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炮的点评鉴赏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4-26
在小说四十一炮中,主人公父亲为什么杀了主人公母亲

他杀掉自己的老婆因为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不再是那个勤劳朴实的女人,还有谣言说她和老兰有一腿。并且他接受不了那种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内心仍然坚守着过去的生活方式,所以从心理反抗做出了极端的行为!

一直很怀疑,他为什么要这样赤裸裸的描述暴力?只是想突出时代的恐怖?还是因为他本人的冷血?尤其是《檀香刑》中的凌迟,他想表达对时代的愤怒?

一、“双城市”与“五通神庙”所象征的现实
《四十一炮》的叙述是通过一个叫罗小通的年近二十的小青年滔滔不绝的讲述展开的。这个叫罗小通的小青年此刻坐在家乡城市一个重要干道边的五通神庙里,他对坐在自己面前的兰大和尚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个讲述的最初动机是希望通过这个讲述,获得兰大和尚的认可,接纳自己归入佛门。罗小通所讲述的这个人生经历构成了小说的主线索。当这个滔滔不绝的讲述完成的时候,小说也就结束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大潮汹涌而起、席卷全国,当时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用作品中人物的话来说已经是:“现在的庄户人不是从前了。从前的庄户人从土里刨食吃,”于是,这个靠近城市的村子在老兰的带领下成了远近闻名的屠宰村。老兰靠卖掺水肉发了财,“当上村长后,毫无保留地把高压注水法传授给了众乡亲,成了黑心致富的带头人”,于是,“在屠宰专业村,触目皆是活着行走的肉,和躺着不会行走的肉,鲜血用硫磺熏过的肉和没用硫磺熏过的肉,掺了水的肉和没有掺水的肉,用福尔马林液浸泡过的肉和没有用福尔马林液浸泡过的肉,猪肉牛肉羊肉狗肉还有驴肉马。
后来,由问题肉引起的社会不良反应越来越大,政府开始加强监督,也由于市场经济进一步向规模化发展,以个体屠宰户为存在形式的屠宰村面临被取缔淘汰的危险,嗅觉灵敏的老兰村长又及时组建了昌华肉类联合加工厂,向外界宣传将坚决拒绝注水肉,并在开业当天举行了焚烧注水肉的配合宣传活动,市动物检疫局还在昌华肉联厂的门口设立了专门的肉类卫生检疫所。但随后肉联厂发现,不注水的肉还是难以立足市场,如果继续拒绝注水将面临着被注水肉打垮的危险。于是,他们发明了新的注水方法,即将原来的屠宰后给肉注水改为给活着的牲畜注水,这样不仅维持了拒绝生产“注水肉”的承诺而且还美其名曰这是屠宰前的“洗肉”。为了让昌华变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肉类品牌,以兰总经理为首的领导层不仅将肉类卫生检疫所的所长和工作人员贿赂收买,而且通过巧妙手段将前来摸底、暗访的记者变成了与肉联厂利益共享的得力宣传员。如此,肉联厂不仅蒸蒸日上而且还发展成有名的股份制企业。为了扩大企业影响,在省市支持下,他们创办了规模宏大的“肉食节”,将肉食节办成了昌华各种肉类产品的订货会、交易会,变成了人们大尝各种肉类美食的狂欢节,节日期间各种与肉食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也同时在全市的多家宾馆展开。为了鼓励吃肉、大力倡导肉文化,还举办吃肉比赛,吸引全省乃至全国、全球的食肉能手进行面对面的较量,为肉食节营造更热烈的氛围,制造新的高潮,而且随着关于食肉能手罗小通的传闻越来越大、越来越神奇,人们甚至将他视为“肉神”,于是,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市里决定将修缮供奉生育之神、性爱之神的五通庙的同时,将新建一座供奉肉神的“肉神庙”。
