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的历史渊源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6
古代秦州是什么地方

秦州区隶属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天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传说中的伏羲、女娲、轩辕均出生在这里,故称“羲皇故里”。现为天水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陇东南最大的交通枢纽和商品物资集散地。
秦州区历史悠久,文化源深,人文荟萃,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1985年4月,北道区撤销,属地仍归天水县。同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天水地区和天水县,天水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秦州、北道两个县级区。

扩展资料秦州区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多样的地形和气候为全区提供了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自古是我国著名的农林牧业综合发展区。唐时号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过陇右”。
区域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胡萝卜、百合、大麻、胡麻等10余种农作物和苹果、梨、杏、桃、葡萄等温带水果,农副土特产品质优品繁。近年来,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双孢菇、甜玉米、芦笋、大樱桃等一批新型产业迅速发展,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畜禽产品和奶制品生产初具规模。
秦州气候湿润,草茂林丰,历史上曾是原始林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也。”目前全区实有森林面积达110万亩,李子、娘娘坝、铁炉等乡镇成为著名的森林风景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州区

西晋泰始五年,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太康三年,罢秦州,并雍州。七年,复立,镇上邽。   
晋书:三国魏黄初元年置,讹误。三国时未见有秦州的记录。   
秦州位置自晋至清,辖境有所变迁。1913年废,改本州为天水。

  秦州一般指的是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

  秦州历史沿革
  西汉时置绵诸、上邽2县。唐为秦州上邽县。元为秦州成纪县。明废成纪入秦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隶甘肃承宣布政使司。
  民国二年(1913年)2月,秦州直辖地改为天水县,治今天水市区,隶属甘肃省陇南道(不久改称渭川道);三岔厅建置保留,撤州判署,设警察分厅。
  民国16年(1927年),改渭川道为渭川区行政公署。民国24年(1935年)改为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天水县(今天水市)。
  1949年8月3日成立天水县人民政府,县治设今天水市,隶天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初,成立了天水市人民政府,管辖原县城及近郊区,县城以外农村为天水县。今麦积区境属天水县。
  1950年2月,西北军政委负会正式行文批准设立天水市(县级建置),治今天水市,天水县移治天水井(今秦州区天水郡村)。
  1958年12月,天水县并入天水市。
  1961年12月,县、市分设,恢复天水县建制,县治设今秦州区天水郡,1962年7月迁北道埠(今麦积城区)。
  1984年9月,县级天水市改为副地级市,划原天水市5个乡7个办事处设立秦城区,划原天水县马跑泉、甘泉、麦积、二十里铺、社棠5乡和北道镇设置北道区(二区均为县级建置,时称区公署,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余乡仍组成天水县,县、区均隶天水市。
  1985年4月,北道区撤销,属地仍归天水县。同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天水地区和天水县,天水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秦州、北道两个县级区。原天水县西南部17个乡划归秦州区,其余22个乡镇及北道镇组建北道区。
  

  秦州一般指秦州区秦州区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天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西汉时置绵诸、上邽2县。唐为秦州上邽县。元为秦州成纪县。明废成纪入秦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隶甘肃承宣布政使司。

  民国二年(1913年)2月,秦州直辖地改为天水县,治今天水市区,隶属甘肃省陇南道(不久改称渭川道);三岔厅建置保留,撤州判署,设警察分厅。
  民国16年(1927年),改渭川道为渭川区行政公署。民国24年(1935年)改为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天水县(今天水市)。
  1949年8月3日成立天水县人民政府,县治设今天水市,隶天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初,成立了天水市人民政府,管辖原县城及近郊区,县城以外农村为天水县。今麦积区境属天水县。
  1950年2月,西北军政委负会正式行文批准设立天水市(县级建置),治今天水市,天水县移治天水井(今秦州区天水郡村)。
  1958年12月,天水县并入天水市。
  1961年12月,县、市分设,恢复天水县建制,县治设今秦州区天水郡,1962年7月迁北道埠(今麦积城区)。
  1984年9月,县级天水市改为副地级市,划原天水市5个乡7个办事处设立秦城区,划原天水县马跑泉、甘泉、麦积、二十里铺、社棠5乡和北道镇设置北道区(二区均为县级建置,时称区公署,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余乡仍组成天水县,县、区均隶天水市。
  1985年4月,北道区撤销,属地仍归天水县。同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天水地区和天水县,天水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秦州、北道两个县级区。原天水县西南部17个乡划归秦州区,其余22个乡镇及北道镇组建北道区。

