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国和日本生死决战谁能打赢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9
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孰强孰弱?
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孰强孰弱?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是团子,分享一下我的观点。从实际交手来看,旧日本帝国海军更胜一筹。马来海战英国z舰队的覆灭就说明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部分指挥官还没有认识到海战的关键已经转化为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了。这是日本海军的强项。
全方位分析的话,刚开战日本处于优势,但是英国海军最终的赢面比较大,因为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战役的得失,最终比拼的是双方综合国力,日本是没法跟大英帝国相比的。且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英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可以看成是今日的美国,油,煤,钢,铝等主要舰队构成物质得益于广阔的殖民地和强大的工业能力,产能和质量大大超过日本,这就会导致英国承受的起失败,日本底子薄,家底都是好不容易攒起来的,抗风险能力弱。历史上随着中途岛瓜岛战役的失利,实力就在没恢复过来了。
再具体分析双方海军构成,英国海军是全球称霸的海军,体量大,各兵种齐全,当时正是海战模式转变为航母为主的方式,但是因为德国法国意大利的海军太菜,加上北大西洋(风急浪高)和地中海(岛屿众多)的环境不适合航母作战,所以英国航母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但是皇家空军厉害呀,参考美国后面下饺子一样的航母,英国也有能力这样,同时也有坎宁安这样优秀的航母指挥官,加上传统精锐的皇家海军,前景是值得看好。
日本自知拼消耗比不过别人,所以走的是决战路线,力图在一战或多战击败美国海军,称霸西太平洋。所以舰队构成不太合理 攻击力十足,防御力不足,舰队就分为三类,主力舰队战列舰,机动部队航空母舰,雷击舰队,重巡轻巡驱逐舰都重视雷击能力和夜战能力。反潜防空护航能力堪忧,从历史来看,日本占领了东南亚地区,但是各种资源运不回日本,舰队船队频频被美国潜艇部队刷战绩,也是导致日本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战英国和日本生死决战谁能打赢?
英国呀,单单后勤部分打生死日本就先没了,更不用说英国老本雄厚
英国呀,单单后勤部分打生死日本就先没了,更不用说英国老本雄厚
低下的煤炭开采与生产能力将严重限制钢铁冶炼产业的燃料供应,从而影响造舰造船造飞机造坦克所大量需要的优质钢材。自然也限制日本国家补充与扩充其军舰队和飞机坦克。单从海上实力来说,商船队的任何重大损失都将导致日本无法充分利用原英美荷法殖民地的战略原料,从而因为原料不足限制日本的造船工业,削弱海军的实力,海军实力的削弱带来战场上的失利和制海权的丧失,这又导致商船运输线的境况进一步恶化。最后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死循环。
低下的煤炭开采与生产能力将严重限制钢铁冶炼产业的燃料供应,从而影响造舰造船造飞机造坦克所大量需要的优质钢材。自然也限制日本国家补充与扩充其军舰队和飞机坦克。单从海上实力来说,商船队的任何重大损失都将导致日本无法充分利用原英美荷法殖民地的战略原料,从而因为原料不足限制日本的造船工业,削弱海军的实力,海军实力的削弱带来战场上的失利和制海权的丧失,这又导致商船运输线的境况进一步恶化。最后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死循环。
飞机生产的严重缺失,也会严重影响到日本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在战场上的表现。虽然他们在1944年成功地使飞机年产量超过了英国,然而很多飞机都是质量堪忧的不合格品,并不堪用。更不用说英国占据着整个“租借法案”将近一半的份额,接受着源源不断的美国成品飞机和航空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长期处于欧洲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次要战场也让他们的飞机损失不是那么严重,自然也能保持一支庞大、良好的机队和飞行员群体。
