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兵,绿营兵制有什么特点?
绿营兵制有什么特点?
绿营兵制的特点:
(1)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 (2)绿营主要是步兵,分为战兵和守兵两种。此外还有少许马兵(骑兵)和水师。其营制分标﹑协﹑营﹑汛四种。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所属称标,副将所属称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称营,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称汛。标﹑协管辖一至五营不等,营以下分若干汛。每营的人数少则二三百人,多则六七百人。按道里远近,计水陆冲缓,分汛布防; (3)绿营的军职以总督为最高,节制总兵以下各级军官。而各省区绿营自巡抚﹑提督﹑总兵各标以下统归所在总督节制。巡抚原则上不节制提镇。但在不设总督的省份及巡抚兼任提督的省份均可节制镇协。 (4)绿营在边区,如新疆﹑蒙古和 *** 等地建立了屯戍制度。地方绿营基本任务是“慎巡守,备征调”。此外,绿营还担负差役﹑西北用兵﹑东南海防和边防﹑屯戍﹑河工﹑漕运﹑守陵等任务。 (5)绿营在内部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比如以文制武,地方绿营的各级统兵官均归地方最高文官统辖或节制。第二是确立了一套互相分权,相互牵制的体制。第三是实行兵皆土著,将则调补,兵籍和兵饷的发放统归兵部的制度。于是将不得私兵,兵不为将有,权利悉归中秧。清朝时期的绿营兵主要由以下哪一兵种组成
绿(lù)营,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在咸丰以前大约六十万左右,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在清朝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初平定三藩之乱及在乾隆中叶以前的历次战争中,绿营都曾起到重要作用。
士兵为世兵制,父死则子继。将兵由兵部直接统辖,将领无法直接统兵,有效地防止军人拥兵自重。随着八旗军的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强。 清朝中期以前,绿营尚称精锐。但以后承平日久,营务废弛,日趋腐败。自嘉庆初年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时即已不能得力,至咸丰间镇压太平军时,更屡战屡败。于是自同治至光绪年间历经裁汰,最后被改编为警察性质的巡防营,失去了常备军的作用,绿营之制仅存空名而已。 清初由汉兵编成的分驻在地方的武装力量,用绿旗做标志。清中期开始,为了加强对战斗力强悍的绿营(相对于腐化堕落的八旗而言)的控制,清 *** 开始不断地加派旗人担任绿营中的中高级军官。乾隆后期开始,绿营逐渐成为以汉兵为主旗人主导的军队。“绿林好汉”、“绿营兵”怎么念
有的人将“绿(lù)林好汉”念作“绿(lǜ)林好汉”,他还说出了道理:好汉们出没的地方就是绿色的森林,所以称为“绿(lǜ)林好汉”。可是这样的读法和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这“绿(lù)林好汉”是出自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聚集在现在湖北省的大洪山一带,这地方的山名叫做“绿(lù)林山”。因为这次农民起义,引发了其他地区的农民大起义,最终推翻了王莽政权,产生了东汉王朝。后来,人们就以起义的地名称这次起义为“绿(lù)林起义”。以后,称聚集山林反对官府的人为“绿(lù)林好汉”,渐渐地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也自称为“绿(lù)林好汉”。 因为“绿(lù)林好汉”出自地名,所以不能念成“绿(lǜ)林好汉”。 应该注意的是,出自历史的“绿(lù)林起义”开头字母要用大写,这是因为,汉语拼音规则中规定,地名开头大写的要求。 此外还有两处“绿”是读lù的。 一是“鸭绿江”。“鸭绿江”是古代朝鲜语的音译,并不是江水绿如鸭子的头。 二是“绿营”。清朝军队中,满洲、蒙古等少数民族和一部分汉族编为“八旗”,称“八旗兵”;汉族编为“绿营”,称“绿营兵”。“绿营”得名于旗帜,他们的旗帜经常是绿颜色的。既然是来源于绿颜色,读成lǜ应该是不算错的,但是,现在的字典上注音就是lù,所以还以读lù为好。
是什么意思,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区别,绿营兵图片
八旗兵都是满族人,而绿营兵一般都是 ***
清朝前期时绿营兵是很重要的常备军,后来因为国力衰弱操练不力,最后变成了巡防部队;而八旗兵一直都被清朝皇帝当做自己的最精锐部队培养的,两支不同的军队,由于执政者的偏见不同,所以差距很大。 至于图片的话,我给你描述一下,那种带着圆顶帽子的就是绿营兵,而那些穿着甲衣头上带着铁甲的便是八旗兵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
八旗兵分为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驻京八旗也称京营八旗?禁旅八旗,分为郎卫和兵卫?