  西晋泰始五年,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太康三年,罢秦州,并雍州。七年,复立,镇上邽。
  晋书:三国魏黄初元年置,讹误。三国时未见有秦州的记录。
  自晋至清,辖境有所变迁。1913年废,改本州为天水县。   
  秦州区是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辖区7个街道办事处,40个社区居委会,10镇6乡,596个行政村。总人口63.86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0.48万人。有汉、回、蒙、满、藏等19个民族成份,汉族占总人口的98%。
  历史沿革
  秦州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传说中的伏羲、女娲、轩辕均出生在这里,故有“羲皇故里”之称。据《禹贡》记载,夏商时期天下分九州,秦州属雍州地。春秋战国时期,秦州属邽县,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县。西汉时期秦州区属陇西郡、汉武帝元鼎三年设置天水郡。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置秦州,分陇右置秦州,始有秦州之名。治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领陇西(治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南安(治獂道县,今陇西县东南),天水(治冀县,今甘谷县东)、广魏(治临渭、今秦 秦州
  安县东南)、新平4郡。   
  西晋秦州,治上邽 (今天水市),统6郡:陇西郡(治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南安郡(治獂道县,今陇西县东南)、天水郡(治上邽县)、略阳郡(广魏郡更名,治临渭县,今秦安县东南),武都郡(治下辨县,今成县西北),;阴平郡(治阴平县、今文县境)。   
  十六国前凉,秦州统陇西、广武、天水3郡;前赵秦州治上邽(今天水市),统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5郡;后赵因之。前秦秦州,统天水、略阳2郡。后秦为3郡。西秦为6郡。大夏统天水1郡。   
  北魏秦州,治上邽县(今天水市),统天水、略阳、汉阳3郡。西魏秦州仍治上封县(今天水市),统天水、清水、略阳3郡。北周因之。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并县,秦州治上邽 (今天水市区),直辖上邽、 秦州秦岭(今天水市北道区)、成纪(今秦安县西北)、陇城(今秦安县东北)、清水、冀城(今甘谷县东)6县。大业三年改秦州为天水郡。
  唐武德元年(616)改天水郡为秦州,天宝元年复天水郡,乾元元年(758年)仍为秦州,为陇右道治所。整个唐代,秦州治成纪县(今天水市区),领成纪、上邽(今秦安县西北)、陇城(今秦安县)、清水、伏羌(今甘谷县东)、长道(今礼县东北)6县。五代因之。   
  北宋时置天水郡。北宋秦州仍治成纪县(今天水市区),领成纪、陇城(今秦安县)、天水(今秦安县西北)、清水4县。属秦凤路。
  金秦州,仍治成纪县(今天水市区东北),领成纪、陇城、冶坊(今清水县北)、秦安、甘谷、鸡川(今通渭县东南)、西宁(今会宁县东)8县。属凤翔路。
  元秦州,仍治成纪县(今天水市秦城区),领成纪、清水、秦安3县。属巩昌府路。
  明朝至清朝雍正元年废成纪,由秦州直接管辖。
  清代将秦州升为直隶州,治所在秦州,治今天水市,领秦安、清水、礼县3县。属 陕西布政使。清属甘肃省,领徽县、两当、清水、秦安、礼县5县
  1913年废。   
  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批准成立天水市。   
  1958年撤消天水县,合并为天水市。
  198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天水实行市管县体制,秦城区是在原县级天水市基础上设立的天水市中心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天水市秦城区更名为秦州区。
  秦州的历史渊源
  天水 市名,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28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历史沿革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 秦州
  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 天水在夏、商时期属雍州,周孝王十二年(公元前九世纪)赢非子在秦池(今张家川县城南一带)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号赢秦。秦即后世的秦亭,是今天水市辖区见于史籍的最早地名。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灭圭阝戎、冀戎,置圭阝(今天水市城区)、冀(今甘谷县东)二县,这是中国历史上设置最早的两个县级建置。秦昭王二十八年(279年),设陇西郡。郡县制在今辖区确立。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从陇西、北地二郡析置天水郡。从此有“天水”的名称。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一度设秦州。因秦邑而得名,从此有“秦州”的名称。 西晋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秦州正式设立,今辖大部分由秦州天水郡辖。南北朝因亡。 隋唐时,实行州县二级制,秦州地域缩小,地域和今辖区大体相当。元代,秦州辖成纪、秦安、清水3县。 明代,秦州辖秦安、清水、礼县3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直隶甘肃省,辖秦安、清水、两当、徽县、礼县5县。 民国2年(1913年),2月,北洋政府推行省、县二级制,暂存道制。巩秦阶道改称陇南道。撤秦州设天水县。民国3年1月,宁远县改称武山县。6月,陇南道改称渭川道,辖14县。民国16年(1927年)7月,渭川道改称渭川行政区。不久,撤销行政芪 ,实行纯粹的省县二级制。民国18年(1929年),伏羌县改名甘谷县。民国23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次年,改称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10县。 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成立。同年12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1950年2月,析天水县置天水市,以城区为天水市的行政区域。 1953年7月6日,将清水、秦安、庄浪、陇县38乡合并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区(1955年10月改称县),属天水专区。1958年4月8日,撤销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1961年11月5日,恢复武都专区。 1969年10月1日,天水专区改称天水地区。(时辖天水市、天水县、甘谷县、武山县、清水县、张川县、秦安县、徽县、两当县、礼县、漳县等1市11县)。 1985年7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天水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天水市升为地级市。撤销天水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天水市。天水市设立秦城、北道两区。以天水县西南17乡及原天水市(县级)辖区设秦城区,以天水县东南、西北其余22乡和北道镇设北道区。天水市人民政府驻秦城区。将原天水地区的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划归新成立的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天水市辖两区五县;即秦城、北道两区,秦安、清水、张家川、甘谷、武山等5县。

