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之战:就算李秀成投入战斗还是会失败
安庆之战:就算李秀成投入战斗,太平军还是会失败
陈玉成象征性地发起一次冲锋,然后对天长叹一声,便率军离开集贤关,向皖北地区转移。接着,曾国荃“吉字营”湘军攻克安庆,然后以发放路费为理由,将16000名太平军将士处死,守将叶芸来、吴定彩则战死。对于安庆陷落,后人多将原因扣在李秀成身上,若是李秀成投入战斗,太平军有把握守住安庆,击败湘军。
干王洪仁批评李秀成:“弃而不顾,徒以苏杭繁华之地,一经挫折,必不能久远。”那么,事情果真如此吗?其实,就算李秀成投入战斗,支持陈玉成进行安庆会战,太平军一样会失败,而且损失更加惨重。
安庆之战,李秀成没有直接救援安庆,主要表现有三点。首先,陈玉成从江浙战场返回安庆,与湘军在挂车河大战时,李秀成没有支持。湘军开始进攻安庆,陈玉成邀请李秀成一起行动,去上游跟湘军作战。结果呢?李秀成以苏州、常州尚未稳定为由,婉拒陈玉成之请。
其次,洪秀全决定西征武昌,攻击湘军后方,迫使曾国藩回援。按照规定,陈玉成率军走北路,李秀成率兵走南路,然后夹击武昌。结果呢?李秀成沿途招兵买马,进展缓慢,陈玉成先抵达武昌郊外,却也没有进行攻城战斗。
最后,李秀成抵达武昌附近,没有看到陈玉成,也跟着回来。此时,李秀成没有去救援安庆,而是直接回到苏州,准备东征江浙。这三点,就是后人责怪李秀成没有救援安庆的依据。但是,就算李秀成投入战斗,结果还是一样。
李秀成投入战斗,能改变安庆之战的结局吗?答案是否定的,李秀成是否参加安庆之战,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只会让太平军阵亡更多罢了。原因很简单,李秀成麾下精兵悍将不多,只有一堆“杂牌军”,尚需要时间进行训练。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曾说:“那时英王名气显,我名未成,处处为之算计”。
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军精锐损失殆尽。石达开一言不合就外出单干,带走了十余万人,太平天国“朝中无人,国中无将”,处境非常危急。“首义五王”之后,陈玉成麾下兵马最多,李秀成没有多少人,只能协助陈玉成打替补。
夺取江浙之前,李秀成实力很一般,远不如陈玉成。所以,李秀成一旦遭遇清军进攻,自己无法搞定,只能等待陈玉成到来。20万“杂牌军”脱离石达开北上,中途汇入忠王军团,李秀成才具备相应的实力。
从广西北上的士兵,李秀成还没来得及训练,战斗力太过一般,就算去安庆跟湘军交战,也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湘军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在安庆城下挖掘长壕、修筑栅栏、建立堡垒,与城内太平军长期对峙。此时,湘军凭借强大的水师力量,封锁长江,截断太平军粮食运输线,占据了优势。
“围点打援”战术下,太平军搞不定湘军,人数再多都是白搭。原因很简单,太平军缺乏重型武器,无法摧毁湘军坚固的营垒。再则,太平天国没有水师,长江控制权落在湘军手中,太平军的后勤补给不行,粮食运输线被湘军截断,无法支撑消耗战、拉锯战。
雨花台之战爆发,李秀成率20万大军与2万湘军决战,打了四十四天。结果呢?湘军躲在营垒中,太平军无法攻克,后勤补给又跟不上,只能率兵撤退,曾国荃笑到了最后。
缺乏重型武器,又没有强大水师协助,太平军岂能赢得安庆之战的胜利呢?就算李秀成率20万“杂牌军”过去支持陈玉成,结果只会增加伤亡,一点作用都没有。况且,安庆之战时,太平天国投入的兵力已经很多了,陈玉成、杨辅清、黄文金、刘官芳、林绍璋、洪仁、黄金爱、吴定彩等悉数参战。
安庆城内外,太平军总人数接近20万,湘军在6万左右。结果呢?陈玉成指挥各路兵马,连续展开进攻,却连李续宜、多隆阿都搞不定。几个月下来,湘军外围防线固若金汤,太平军增援部队一直被阻挡在安庆之外,没能跟城内守军取得联系。
陈玉成如此打法,除了他本人出于守卫基地的需要,没人愿意继续打,去进行一场毫无胜利希望的战斗。为此,陈玉成跟各路将领经常发生争吵,彼此之间矛盾很尖锐。后来,陈玉成困守庐州,没人愿意去救援,原因就在这里。
武器落后,缺乏水师,后勤补给不行,安庆之战注定要失败,跟李秀成是否来增援,没有多大关系。李秀成若是来增援,跟陈玉成一起攻打湘军,只会增加伤亡人数,毫无实际意义。李秀成军团再被打残,太平军无法夺取江浙地区,太平天国也许熬不到,提前两年灭亡。
在河流纵横交错的江南地区作战,太平军没有强大的水师,先天不足,想要赢得胜利,难度非常大。太平军想取得胜利,先解决水师问题;想要建立水师,必须夺取江浙地区,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与列强取得联系。
安庆之战:就算李秀成投入战斗还是会失败
李秀成投入战斗,能改变安庆之战的结局吗?答案是否定的,李秀成是否参加安庆之战,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只会让太平军阵亡更多罢了。原因很简单,李秀成麾下精兵悍将不多,只有一堆“杂牌军”,尚需要时间进行训练。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曾说:“那时英王名气显,我名未成,处处为之算计”。天京事变爆...
