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是怎么看待动荡苦难中的“忍耐”和“爱”的呢?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2

《活着》中的主人公徐福贵是一个饱受磨难、经历苦难的中国式底层人物。虽然面对的是生存艰难、社会制约、命运摆弄,但他并没有去逃避,而是选择了承担。福贵经历了人间的诸多悲惨经历,从富贵到贫穷,气死了父亲;当懂得了要珍视家人时,却被拉去做了壮丁。

历尽辛苦回到家中,母亲已经去世,女儿变为聋哑之人;儿子刚刚懂事,却因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去;为女儿找到了厚道重情的丈夫,她却因难产身亡,留下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积劳成疾的妻子在一次次打击下故去,女婿也在日日怅痛失落中意外被楼板挤死;外孙因吃豆被撑死。

一系列的灾难降临到福贵身上,一场场死亡接踵而至,一个个年轻力壮的身体、善良美好的心灵,本应幸福活着的生命都被命运之神无情地扼杀了,而最不该活着的福贵和那头老牛却像化石一样奇迹般地活着。

遭受大苦大难的福贵仍然继续平静安然地活着,让人不禁想要探究他的内心应有怎样的痛楚和挣扎,是什么力量支撑他足以平复创伤和得到慰藉?使得他能够如此释然地活着。余华曾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无庸。”

作者对“忍受”字眼的强调,可以看出作者与现实的关系的悄然改变,不再是剑拔弩张的冲撞拼斗,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现实,对生命的感激和真爱。福贵的活着,是艰难的活着,更是坚忍的活着。当他的母亲生病时,他带上了家里最后的两个银元进城寻医;为了聪明的儿子上学,他狠下心送走过女儿;面对春生,他选择了宽恕;为了残疾的女儿能够出嫁,他托队长无条件给找了个女婿。

他一次次埋葬了自己的亲人,并一次次从苦难中坚韧地活了下来;直到独自抚养的外孙也死了,他还得买一头老牛,拼死拼活地种地,目的就是为了活着。这样的活着状态,均是“忍耐”的品质,这种品质时刻保卫着内心免遭这种生活暴力的破坏。它告诉人们要珍视生命,要包容生命出现的一切苦难,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生活带给我们的失望与苦痛。

对福贵而言,苦难已经消失于无形,他以“忍受”和“爱”建筑了自己超然平静而坚忍的心房。“我想想再不能像以前那样过日子了,我得养活我娘和凤霞。”于是,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他租了五亩地,“到天黑,只要有月光,还要下地,看的见的时候都在田里,”这是他对亲人的爱的最为实在的回应。

当听解放军讲可以回家时,“心扑扑的乱跳,哭着喊着要回家……又是哭又是笑,疯疯癫癫往南跑”,他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楚是悲伤,还是欣慰”。这样看来,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相当重要一部分甚至大部分是“爱”。当然,这其中的“爱”不仅仅是福贵对亲人的爱,支撑他生命的更多的还有亲人对他的爱。

福贵拥有过财富、地位、女人。他没有珍惜,后来他失去了这一切,但他却得到了爱。他拥有过母亲的深爱;拥有过妻子的浓情;拥有过孩子、女婿对他的尊敬和孝顺,正因如此,他经受巨大打击,忍耐而活,就已经包含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人性中的善和中国最底层老百姓之间特有的相濡以沫的温情和他们朴素的生存哲学,这一切使卑微的生存变得尊严,使受苦受难更显温暖,这就是人性的光辉。

徐福贵这一人物形象呈现着“欲哭无泪的压抑”,现实中的无奈、残酷、痛苦,远远出乎想象,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坚忍、顽强的生命姿态。承担和爱,也许就是活着的朴素意义。徐福贵在动荡苦难中的平静坚忍,正像余华说起写作缘由中的老黑奴一样,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虽然浓重的孤独感和绵绵的回忆总会让人难于承受,但只要能够“忍耐”,就会显示生命的韧性与活着的力量。余华从来对人类生存苦难都格外敏感与关切,有论者言:“余华立足叩问人性深层蕴涵的罪恶与缺损,他从不向外去寻求拯救与安慰,而是向内扩张人自身对苦难的心灵承受力。”这“内”的深层含义就是“忍耐”和“爱”,既然命运已经注定,那么我们只有安心的承受,顽强的生存。



