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一到初七分别要去哪些亲戚家拜年啊?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1
春节出去拜年,初一到初三分别去谁家,都有什么讲究吗?

基本上拜年,那么初一和初三都应该去比较亲近的近亲,比如说像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姑姑舅舅家去拜年,这样表示对人家的尊敬。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守岁末的最后一夜,并迎接新春的到来。几千年来,人们将心灵的祝福不断融入春节,使之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那么,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

民间流传农历新年习俗歌:“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
大年初一
放爆竹。年初一早上,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即“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据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可见,放爆竹在古代是为了辟邪驱兽。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赵师侠在词《鹧鸪天·丁已除夕》里也写道,“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爆竹行》里则为我们详细描绘苏杭的一户人家在春节放爆竹的过程,表达诗人新年愉悦欢畅的心情,寄托诗人对居家平安的美好祝福: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迎喜神。上午日出后是迎喜神的时间,至于其降临方向和时辰,则由历书指定。人们往喜神降临方向出游。有的骑着牲口,有的步行,走到很远后放爆竹,焚香后返回。迎了喜神后,不管任何时候出门都吉利,不用再择良辰吉日。
拜年。春节期间,前往新朋好友家或者邻居那里祝贺新春,俗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非常盛行。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朝官往来,无论认识与否都要互拜,民众则各拜亲友。清朝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当然有些不用亲自去的,可用名帖投贺。据清朝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曰“名刺”;之后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曰“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则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占岁。古代人们通过岁星(即木星)的运行以推算制历。《吕氏春秋·勿躬》:“羲和 作占日,尚仪 作占月,后益作占岁。”之后,民间逐渐演变为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史记·天官书》:“夫自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占岁则 魏鲜。”宋王安石《寄杨德逢》:“占岁以知子,将勤而后食。”
贴画鸡。古代人们于春节时,在门窗上画鸡用以驱鬼怪邪气。据晋朝《玄中记》载:当太是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树上时,度朔山上的天鸡就啼鸣了,于是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后来人们就用剪纸鸡象征着天鸡。
大年初二
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平常人家,均要举行祭财神活动,祈望今年财源广进。不过,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刘海(或者范蠡),赐福镇宅的武财神为钟馗,当然武财神也少不了关羽。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簿,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守护神,同时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姑爷日: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还必须带一些礼品、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且在娘家吃午饭。
大年初三
烧门神纸。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一般将门神像贴在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礼记·祭法》载:“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起,不管天子还是庶民,都崇拜门神。而正月初三这天,则要将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表示年已过完,要营生了。
饿鬼日。据说这天还有忌探亲访友的习俗,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经淡化了这个习俗。
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古代的人们,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可以放假五日。之后,民间之间演化为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的小朝节。
大年初四
迎神接神。据说这一天是各路神仙由天界降临人间的日子,因此要“送神早,接神迟”。送神要早,而接神则在下午也行。准备好三牲、水果、酒菜等供品,焚香点烛烧金衣即可。
大年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有称之“送穷节”。
送穷神。俗称“破五”,也有称之“送穷节”的。据说这天天亮前是众神灵归天之时。这时要送穷神,家家户户要从炕角或屋角扫些垃圾尘土倾倒于门外街口,并焚香纸,燃放鞭炮,送走秽气。穷神是姜子牙妻子封号,号“五穷媳妇”,即寿、康、富、德、善终五穷,她嫌贫势利,被姜子牙贬封“穷神”。
开市。古代大小店铺从年初一关门到初五开市,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是财神生日,在这一天开市就可以招财进宝。
抢路头。在吴地,信奉路头财神。据说这天是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而人们又认为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尤其灵验,因此称之为“抢路头”。
过了这天,春节时所有禁忌开始解除,之后人们开始忙于生计,过年的气氛开始散去,即“五日年下”。
大年初六
挹肥: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实际上就是农民开始下田,准备春耕之意。
此外,这一天还是店铺大开张的日子,要放鞭炮,象征今年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大年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如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中国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里面的芹菜和葱暗喻聪明,蒜暗喻精于算计,芥菜暗喻令人长寿等。
吃素面线:在中国台湾,这一天要吃素面线,长长的面线就是代表富贵长寿,因此吃面线也含自己庆祝生日之意。
补天穿:传说人日多阴,犹如天穿了洞,要帮它补一补,以免大雨成灾。于是以年糕祭神,即补天。

正月初一大拜年

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起来后,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祝愿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长拜完年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双手抱拳道一声:“过年好”。旧俗中如到别人家拜年,首先要冲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长辈三叩头后,才互相作揖拜年。现在拜年新增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形式。
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俗称“姑爷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们就会纷纷带着丈夫和孩子们回娘家拜年,看望家中的老爹老娘。女儿回回娘家,必须要备办好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等,然后由母亲分送给邻里乡亲。不过,回娘家有个讲究,就是只能吃中午饭,晚饭必须再赶回婆家去吃。有的地方还有“正月十六请(闺女),二月二送,一辈子不生病”的俗语。
正月初三扫穷鬼

按民间风俗,正月初三称为“穷鬼节”,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所以,这一天也不能外出串门拜年,怕被人当“穷鬼”一样扫走。送穷习俗,反映了人们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里。
正月初四走亲戚