为何说在安庆之战中,李秀成是一个背锅人呢?
从安庆会战前后之经过来看,李秀成确实没有投入全部精力,但也不是无视安庆存亡,而是派出大批精兵前往增援,还攻打江西牵着湘军。陈玉成呢?更加没有投入全部精力,而是把最精锐的部队留在德安、随州、黄州。那么,英王陈玉成救援安庆之兵马从何而来呢?本文会详细说明:陈玉成没有下血本,李秀成、杨辅清、...
重温安庆之战
安庆之战时,陈玉成心急如焚,将诸侯王的士兵投入战斗,大伙很不满意。如此,陈玉成困守庐州,没有人愿意救援他;陈玉成走投无路,才选择相信苗沛霖,结果被凌迟处死。安庆之战,胡林翼采取“围点打援”战术,与太平军打消耗战、持久战,消灭太平军的有生力量。太平天国方面,没有重武器,水师力量太弱,...
同样是打仗,怎么陈玉成越打越弱李秀成却越打越强?
陈玉成、李秀成兵强马壮,能征惯战,承担起力挽狂澜之重任。有意思的是,陈玉成开局最强大,却越打越弱,最后被兵败被俘虏;李秀成则不一样,越打越强,还夺取了杨秀清时代都无法搞定的苏南,拥兵百万。陈玉成开局第一,越打越差,最后兵败被俘虏 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知,石达开回京辅政时,将&ldquo...
太平天国覆亡之战
太平天国覆亡之战 李秀成《自述书》中提到,天京陷落时,城内能打仗的士兵只有3000余人,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没有战斗力。换句话说,太平天国主力军团并未参与天京保卫战,湘军入城后斩杀多人,基本都是平民;30年后,谭嗣同游历南京,居民对湘军之暴行依然十分痛恨。 主力军团并未参加天京战斗,他们都在哪里呢?扶王陈得才...
陈玉成越打越弱,为何李秀成越打越强呢?
安庆之战时,明知城池守不住,陈玉成还将自己的精锐投入到这“绞肉机”,导致3万精兵全部阵亡,也拉开了英王败亡之序幕。李秀成则不一样?不去救援安庆,与湘军消耗有限的兵力,而是东征苏常,夺取财税重地。如此,不但保存实力,还可以利用苏南财税来扩充部队,改进武器装备,组建强大水师,争取主动权。
湘军悍将李光久:两千兵马血战万余日军,虽败犹荣
此次救援牛庄,李光久率2000余人杀入阵中,与11000余日军进行巷战,血性十足,不愧是悍将之后。此战,李光久没有击退日军,但他不畏强敌,敢于战斗之精神值得敬佩,湘军虽败犹荣。撤出牛庄后,李光久建议再次出兵牛庄,决战日军。此时,清朝在辽东前线兵力总计6万余,对日军还是有一定优势。但是,刘坤一已经...
陈玉成在三河大捷之后,为什么逢湘军必败?
封地制下,诸侯死守领地,不但失去战略机动性,且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互不统属,压根无法团结一致对付湘军,还容易被对手各个击破。三河之战后,陈玉成遭遇湘军,逢战必败,与内部相互倾轧,队友不卖力,关系很大。三河之战,陈玉成分割包围湘军,李秀成也及时赶来增援投入战斗,全歼烟敦岗敌军,而后直接围攻...
李秀成在陈玉成大战二郎河时,为何要执意保存实力?
由于李秀成刻意保存实力,对会战不积极,导致陈玉成军团在二郎河惨遭败绩,4000精兵阵亡;李秀成6座营垒则丝毫无损,后也一同撤出战斗,退回太湖。此次惨败,让太平军对鲍超、多隆阿等产生了阴影,有了畏惧“霆军”、马队之情绪,这对后期会战是相当不利。若是李秀成舍得下血本,与陈玉成商议好...
史书评价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大将之才!是这样吗?
洪仁玕在未知会李秀成的情况下,命令驻守在安庆的陈玉成参加围魏救赵的战役。当时,李秀成对于陈玉成的不约而至感到非常惊讶。从后来的战事可以知道,这场战斗即便是陈玉成不参加,以其他各部的力量也能获得胜利。但是,陈玉成兵团从安庆东进江南,让屡受打击的湘军在皖北站稳脚跟并开始战略反攻,直接导致天京西大门安庆的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