七个州名沿用至今!中国除了华夏又叫九州,指的是哪里?
答:九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代名词,象征着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通过仔细研究可知,中国能够称之为九州的原因。中国的每一个别称,都不是随随便便来的,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淀,延续至今。九州一词,...

美国所有州的名字及其起源
答:在美国的地名中,一半以上始源于印第安语。其余的始源于欧洲,如纪念皇帝皇后,或某一特殊地区,还有是为纪念历史重要人物及记载历史活动的。由于语言和文化是休戚相关的,人们通过研究地名的始源,可以了解关于这个国家的背景,...

徽州的历史发展渊源是怎样的?
答:古徽州春秋时期属于吴国,吴国灭亡后属于越国,战国时属于楚国。因处吴楚之间,故有“吴楚分源”和“吴头楚尾”之称。婺源县北浙源乡浙岭脊上,至今仍有“吴楚分源”石碑。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秦国统一中国后,秦始皇...

衢州的别名和他的历史渊源
答:衢州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代,人们就在这里生息。春秋时,是越国的姑篾地,战国时属楚地,秦时属会稽郡,设县为太末,是龙游建县之始。东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分太末,置新安县,为衢县建县之始。唐高祖武德4...

秦州的历史渊源
答:秦州历史沿革 西汉时置绵诸、上邽2县。唐为秦州上邽县。元为秦州成纪县。明废成纪入秦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隶甘肃承宣布政使司。民国二年(1913年)2月,秦州直辖地改为天水县,治今天水市区,...

古代什么州地名
答:先说“州”的渊源,最为我们熟知的便是九州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州”字从“川”,从“丶”,“川”指归向大泽大海的...

鄞州的名称的历史渊源谁知道?
答: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辖鄮、慈溪、奉化、翁山4县,州治也在小溪。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记载,宁波最早的城垣为东晋隆安四年(...

衢州别名的历史渊源
答:衢州是个四省交界的边缘城市,又叫柯城。起因是衢州边上有个山,叫烂柯山,据说烂柯的典故就是从这里出来的。烂柯典故:梁任昉《述异记》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个名叫王质的青年樵夫,入山砍柴,在石桥山遇见两童子(仙者)...

河北霸州的历史起源
答:景祐二年、辽清宁三年(1057年) 雄、霸二州大水。熙宁元年、辽咸雍四年(1068年) 秋,大水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漂溺灾民。政和三年、辽天庆三年(1113年) 宋徽宗赐霸州名永清郡 金 天会四年(1126年) 高彪在随宗...

严州的历史渊源
答:严州府 严州府地秦时为会稽、鄣二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属楚王国;六年,属荆王 国;十二年,属吴王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分属江都国及会稽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起,属会稽、丹阳二郡。东汉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