在罗小通讲述10年前在家乡的人生经历的过程中,庙里庙外也正在发生着许多事情,比如在庙前的广场上举办着盛大热闹的“肉食节”活动,诸如花车表演、动物表演、谢肉游行、吃肉比赛、烧烤品尝、肉类加工技术产品展示交流、肉食学术研讨会、筹备建设“肉神庙”、庙前搭台唱戏,等等,这些在罗小通讲述的过程中当下发生的情节,连同罗小通对自己在城市流浪打工期间的见闻、当年罗小通在家乡听到的传说故事,等等内容,被穿插一起,成为了与罗小通给读者讲述着的故事相辅相成的副线索。主副两条线索被以不同字体排出,在作品中形成一种互相对照、互相穿插、互相联系的互文关系。如果说主线索是罗小通以第一人称讲述的“我”儿童少年时期、即90年代在家乡屠宰村度过的人生岁月的话,副线索所讲述的内容突破了这十年的范围,而把小说讲述的内容扩展到了几乎整个20世纪的当代中国历史,特别是,小说通过这个扩展的副线讲述,以蒙太奇般的手法拼贴出了小说中心人物之一的老兰的家族历史,老兰引以为荣的祖先的情况和老兰的三叔的传奇而又扑朔迷离的故事都通过这条副线讲述了出来,两条线索交织一起,向我们生动深刻地描绘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图景和人们真实的生存处境与状况。
小说对主副两条线索主要讲述内容稍加总结还可以看到,主线索讲述的以罗小通为中心的故事主要是一个馋肉而又无肉可吃的孩子如何变成了一个吃肉能手的传奇故事,而副线的故事主要是讲一个一天内可以和四十一个女人交合的具有超常性功能的传奇人物的风流奇绝的人生故事。两个故事一起将人类对食色的欲望的极度想象和无穷渴望作了生动、戏谑的表现,当然也是极度辛辣的讥讽,更为重要的是小说通过这两个欲望故事展示了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暴露了权钱交易为基本内容的政治腐败在如何为社会的欲望泛滥推波助澜,社会的政治清明、政府廉洁、官员有德这样古往今来被普遍信仰和向往的人类理想遭到怎样的践踏、辱没,从而向社会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批判之声。这一点我们通过小说给故事发生地所绘制、安排的特殊地图可以进一步得到印证。我们通过小说知道,这个新兴的县改市,分为东西两个城区,五通庙前的宽阔公路是连接两个城区的主干道,整个城市就像是一个由这个主干道连接起来的一副哑铃,五通神庙和神庙对面举办肉食节的开阔广场正处在这两个城区之间的中点!而这个围绕着屠宰村的故事展开的滔滔不绝的讲述就发生在这个狂欢节般的肉食节期间,就在这个不同寻常的五通神庙里。五通神庙供奉的则自然是“五通神”,这个神其实是“淫神”。小说也指出“五通神”出自《聊斋·五通》,在《聊斋·五通》的一开始蒲松龄即写道:“南有五通,犹北之有狐也。然北方狐祟,尚可驱遣;而江浙五通,则民家美妇,辄被淫占,父母兄弟,皆莫敢息,为害尤烈。”从《聊斋》可进一步清楚知道,五通实是由五种动物修炼成魔所变,不仅性能力过人而且一般百姓吃了哑巴亏也无力除害。而在《四十一炮》绝望的主体与“恶毒”的挽歌。
二、“恶毒”的归谬法式的宣泄性叙述 
总体上说来,《四十一炮》是莫言长篇小说的又一部杰作,它在整体营构和叙述方式上都有新的创造,取得了新的成就。在总体上或就叙述的主体部分而言,这是一部故事的叙述如行云流水一样流畅、生动的作品,虽如奔腾的大江大河一路上波折迭生、漩涡回流层出不穷,却毕竟青山难遮,滔滔而下,一任东流。就小说以宋体字排出的文字即小说主线索所述故事而言,《四十一炮》是莫言长篇小说中最好读、最酣畅的作品之一,因为这一部分原就是一个“炮孩子”———惯于说谎、善于吹牛、喜欢神侃的孩子,对于10年前自己的大约十年岁月里的人生故事的一次倾诉。对这个孩子而言,“诉说就是目的,诉说就是主题,诉说就是思想。诉说的目的就是诉说,因此,这一部分故事原本就是一个少年滔滔不绝地讲故事。莫言在后记中还曾说:这部小说的部分情节,曾经作为一部中篇小说发表过。但这丝毫不影响这部小说的‘新’,因为那三万字,相对于这三十多万字,也就是一块酵母。当我准备了足够的面粉,水分,提供了合适的温度之后,它便猛烈地膨胀开来。这部小说的宋体字排出的主体部分真像是在“准备了足够的‘面粉’‘水分“,提供了合适的‘温度’之后”,“便猛烈地膨胀开来”的产物,它有非常美妙的阅读滋味。如果我们再仔细地考察、体味,就会发现这条主线的叙述其实采取了一种“归谬法”的讲述策略。
