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分享玩具,就是自私:错,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从说不开始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7

儿子一周岁的时候,爷爷送他一个电动警车玩具。小警车会跑、有音乐,儿子喜欢的不得了。有一次,儿子二爷爷带他孙子去家里玩,孩子临走的时候撒泼打滚要把小警车带走。最后,爷爷做主把小警车送给他了。

等到下午,儿子去爷爷家发现他的小警车不见后,伤心了好久。后来又发生了几次类似的事情后,我意识到这对儿子的伤害很大就告诉爷爷奶奶: 孩子的东西就是孩子的,不要随便送人


在有些家庭里,家长习惯性的把孩子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私有品,在别人的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为了所谓的面子,强行让孩子去和别人分享他的玩具,或者是不管孩子的意愿如何自己做主把孩子的玩具送人。如果孩子不愿意,就给孩子贴上一个“自私”、“小气”的负面标签。

为了给拥有“自私”、“小气”想法的孩子正名,日本童书作家吉竹伸介在《我的橡皮筋,不给你》这本书绘本中, 以一个普通小女孩的视角向我们发出了:“我一直一直想要一件,只属于我自己的东西”的心声。或许在大人看来“橡皮筋”不值钱且普通,但在小女孩看来,“它不属于其他任何人,是只为我一个人而存在的橡皮筋!”


今天我就从绘本创作者与绘本特点、儿童教育以及绘本讲解这三个角度来谈谈《我的橡皮筋,不给你》所传达的“物权意识”这个问题。

1、中年出道的绘本界顶流——吉竹伸介

前几年,日本绘本界出现了一位备受瞩目的作家,以40岁“高龄”出版了第一部绘本作品《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这本绘本一经出版就备受好评,获得了 3000 位日本一线店员评选的“MOE 绘本书店大奖”第一名、12 万日本小学生评选的“我喜欢的童书”总决选第三名、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美术奖。

随后几年,吉竹伸介又出版了十几本绘本作品,像《脱不下来啦》、《有理由》、《爷爷的天堂笔记本》、《后来呢后来怎么了》等等,本本都广受好评。作品长期位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总销量超过 100 万册。绘本还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等语言,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

2、谁说小事不足道,从平凡小事中梳理大人忽略的孩子的想法


据说吉竹伸介小时候是一个怕生、内心的小男孩,这种性格特质让他比其他人更敏感也更擅长从家庭小事中观察、梳理孩子的内心想法。

绘本《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就是以一个小男孩放学回家看到桌上放着一个苹果,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也许这不是苹果。”开始展开的奇思妙想……

绘本《脱不下来啦》是以洗澡时,“我”脱不下来衣服这种贴近孩子生活经验的小事入手,展开的漫无边际的现象……

绘本《我的橡皮筋,不给你》则是以一条偶然被发现的橡皮筋作为故事展开,以此来谈论孩子的物权意识问题。

…………

看过吉竹伸介大部分绘本作品后,你会发现, 作为一名男性绘本作家,吉竹伸介的感情真的很细腻,他很擅长从家庭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以孩子的心理去解读这个世界,用孩子日常生活的经验来拉近孩子与绘本的距离,让孩子明白他们那些在家长看来“不礼貌”的行为能被别的大人理解。而理解则代表认同,被认同感包围的孩子安全感也会更强。

3、脑洞大开的日常故事,充满孩子气的畅想

脑洞大开的日常故事是吉竹伸介绘本的另一个特点。在绘本《我的橡皮筋,不给你》中小女孩拥有属于自己的橡皮筋后就脑洞大开:

在吉竹伸介的绘本中,小女孩的脑洞虽然开的很大,但这些奇思妙想全都是来自孩子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只不过是把生活化的经历通过幻想变得有趣起来而已。这种以熟悉事物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还能让孩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1、“我一直一直想要一件只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儿童物权意识敏感期到来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阐释儿童的敏感期时提高,成人习惯于分享事物,儿童则不愿意;成人习惯于贡献玩具,儿童则要看情绪、看对象。

孩子不愿意将自己的喜欢的玩具和别的小朋友分享,说明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了。在这个阶段孩子很喜欢说:“我的,这是我的!不给!”

