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块银元-散文随笔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6
  我家几辈子都是老贫农,怎会有银元啊?可确实曾有过七块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这是姥娘的“私房”,作为嫁妆送给母亲的,最终又传到孙女辈了。“银元虽小,四代相传,亦守亦望,恩重情深”!

  姥娘家是长清县孝里镇西辛村,靠近“郭巨埋儿”的孝堂山。我家离那里隔着黄河,大约二三十里路,小时候过年跟着母亲走姥娘家,坐小木船渡河,要跑大半天,赶上风大或者封凌坐不上船就要等。我记事的时候,姥爷已经不在了,只有姥娘自己过,住在半间石头房里,另有2间低矮的房子没有顶。后来知道,姥娘姓胡,有四个孩子,儿女成双,母亲排行老二。大舅是个木匠,手艺不错,曾给我家做过一张“八仙桌”和“脸盆架”,很精致;他结婚时家里穷的住不开,就借住在一个地主院的南屋里,一住就是几十年,直到改革后才有了自己的房子。听说二舅是在十五六岁时夭折,小姨也是十几岁因肺病早逝,接阴亲埋在附近的石岗村,我还曾跟着表哥去走过亲戚。我对姥娘家的了解,多数是听母亲说的,也有在那儿住的时候知道的。姥娘高个子,半大脚,体格健壮,走路一阵风,办事麻利,脾气大,人刚强,干啥事都要好。人民公社年代,她曾多次获得劳动模范,还出席过县里的劳模大会。可老人家命苦,出生在山区的坦山村,家里很穷,从小吃苦受罪,还与弟弟脾气不和,经常吵架,这是我去舅姥爷家走亲戚听说的;中年又失夫丧儿女,后来熬到大儿长女成家了,她独自过了20多年;晚年姥娘得了半瘫,曾在我家住过几年,母亲尽了女儿义务;1974年春,因卧床多年无奈在痛苦中离世。出殡时母亲带我参加了丧事,但由于正在上学,没结束我就回来了。这就是我对姥娘家的大体了解,后来就较少走老娘家了,更没有给老人扫过墓,至今遗憾。借此代我全家缅怀外祖父母的恩情,也忏悔我未尽的“孝道”。

  姥娘有个很出名的手艺,就是给妇女接生孩子。旧社会农村没有什么医疗妇幼机构,产生孩子就是靠自然生养,辅助接生的妇女多数是胆子大、不怕脏,还得心细善良。姥娘的性格和身世很符合,所以从年轻就给人家接生,凭这个手艺可以混饭吃,偶尔还得到“大户人家”赏赐。姥娘的“私房”银元,估计就是那时候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肯定也多不了。按照“女儿是母亲小棉袄”的风俗,她在女儿出嫁时,家里没有其它可陪送,就将七块银元作为嫁妆,悄没声的给了女儿。从那,母亲格外珍惜,从不显摆,因为她承载着母爱,也寄托着感恩,几十年陪伴在老人身边,藏了又藏,偶尔拿出来看看,也多是释放一种思念或回忆。

