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历过几次通货膨胀?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7
中国经历了几次通货膨胀???

中国经历的通货膨胀如下:
1、1987~1988年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年开始加大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政府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政府赤字问题,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1988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由于货币的超量发行,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同年5月政府宣布物价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6月份政府一再表示要下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月份政府尝试着开放了名牌烟酒的价格。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的不确定性心理预期,引发了1988年8月中旬的抢购风潮和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1988年第四季度末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上涨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了26亿元,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5%。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2、到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中央政府于1993年夏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朱镕基总理亲自任人民银行的行长。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纪律;使国有银行与其隶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离;所有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计划外贷款;限制地区间贷款;派出工作组到各省检查执行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比率由1:5.64骤然下降到1:8.27,国际收支恶化。由于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超常增长,使得通货膨胀全面爆发。
由于1992~1993年我国经济中出现的严重的泡沫现象(例:海南发展银行被并购)和高通货膨胀率以及潜在的金融风险,中央从1993年夏开始实施“软着陆”的攻关调控,在货币政策方面出台了13条压缩银行信贷规模的措施,使新增货币供应量M0从1993年的1528.7亿减少到1994年的1423.9亿和1995年的596.8亿。由于这次调控吸取了以前货币紧缩过度造成经济过冷的教训,这个货币政策的实施中一直遵循着“适度从紧”的原则,最终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是实际上还是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信贷状况的收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综合信贷的平衡;限制地区间的信贷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紧缩措施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影响不大;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出现巨大差额,1993年夏沿海专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10%~16%,而市场利率却达到20%~35%。
3、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当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对投入工厂,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庞大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2003年中国的原油进口比2002年增加31.2%,达到创纪录的9110万吨。我国主要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
4、2005年开始,由于经济增长过快和长期的国际顺差导致的通货膨胀。一直到现在出现国际金融危机。

建国初期通货膨胀 1949—1950

建国初期物价波动最剧烈的是1949年—1950年3月,先后发生了四次大的物价上涨。上涨的核心区域是上海,主要表现为战后重建时期的物质短缺,投机活动以及管理相对混乱。

1959-1961年——困难时期的物价上涨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工作失误,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国内粮、油、肉、蛋、布等主要商品货源锐减,1961年较1957年物价上涨7.5%。

1979- 1982年 ——改革开放初期的首次上涨

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

1984-1985年——城市改革初期的通货膨胀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

1987-1989年——货币政策失控导致的通胀

1987-1989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1987年, 国内的货币流量又一次迅速加大, 年增长速度达116%,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此期间,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物价的上涨和抢购风潮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993-1995年 ——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的价格上涨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金融持续的混乱。表现为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由此导致了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和高通货膨胀

2003年底-2008年——融入全球经济(加入WTO)后的首次通胀

国内外多种因素导致的价格上涨。一方面,从国内角度看,2003年夏收因自然灾害、种植面积减少等因素,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继续发生严重歉收,由此,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国内煤电邮运紧张,推升了通货膨胀压力;第三,为减少SARS对经济冲击而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带来了经济的快速上行;第四,海外经济逐步走出低谷,而中国工业融入全球经济,而使得海外对中国产品需求增加而导致的价格上行;

2010-2011年的通货膨胀

2008年以后,全球为应对金融危机,实行相对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美国和欧洲采取了多次量化宽松政策,中国既采取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同时还采取了相对较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客观上为通胀的上行提供了催化剂,加上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持续两年的通货膨胀。当然,推动通胀上行的结构性因素方面,由于人口红利消失的成本上涨也不容忽视。

文章来自:陈敏

———通货膨胀在中国。

20 世纪的百年中, 我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下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40 年代末期国内战争时期; 第二次出现在结束30 年孤立于西方国家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本文着重分析上世纪后20 年中国通货膨胀的背景与过程。