《四十一炮》讲述的主体是个能说会道的“炮孩子”,而这个“炮孩子”又是一个复仇未遂、流浪多年、意欲断绝俗缘归隐佛门的少年,他的倾诉、他的宣泄充满了“恶毒”的怨气,充满了在时间的流逝中酝酿发酵后的喧腾,因此,这些叙述也就是这个“炮孩子”连续发出的几十响“炮弹”,作者的叙述除了具有膨胀的外在特征之外,作者对小说所揭示的社会内容的叙述采取了悲愤至极而生的恶作剧式的、也是具有深刻揭示力量的“归谬法”策略,或者说在这种“归谬法”策略的背后“总是有着一种难言的悲戚和义愤”。归谬法作为一种理论证明方法,它的特点是对于错误的观点、命题、看法,并不在一开始就否定它,相反,在开始的时候,且假设它是正确的,然后将这个错误的观点、命题、看法放在逻辑的加工仪器上进行处理,将之延伸,将之放大,将之推开,从而在新的尺度下、新的角度下、新的环境中使之自行显出它的荒谬、荒唐、错误乃至反动。有个成语叫“养痈遗患”,这个归谬法的论证、叙述方法,借助这个成语隐含的表述“逻辑”,我们做个变通,也可以很好地用来说明这种“归谬法”叙述策略的优点与特点,即“归谬法”的叙述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养痈法”,即先把“痈”———脓疮———养大,然后一刀或一针挑破,放出脓水,从而除去内毒,实现疗救之效。具体说来就是,为了深刻揭示现实生活中的腐败堕落,作者将推动、催化人们走向腐败堕落的欲望作了极致化的表现,在这种极致化的放大、夸张、渲染、膨胀等等方式的作用下,物欲横流、腐败堕落的现实社会状况得到了更鲜明、清晰、准确的反映,这就好比是“养痈法”、“归谬法”,将那些冠冕堂皇的华美语言与各种包装覆盖遮蔽下的现实“脓疮”剥离出来、凸现出来,而小大人罗小通将自己的经历讲述出来,并发出这样的感慨,岂不就是对现实社会脓疮的一种独特的剥离与定位吗?———“这个社会,勤劳的人,只能发点小财,有的连小财也发不了,只能勉强解决温饱,只有那些胆大心黑的无耻之徒才能发大财成大款。像老兰这种坏蛋,要钱有钱,要名誉有名誉,要地位有地位,你说还有公道在人间吗?”一个要强的母亲要通过节衣缩食、艰苦奋斗来攒钱盖起明亮的大瓦房,他的儿子就得不到油水,但他偏是一个能吃肉的孩子,,他的馋肉达到了异乎寻常的程度,以至于当他有了吃肉的机会、能够放开肚皮吃肉的时候,他的吃肉的本事和能耐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于是,这个孩子因为吃肉而成了一个传奇式人物。吃、食欲在这里做了“养痈式”处理。而屠宰村的人们为了吃、为了钱财,又在吃上、食肉上、屠宰上大做文章,于是有了各种注水的物理技术、化学秘方,有了动物尸体注水法,有了动物活体注水法,等等不一而足的各种无所顾忌的发明;有了肉食节,有了谢肉大游行,有了肉类加工机械设备展示交流会,有了与肉类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学术研讨会,更有了吃肉大赛,有了烧烤节,最后还有了上纲上线、神乎其神的肉神崇拜、肉神信仰———因为有了肉神,有了肉神庙。这个肉神就是那个馋吃肉、善吃肉、能吃肉甚至能与肉对话,与肉谈情说爱的屠宰村小孩———罗小通———转世升仙而成。与此同时,还有了讲述、表演这个传奇、神话的《肉孩升仙记》的大戏隆重上演,一切腐败堕落的毒根无疑是人的贪欲,人的贪欲首当其冲的无疑是食欲,肉欲则是食欲的代表。当莫言采取如上的叙述逻辑、叙述策略将“吃肉”放在现实的生活中做了如此这般的天花乱坠的尽情神吹之后,他无疑像一个冷峻的外科大夫将手术刀插在了最明亮、最鲜艳的社会脓疮处。而小说副线对于五通神、对于兰大官的性能力的扑朔迷离、极尽夸张的渲染,其叙述的方法、策略、意图与关于“肉神”的叙述一致,两条线索一主一副一详一略,相得益彰,互相衬托,共同完成了这部小说艺术动机的实现。就“双城书”而言,食色二欲以不受约束,不受道德合法性、不受正义与公平的良知等等的拷问和限制而肆意追逐与宣泄的时候,当不受约束的欲望和社会的腐败堕落互相串通、沆瀣一气、相互催动的时候,“还有公道在人间。