驻防八旗由镶白?正红?正蓝?镶蓝?镶红等下五旗担任,分驻全国冲要城镇,以畿辅?东北?内蒙古为最多,作为震慑地方的武力,分由各地将军?都统?城守尉统率?
八旗兵为世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挑补为养育兵,即预备兵?
绿营兵是参照明代军卫制度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得名?有骑兵?步兵和守兵之分,骑兵和步兵也称战兵,沿江和海处设有水师?
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实行薪给制,按年或月发一定的银饷和米粮?武器装备主要有弓?箭?刀?矛等冷兵器,炮?鸟枪?铳枪?抬枪及火箭?火球?火罐?喷筒等火器,此外还有云梯?藤牌?鹿角等?八旗兵的薪饷和武器装备均优于绿营兵?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八旗兵与绿营兵战斗力下降?此后组建的湘军?淮军?防军?练军又相继不堪用,最后的新军也随清朝的灭亡而终?
清代兵俑
清朝的八旗军和绿营军的区别在哪
八旗和绿营都是清朝常备军,八旗相当于野战军,绿营相当于地方部队。
清朝初期,只有八旗军,包括满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八旗是一种军民合一的制度,它既是军事编制,也是行政编制,平时按旗籍从事生产劳动,战时按旗籍 *** 男丁出征打仗。 清廷入关后,地盘大了,人口多了,既要镇守地方,又要和南明军队、农民起义军作战,而满、蒙、汉八旗军队加起来满打满算也才十几万人,很明显不够用,所以清朝接收了大量的投降的明朝军队,改编为仆从军,地位待遇低于八旗兵,用来守备地方和当炮灰,因为使用绿色的旗帜,所以称为绿营兵。 清朝中后期,由于八旗军腐化堕落,到了不少马甲兵(八旗骑兵)连马都不会骑的地步,所以不得不把原来低人一等的绿营兵当主力使用,也就是说,绿营兵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了。比如三潘之乱时,绿营实际已经是平叛的主力。 总而言之,绿营兵就是清朝入关后投降的原明朝军队,而汉八旗则是清朝入关前投降的明朝军队。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朝是被自己的军队给推翻的。清朝 时候绿营兵数量比八旗兵多这么多为什么清朝 *** 不怕他们造反,这么多 *** 士兵清 *** 是怎么管理的?
绿营兵-----清代经制兵(正规军)之一。用绿旗作标志,以营为建制,故称绿营兵或绿旗兵。
清顺治初,以骑兵为主的八旗兵不适于江南水网地域作战,加之兵力不足,清廷遂以归附的明军和收编汉族地主武装改建绿营兵。兵种分骑兵、步兵(含战兵、守兵);沿江、沿海设有水师。员额时有增减,一般为60万,嘉庆时多达66万。实行募兵制,招募当地壮丁为兵。兵皆土著,一经入伍即编入兵籍,终身不改。遇有缺额,骑兵拔于步战兵,步战兵拔于守兵,守兵拔于余丁,无余丁乃募于民。凡绿营武职副将以上选拔任用,由皇帝及兵部决定,其实权操于兵部;参将以下,按月升选;守备以上武官,采取升迁调动制;各级官兵凡升迁,均实行回避制。绿营兵的主要任务是分驻各省镇戍,依所辖地域大小、远近和险易,因地设官,因官设兵,列汛分营,唯巡捕营驻京师(今北京)隶八旗步兵营统领。武器装备、兵饷和待遇远不及八旗兵。绿营的最高武职长官为提督,战略单位为镇,基本编制单位为营。营以上各级均设衙门,作为办事机构。 朝廷为控制兵权,逐步实施“以文制武”,即以文臣督、抚监督和节制武官提督、总兵。各省视情设置数镇,每镇设总兵一员,总兵之上设提督,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各镇总兵。巡抚兼提督者有权节制所属各镇。巡抚、提督之上设总督,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巡抚、提督和总兵,为该区域的最高军政长官。总督、巡抚、提督和总兵,均各有直属亲兵,统称本标,分称总督标、巡抚标、提督标、总兵标,简称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另有军标,设于四川、新疆等地,山将军统辖。标辖二至五营,分称中、左、右、前、后营,居中镇守,以备征调。镇辖协,由副将节制。协下设营,按地势险要程度编数十人至千余人不等,以守备地名命名,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管。营下设汛,每汛数人至数十人不等,由千总、把总统领。提督以下将领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其军令受总督和巡抚节制,兵权归于朝廷。绿营兵参加征战,均由皇帝另派经略、参赞大臣统领,其将领一般不予任主帅。兵员多临时从各镇中抽调,集中使用,致使兵不为将有, 绿营(8)兵制(1)
绿营兵,绿营兵制有什么特点?