他能够坦然的接受这件事情,并且他的心性非常的坚忍不拔,总是能够有很积极向上的心态。

作者用简洁质朴的语言,描写了福贵亡家,丧妻,失女,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生历程,展示了福贵悲惨的一生。然而,在经历人生的如此多剧变的过程中,福贵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忱,从未表现出生无可恋的悲哀。

他的接受度是很高的,他坦然的接受了这些事情,虽然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是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心态。

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是怎么看待动荡苦难中的“忍耐”和“爱”的...
承担和爱,也许就是活着的朴素意义。徐福贵在动荡苦难中的平静坚忍,正像余华说起写作缘由中的老黑奴一样,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虽然浓重的孤独感和绵绵的回忆总会让人难于承受,但只要能够“忍耐”,就会显示生命的韧性与活着的力量。余华从...

《活着》里面的富贵为什么可以从容的面对生活中发生的苦难?
所以在书里,活着,和爱情无关。福贵老年之后还有外孙相伴,这也是福贵的另一个希望,但是当外孙离世时,福贵就死了吗? 所以在书里,活着,和这些都无关。我看到结尾的那一刻,不由得想到了人出生的过程:亿万颗精子,奋力争取那一次靠近受精卵的机会,然后诞生了我们这些’人‘。我们的出生,其实是...

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对带人生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从《活着》中我们可以看出,福贵没能像他的名字那样给整个家庭带来大福大贵,命运总是和他开着戏剧性的玩笑,作为个人他始终活着,数次徘徊在人生的关键路口,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经历了人世间种种灾难,他目睹了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外孙,这些爱他的人和他所爱的人相继辞世,唯一能相伴的是那...

余华小说《活着》中的福贵,为何能活着走出战场?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因为福贵的意念指引着他的行动,因为人只有活着才有无限可能,死了就什么都实现不了了,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存的意义,在于实现自身价值,贡献价值的意义。

活着这部小说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福贵是一个有着相当豁达心态的老者。在极其悲惨的厄运的打击下,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看似柔弱的福贵却一次次顶住了打击,一次次走在死亡的边缘,却又一次次跌破读者眼镜,坚强而又快乐的活了下来。或许经历的太多,晚年和老牛相依为命的福贵依然善待生活,才会在遇到“我”时能在大树底下娓娓诉述,回忆他...

在小说《活着》中福贵和家珍对生命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徐福贵是小说《活着》的主人公,原本是位阔少爷,却由于嗜赌如命,在一次赌博中遭人算计,输光了家业。在以后的生活中,他身边的亲人一个又一个的逝去,失去亲人的痛苦一次又一次的撕扯着福贵,使他一次次陷入绝望,却又一次次在绝望中努力地活着。在父亲死后,福贵曾像染上了瘟疫,整日坐在茅屋前的...

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对待生命尊严的态度是什么呢?
《活着》是充满温暖的情感力作,通过徐福贵这一典型艺术形象关注人的生存本身,即支撑人的存在的支点,这些支点拥有浓郁的人文关怀,闪耀着人类引以为豪的生命力。但是在我们高扬这种生命力时,是否又能看到小说主人公的高昂的生命的尊严呢?从《活着》中我们不难看到,福贵浑然质朴的活在世界当中,他没有...

《活着》中福贵的人物形象
福贵是一个有着相当豁达心态的老者。在极其悲惨的厄运的打击下,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看似柔弱的福贵却一次次顶住了打击,一次次走在死亡的边缘,却又一次次跌破读者眼镜,坚强而又快乐的活了下来。或许经历的太多,晚年和老牛相依为命的福贵依然善待生活,才会在遇到“我”时能在大树底下娓娓诉述,回忆他...

活着中福贵的人物形象分析
1、作者以冷酷的笔锋写下了富贵悲惨的一生人生中的种种不幸那么巧的全发生在了富贵身上,当时看完真的太难过我想富贵就是那个时期老百姓的一个缩影吧再想想,父母亲也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不禁心痛然而这次回顾。2、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看到了福贵对生命的执着,为活着而活着没有因为那些打击而了断自己...

小说《活着》中徐富贵形象的现实意义
余华的小说《活着》以冷眼旁观式的写作方式向读者叙述了主人公徐福贵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展现了人类灵魂深处对生命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的生存欲望,传达了作家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福贵一生经历了从任性纨绔的富家子弟到贫穷苦难的孤寡老人的巨大变化,目睹了所有亲人死于自己面前的残酷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