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国际地位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是什么样的?
一、老大帝国的第二春
1888年,美国根据世界各国的海军舰艇吨位,出了一本叫做《美国海军年鉴》的东西,在这份年鉴上面,大清帝国水师排名第九。
在那个海洋为王的时代,这几乎就等于说,大清帝国是世界第九大列强。
或许小伙伴们对此十分的不解,但在当时,洋务派的李鸿章等人几乎就快要以大清中兴、世界第九列强的的缔造者自居了。
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王朝的“中兴”出现在同治年间,而这次中兴的主要内容有:
大清帝国战胜长毛匪太平天国;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办的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大清帝国富国强兵再创新高;
大清帝国与英法等国签订和平条约,并向英人订购铁甲舰等各类舰艇10余艘,未来将走向自主研发的道路;
大清帝国北洋水师在韩国壬午事变中果断出击,迅速平定朝鲜局势,扬我国威;日本方面虽屡屡挑衅,丁提督气定神闲,不过是梁小丑。
是的,在1860-1880年间的大清帝国,正处在最后的巅峰时期,处处洋溢着扬眉吐气的热烈气氛。
好像大清国已经彻底摆脱了东方老大帝国的拐杖,焕发了第二春。这位东亚第一大强国,正准备融入列强,国际地位再上一层楼。
二、列强的心思
不是说,近代史就是列强共同欺辱中国的屈辱史吗?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败北的大清帝国,如何能在列强的眼皮子底下成长为东亚首强、世界“第九大列强”?
事实上,这正是英法列强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和刻意引导而呈现的局面。
事实上,自从英国从西班牙的手中接过世界的指挥棒的时候,它一方面构建遍布全世界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一方面构建它理想中的世界格局。
这个世界格局并不只有侵略,而是一个能让它永葆世界霸主的平衡格局,而大清帝国治下的中国,也是其中一极。在这张蓝图中,大清国作为英法在东亚扶持的代言人,帮助维系以英法为霸主的世界格局。
而英法之所以选择了大清帝国是因为虽然战败,但体量较大,不需要投入太多就可以扶持起来;同时,清朝政体落后,难以成为英法新的威胁。
因此,在1860-1880年的世界,不仅大清国自诩甚高,甚至连国际社会也竭力吹捧大清国为世界第九大列强。
三、轰然崩塌的纸老虎
然而,军事实力从来不仅仅是数据的统计或者装备的强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一方各怀鬼胎,装备虽好但士兵各方面的使用技术又跟不上;而日本则是举国上下赌为国运之战。
终于,日本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大清国这个虚胖的大个子狠狠地打倒在地。
从此,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亚的列强代表,而大清国也就从神坛上跌落下来,变成了一个列强争相欺负的纸老虎。
所以,国际地位什么的并没有那么重要,数据什么的再好也不能说明实力强大,只有政府和国民一心谋求上进,将装备和数据转化为敢战斗能战斗的实力,才会真的有人尊重,才会有真正的国际话语权。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清朝当时的国际地位肯定要比当时的日本强,虽然不能和西方那些资本主义强国比拟,但是在当时也是远东第一大国,还是有着相当强的实力。
清朝没有被侵略之前地位很显赫,很多国家都觉得清朝很富裕,而且还有不少外国人前来学习,国际地位还是数一数二的,可是清朝越来越不思进取,有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结局。
我觉得地位不会很高,要是很高的话怎么会跟人家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而且都是割地、赔款的这种。
清朝的国际地位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是什么样的?
一、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在甲午战争之前 在1888年,美国发布的《美国海军年鉴》中,大清帝国的水师被排名世界第九,这个排名在海洋力量决定国际地位的时代,暗示着大清帝国的世界地位。那时,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如李鸿章等人,几乎将自己视为引领大清帝国走向中兴、成为世界列强之一的功臣。二、大清帝国的“中兴”...
清朝的国际地位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是什么样的?
是的,在1860-1880年间的大清帝国,正处在最后的巅峰时期,处处洋溢着扬眉吐气的热烈气氛。好像大清国已经彻底摆脱了东方老大帝国的拐杖,焕发了第二春。这位东亚第一大强国,正准备融入列强,国际地位再上一层楼。二、列强的心思 不是说,近代史就是列强共同欺辱中国的屈辱史吗?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
清朝在甲午战前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甲午战前的清朝 在甲午战争前夕,除了英国、法国是和清军真刀真枪的作战过,其他国家还并没有正面的和清军交战。英国是因为最先和清朝作战,所以打了清朝一个出其不备,那场鸦片战争等于是火器和冷兵器的交锋,等于是一颗颗鸡蛋非常自信的撞向石头,这不是无畏,而是无知;而法国不同,在清朝经历过与...
大韩帝国的历史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控制朝鲜后,朝鲜实行“甲午更张”,称帝之议再次浮上水面,据说当时的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曾提议国王高宗称皇帝,不过未被朝鲜采纳,只是将国王升格为“大君主陛下”的称呼。 其他称呼也提升了,比如称“朕”、“诏”等,唯独没有称帝。甲午战争结束、《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朝鲜的...
甲午战争前的大清帝国:总体实力亚洲第一,被欧美视为列强
甲午战争前,全世界都认为日本疯了,欧美各国普遍看好中国,英国内阁做出的判断是大清国有能力在三个月内打败日本。由此可见,清政府在当时是拥有较高国际地位的,其实力是被西方认可的。只是没有想到,清政府烂泥扶不上墙,由于派系斗争等因素,清政府竟然在甲午战争中输给了日本,而且输得一败涂地,...
清朝在甲午战前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3. 在甲午战前,除了英国和法国与清军有过实际的战斗,其他国家还未与清朝发生过正面冲突。4. 英国因最早与清朝交战,给清朝带来了意外的打击。那场鸦片战争实际上是火器与冷兵器的对决,展现了清朝的无知与无畏。5. 法国则不同,清朝在与英国的战争后有所警醒,军队装备有所改进。这也是后期法军受损...
清朝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事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下面我们就简单来分析分析清朝在甲午战争之前和之后的国际地位是如何。其实在甲午战争战败之前大清朝可以说还是亚洲的第一强国,因为当时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方面来看待的话都比以前要强上不少了,主要就是看国家有没有一个好君王,直到战败后大清朝就沦为了一个任人宰割的国家。...
甲午战争爆发前2个月,中、日、朝三国局势如何呢?
朝鲜位于中、日、俄三国之间,北与中国为邻,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东北与俄国接壤,其南端在日本海的入口处形成了一个锁钥阵地。如果占有朝鲜,并控制朝鲜海峡,那就完全掌握了进出日本海和黄海的航路,并可以进一步占领中国东北。明治维新后, 日本国内“征韩论” 的呼声日益高涨,妄图...
清朝在甲午战前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一、甲午战前的大清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尤其是第2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中国而言是极大的耻辱,但同时第2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清政府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慈禧掌权,恭亲王奕欣上台,两人合作,开始很务实的,进行洋务运动。中央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清朝在甲午战前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呢?
所以,说甲午战争之前的清朝是远东的第一大国,没有任何毛病。毕竟中国的人口体量摆在那里。继续,再说西方国家当时对清朝的态度。1856年,沙俄输掉克里米亚战争后,不敢再挑衅英法,便把扩张目标转移到远东,并趁清政府虚弱之际,从清政府手里先后抢走了外东北和新疆的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于英法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