因此,《四十一炮》的叙述中也感到了作者的悲愤,感受到了一种“恶毒”的叙述快感,感受到一种将现实生活放在其荒谬的轨道上任其奔向生命意义的反面,从而形成对之“揭短”的“邪恶”的痛快。《四十一炮》的主体部分、主线叙述部分让人领略到一种快乐的阅读的话,它的辅助部分、副线叙述内容则另当别论。关于“五通神庙”的庙里庙外所叙述、展现的故事、景象,给作品涂抹了特殊的心理、哲学、幻觉、梦境等等色彩和意味玄秘的情调,大大增加了小说囊括的时空幅度和生活内容,如,讲述的开始,暴风雨前后,在庙墙豁口和庙里庙外出现的神秘的女人身影,亦真亦幻,营造出神秘的氛围和意味,充满了哲理、禅趣,当然也充满了现实的俗趣和阅读的兴味,特别是在夜晚的油灯下,这个迷人的神秘女人做饭的情节,庙堂的狐狸,被米粥的香气吸引,大大方方的走进了我们的小屋。母狐狸在前,公狐狸在后,在它们中间,蹒跚着三个毛茸茸的小狐狸。它们憨头憨脑,十分可爱。雷电交加、大雨如注的时刻,畜生们喜欢分娩,此话果然不假啊。两只大狐狸蹲在锅前,时而抬头看看女人,眼睛里闪烁着乞求的光芒,大和尚叹一口气,就将自己面前的大碗,推到母狐狸的面前。作者的某些文字也许因为某种叙述的不便或者是为了叙述的特殊效果而显得扑朔迷离,令人难以捉摸。当然这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在这些辅助部分、副线叙述的部分,作者主要采取的是波普、卡通的手法,拼贴、嫁接的手法,寓言、写意的手法,蒙太奇的手法,而不是普通的叙述。不过,根据笔者的阅读感受,笔者认为,这里的有些关于历史的叙述动机的表达、呈现,有些繁文缛节,不够严密、精炼,因而加剧了给人的晦涩难懂之感。如大和尚的独门功夫、大和尚胸部腹部酒盅大的枪疤,兰老大、沈公道的女儿沈瑶瑶,曾靠自己的,绝望的主体与“恶毒”的挽歌。 魔幻现实主义
小说的副线是一个老和尚的传奇人生。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使整部小说在实和虚的场景不断变换、扑朔迷离、曲折迂回,又一次近距离地回看了农村改革初期的历史。
《四十一炮》以“癫狂”“诉说”和“复式结构”,在“魔幻现实主义”氛围营造中,创造出一种“狂欢化”、开放型的小说艺术形式。
作品采用莫言惯用的“儿童视角”。主人公罗小通是一个吹牛撒谎的“炮”孩。莫言让他承载起民间文化“无礼的游戏”、讽刺性模拟、俗俚妙语、发散性思维等“众声喧哗”的特质,使“诉说”在民间诙谐文化的沃土上生成了深刻的哲学认识论和人类文化学意义。正如《檀香刑》 以“猫腔”为腔调,《四十一炮》中“炮孩子”的“诉说”成为全书主线:不是“人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人”;解构了“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主体,使“言说者”成为“话语”工具,就连阅读主体也只能随着语流起伏前行。这是典型的“后现代”叙事手法。“这个”罗小通的“说书人”角色与“听众”大和尚,又与中国传统“口口相传”的民间话本文学相通。于是,跨时空的错位对接,使小说在叙事手法上具有了一种世界性与民族性、传统性与(后)现代性的融通感。不管是有意运用还是无意实施,《四十一炮》的叙事手法在客观上实现了“古今中西”的结合。莫言在后记中谈到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 对他“讲故事”手法的启发。有人怀疑《四十一炮》有模仿《铁皮鼓》之嫌。其实比较两部作品就会发现,二者大异其趣:内容完全不同自不待言,人物塑造则“反其道而行之”:罗小通身体长大而精神滞留在童年;而奥斯卡·马策拉特却是一个身体拒绝长大而智商相当于普通人三倍的侏儒。