二战是全球大战,每个战场都不能割裂来看,尤其是作为失道寡助的轴心国集团势力,他们的军事实力被各方势力掣肘,无法形成统一的战略,因此越到战争后期就越显得被动,是典型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案例。
(日本帝国二战时最大控制区域)
如果单独看待英国和日本,他们如果生死对决,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英国和日本都是典型的岛国地形,海军实力很强大,陆军实力一般。不过,我们需要看到,日本在二战前的国势蒸蒸日上,国民的精神面貌热烈进取,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国家。日本通过两次战争冒险,获得了大量的战争红利,成为亚洲最强国家,在东北亚、东南亚获得了相对优势的战略地位。这可算是日本的天时,在与英国决战时,日本的国运达到鼎盛。
其次,英国与日本的势力分界线在东南亚一线,如果爆发战争,可能的爆发地点即是东南亚。因此,日本的优势地位主要体现在本土作战环境的地利之上。日本在二战时拥有朝鲜、东北作为战略基地,同时拥有台湾(萨摩亚)作为前沿基地。日本本土的工业基地距离台湾也不算远,相比于英国的万里远征,日本能够就近支援战场,战争成本要比英国低廉得多。
(大英帝国全盛时疆域)
很多同学可能会认为,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资源禀赋要比日本强大的多,怎么可能在东南亚比不过日本呢?还是那样一句话,远水解不了近渴。英国虽然有印度、东南亚能殖民地,可是英国的工业基地却在本土,纯粹的东南亚原材料基地无法具备工业的力量。英国当初即是因为在亚太地区实力不济无力应付咄咄逼人的俄罗斯帝国,不得不选择亚太地区的日本建立同盟。
最后,即是人和的因素,日本也占据了不少优势。英国作为世界殖民帝国,在很多地方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大量招收各地武装。英国的本土军队人数很少,大英帝国的军队更像是杂牌军,犹如一战时的奥匈帝国一样,一支军队里连语言都统一不了,何谈指挥?尤其让英国人难堪的是,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普遍存在带路党,而且为数不少。与此相反,日本执行的“亚洲人的亚洲”,“大东亚共荣圈”等政治概念极具欺骗性,在东南亚地区拥有大量粉丝。
(日本军队在东南亚)
同时,日本国内,在国运昌隆的表像下,日本国民空前狂热,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被极大调动起来。日本信心满满地走在建立大日本帝国的道路上,这在日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距离大陆帝国如此触手可及,这种状态下迸发的战斗意志和热情是无法估量的。与此相反,英国虽然在历次战斗获得了大量红利,可是在霸主的地位上待的太久,英国的绅士们已经迷失在纸醉金迷中了,他们有太多的坛坛罐罐需要顾虑,已经步入了老大帝国的状态。
所以,尽管英国依旧有着世界霸主的体量和资源优势,但是这只能证明英国有着强大的战争潜力。战争潜力转化为战斗力,不仅仅是需要工业体系这么简单还需要时间。日本在与英国的决战中,在起初阶段,日本仍将是摧枯拉朽,把英国的坛坛罐罐彻底打烂,将英国赶入印度。随着战场正面的逐渐扩大,日本资源不足的劣势才会表现出来,最终日本会在印度的某个地区与英国形成对峙的局面。
在这之后,两国的势力达到均势,双方暂时都无力进攻,要拼的就是英国把殖民帝国的战争潜力发挥出来的效率与日本消化新占领土地“以战养战”的速度谁高谁低了。
相较于日本消化新占领区的资源“以战养战”,英国建立的殖民帝国的整合难度明显要小的多。日本在战时状况下经常“下克上”,缺少战略大家,日本的“以战养战”的策略难见成效。
(二战时日本海军)
所以,长期来看,英国还是有机会翻盘,而且是越打越强。日本最好的办法,是在占据了东南亚之后,与英国进行海军决战,彻底打消英国的殖民地整合计划,逼迫英国求和,这是日本获得与英国对决的最大战略利益的唯一途径了。
不过,回到现实世界中,英国可打的牌比日本多的多,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有英国的堂兄弟美国。日本在二战中,可以与之相拼的牌即是希特勒的德国打残了英国,拖住了美国,从而给日本创造出战略窗口。然而,即便如此,山本五十六也只是说日本的战略窗口只有六个月时间。