比如以文制武,地方绿营的各级统兵官均归地方最高文官统辖或节制。第二是确立了一套互相分权,相互牵制的体制。第三是实行兵皆土著,将则调补,兵籍和兵饷的发放统归兵部的制度。于是将不得私兵,兵不为将有,权利悉归中秧。 清朝时期的绿营兵主要由以下哪一兵种组成 绿(lù)营,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
绿营的兵役制度是怎样的?
绿营兵役制度主要有三大点:第一,终身制。一旦士兵加入绿营,便终身成为职业军人,无法退伍。兵籍由兵部管理,如需裁撤或调动,需兵部批准。士兵年满五十,体衰力弱,将解除现役,停止粮饷。如有子弟在营,可领取养老饷米;如无子弟,则领取守兵粮。因作战受伤或患病致残,不受年龄限制,皆可领取相应养...
清朝兵制的绿营兵
绿营兵以“镇”为基本单位,作为全国各大镇戍区的基础,每个镇设总兵1员,作为主将。在总兵之上设有提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各镇总兵;又有巡抚,其兼提督者有权节制各镇。在巡抚提督之上,又设总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巡抚、提督和总兵,为该区域的最高军事长官。各镇绿营兵按协...
中国古代有什么兵役制度 各有什么特点
8. 卫所制:明代的卫所制与元朝军户制相似,兵籍可世袭。卫所下的军事组织结构严密,什伍之长在其编制之外。9. 八旗绿营制:清代主要实行八旗和绿营兵制。八旗兵主要由满族人组成,绿营兵则是汉人军队,两者分别负责不同的军事任务。
历代兵制清朝兵制
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实行薪给制,发放银饷和米粮,装备有冷兵器如弓箭、刀矛,以及火器如炮、鸟枪等。八旗兵的待遇优于绿营兵。鸦片战争后,八旗兵和绿营兵因腐败不堪使用,催生了勇营,如曾国藩的湘军,其特点是兵必自召,将自选,训练自主。湘军的兴起标志着兵权下移,清朝兵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新军是...
汉八旗和绿营,汉军八旗和绿营军的区别
一:汉军八旗的人员如八旗户籍,享受满洲籍待遇;绿营只有汉族待遇 二:汉军八旗相当于中央军,归皇家调动;而绿营相当于地方军,地方的总督、巡抚﹑提督皆可调动。 绿营军,因使用绿色旗子而得名,也称绿旗兵,又以营为主要编制所以通称绿营军,兵员以 *** 为主,清初开始设置为清八旗军的主要辅助军队,驻扎在全国各地,受...
绿营兵什么意思,绿营兵是什么意思
一省绿营:一个省的绿营兵。 清*** 招降明军、招募 *** 组织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所以称为“绿营兵”,独立于八旗军。 古代士兵服装上一般会有一个“兵”或“勇”字,这是什么意思啊? “兵”是国家的正式武装力量,拿国家的俸禄,死后有很高的体恤,“勇”是民间招募的,是临时性的军事力量,只在...
清朝的绿营是什么意思
清朝的绿营是国家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在咸丰以前大约六十万左右,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在清朝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初平定三藩之乱及在乾隆中叶以前...
清代的军事制度?
清朝先后有8支武装力量:八旗兵、绿营兵、湘军、淮军、防军、练军、海军和新军,兵制经历了传统军制(经制兵)到勇营制(湘军、淮军)再到传统军制 (防军、练军)到近代军制(近代海军、新建陆军),装备由冷火器到火器的过程。下面逐一介绍八旗兵、绿营兵、湘军、海军和新军的创建、性质、特征、建制...
绿营编制
绿营兵种包含步兵、马兵与水兵,装备以冷兵器如刀、枪、矛、箭为主,但也配备有鸟枪、铳枪、抬枪甚至大炮。然而,绿营的装备和待遇相较于八旗军队明显较低。到了康熙年间,绿营制度更为严密,兵部直接管辖将兵,将领不能直接指挥士兵,平时士兵作为差役分派各地,战时才临时分配给将领,以此防止军人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