《四十一炮》的“炮腔炮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小说中三重时空交错形成叙事结构的“炮”腔调,还有一个就是叙述主体虚实难辨的喃喃自语形成了叙事声音的“炮”腔调。小说中“炮腔炮调”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胡言乱语,在它的背后有着作家深层的创作理念与技巧支撑。作家在写作中为了突显罗小通“炮”的腔调,为了衬托小说虚实难分的氛围,他特地运用了镶嵌这种写作手法,罗小通的往事与罗小通讲故事时的所见构成了两个故事互相交叉推进,其间还镶嵌进了大和尚的性爱传奇。他把三重不同的时空交错在一起,并且不断地在时空之间跳跃,打断读者的思路。
镶嵌手法
镶嵌手法的运用使两个时空的故事交叉在一起进行,大和尚的性爱传奇和罗小通在诉说时的所见所闻让人感觉虚实难辨,这两个亦虚亦实,半真半假的时空与写实成分比较大的往事时空交错在一起,让人眼为之花,心为之乱,就好像听到数十种乐器的合奏,杂乱却又有着强劲的主旋律,让人无法不心神往之,而罗小通饱含情感的“炮”话恰好就是这个主导的主旋律,镶嵌的运用恰好使罗小通的“炮”话不至于仅仅只是“炮”话而已,而是升华到艺术的境界。镶嵌使小说的故事时空纵横交错,给人带来极强烈的无把握感,再加上这三个时空中的事情虚实相掺,本来就不易掌握,时空再一交错,就更容易给人以虚幻的游戏感。无把握感、虚幻感、游戏感与作者行文时力主的“炮腔炮调”暗中吻合,这样的构架,有助于把行文中的“炮”更深地推进一步,使结构与行文之意互为所用,互不脱节。《四十一炮》从头到尾都是罗小通一个人喃喃自语的独白,如果说这部小说是一个战场,那么罗小通就像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将军,把握着战事的进展如果说这部小说是一个流光溢彩的舞台,那么罗小通就是台上璀璨的名角儿。
《四十一炮》选择了从一个很特殊的角度切入,整部书的主要部分就是罗小通在亦真亦假、唠唠叨叨地回忆往事,主要部分之外的则是罗小通虚实难分的见闻与幻想,整部小说由始至终就是以罗小通一个人为聚焦,本来由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难免有视角的局限和内容的单调这一缺点,但《四十一炮》却通过罗小通的见闻和幻觉成功地克服了这个难题。在这里罗小通这个人物已经突破了视角的限制,他利用幻想的手段看到了自己这个视角所根本不可能看到与知道的东西,并且娓娓道来,让人难辨真假。刚刚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作者和罗小通都还有几分中规中矩,但越到后来,作者的笔调越来越放纵,罗小通的叙述也越来越信口开河。莫言在小说中把“炮腔炮调”贯彻始终,他不断营造真实感,同时又不停地打破这种感觉,让人觉得整部小说笼罩在亦真亦幻之中。罗小通在关于往事叙述的最后说到他发了四十一炮轰炸老兰,并在最后一炮的时候“把老兰拦腰打成了两截”,如果他的话属实,那么老兰应该在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己经被炸死,但后来罗小通在肉神庙里讲故事的时候,老兰不但还活生生地在为肉食节张罗,而且官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并且罗小通看见活生生的老兰,一点都不觉得不对劲,就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就好像他当年根本就没有用炮轰炸过老兰,老兰也根本没有死。读者刚开始可能会对老兰的存活有点疑惑,疑心是不是作者忘记了,但琢磨一下,就发觉还是不要跟作品较真的好,因为作者一早就交代了罗小通是个炮小孩,炮小孩说炮话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整部小说都是以虚实不定的笔调写的,这样一来,老兰的死与不死就根本没必要成为一个揪住不放的问题,读者只需要在这个“炮”的世界中享受就是了。