在这20 年中, 我国经历了四次通货膨胀:
1 第一次通货膨胀产生在1979- 1982年, 其中1980 年的CPI 达到最高值106,这一价格指数虽然不是很高, 价格上涨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但是它唤醒人们重新关注已经告别了近30年的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
2 第二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83- 1986 年。期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全社会零售额和市场上货币流通量都出现了增速高峰, 由此迅速地导致了全社会总需求大幅地超越总供给, 需求压力十分明显, 1985 年价格同比上涨了8.8%。与前一次价格波动相比, 这次通货膨胀造成全社会价格的普遍上涨。
3 第三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87- 1991 年。1987 年, 国内的货币流量又一次迅速加大, 年增长速度达116%,商品价格也出现同步上涨。到1988 年底, 价格同比上涨达18.5%,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价格涨幅达到两位数。
4 第四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92 年到1995 年底。改革开放在我国大地进一步深入地展开, 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得到正式的明确, 各种经济成份更趋活跃, 对物资需求十分强劲, 各种商品价格又开始走高,1993、1994 年, 价格同比分别上升了13.4%和20.0%。为此, 政府再一次采取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 到1995 年, 通货膨胀逐渐消退。

通过对1979 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产生机理的分析, 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1 一是过快的投资与消费增长。据统计, 1982 年到1993 年的几年中, 有7 年的投资增速达到了30%以上, 其中1993 年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50%。理论上, 有40%的投资总量会转移到消费基金中去, 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就不断增强。
2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改革的影响。“取消计划定价, 建立由市场需求与供给决定价格的价格体系”是我国上世纪70 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间价格结构的调整与价格水平的改变,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3 三是改革开放前十几年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相对宽松。
4 四是国内原有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由于多年来欠账太多, 农业、能源、交通等与轻工业相关的基础性、“瓶颈性”产业的生产与供给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结构性通货膨胀也就在所难免。
5 五是外资流入的影响。大量的外资的注入,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20 年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六是收入分配模式改变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一改近20 年来重积累、轻消费的国民经济分配方式, 多次地在全国范围内调整了工资, 企业的利润分配也实行了更加灵活的分配体制, 分配也实行了更加灵活的分配体制, 由此从工资收入和产品成本角度推升了全社会的通货膨胀。

至于政府采取的政策就没有找到。您可以自己去找

新中国都有哪几次明显的通货膨胀?起因是什么?
答:1980年第一次通胀,广大消费者为财政赤字和货币增发买单 原因:基建投资导致货币增发 从1979年开始,中国在逐步推行商品经济的改革过程中,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从1979年至1984年,5年时间GDP就翻了一番,人均收入翻了不止一...

1996到2022,中国经济有多少次通胀通缩
答:一次通胀和三次通缩。一次通胀为2011年,2011年,因内外因的共同影响,造成了此次的通货膨胀。三次通缩分别为:1998年、2002年、2009年。通货紧缩指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四次通货膨胀及其原因分析
答: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我们将比较分析几次通货膨胀的特点,以期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历次通货...

中国经历了几次通货膨胀???
答:中国经历的通货膨胀如下:1、1987~1988年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

中国会不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现在物价已经级高了。=
答: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中国经历过两次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94-1996年:原因是:由于房地产热及由此刺激起来的国内需求迅速膨胀,吸纳了大量国内资金及资源,使中国经济再度转为内需主导,从而诱发了1994-1996年的高速通货膨胀。...

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哪一次?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答:卖到了两万块钱,第二天卖到了三万,第三天卖到了四万,所有东西也是在疯狂的乱涨。当时的乞丐也饿死了不少,因为乞讨要来的钱根本换不来半碗粮食。很多老百姓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赚到的钱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举一个...

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答:中国20世纪末期的通货膨胀率大起大落,5%甚至10%以上的通货膨胀率出现多次,这种大幅度的通货膨胀率对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中国自1980到2016这37年的时间里,通货膨胀率负值只出现过四次,分别是1998年的-...

建国以来的四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
答:年 ( 93年工资翻番,大搞基建,通胀13%,94年21%,)国家大幅提高利厘,五年期存款利厘达到25%,造成股市大跳水:2007年-2008年,国家6次提高利厘,中小企业死了一大片。 国家采取的措施就是打压经济成长 ...

中国历史上有哪四次通货膨胀
答:2003年中国的原油进口比2002年增加31.2%,达到创纪录的9110万吨。我国主要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四、2005年开始,由于经济增长过快和长期的国际顺差导致的通货膨胀。一直到现在出现国际金融危机。

05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应措施
答:股市是怎么导致通货膨胀?股市导致通货膨胀的前提是一个时间内的单边市场,就如同2005年底到2007年10月的股市,虽然经历过几次大跌,但是整体是螺旋向上的。 在这段时间内,原本1元的股票,涨到6元,原本10元的,涨到60元,涨了六倍,但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