“亲戚不走不亲”,正月初四就开始到比较近的亲戚家去串门,也叫走亲戚或串亲戚。这种走亲戚不会像初一拜年那样只是坐坐而已,一般都会从早待到晚,不仅要吃饭,很多人还一起聊天、打牌。亲戚也会乐意招待,不会因此而不高兴。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然后去姑、姨、姐家”,一般情况下都要回拜。有的地方在初四还讲究迎神接神,因为这一天诸神要从天界重返人间。
正月初五不出门

正月初五,民间俗称“破五”。
这一天,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要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的越远越好。有的地方叫做“赶五穷”。这一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戚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正月初六好日子

这一天,又称“马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初六是马日,初七是人日。俗语称:“三六九出门,大吉大利”,正月初六是个好日子,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
正月初七 安顿身心

民俗习惯:休养生息
“人日”,传说里若这日天晴,代表人身安适;若阴雨,则疾病瘟疫生。又称“七煞日”,许多事情都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



初一是外出耍不用去拜年,初二给妈妈那边的亲戚拜年,初三,初四这之后就可以给爸爸这边的亲戚拜年,初五,初六就是看有没有人请客吃饭了,初七基本上亲戚们就出发准备上班了,我们家就是这样😊

我们这里是从腊月二十三拜到二月二龙抬头。
大年三十拜本家。大年初一男子拜姥姥家,姑家,姨家。大年初二,男子拜岳父家,并在岳父家吃饭。大年初三,男子回姥姥家,并吃饭。大年初四,男子跟父亲回太姥姥家。大年初五,男子跟母亲回太姥姥家。

沾化初一到初七走亲戚顺序
答:沾化初一到初七走亲戚的顺序是: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母,初三拜姑丈姨丈,初四拜岳父岳母,初五拜姑母,初六拜伯父,初七拜舅舅。这个顺序是根据传统习俗和家庭习惯而来的。在沾化地区,初一这一天通常会先回家与父母共度,向父母表达新年的祝福和感恩之情。初二则会去拜访岳父岳母,这是表达对伴侣家庭的...

正月初一至初七是各拜访什么人
答:大年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母;初三初四拜干妈;初五接财神,不宜出门拜年;其他就可以不论日子了,但是要注意,拜年越早越好,重要的人放在前面去拜访。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初二是姑爷节,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要带着女婿一起回娘家。初三过去被认为是老鼠...

初一到初七走亲戚顺序
答:初一到初七走亲戚的顺序通常是:初二回娘家,初三走姑家,初四去岳父母家,初五访舅家,初六去岳丈家,初七上坟。这种顺序并非硬性规定,而是基于传统和习惯形成的一种普遍做法。初二回娘家是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与亲人团聚,共度佳节。这也是一种表达孝心...

过年亲戚怎么走?初一去哪个亲戚家?初二去哪个亲戚家?初三?初四?初五...
答:1. 初一是不走亲戚的。这一天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可以不带礼物地拜年,享受亲情的温暖。2. 初二,未婚的子女应该去舅爷家,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舅爷家是老亲,优先拜访体现了家族的传统礼仪。3. 初三,拜访舅家和姑家。按照传统,初三主要是走舅家,而姑家和其他亲戚则可以安排在其他日子。4. 对于已...

初一到初七走亲戚顺序
答:1. 初一到本家拜访,表达亲情和尊重。2. 初二则前往岳父家和舅家,继续拜年传统,增进关系。3. 接下来几天,根据亲疏和重要性安排拜访,早期拜访显示重视。4. 拜年携带花馍等礼物,或烟酒果品,表达对亲戚的敬意。5. 餐后离开时,向祖宗影像或牌位行三叩首礼,并向长辈依次行礼。6. 初二至初六期间...

沾化初一到初七走亲戚顺序
答:初一到本家,初二到岳父、舅家。沾化走亲戚顺序根据亲戚关系的远近,重要程度而安排,通常初一回本家,初二到岳父家,初三到舅家,初四五到表兄弟家。走亲戚是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在春节时期亲戚之间交流感情的活动,春节走亲戚、回娘家,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

春节初一到初七分别要去哪些亲戚家拜年啊?
答: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然后去姑、姨、姐家”,一般情况下都要回拜。有的地方在初四还讲究迎神接神,因为这一天诸神要从天界重返人间。正月初五不出门 正月初五,民间俗称“破五”。这一天,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要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

初一到初七走亲戚顺序
答:顺序如下:一是走亲戚。初一到本家,初二到岳父家、舅家拜年,随后根据亲戚关系的远近,重要程度而安排,拜年时间越早显得关系越紧密,越隆重,另外拜年须带礼物,主要以花馍为主,也可以带烟酒果品。用完餐后从亲戚家离开时需要见主,即向祖宗影像、牌位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行礼。二是到亲朋...

过年期间走亲戚的顺序
答:拜年初一到初十分别去谁家?初一走舅家,初二走姑家,初三走娘家,初四,五,,,初十,,,到十五走朋友。走亲戚也是分先后的 ,不以地理位置的远近为主, 而是按照备份的先后,大体的顺序应该是外甥走姥姥家 ,女儿带女婿回娘家 ,然后就是大伯, 叔叔 ,姑姑 ,阿姨, 哥 姐家里,除非遇到一些...

初一到初十分别去谁家?
答:6. 初一到初十拜年的顺序,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例如,江苏地区初一去舅舅家,初二去老丈人家,初三去姑姑家和阿姨家。而河南地区初一去奶奶家,初二回娘家,初三如果有老人过世就要去看望并祭拜,初四女儿回娘家,初五拜同学或朋友,初六是最后一天拜年磕头,主要是一些老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