现实是,遇到自家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而别家孩子撒泼打滚时,家长大多会面子挂不住,和自己孩子商量把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玩,被孩子拒绝后,会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有时家长还会强行把玩具抢过来给其他小朋友玩。

在这种人际交往中,我们大人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强行让孩子按自己的意识来,到最后往往是委屈了自己的孩子,给孩子留下不好的童年阴影。但是在《我的橡皮筋,不给你》中,吉竹伸介则完全是站在了孩子的角度:

从吉竹伸介的文字和插图中,我们不难察觉中,小女孩想要一件真正属于自己东西的强烈愿望,而吉竹伸介所列举的三件模糊物权的小事又是平时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别人用过的、强行分享的、借玩的。

不管是哪种,对于孩子来说物权都是模糊的,孩子从心底没有对物品的决定权,换句话说孩子在对待物品的处理上没有安全感,对他们来说这件东西表面上属于自己,但实际上自己并没有决策权。

物权意识作为自我建构的一部分,在孩子自我意识觉醒时,才会依靠对物品所有权来区分自己和他人。如果家长每次就让孩子学会分享,把玩具让给别人,那孩子在心里就会觉得,不仅别的小朋友,连父母也会抢走自己的玩具。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孩子就会更害怕失去,也会变得更渴望占有。


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物权意识是发展出安全感很重要的部分。孩子对自己的物品有决定权,可以选择分享,也可以选择拒绝。不管是哪种选择都要尊重孩子,只有当孩子感觉到尊重并且安全时,孩子还乐于分享。

2、“妈妈!妈妈!这个回形针给我吧!”——契合低龄儿童兴趣多变的发展特点

在《我的橡皮筋,不给你》的最后,有一个神来之笔,在小女孩和她的橡皮筋度过了一段奇思妙想之旅后,橡皮筋断了,而小女孩并没有沉浸在伤心中,反而是去寻找另一个只属于她的“宝贝”。在最后的插图上小女孩带着她的新进宝贝——回形针,很开心的在玩乐。


明明那么喜欢一件东西,但是有一天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这在大人看来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对低龄儿童来说却很正常的。 在超市哭喊着要买的玩具,回家玩两天就不喜欢了;自己不喜欢玩的玩具,别人拿起来玩,又去抢过来玩等等不稳定兴趣的现象,又被称为“偶然性兴趣”。

孩子年龄越小,兴趣多变的现象就会越明显。因为低幼龄孩子在心理上注意力容易转移并且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也很短,所以他们在坚持、忍受枯燥的自控能力上还很弱。

正是由于对儿童心理的精准把握,吉竹伸介才创作出了真正贴近孩子生活的绘本,而这除了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外,还用浅显的故事让家长去了解孩子的多变的内心世界—突然很喜欢以及突然不喜欢都是正常的现象,既不是孩子任性,也不是孩子无理取闹。

绘本《我的橡皮筋,不给你》用一条橡皮筋以浅显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物权意识的问题,在这本绘本中,我们不仅要向孩子讲述其中的故事,更要向其传递深层的意义,物权意识、想象力就是解析这本绘本的关键词。

1、角色扮演: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不能抢


从2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而构建自我最重要的部分是物权意识。通过对物品区分“你的”、“我的”来区分自己和这个世界。

随着物权意识的萌芽的,孩子的攻击性也开始增强。两个孩子一起玩玩具,玩的高兴了就要把别人的玩具占为己有;一个孩子看着另一个孩子的玩具好,就要抢过来。不管是哪个,孩子打架都在所难免。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不能强行让孩子学习分享,也不能去说孩子小气、自私。最合适的做法是承认孩子对玩具的决定权,你可以分享,也可以拒绝。

如果你是主人可以告诉小朋友“这个玩具是XX最喜欢的,你想玩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行。”还有就是作为客人,要告诉孩子玩别人的玩具要经过主人同意才行,不能抢。另外不管是去谁家玩都戴上一个自己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书,如果可以两个孩子可以交换玩,如果不行也可以个人玩个人的玩具。

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 游戏 ,在 游戏 中让孩子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2、幻想 游戏 :在想象的世界中放飞孩子的思绪


在《我的橡皮筋,不给你》中,小女孩用橡皮筋打造了一系列橡皮筋的用法,捆情书、当耳环、当秋千、当飞机、拯救地球…………

家长在给孩子读这本绘本的时候,也可以借小女孩的奇思妙想给孩子出类似的问题:你的小火车除了拉货物,还能做什么呢?你有什么宝贝呢?你的宝贝可以用来做什么?等等,用一个个问题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平时常见的事物赋予新的生命力,和孩子一起来一场奇思妙想的幻想之旅。

