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的文化内涵
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寻根运动兴起的另一个直接的文学刺激来自拉美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始终洋溢着一种反叛传统的气氛,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成为许多作家取法的样榜。充满本土风情、传说、魔幻般历史现实的拉美文学的成功有效地扭转了这一唯“现代主义”马首是瞻的倾向,作家们开始意识到本土传统同样是激发文学创造活力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他们返身回顾,寻找中国文化的“根”,希图为中国文学的再造注入民族文化的活力。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对“传统” 的理解,不同的人经常有各异的角度与看法,比如,哪一时间段的传统?哪个地域的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大传统”,还是“礼不下庶民”鄙野百姓的“小传统”?等等。同样,寻根文学运动中,作家们共同对文化渊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于要寻的“根”,他们的关注点、兴趣点、兴奋点远非一致。宗仁发在众多的寻根文学作品中归纳出三种倾向:(一)“现实生活背景中延续传统文化状态,艺术创造中流露传统文化态度。”比如汪曾祺、何立伟、阿城的一些浸染着中国儒道精神的小说。尤其是阿城的《棋王》,经常被列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认为这篇小说充分表现了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想精神,作为人对世俗生活超越的凭藉的文化蕴味。(二)“从一个特殊地域或领域入手,溯源而上找寻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土壤。”这一类小说包括贾平凹的“商州系列”、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莫言的“红高梁”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以及韩少功带有湘西特色的几个中短篇、王安忆的《小鲍庄》等。这些作家在一个时期内以自己熟稔的地域为素材,深入地探求民族文化滋生的远因,并且企图将失落的自然旺盛的生命力找寻回来,对民族文化中深藏的愚昧蛮荒也有所批判。(三)“把市井、市民气息作为透视民族文化的窗口,描摹出光怪陆离的世俗画面。”这些作品较有代表性的有陆文夫的《美食家》、邓友梅的京味小说、冯骥才的津味小说等。(3)
如前所述,“寻根文学”仅是一个松散的大趋势。如同批评家所区别的那样,韩少功追慕的是楚文化的绚丽狂放,贾平凹迷恋的是秦汉文化的朴实深重;阿城、李杭育都对老庄、佛、禅以及种种非规范的民间文化表示喜爱,而张纬则多少为儒家精神与人格理想所感动;张承志不顾一切地投入草原,投入一片回族的黄土高原,郑万隆则坚定地植根于他的“那片赫赫山林”。那么,在寻根文学纷繁的头绪和景观后面,是否潜藏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统一主题?
期望上述作家忠实无误地阐发某一典籍、还原某一段历史原貌、实录某些风俗风情,这显然是迂腐之念。无庸置疑,作家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在“寻根文学“中,传统文化并非在学科的意义上逻辑地发展,作家不如说是将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重新提取出来,用以阐释、制约或针贬当代文化中的某些基本问题,这是引证往昔向当今发言。换而言之,寻根之于文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对传统的考证、梳理等,无宁说,“寻根”为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美学想象,作家们借某些传统文化构思出一幅幅寄寓理想人格与理想生存方式的图景,“追往古而思将来”。正如南帆所指出的:“‘寻根’并非劝诫人们返回远古,而是通过传统文化的镜子喻示当代文化的欠缺。尽管许多“寻根文学”所出示的生存图景看起来古风犹存,但实际上它们是作为一种彼岸的景观与现实之间产生相互参照。‘寻根’的积极意图无宁说是引入一套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参与现实。”(4)在这个意义上,“寻根文学”并非为未来的社会提供一套经济学指标或展示一个社会规划远景,而是力图从美学的维度为人们展现出更自由的生存图景,规引未来的趋势。它以种种独特的文化姿态、价值观念出示了某种异于现代性话语的向度。这也就是八十年代的“寻根”想象之于文学,“寻根文学”之于社会的贡献所在。
寻根文学的文化内涵
在“寻根文学“中,传统文化并非在学科的意义上逻辑地发展,作家不如说是将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重新提取出来,用以阐释、制约或针贬当代文化中的某些基本问题,这是引证往昔向当今发言。换而言之,寻根之于文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对传统的考证、梳理等,无宁说,“寻根”为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美学想象,...
寻根文学
一、寻根文学的核心是探索人类文化源头。这类文学作品通过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层面的深入挖掘,探寻人类文化的根源,展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这种文学创作旨在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二、寻根文学关注民族精神之根。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何说《诗经》是“根文学”?
说《诗经》是“根文学”,是因为《诗经》为后代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从中可以找到诗人学诗、作诗的师承渊源或者追求审美思想的根源,可以看到后来诗作的来龙去脉。
文化寻根意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
同时,寻根文学在创作手法上也具有独特性,常常运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隐喻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这种表现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哲理性和诗意美。总的来说,寻根文学是一种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的文学创作潮流。它通过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层底蕴来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意识,展示了中国传统...
寻根文学的根是什么
1、寻根文学的“根”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2、寻根文学: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
文学作品<根>的介绍
强调《根》是文学作品,并不意味我们贬低它的历史含量和认识价值,恰恰相 反,形象大于思想,正是它的艺术再现,使读者们更深刻地认识了美国黑人乃至美 国的一段历史。 回顾美国文学,以最敏感的黑人问题为题材的作品已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类别, 据说其中是《汤姆大伯的小屋》、《飘》和《根》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
寻根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寻根文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文化根源的探索 寻根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潮流,特别重视对于文化根源的追寻和探索。它致力于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通过作品展示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以追溯文化的根源,彰显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二、深入乡土,关注地域文化 寻根文学往往深入乡土,...
寻根文学的特点是什?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发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文坛。这一文学形式致力于挖掘传统意识和民族文化心理,强调文学之根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提出文学创作应立足现实,同时超越现实,揭示影响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寻根文学的兴起背景,是中国社会变革的...
寻根文学指的是什么文学?
寻根文学是一种以探索个人、民族或文化身份的文学形式。它通过回顾历史、追溯文化根源以及探究传统价值观等方式,表达个体对于自我认同和归属感的思考。寻根文学通常关注于个人成长经历、家族历史、民族传统和文化遗产等主题。它强调对于过去的思考和思维方式的批判性反思,以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