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什么?
徽州,即现在的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三次迁徙高潮主要源于两晋“永嘉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两宋“靖康之乱”。
大禹时代前后,徽州氏族多属三苗族和古越族土著先民。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闽粤越人和部分中原华夏族人先后迁居徽州。到汉末时期,史称徽州居民为“山越”。晋永嘉之乱,北方人口纷纷南徙徽州,当地土著越民同北方华夏族友好共处、通婚融合,逐步统一融合为汉族,山越之称即告消亡。
从徽州族史考证看,徽州除本土氏族外,多为北方迁徙而来。特别是在晋、唐、宋时期,形成了三大迁徙高潮,主要源于两晋“永嘉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两宋“靖康之乱”。此外,还有为官不归和文人学士慕恋新安大好山水栖此不回。
徽州宗族构成:
望族(又称“大姓”、“正姓”)
徽州多名门望族,素有“新安十五姓”和“徽州八大姓”之说。据徽州史志和《新安名族志》,“新安十五姓”是指古徽州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十五大姓。“徽州八大姓”是指“新安十五姓”中的前八姓,即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大姓。
2. 小姓、客姓、九姓渔民
除了上述名宗“大姓”、“正姓”之外,徽州还有一些“小姓”、“客姓”和“船民”等杂姓。“小姓”主要指佃仆,多为官宦、财主、富商等权贵大户奴仆。“客姓”主要是明代以后由安庆府迁徙而来的移民,多在旷野搭棚而居,也称“棚民”。“船民”多为元末陈友谅及其部下的子孙九姓(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后裔,终年在新安江流域靠撑船、背纤等苦力为生。以上三类,在封建社会地位低微,不能与大姓联姻,具有明显的等级色彩。
说到徽州迁徙史,还必须要提到“篁墩”这个地方,它是徽州士族的发源地,要研究徽州、了解徽州人的历史,都要在这里寻根。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G1I 历史 2014-12-07
作业帮-是干什么的呢?让我来告诉你
优质解答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不分先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是同时开展.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中原人为主,目的地是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带;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
这三次大移民是民间的自发组织,不是官方有目的组织的,相反,一开始官方政府还是强烈反对的,如闯关东,就是因为东北是清政府的龙兴之地,不许汉人居住的,怕是破坏了龙脉.所以山东河北的农民们就想方设法一闯而过,闯关东,就是山海关以东.在当时这也是一件极其凶险的事.
1、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旧中国,山东人口稠密,灾害频发;关东则地广人稀,沃野千里,史书说:“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历史上两地有紧密地缘人缘联系,一是逃荒农民闯关东成为主流.“闯关东”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进入民国时期,“闯关东”浪潮居高不下.1927、1928、1929连续三年超过百万.
2、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走西口》,久为人所熟知.“西口”指河北张家口以西的长城沿线关隘(一般指杀虎口,明时称杀胡口,张家口等则为东口).因为中原地区人口众多,而且经常闹灾荒,所以,流民走过西口,过长城,就可到达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带谋求生计.走西口流民来自华北各地,而以山西人为主流.“走西口”流民潮持续了300年.
3、下南洋:南洋包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地.指流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下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绝对多数.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都是贫苦民众抗争命运、艰难创业生存的历史,都是一段段苦难与艰辛、血汗与泪水交织而成的回忆.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人类迁徙,其中“闯关东”历经的时间最长、经历的人数最多.据史料记载,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先后有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这种历史鲜见的移民现象被称为“闯关东”,是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活动.
移民,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不鲜见的,几乎每次王朝更替的时候,都会随着战乱而涌现出大批的难民,不堪忍受战争的蹂躝而成群结队的,整个家族的,整个村子的,甚至是整个地区的大量外迁.如两晋时期的客家人南迁,北宋末年的中原人南迁,还有民国末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在大陆混不下去了,被赶到几个小岛上,这也是迁,是被动的迁.因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人们,倍尝了流离失所的逃亡之苦.他们往往发出了“宁做太平犬,莫做乱离人”的感叹.
和在官方战争的压力下而四散奔逃的难民相比,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属于民间的自发运动,因为他们不是为了逃避战乱,所以也就没有那种逼不得已,象惊弓之鸟一样的哀怨情绪.没有那种失败、绝望,听天由命,跑到那里算那里的亡命天涯心态.在这三次的大迁徙中,人们都是怀着一个美好的梦出发的.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勇气,带着开创新生活,打造新天地,追求幸福富裕生活的向往而走上了漫漫的迁徙之路.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准确的说应该是北人南迁(方向性)第一次:西晋的永嘉之乱第二次:唐后期的安史之乱第三次;北宋的靖康之变
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什么
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1、走西口: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进行人口大迁徙,背井离乡,打通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2、闯关东:在十九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人口迁徙数量...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3、闯关东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闯关的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
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是?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
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什么?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不分先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是同时开展.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中原人为主,目的地是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带;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这三次大移民是民间的自发组...
论述中国三次人口南迁
三次大迁徙分别发生在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时期。永嘉之乱时,西晋政权在西晋永嘉年间被迫南迁至江东健康(南京),史称东晋。此次迁徙使得大量北方汉人中的精英南迁,促进了江南与南下中原人士的交流,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诸多方言如闽南话、闽北话、客家话等都在这一时期形成。...
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2、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六次人口大迁徙
第三次就是在十二世纪,遭到了女真民族的攻击,而首领就带着自己手下来到江南,此时江南的经济比中原好的不能再好了,环境优美,很适合人们居住,这也是人们都愿意跑到江南进行去生活。第四次,明朝初期,由于经过之前几次的人口迁移,北方的人口骤降,北方的人口不足全国人口的一半。在加上北方人少,...
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什么?
?题目 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G1I 历史 2014-12-07 作业帮-是干什么的呢?让我来告诉你 优质解答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不分先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是同时开展.闯关东是...
中国古代人口南迁在北宋结束还是南宋还是宋。别抄袭
三次大迁徙分别发生在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三个时期。在永嘉之乱中,西晋政权被迫南迁至江东健康(南京),史称东晋。这一时期,大量北方汉人中的精英南迁,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徙,促进了江南与南下的中原人士的交流,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安史之乱期间,唐朝的兵役...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迁移是什么?
今天就与大家一起简单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六次人口大迁移,看看当年我们的家族祖先的迁徙轨迹。第一次:西晋“永嘉之乱”时期 晋朝统一中国十几年后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使得国力大损。到了西晋末年,中原水利失修,旱灾、蝗灾、疾疫连年不断,加上西方和北方五胡势力的冲击,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潮。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