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如何?是否良好呢?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总体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38.6%,其中,产业数字化占比80.9%,远高于数字产业化占比(19.1%)。从数字经济就业结构来看,产业数字化招聘占比也高于数字产业化,其中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占比及薪资均高于第二、第一产业。从薪资来看,数字产业化领域薪资总体高于产业数字化领域,数字产业化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
数字经济高速增长,产业数字化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39.2万亿元。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GDP重所占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20年的38.6%。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呈现出高质量、高增速的双高特性,同时也加快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的“新四化”趋势转型的步伐。
从数字经济内部结构来看,2020年疫情下,一方面,数字产业化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发展,产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备,2020年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比重由2015年的25.7%下降至2020年的19.1%。
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深入发展获得新机遇,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数字化新模式接替涌现,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前景广阔,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全面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孕育广阔成长空间。
2020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15年的74.3%提升至2020年的80.9%,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输出强劲动力。
产业数字化是就业吸纳主体,呈现三产大于二产大于一产特征
从数字经济就业结构来看,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32.6%,占总招聘人数比重达24.2%,就业岗位占比显著高于同期数字产业化规模占比。产业数字化招聘占比仍然高于数字产业化,招聘岗位和招聘人数占比分别达到67.5%和75.8%,吸纳数字经济就业能力更强。
由此可见,产业数字化是就业吸纳主体。从产业数字化招聘岗位来看,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就业岗位占比高达60.2%,远高于第二产业的7.1%和第一产业的0.1%;薪资方面,第三产业薪资为8200.7元/月,高于第二产业1256.7元/月和第一产业1976元/月。
数字产业化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平均薪资高于产业数字化
从薪资来看,数字产业化领域平均月薪达9211.9元,高于产业数字化平均月薪1097.1元,说明数字产业化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相同学历条件下,数字产业化领域薪资也总体高于产业数字化领域,如产业数字化领域专科及以上岗位平均月薪达13057.5元,数字产业化领域约为12366.6元,平均薪资差距约为5.6%。
——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四化”框架带领数字经济高速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以数据价值化为基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数字化治理为保障的“四化”协同发展生态,既是重大的理论命题,更是重大的实践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
四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四者间的关系,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
中国数字经济早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的先天优势,网民规模的高速增长为互联网行业的崛起提供了天然的优质土壤。2012年以后,网民增速趋于平缓,移动端时代到来,促使中国数字经济进入成熟发展期。
总体而言,中国数字经济的主要商业模式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演变,从信息传播到电子商务,从网络服务到智能决策,新模式和新企业不断涌现,商业模式重心向用户端倾斜,技术成为行业核心的驱动力,但争夺流量和积累用户规模仍然是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要素。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上涨 对GDP贡献明显
根据中国信通院于2020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35.8万亿元。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GDP重所占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19年的36.2%。
数字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不断增长。2014-2019年期间,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50%以上,其中2019年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7%,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高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产业数字化是核心
根据中国信通院于2020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我国从2005年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二分天下,到2019年主要以产业数字化为主。2019年数字产业化规模为7.1万亿元,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约为28.8万亿元。
数字产业化以软件为核 产业数字化在服务业爆发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我国数字产业化的结构从2012年的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到2019年以软件产业为主。2019年我国软件产业占数字产业化的比重上升至55%左右,电信业占数字产业化的比重则下降至28%左右。
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中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37.8%、19.5%和8.2%。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政府治理从低效到高效、从被动到主动、从粗放到精准、从程序化反馈到快速灵活反应转变,新型智慧城市已经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发展阶段。
数字经济的经济带效应明显
2020年12月28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区域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年)》,报告根据区域的数字创新要素、数字基础设施、核心数字产业、数字融合应用、数字经济需求和数字政策环境等六大方面进行评估。从省份的角度来看,2019年数字经济竞争力排名前五分别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
从城市的角度来看,2019年数字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天津、成都、重庆、宁波、武汉、福州、西安、厦门、青岛。
从地域分布来看,数字经济竞争力较高的城市仍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有11个东部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前三位,有1个中部地区城市武汉,有成都、重庆、西安3个西部城市从省市分布来看,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均有两个城市上榜。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区域聚集特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核心。这一方面是由于三地经济基础优势显著,可以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金等资源保障;另一方面三地扎实的产业基础,也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整体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仍未打破“胡焕庸线”。根据赛迪智库于2020年9月发布的《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白皮书》,相较2019年,2020年共有8个省份的数字经济指数排名有所上升,其中陕西、广西、云南、甘肃、内蒙古、新疆6省(区)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正拥抱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努力在新的赛道实现突破。
数字技术具有跨越地理特征的优势,未来,随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数字经济将会进一步突破地理条件限制,逐渐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为缩小东西部差距注入新动能。
十四五近百万亿规模
根据2020年11月初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规划强调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无疑成为投资者未来五年甚至十五年挖掘的富矿。2020-2026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到2026年,数字经济规模有望突破95万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在互联网的涌入下,中国也进入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新世纪以来虽然互联网行业经历了比较低迷的一顿时间,但这并没有将中国的数字经济全盘否定,随着互联网用户的高速扩张,我国的数字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并且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提升,大数据在生活中的不断应用,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一个飞速上升的趋势。
当下人们的出行活动各方面都与数字经济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大数据,云计算,5G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手机支付,手机出行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门,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各个领域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人工协作,智能出行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并且随着科技和创新风潮的引领下,数字经济还在不断地向其他领域扩展延伸。
不单单是整体上的上涨,在我国的各个省市数字经济都有着非常大的地位和作用,从2012年起,数字经济在各个省市中就扮演着一个重要的作用,随着网民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规模也越来越大,由原先的11%在短短几年中提升到了32,这还只是平均数,有一些省市的数字经济甚至超过了50%。