吉竹伸介的《我的橡皮筋,不给你》,以全新独特的儿童视角去谈物权意识这个问题,不管是“每个人都想要只属于自己的宝贝”,还是小女孩以橡皮筋的用途展开的奇思妙想都是都是在谈物权这个问题,而“只属于”的关键在于,我们对物品有决定权。

表面看这是个讨论物权意识问题的绘本,但往深处想这或许也是一个讨论人生决定权的绘本。在孩子自我意识的构建期,在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希望家长都能放下所谓的面子,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玩具是孩子的,人生也是孩子的。父母“自私”一点,孩子的选择权就能多很多。



孩子不分享玩具,就是自私:错,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从说不开始
孩子不愿意将自己的喜欢的玩具和别的小朋友分享,说明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了。在这个阶段孩子很喜欢说:“我的,这是我的!不给!” 现实是,遇到自家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而别家孩子撒泼打滚时,家长大多会面子挂不住,和自己孩子商量把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玩,被孩子拒绝后,会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有时家长还...

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这是自私吗?父母该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孩子不愿意分享,是成长过程的必然阶段。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说孩子自私、抠门什么的,越给孩子贴标签,越容易让孩子逆反。4.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好处 尊重孩子内心的声音,逐渐地引导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玩具,会给自己带来收获。比如,通过分享玩具,可以让孩子玩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通过分享,...

孩子不愿意分享就是自私吗
原因:实际上,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父母所认为的"自私"心理。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此时正是他们自我意识的敏感期,“物权意识”本能表现开始萌芽,常常把“我的”“不”挂在嘴边,根本不理解“我的”东西为什么要给别人。甚至有时候分享分享着,爸妈就直接送人了,让孩子情绪破防,拒...

孩子不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就是他自私吗
不一定。玩具分三类:自己的,别人的和大家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主权意识。对于孩子自己的玩具,分享是好事,但这是你的玩具,你有掌控权,就算交换了,随时也可以拿回来;至于别人孩子的玩具,人家高兴分享就分享,但是没有必要和你分享;对大家的玩具(比如兄弟姐妹间共享的、或者公共场合的),坚决不能独...

孩子不愿意分享,就是自私吗?
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分享也是有原因的,并不属于自私。在孩子成长的阶段,占有欲是比较强烈的,孩子的心理也是不成熟的,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也属于正常的情况。三、正确的引导当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家长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引导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交换玩具,这样孩子不仅没...

育儿经验:孩子不愿意分享是什么原因
其实啊,孩子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这与自私无关,它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萌发的表现。她的这个认识从“我的东西”开始,只有拥有了自己物品的所有权,她才会获得物品背后的意义——安全感以及“我与他人”的区别。孩子占有物品的目的,更多是想拥有占有物品背后的意义,这是孩子的正常情况。所以,父母...

孩子不愿分享,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对孩子来说,把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可能就意味着玩具不再是自己的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不愿分享玩具这事,其实孩子是在保护自己的玩具。正是孩子对所有权的不正确的认知,这才导致孩子不愿分享,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家长们就要教孩子正确的所有权观念了。建立孩子的所有权意识,教孩子感知他人的...

孩子不愿分享玩具怎么办
孩子不懂得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这不仅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还会让孩子养成一个自私的性格。妈妈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行为,当客人走之后妈妈可以对孩子说:“玩具是我给你买的,既然你不肯跟别人一起分享,那我也不愿意和你一起分享。”这样妈妈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

孩子太自私,不愿意分享玩具给朋友们,怎么办
首先,孩子是否需要分享玩具取决于玩具的性质。如果玩具属于孩子自己,分享是积极的行为,但孩子有权决定何时分享。对于他人孩子的玩具,分享与否取决于对方的意愿。其次,如果玩具是公共性质的,如兄弟姐妹共用或公共场合提供的,不应独占。另外,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方法有很多。一种方法是设定时间限制,比如...

宝宝老是不和别人分享玩具,有些自私怎么办?
不愿意分享就不分享,不要强制,尊重她的意见,如果和小朋友一起玩很尴尬,可以拿别的玩具分散注意力!比如用绘本教他分享着玩才开心、快乐!其次,如父母也可以和朋友、邻居分享好吃的,最后我们也会得到朋友和邻居的馈赠,让孩子知道了分享后:美味加倍,快乐加倍!但不能强迫,用交换的方式去引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