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典故的出处?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6
谁能帮我找出李鸿章“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段典故的出处?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段典故出自李鸿章所述。
光绪六年,俄国皇太子送给李鸿章一把金质手枪,鸿章爱不释手,经常带与身边。一次外出狩猎之时,便不由自主想一试身手。
突然望见了周围的寂静村庄,就此停住,不再使用手枪。幕僚好奇,询问原因。李鸿章回答:这是我想提醒自己,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李鸿章教育幕僚,一个人如果有了武器,便会生出伤害别人之心,正如一个人拥有权力一样,不将权力运用到不能到达的地方,便决不会停止。

扩展资料: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量级的复杂人物。他不是一般的重臣,而是一个超级重臣。他靠绞杀太平军和捻军起家,是一个镇压农民革命的刽子手。
他创办过一大批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新式企业,是第一流的洋务人才。他代表清政府签订过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应承担重大责任,是一个误国者。
李鸿章(1823—190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有20余年的时间里,他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集军事、外交于一身,几乎左右了政局。
我国资产阶级历史学的创始人梁启超早在100多年前,亦即李鸿章刚病逝后的两个月就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清史稿》中也有类似的定位:李鸿章“独立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近世所未有也。”从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地位和影响看,后人知道他并且能够记住他是不难理解的。
问题是,人们知道的记住的应当是一个真实的李鸿章,是那个历史上多重性格多种表现的李鸿章,而不是经过刻意修饰过打扮过甚或任意拔高了的李鸿章。
靠绞杀太平军和捻军起家李鸿章屠杀太平军是出了名的。1863年12月6日,他施展诱降阴谋夺取苏州后,一次下令仅在双塔寺院内就杀害了3万多名太平军。
有的外国人20天后到了那里,还能“见到庭院地上浸透着人的鲜血!”并发现“抛满尸体的河道仍旧带红色”。
他们“因亲眼目睹了人类屠杀的可怕证据而感到不寒而栗。”12月12日攻陷无锡后,李鸿章统率的淮军照样滥杀了6000余名无辜的居民。惨遭杀戮者的“惟一的罪名就是因为居住在太平军的城市里”。
据不完全统计,从1862年5月淮军与英法干涉军、常胜军会攻南桥开始到1864年5月淮军与常胜军攻陷常州为止,他们仅在苏南几次较大的战役中就杀害了太平天国军民10万余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平台“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意思是:身上带着凶器,自然就会有犯罪的欲望。
出自李鸿章的一段话。
光绪六年,俄国皇太子送给李鸿章一把金质手枪,李鸿章爱不释手,经常带与身边。一次外出狩猎之时,便不由自主想一试身手,突然望见了周围的寂静村庄,就此停住,不再使用手枪。幕僚好奇,询问原因,李鸿章回答:“这是我想提醒自己,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
李鸿章教育幕僚,一个人如果有了武器,便会生出伤害别人之心,正如一个人拥有权力一样,不将权力运用到不能到达的地方,便决不会停止。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手握“利器”的人要常常知省,不要澜生杀心,滥用权力。

扩展资料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能在晚清官场活跃40年之久,虽屡遭危机,几经沉浮,却始终位极人臣,权倾当时,除其自身有很高的政治素质,惯用权变之术,阴柔刚猛,深谙为官之道外,与其背后的庞大关系网不无关系。
李氏大宅门的众多宗法、姻亲关系是李鸿章在官场驰骋最稳定、最牢固的基础。初入仕途,投门拜帖曾国藩这棵大树,再加上潘世恩、翁心存两位官宦名臣为科举正途之师,师门渊源使李鸿章做人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为仕途畅通奠定了深厚的背景。
与同门师兄沈葆桢、同年进士郭嵩焘等人的相互帮衬、关照与提携则是仕途关系网的平面铺展。传统的同乡、乡土观念在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中也起很重要的作用,他积极联络皖籍京官,回乡办团练,后乘时趁势招兵选将,组建淮军,并不断网罗骨干,加以举荐、提拔,使其各具要职。
这些人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形成势力庞大的淮系集团,成为李鸿章仕途愈挫愈进的强有力后盾。层层关系网之间又相互交织,而其中每一个扭结都关系着整个网络的生存荣辱。因此关系网内部虽矛盾重重,但在涉及共同利益时却能联手对外,以求共存共荣。可以说,李鸿章的政治生涯是一段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李鸿章一生最大的特点是所谓“守困”,即忍辱负重、舍小保大、变弱为强如韧劲一他为了守住自己而建立功名,为了守住江山而不辞辛苦。一个“让”字,道破权势亘古之决;一个“乘”字,点透谋权攻心之术。不可知者不可知,可知者不可知,此奥妙全在明白与糊涂之间。
从本质上讲,李鸿章是晚清一个关键性的枢纽式人物,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重臣的关系都相当密切,而且才识之大,令曾国藩、胡林翼都大为欣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鸿章

