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官职的职能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2
《出师表》中侍中,尚书,长史,参军各指什么官位

长 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侍 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尚 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参 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长 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侍 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尚 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参 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侍中 秦汉之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降,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 古代职官名。 秦始置,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两 汉 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 晋 以后,曾相当于宰相。 隋 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 唐 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 北宋 犹存其名, 南宋 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诸史、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新唐书·百官志一》:“ 唐 因 隋 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发展  官名。秦侍中为丞相之“史”(属员),以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名。汉为 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侍中任务很杂,须分掌乘舆服物(包抱“虎子”即溺器在内)。但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武帝时因侍中莽何罗图谋行刺,始令侍中出居宫外。王莽执政时复入,东汉章帝时复出外。秦、汉侍中员额无定。魏、晋定为四人,加官者不在限额内,职责与秦、汉侍中不同,虽仍在近侧,而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遂成为清要之官。   魏国时已经成为加衔,司马懿、曹爽执政都加衔侍中,晋朝建立,侍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不仅开始成为三公、执政的加衔,而且直接参与朝政,晋怀帝就是侍中华混拥立的。侍中的百官排位在尚书令、诸大将军之下,中书监之上。   晋朝开始把侍中作为三公的加衔,并且参与执政。曹魏时期侍中的百官朝位根据群臣上郭太后表记载排在九卿之下,在尚书仆射和中书监、中书令之上,大将军执政时的尚书仆射和中书监、令是没有实权,可是曹魏还没有一位专职侍中能对朝政产生影响。   晋朝的侍中比中书监、中书令的地位高,成为朝廷要职,曹魏掌权的中书监、令刘放、孙资甚至可以决定三公任免,晋朝的中书监荀勖也曾参与司徒任命,当时他也加衔侍中。《晋书》温峤传:明帝即位,(温峤)拜侍中,机密大谋皆所参综,诏命文翰亦悉预焉。晋朝的侍中已经具有宰相的权限,仅仅因为晋朝的侍中不像人们想象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风光,晋朝官吏任职、升迁程序与其他朝代最后任职的往往是最高职务的宰相不同,晋朝官员升降频繁,官员往往担任宰相后还会担任地位低的职务,因此被忽视了。   泰始二年,诏曰:“古者百官,官箴王阙。然保氏特以谏诤为职,今之侍中、常侍实处此位。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由侍中侯史光等巡视天下,侍中已经从曹魏时期的加衔、内廷顾问成为有实权的职务,侍中任恺与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的矛盾就表明了侍中的权限和影响力。   南朝宋文帝以侍中掌机要,梁、陈相沿,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北魏尤重其官。隋称纳言,唐复为侍中,为门下省长官,位正二品,与尚书仆射、中书令同居宰相之职。   隋代因避隋文帝父亲杨忠讳,改侍中为“纳言”,唐初沿称,后仍复称侍中。   《新唐书》:“周制,大宗伯郁人,下士二,掌祼事。汉无郁人,用近臣。汉世侍中微甚,籍孺、闳孺等幸臣为之。后汉邵阖自侍中迁步兵校尉,秩千石,其职省起居,执虎子,盖亵臣也。今侍中位宰相。”   高宗曾改为左相,武则天时曾改为纳言,玄宗开元时曾改黄门监,玄宗天宝时又改为左相,肃宗至德时复原名。宋时甚少除授,从太祖至神宗,拜侍中者仅五人,元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宰相,行侍中之职。辽、金时期的侍中也多是三公的加衔,也有专职的,比如辽国的侍中萧思温,拥立辽世宗,金国的丞相、重臣多有侍中加衔。元朝时候的侍中职权开始下降,虽然也是丞相加衔,专职的侍中只是礼官、从官。   明朝时候的侍中仅仅是正二品,位次低于尚书。清朝时候的官职中没有侍中。明清时期的大学士、军机大臣的职权,近似前朝执掌实权的侍中。 尚书  简介   战国时亦作“掌书”,齐、秦均置。秦属少府,秩六百石,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秦及汉初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武帝时,选拔尚书、中书、侍中组成“中朝”(或称内朝),成为实际上的中央决策机关,因系近臣,地位渐高。和御史、史书令史等都是由太史选拔。在汉宣帝时期权势就已经很高,《汉书》盖宽饶传记载,担任卫司马的盖宽饶向尚书投诉卫尉不合理差遣,尚书责成卫尉废除弊端。卫尉是中二千石,仅次于三公的品秩,尚书在当时已经是有实权的职务了。《后汉书》光武帝本纪注解:《汉官仪》曰:“尚书四员,武帝置,成帝加一为五。有常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人庶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四夷事。成帝加三公尚书,主断狱事。”成帝置尚书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东汉政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其主客尚书令至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时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汉灵帝任梁鹄为选部尚书,始用曹名。魏有五曹,晋增为六曹。后尚书台改名尚书省,曹改称部,列曹(各部)尚书遂为贵官。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是古代中央政府部级长官(相当于现代的中央政府的部长)[1]。尚书在隋、唐正三品。尚书在明正二品。清末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宣统三年,始改尚书为大臣。 长史 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至清﹐亲王府﹑郡王府置长史﹐理府事。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 历史延读   战国末年秦已置,如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的属官中都有长史,李斯至秦,曾任此官,职责不详。汉之相国、丞相、太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以及建三公后的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皆置,为掾属之长,秩皆千石,丞相长史职权尤重。边郡太守也有长史,掌兵马,亦助太守掌兵,西域长史后代都护成为护理西域之长。汉末州珠算也有长史。魏、晋与两汉略同。南北朝带将军号开府的刺史,属官也有长史,且多兼任首郡(即刺史驻地)太守。王府也有长史,诸王幼年出就藩国,州府之事即由长史代行。隋以后,三师、三公无幕僚,三省长官的属员亦无长史。至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亦称为别驾。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较高,甚至会充任节度使。唐亲王府、都护府、都督府、将帅(诸卫与出征将帅,不包括节度使)、州府(限于上、中州)设长史。品级高下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宋州府无长史,仅亲王府、都督府有此官。后各代王府也设长史,总管府内事务,其他政府机构,仅元储政院设。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   即参军事。参军或参军事,本参谋军务之称。东汉灵帝时,陶谱以幽州刺史参司空车骑张温军事;献帝时,孙坚亦为张温参军;荀彧参丞相曹操军事。晋时军府置为官员,如中军将军羊祜有参军二人。南北朝随其职司,称谘议参军、中兵参军等,亦单称参军、参军事,从此为诸曹之长的官名。如晋元帝为丞相时,府中设十三曹,均以参军为长。北齐各州,刺史属官有录事、功曹、仓曹、中兵等参军。隋初仍北齐之旧。炀帝罢州置郡,改原来州的参军事为书佐。唐参军一般为七品或八品,也有低至从九品下的。史籍记此官名,《隋书》、两《唐书》于“参军”下有“事”字,《通典》、《文献通考》无。宋州官仍有参军,曹名与唐有同异。明、清以参军为经历的别称。