二战英国和日本生死决战谁能打赢
二战英国和日本生死决战谁能打赢?英国呀,单单后勤部分打生死日本就先没了,更不用说英国老本雄厚英国呀,单单后勤部分打生死日本就先没了,更不用说英国老本雄厚低下的煤炭开采与生产能力将严重限制钢铁冶炼产业的燃料供应,从而影响造舰造船造飞机造坦克所大量需要的优质钢材。自然也限制日本国家补充与扩充其军舰队和...

二战英国和日本生死决战谁能打赢呢?
对日本来说,这是个好时机。在与英国的决战中,日本的国家财富达到了顶峰。其次,英日之间的权力分界线在东南亚。如果战争爆发,可能的爆发地是东南亚。因此,日本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当地的作战环境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以朝鲜和中国东北为战略基地,台湾(萨摩亚)为其边疆基地。日本本土的工业基...

世界近代史上小国打败大国、弱国战胜强国的三个典例
1.中日黄海大战——中国国力强,日本弱,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并且在战场上指挥失当,致使拥有当时海军实力一流的中国败给了日本。如果清政府胜利,日本就不是今天这个局面,也不会有以后的富强,可以说那是一场生死决战,但是清政府、李鸿章没有把握这个机会,失去了中兴的机会。2.中国美国--朝鲜...

巴基斯坦军事能力强吗?如果生死决战,能否打赢印度?
无论用不用核武器,巴基斯坦都不是印度的对手,两国之间实力差距明显,无论从哪方面相比,巴基斯坦都处于弱势。小打小闹还能够勉强持平,一旦陷入生死对决,在中国不插手的情况下,巴铁兄弟失败的可能性高得多。印度与巴基斯坦原本是一个国家,1947年英国殖民印度期间,推行“印巴分治”将印度与巴...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
比如郭松龄率领手下最精锐的奉军在生死决战的时刻,日军几百人就能在交战双方附件划一个“非军事区”,让郭松龄无可奈何。 比如日本一个通牒就让几十万北伐军被迫绕道北上。 比如“九一八事变时”,日军700人就攻下向东北的中心城市——沈阳,仅付出了两人阵亡的代价。其中一人甚至单枪匹马冲进东北军的营房,可见...

叶问观后感
佐腾为保三蒲胜出竟暗设埋伏,叶问未知已身陷危机,以咏春力战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台上展开激烈生死决战,最后打赢三蒲。当佐藤要开枪射死叶问时,翻译官李钊在这危急的时候出手相助,救了叶文一命,打死了佐藤。不过叶问还是受了伤。后来他们一家去了香港…… 这篇影片有表现了叶问武术的高强,又包含了不少幽默...

左宝贵: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军高级将领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这是一场日薄西山的大清帝国,被新兴近代化国家,逼迫到悬崖边,而进行的大决战,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关乎两个国家百年国运的生死决战。而清军从一开始就处处被动,先是在牙山遭日军海陆同时偷袭,叶志超、聂士成等部被迫绕道汉城,撤到朝鲜平安道首府平壤,在朝鲜形势日趋...

1998年是以谁为代表的人冲击香港金融市场?结果如何?最好说经过,详细点...
生死决战“8·28” 1998年8月28日,是香港恒生指数期货8月合约的结算日,也是香港政府打击以对冲基金为主体的国际游资操控香港金融市场的第10个交易日。 双方经过前几个交易日的激烈搏杀后,迎来了首次决战。 上午10点整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上午收...

请大家推荐一些大兵团战役精彩的,最好是冷兵器时代的,谢谢。
这是比较伤感的一战,威廉·华莱士在此战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指挥才能,如果大家能同心同德,本也可以取胜。但他的得力干将已被英格兰王收买,并在战场上将他出卖!看着兄弟们一个个倒下,看着威廉·华莱士独自一人去追被重重保护的英格兰王,悲凉之情由然而生……№2:《四根羽毛》(The Four Feathers)...

胡安·普约尔·加西亚:二战中最硬核的大数据分析师
因为德国无线电接线员的失误,造成德国人没有及时收到普约尔的情报信息,事后,普约尔做出强烈反应:“我恨透了你们,在这样生死决战的时刻,我不能接受任何借口和过失!” 二战的态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普约尔通过一场场骗局,拯救了多少生命,没法计算。1944年7月,德国人宣布授予“阿拉贝尔”铁十字勋章,这枚勋章只发给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