  我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我弟兄三个都成家后,我一家始终和老人共同生活,所以母亲时常给我和妻子叙说一些七长八短的事情。母亲告诉我,家里原来有七块银元,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想用来换粮食救命,没人要;大概在1968年前后,家里日子实在过不下,无奈在当地银行用2块银元兑换成人民币,给我们弟兄仨买了衣服;剩下的5块曾几次拿出来想接济生活,但最终没舍得再卖,就像爱护孩子一样保住了。老人家很后悔卖掉的`那2块,为此经常埋怨自己“糊涂”。母亲没有闺女,她不可能再像姥娘一样当“嫁妆”送出去,只是珍藏着,用来缅怀姥娘,也寄托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构想,至于怎样安排使用并没有明确的主义。1992年春节,妻子当将自己的金戒指、耳环送给母亲时,母亲才告诉说,家里藏着几块银元,意思是让儿媳收起来或者去换付银首饰。妻子执意不肯,还是让她个人藏着。1997年秋母亲突发心脏病去世后,妻子把那套金首饰作为陪葬品放进母亲的棺材里。出殡后,父亲在衣柜的角落里找出一个破手电筒,打开后从里边倒出了用红布裹着的五块银元,悄悄的交给了我妻子。这倒不是父母有偏向,我看的出,老人的考虑是,既然儿媳孝敬了金首饰,就把银元交给儿媳保管。妻子想了想,也觉得是该做处理的时候了,毕竟父亲年纪也老了。我们弟兄三个下边有4个女孩,她当即就分给每个孙女一块,只留下一块作纪念,还告诉孩子们,这是奶奶一辈子的“宝贝”,传给你们做个纪念,记得感恩,记得咱家。孩子们噙着眼泪收藏起来,虽然默默无语,但懂得银元背后的分量和意义,不是看重的表面价值。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我心里一直思忖着:一块银元值不了多少钱,更不是稀世珍宝,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无价之宝”,它载负着两代人的艰辛,也蕴涵着母爱亲情。姥娘当初为赚到这几块银元,不知跑过多少腿,吃过多少苦,是承载着牵挂和祝福交给了女儿;母亲为守住这几块银元,更是守住一种思念,宁可挨饿受罪,宁可艰辛度日,始终没有舍得卖出去,最终仍是承载着温馨和期望传给了我们的后代。今后,至于银元能否保藏住、能传多久,这很难预测,也无关紧要,但注定了我的后辈们会在伤怀中思念,在思念中感恩,在感恩中传递,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必将世代相传,弘扬光大!

七块银元-散文随笔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我心里一直思忖着:一块银元值不了多少钱,更不是稀世珍宝,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无价之宝”,它载负着两代人的艰辛,也蕴涵着母爱亲情。姥娘当初为赚到这几块银元,不知跑过多少腿,吃过多少苦,是承载着牵挂和祝福交给了女儿;母亲为守住这几块银元,更是守住一种思念,宁可...

品味亚洲第一街散文随笔
仔细看中央大街上,那精巧,密实,光亮、圆润的一块一块“面包石”。让人不由惊叹:这简直就是玉石,而路石铺得这样艺术,在中外建筑史上都是少见。据说当时一块方石的价格就值一个银元,整条街大约铺有方石87万块。那时,三块银元够一个中国老百姓生活一年,1公里长的中国大街,那几乎就是用黄金铺路。 通常在路面铺...

鲁迅革命事迹
鲁迅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砍头示众,而许多围观的中国人都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日本人投去严厉的目光。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

鲁迅一生中奋斗的故事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抱着到“异地”去寻“别一类”的“人们”的目的,离开了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当时的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这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所从来没有过的。在课...

冰心随笔精选
冰心随笔精选篇一:我的故乡 我生于一九○○年十月五日(农历庚子年闰八月十二日),七个月后我就离开了故乡——福建福州。但福州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我的故乡,因为它是我的父母之乡。我从父母亲口里听到的极其琐碎而又极其亲切动人的 故事 ,都是以福州为背景的。 我母亲说:我出生在福州城内的隆普营。这所祖父...

乡村的清明散文随笔
一张张长方的黄草纸折两折,用剪刀剪出一个个连缀着的大“银元”或带方口的“铜钱”,一张张金箔纸、银箔纸,叠成一个个金银大“元宝”,折的是思念,叠的是挂牵。剪纸钱和折元宝,都是相当耗时费力的,如今社会进步,冥器店也有刻镂好的纸钱、叠好的元宝出售。 上坟,本地没有“清明后几日”的说法,一般在清明...

鲁迅简介300-400字以及一个小故事200字的 谢谢了!!!
篇一:鲁迅小时候的故事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一...

鲁迅的个人资料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鲁迅一生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

鲁迅时代背景
鲁迅所处于1881年-1936年的时代,是正处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期。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国侵华。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3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