照这个趋势观测,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里数字经济都将是我国经济提升的主要动力,并且由于我国还具有比较完备的科学技术和基础设施,能够保证数字经济的稳步增长,在一些还不算完备的领域相关技术和产业结构等方面也会不断进行优化,提高改进。总的来说,数字经济在我国发展势头正猛,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体不可分割的一部门,并且在未来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总体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38.6%,其中,产业数字化占比80.9%,远高于数字产业化占比(19.1%)。从数字经济就业结构来看,产业数字化招聘占比也高于数字产业化,其中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占比及薪资均高于第二、第一产业。从薪资来看,数字产业化领域薪资总体高于产业数字化领域,数字产业化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
数字经济高速增长,产业数字化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39.2万亿元。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GDP重所占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20年的38.6%。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呈现出高质量、高增速的双高特性,同时也加快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的“新四化”趋势转型的步伐。
从数字经济内部结构来看,2020年疫情下,一方面,数字产业化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发展,产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备,2020年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比重由2015年的25.7%下降至2020年的19.1%。
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深入发展获得新机遇,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数字化新模式接替涌现,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前景广阔,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全面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孕育广阔成长空间。
2020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15年的74.3%提升至2020年的80.9%,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输出强劲动力。
产业数字化是就业吸纳主体,呈现三产大于二产大于一产特征
从数字经济就业结构来看,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32.6%,占总招聘人数比重达24.2%,就业岗位占比显著高于同期数字产业化规模占比。产业数字化招聘占比仍然高于数字产业化,招聘岗位和招聘人数占比分别达到67.5%和75.8%,吸纳数字经济就业能力更强。
由此可见,产业数字化是就业吸纳主体。从产业数字化招聘岗位来看,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就业岗位占比高达60.2%,远高于第二产业的7.1%和第一产业的0.1%;薪资方面,第三产业薪资为8200.7元/月,高于第二产业1256.7元/月和第一产业1976元/月。
数字产业化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平均薪资高于产业数字化
从薪资来看,数字产业化领域平均月薪达9211.9元,高于产业数字化平均月薪1097.1元,说明数字产业化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相同学历条件下,数字产业化领域薪资也总体高于产业数字化领域,如产业数字化领域专科及以上岗位平均月薪达13057.5元,数字产业化领域约为12366.6元,平均薪资差距约为5.6%。
——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状况是很不错的。是很良好的,我们国家的数字经济用的比较多。
整体状况非常的不错,而且发展特别迅速。发展非常良好。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
一是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由“接入鸿沟”变成“认知鸿沟”。伴随着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但是不同群体之间获取数字资源并抓住数字资源带来的机会和利益的能力依然有显著分别,疫情防控期间,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无法获取健康码而难以获取各类公共服务的问题凸显。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仍需加强。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仍然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稳定性和成熟度保证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亟需向纵深发展。
三是数字经济统计核算的“中国方案”有待进一步落地实践。国家统计局首次确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为我国数字经济核算提供了统一可比的统计标准,但是具体落地到地方仍存在较大困难,如何准确衡量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并实现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年份之间可比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供参考。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态势?
本文核心数据:基站数量,Ipv6指数,数字经济规模,数字经济占GDP比重 中国数字经济“4+N”区域格局 四省市经济发展环境对比 从经济体量来看,四个重点省市GDP水平总体情况良好,其中广东地区GDP水平常年位居全国第一位,2021年更是中国首个GDP跨上12万亿水平的省份;从增长趋势来看,各省市GDP均保持向上增长...
我国大数据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行业取得快速发展,赛迪CCID统计,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19.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6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0%,大数据市场规模包含了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收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并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伴随国家快速推动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智慧...
请问改从哪些方面写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写作:1. 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可以从统计数据方面来分析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趋势等情况。比如,分析各省份数字经济总量、占 GDP 比重、增速等情况。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可以分析各省份...
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怎么理性看待这一数据?
4. 此外,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揭示了信息时代的不平等问题。我们应关注数字鸿沟,确保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通过普及网络教育和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可以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谐发展。综上所述,理性看待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数据,意味着我们要在庆祝成就的同时,不...
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数字经济行业近年来展现出极强的增长动力,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同比增长9.5%,预计到2021年,这一规模将增长至45.2万亿元,增速加快。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逐年提升,2005年至2020年,占比从14.2%提升至38.6%,增速远超GDP名义增速,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在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内领先数字化咨询公司中大咨询认为,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在数字经济基础建设方面滞后。我国工业网络标准、技术、产业自主可控性仍待提高,且高端工业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关键工业软件等多被国外垄断,...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式有
保护个人隐私不被侵犯。同时,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监管,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这些举措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综上所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式是多元化、高速化、融合化及规范化并存,这四种形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的整体面貌。
如何理解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2. 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激发内需潜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随着中国对数字经济的投入不断加大,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先者。中国庞大的网民基数和数据资源,为数字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要素。同时,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为数字产品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需求。3. 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
数字中国的三大特点
第三,长期以来,我国数字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监管真空状态。这种状况既给行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建立一个既能促进数字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又能合理进行监管的体制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建议成立一个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管委员会,其职责包括协调发展与监管的关系,提升对...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企业是主体,政府营造发展环境的作用必不可少。“十四五”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需要高度重视我们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受制约的因素,加大创新力度,营造发展生态,迎接数字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工业互联网是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