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闺中只独看”与“双照泪痕干”的诗眼分别是什么?
诗眼分别是:“独看”、“双照”。
这首诗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诗人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
唐代杜甫《月夜》原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刚刚爆发。时年44岁的杜甫觉得迎来了人生的转机,毕竟之前的他生活太过于贫苦,而且建功立业,忧国忧民的内心一直促使他能够有所成就。
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
公元756年6月,长安陷落,唐玄宗逃亡蜀地,叛军入白水,杜甫拖家带口迁往鄜州羌村。7月,唐玄宗驾崩唐肃宗即位。此时的京师长安已经陷落,唐肃宗是在今天的宁夏即皇帝位的。为了向皇帝表达忠心,也为了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在安顿好家人之后杜甫一个人从鄜州出发,奔向宁夏之地。
虽然他志向远大,此行的目的也很明确,但是终究和经历过战场磨练的士兵们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他投奔皇帝的途中很快就被安史之乱的叛军所抓,被囚禁在长安之地。
转眼间就到了这一年的中秋节,杜甫在长安城看到天上的月亮,想起了家在鄜州的妻子和儿女。他自己此行是为了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不曾想却身陷囹圄,于是写下了《月夜》这首诗。
诗词赏析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在一二两联中,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
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忆”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
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
这首诗中最著名的诗句当属“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想象在远方的妻子在想念自己,虽然有儿女环绕在他身边,但是又怎能解得了她对自己的思念之苦。
在这个举家团圆的节日当中,他们一家遭遇的却是兵荒马乱,遭遇的却是分散各地不能团圆。此时的杜甫最想念的就是妻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妻子是他此时最温柔的表达,夜不能寐,如何消解这种苦楚。
虽然诗歌当中没有任何一句写到杜甫当时所经历的困苦,但是却凭借月夜对妻子的思念,让这首古诗赋予了大历史背景之下个人命运的细节描绘,读来更为动人。
典故
杜甫困居长安十年,曾以蹭饭果腹
天宝五载(公元746年),杜甫34岁,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漫游,来长安求仕,以实现扶世济民的政治理想。然而,此时的玄宗皇帝已然不是开明天子,生活极端腐化。不过,杜甫对玄宗仍然抱有幻想,以为通过忠臣的努力辅佐,国家仍可回到开元盛世的局面。
于是,他积极寻求从政的道路,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杜甫来到长安不久,父亲便去世了,这使他失去了经济来源。他有时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采些草药,经过加工,拿到市场出售以糊口,有时去买官府救济灾民而低价出售的粮食。渐渐地,他需依赖亲友的周济了。
这时,杜甫衣衫褴褛,经常挨饿,动不动就是十来天没米下锅。他的族孙杜济住在长安城的南郊,为了叨扰一顿饭吃,他每每前去走动。
这位族孙的生活也不宽绰,见长辈来了,心里老大的不悦,但嘴上不好说什么,只好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打井水淘米,使劲摆动水桶,把水搅得挺浑;到园中砍菜,放手乱砍一气。杜甫对此感慨万分:人一贫贱,就连同族晚辈也要给点脸色看了。
天宝六载,玄宗诏令天下之士通一艺以上者皆到京都就选。此时正值李林甫频频制造冤案之际,他怕参加考试的人在对策时指斥他的奸恶,便施展阴谋诡计,让考生全部落选。杜甫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这次考试,不料竟是这样的结果,他深感沉痛与愤慨。
考试的路子走不通,杜甫便向显要人士投诗,以求他们的援引。他首先寄希望于韦济,韦济作河南尹时,曾慕杜甫的诗名而几次去寻访,向人打听杜甫的情况。杜甫得知后,作《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一诗,对韦济表示感谢,并希望得到他的汲引。
天宝七载,韦济迁尚书左丞入京后,杜甫又有《赠韦左丞丈济》诗,希望得到对方的大力提拔。韦济也确曾在百官会集的场合为杜甫张扬过诗名,但于杜甫的仕途却未能起到作用,这使杜甫感慨万端。
与此同时,杜甫还直接向玄宗献赋,以求天子赏识。终于,玄宗看重了他的文才,使杜甫获得了“参列选序”的资格。直到天宝十四载十月,杜甫才被授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职(管理东宫宿卫),为生活所迫,他只好就任。一个诗歌奇才,苦苦挣扎了十年,才得到一个小小官职,令人唏嘘不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夜
月夜原文及赏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 ,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 。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
杜甫月夜的原文及翻译
月夜翻译及原文如下:《月夜》原文: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 原文翻译:今夜廊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妻子团聚的愿望。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月夜》全诗如下:今夜_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译文如下:今夜里_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译文】 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念与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能理解...
杜甫月夜原文及赏析
今夜鄜州月,闰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在抒发游子怀乡思亲的作品中,杜甫的这首《月夜》是独具一格的艺术珍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思奇特。诗人本来所要表达的是自已的相思之苦、怀人之切、离情之痛、处境之难,然而诗人却一句不...
古代爱情诗月夜原文及赏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是一位颇重感情的诗人。他与妻子杨氏结婚后,感情一直很笃厚,虽经过战乱分离和长期飘泊,诗人对妻子的爱情,始终是坚贞不渝的。由这首《月夜》诗,便可窥见他们感情真挚到何种程度。这首诗写在唐...
”今夜漉州月,闺中只独看”这首诗完整版是什么?
月夜(作者: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赏析】这是杜甫对妻子的思念,是他的妻子在鄜州月下的闺中独看。因为杜甫被押解到长安,所以他妻子只能一人看月了。详解: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鄜州,...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诗句意思是: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出处】《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译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
月夜 这首诗的全文是什么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解: 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怜:爱。未解:尚不懂得。 3.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4.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
从杜甫的情诗《月夜》看 什么是诗从对面写来
《雨村诗话》称之为借叶衬花之法,用孩子的“未解忆”衬托妻子的思念:独看。2、独与双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第二句闺中只独看,有一个独字,第四联就用一个“双”字绾合,古人有起承转合的说法,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