出自李鸿章所述。

典故来源:光绪六年,俄国皇太子送给李鸿章一把金质手枪,李鸿章爱不释手,经常带与身边。一次外出狩猎之时,便不由自主想一试身手。

突然望见了周围的寂静村庄,就此停住,不再使用手枪。幕僚好奇,询问原因。李鸿章回答:这是我想提醒自己,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李鸿章教育幕僚,一个人如果有了武器,便会生出伤害别人之心,正如一个人拥有权力一样,不将权力运用到不能到达的地方,便决不会停止。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议和。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

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会住处的路上遇刺,世界舆论哗然,日方因此在和谈条件上稍有收敛。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对中国赔款2亿5千万两白银(原本是3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让步。

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谓,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光绪皇帝同意签约,命令“即遵前旨与之定约”。

据说他在签字前的最后关头,曾经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

后人因此对李鸿章高价赞誉,认为他“一把骨头一把泪为清政府省下1亿白银,为清政府的苟延残喘做出了极大贡献”。

而实际上倘若李鸿章没有过于抓北洋海军权力与“保船避战”政策,清政府对于北洋海军的经费不至于减少如斯,甲午海战的结局亦有可能改变,而不是窝囊的被全歼于渤海湾海港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鸿章



这句话出自李鸿章所述。

光绪六年,俄国皇太子送给李鸿章一把金质手枪,鸿章爱不释手,经常带与身边。一次外出狩猎之时,便不由自主想一试身手,突然望见了周围的寂静村庄,就此停住,不再使用手枪。幕僚好奇,询问原因。李鸿章回答:这是我想提醒自己,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

李鸿章教育幕僚,一个人如果有了武器,便会生出伤害别人之心,正如一个人拥有权力一样,不将权力运用到不能到达的地方,便决不会停止。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手握“利器”的人要常常知省,不要澜生杀心,滥用权力。

李鸿章简介如下: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谁能帮我找出李鸿章“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段典故的出处?
答:“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段典故出自李鸿章所述。光绪六年,俄国皇太子送给李鸿章一把金质手枪,鸿章爱不释手,经常带与身边。一次外出狩猎之时,便不由自主想一试身手。突然望见了周围的寂静村庄,就此停住,不再使用手枪。幕僚好奇,询问原因。李鸿章回答:这是我想提醒自己,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是什么意思
答: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拥有一把名为"金斗胜"的利器,但因其寓意凶险和邪恶,被他的祖父贾母收藏起来。当贾宝玉偶然得知这把利器被藏起来后,他对自己的权势和力量产生了极大的傲慢心态和谋害他人的念头,即所谓的"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拥有强大能力却缺乏自律和责任感,容易...

李鸿章名言
答:1、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2、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3、凡论事,只论是非,不能顾毁誉利害。4、大丈夫生世,惟血气养性不可磨灭,否则入魔道矣。5、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当尽其在我,以待事会之来。6、人才随风气...

李鸿章的名言名句
答:1、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的名言 2、夫人惟气之盛者,能舍人之所不能舍,而为人之所不能为。——李鸿章 3、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李鸿章的名言 4、...

形容李鸿章的诗句
答:2、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 ——李鸿章 3、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李鸿章 4、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 ——李鸿章 ...

谈心笔记系列 009 欲望
答:面对诱惑警惕谨慎,李鸿章的“身怀利器,杀心自起”的觉察,是功夫也是大智慧。对诱惑的松懈,无数事实证明是祸患的开始。第四类,可以称为空想,妄想,白日梦,茫茫荡荡悬空去想,人也会浮躁起来,实在是诸多害处,最好连根拔起。三、情绪之源从欲望的角度看情绪,则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以考试为例,若你的实力可以达到...

李鸿章的名言亡国征兆都有哪些?
答: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静坐常思已过 ,闲谈莫论人非 ,能受苦乃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世上最难写的字,莫过于自己的名字。王爷,你的路还长着呢,让老臣替你签!”

三国演义马超介绍
答:少年成名,健勇善战,多次拒绝曹操征召。跟随司隶校尉钟繇攻打并州,拜为谏议大夫。马腾入朝成为卫尉后,拜为偏将军、都亭侯,接管马腾军队。建安十六年(211年),联合韩遂一同抵抗曹操,参加潼关之战,为曹操离间计所败。攻打陇上诸郡失败,依附汉中太守张鲁。刘备攻打刘璋时,率众投降,合兵包围成都。

为什么赵匡胤陈桥兵变可以成功,他到底是如何布局的?
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高会议决定赵匡胤率军北上,慕容延钊率军从濮阳北上,赵匡胤率领禁军自开封北上,傍晚行军到陈桥驿。二、抓住机会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军权到手+主少国疑,给了赵匡胤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了他帐下弟兄们诸多想法。在赵匡胤离京前,京师就在传言“点检...

古文座右铭
答:68、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李鸿章》 69、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张岱》 70、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增广贤文》 71、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增广贤文》 72、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罗贯中》古文励志格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