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塞上曲是在什么情况写下的
这首诗写于卢纶的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时。早年间他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某的管职。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首边塞诗。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希望能帮助到你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塞下曲》
【内容】: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作者】: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注释】:
黯黯:同“暗暗”;
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咸:都。
【赏析】:
写出征战的残酷,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历史的纵深感。语言简炼,极富表现力。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 蝉鸣空桑林(1),八月萧关道(2)。 出塞入塞寒(3),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4),皆共尘沙老(5)。 莫学游侠儿(6),矜夸紫骝好(7)。 【题解】 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是别树一帜,颇为人们的称道的。这一首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的《塞上曲》,就是很有特色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注释】 (1)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2)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3)入塞寒:一作“复入寒” (4)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5)共:作“向”。 (6)游侠儿:指恃勇气、逞意气而轻视生命的人。 (7)矜:自鸣不凡。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韵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赏析】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本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诗人从军戍边,有感而发
唐诗有王昌龄、戎昱和戴叔伦的《塞上曲》。不知道你说的哪一首。
王昌龄《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
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
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
这首诗是诗人王昌龄在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古诗塞上曲是在什么情况写下的
一、王昌龄《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1),八月萧关道(2)。 出塞入塞寒(3),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4),皆共尘沙老(5)。 莫学游侠儿(6),矜夸紫骝好(7)。 【题解】 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是别树一帜,颇为人们的称道的。这一首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
《塞上曲送元美》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送别诗,明代中期,边事屡起,北方的鞑靼多次入侵,直接威胁国都北京,诗人和王世贞同为明“后七子”领袖,友谊笃深,诗人作此诗送别王世贞奔赴前线,并勉励其勤劳边务,以分国忧。赏析 开篇“白羽”两字就点明边塞军情紧急,古时军事文书插上鸟羽,表示此书十万火急,须像飞鸟...
塞上曲诗歌鉴赏答案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从对...
原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什么诗?
《塞上曲》这组诗当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本首诗即是组诗的第一首。
王昌龄的塞上曲是什么意思?
《塞下曲》系由汉乐府《横吹曲辞》中的《出塞》、《入塞》衍变而来,内容多写边塞战事。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
王昌龄《塞上曲.秋风夜渡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王昌龄《塞上曲.秋风夜渡河》表达的情感:诗歌以描写边塞的荒芜萧条、士兵们在无比严寒困苦的战场上浴血奋战,到头来却没什么军工等,描述了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以此来抒发自己对受苦的士兵们的同情和强烈的反战之意。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
《塞上曲》唐诗鉴赏
塞上曲 戎昱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戎昱诗鉴赏 首句写塞外大风掠地而过,将烧山的猎火吹得火势熊熊,从这座山头连到那座山头。一方面显示了打猎场面的壮阔,另一方面也揭露边将沉湎于狩猎的情况。次句接着写由于打猎之故,碎叶城城门大开,防守疏...
“黄河九曲冰先合”的出处是哪里
《塞上曲》周朴 翻译、赏析和诗意塞上曲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中文译文:在边疆的歌曲一阵风吹来,一阵沙硕跑,有人走过,却没人家。黄河是九道转弯,冰先合起来,紫塞到了三个春天,却看不到花。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朴的作品,他以...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哪首诗
《塞上曲》这组诗当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本首诗即是组诗的第一首。《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李白诗歌塞上曲原文及赏析
李白诗歌《塞上曲》原文及赏析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看上去,这是一首征人出塞的歌,表达了戍边士卒休兵息战的愿望。但是它并不是一般的厌于兵事的牢骚,而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