四十一炮的点评鉴赏
答:《四十一炮》讲述的主体是个能说会道的“炮孩子”,而这个“炮孩子”又是一个复仇未遂、流浪多年、意欲断绝俗缘归隐佛门的少年,他的倾诉、他的宣泄充满了“恶毒”的怨气,充满了在时间的流逝中酝酿发酵后的喧腾,因此,这些叙述也就是...

战舰少女主炮哪个好 主炮属性一览
答:3 四联380毫米炮(炸膛) 20 0 -3 3 法国

十日谈的点评鉴赏
答:”《十日谈》中,千余年来一直词句在上帝脚下,被迫视情欲为罪恶的人挺起了胸膛,理直气壮的讨要理应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快乐。近在眼前的享乐取代了彼岸空洞的召唤,宗教的圣殿在情欲的洪水面前轰然倒塌。薄伽丘提倡人要随天性...

萧萧的点评鉴赏
答:“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的事情。”——小说《萧萧》,就从萧萧的出嫁开始。作者用这个平和的陈述句,定下了小说的基调。这个女孩子才十二岁,生在长在种田的庄子上,出嫁,就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她的丈夫还不到三...

急急急~~!!水浒传摘抄及点评
答:赏析: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三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

苦菜花的点评鉴赏
答:而更阴险、也更凶恶的则是王柬芝。他以开明地主身分献地、办学,伪装进步,骗取信任,钻入抗日民主政权内部,但暗中却网罗党羽,从事特务活动。王官庄的几次被扫荡,村干部的被杀,陈政委的被害,都和王柬芝送的情报紧密...

点评与赏析的区别在哪里
答:3.最后专家/老师进行精彩的点评。赏析是指鉴赏的一个过程,是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详细解释 1.欣赏并...

儒林外史的点评鉴赏
答:《儒林外史》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出“常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其蕴含的意义。例如严贡生正在范进和张静斋面前吹嘘:“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

下象棋的作文点评
答:第三盘是最后一盘,也是最关键的。战幕拉开了,爸爸大开杀戒,他的“车”、“马”、“炮”陆续杀了过来,我的五个“卒”已被吃得只剩下一个了,我隐战智取,想了一个必胜的对策,把“马”和“炮”放在爸爸不够...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的点评鉴赏
答:”这样的台词。但是呢,这并没有影响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界、就坐在舞台对面的包厢里看戏。 因为称女人脆弱是一种赞美,反之,如果一女的被说成刚强,则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污蔑。女王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也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