侍中的主要职务就是陪侍皇帝左右,随时规谏得失,同时作为门下主官节制其他各类皇帝侍从。 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长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三国沿置不改。参军:东汉末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出师表》中侍中,尚书,长史,参军各指什么官位
答:长 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官职的职能
答:卫尉是中二千石,仅次于三公的品秩,尚书在当时已经是有实权的职务了。《后汉书》光武帝本纪注解:《汉官仪》曰:“尚书四员,武帝置,成帝加一为五。有常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人庶上书事...

出师表中提到的官职(侍中、侍郎、尚书、长史、参军)与现代什么职务对应...
答:侍郎:东汉,尚书属官任满三年称侍郎。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尚书: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此时,还不同于后代的尚书)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务委员吧。长史:两汉时期,丞相之下有长史,三公(太尉、司徒、...

出师表中提到的官职(侍中、侍郎、尚书、长史、参军)与现代什么职务对应...
答:时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汉灵帝任梁鹄为选部尚书,始用曹名。案此处的尚书是陈震,因此时诸葛亮是丞相,陈震相当于国务院某部部长而已。此官职与略魏国不同 长史:汉之相国、丞相、太尉、大将军...

三国演义第91回中的尚书,长史,参军是什么职能
答:里面以尚书令为主,设左右尚书仆射,五曹尚书共八位。长史是那些可以开府治事的例如太傅,太尉,司徒,司空的属吏首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秘书长。(地方刺史的属吏首领称从事,最大的是别驾从事)参军就是参谋官,曹操总...

出师表里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是谁
答:熟读诸葛亮《出师表》的都知道里面这样一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都是蜀汉政府中的官员,今天主要讨论文中的长史到底是谁...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的解释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的解释是什么
答: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答:清末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宣统三年,始改尚书为大臣。长史——古代职官名。战国末年秦已置,如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的属官中都有长史,李斯至秦,曾任此官,职责不详。汉之相国、丞相、太尉、大将军、骠骑...

唐朝官职一品到九品都有什么官名?都分别掌管什么?请详细点说明。_百度...
答: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乡:耆老;五里一乡 里:里正;五保一里 村:村正;一自然村为一...

古代官僚等级划分是怎样的,各个官分别管什么?(秦朝)
答: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