的销售网络进入千家万户,默默地积累着财富。 三、市场机会展望 2007年影响农药企业的有利因素:2006年所有省份撤销农业土地税的征收,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持续增长,对农药的需求逐渐加大,这将激励农民在农作物上投入更多,购买更多的农药。   1.产品趋势:产品是农药业的生存基础,而全行业新农药研发能力的严重不足是制约农药企业发展的瓶颈。仿制专利期满的农药历来是中外农药领域的一大商机,谁能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先知先觉,就可能轻松分享他人科研成果,分割一片市场。 2.技术趋势:未来可突破的空间已经非常小。2007年不会出现重大技术创新。  3.价格趋势:2007年将继续保持降价态势。预计2007年和前几年相比,降价幅度略有放缓。 4.产业链趋势:预计2007年本土农药企业在上游原材料供应方面,不会有大的作为,这主要是由本土农药企业盈利能力不足造成投资能力不足带来的。 5.服务趋势:目前,农药售后服务问题严重,“服务跟不上销售”在越来越多企业身上暴露出来,因此,尽快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成为所有农药企业的当务之急。 6.渠道趋势: 销售渠道出现新变化。近几年农药的销售渠道呈现出农资系统、农技系统和个体三者并存的态势。近来又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以农药经销集团为主组织的连锁销售网络;二是以农药生产企业为主组织的连锁销售网络,三是出现了生产企业入驻大型农药或农资超市;四是部分省出现了新的销售渠道――邮政配送。2007年,渠道将进入相对稳定期,大型并购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简述新中国发展四个阶段
答:1,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2,经济扩张和衰退期(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

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发展四低至什么?四高指什么
答:其中杀虫剂增长17.9%、杀菌剂增长13.9%、除草剂增长30.7%。高速发展的中国农药行业给予了无数企业迅速崛起的机会,同时复杂多变的市场运作环境也使得许多农药品牌在2006年遭遇了不少挫折与困境。原材料、能源、人力资源、终端推广、广告成本不断上涨,农药价格持续走低,农药工业的利润水平急剧下滑。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四大转型是什么?
答: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形成了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集体经济理论不断创新。走出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成功之路,逐步形成了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两个联合”为主、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科学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集体经济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60年工业的变化
答: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工业要落后100余年!从那时起,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跨越,就成为新中国几代人执着追求的目标。60年弹指一挥间。伴随着全面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现代工业和通信业体系的建成,昔日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已经成长为工业大国,并迈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2008...

建国后,为什么我们要带领国家从农业化国向工业化国的转变,请分析?_百度...
答:国家的工业化是独立自主,崛起复兴的必由之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答: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第三世界的多数国家是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国,经济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贫困。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总的看来,前30年经济发展较快,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陷入停滞状态(被称为“失去的10年”)。90年代以后,才又出现新的发...

中国工业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才开始建立军用民用工厂。规模较大的有汉阳钢铁厂。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完成了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度阶段。从此中国终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来的,从“一五”计划算起,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

为什么中国没有从农业时代走向工业时代
答:主要是由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的,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适合工业化生产。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王朝的长期存在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不是足够强大,与中国人口众多,以致农业仍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我国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有何差距?
答: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创新同样重要,尤其是面对我国农业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对生产贡献不高的现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就显得更加重要。根据国家实施“科教兴农”、 “可持续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农业科技推广的重点和方向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 一、...

苏联由农业大国变为工业强国是在何时
答:纠正一个错误: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颁布的一个五年计划 为使苏联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党中央责成古比雪夫领导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1929年4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