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
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扩展资料:
一、三国鼎立的两大战役:
1、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有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开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那是河北一带,战乱较少,人口众多,粮食丰富,盘踞在那里的袁绍,势力很大,想消灭曹操。
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操采纳谋士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袁绍带领数百骑兵狼狈逃回河北。
2、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领20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那时候,长江中下游一带有两个军阀的势力有所发展,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请来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
南下的曹军迅速前进,刘备见曹军人数众多,感到抵挡不住,急忙南逃。诸葛亮建议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刘备十分赞同,派诸葛亮去见孙权,那是孙权部下主张降曹的很多,只有大将周瑜等主张坚决抵抗。
经诸葛亮,周瑜等说服,孙权同意联合抗曹。双方组成5万人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董卓之乱和封建割据势力混战 黄巾大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各地农民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一度沉寂下来。中平五年(188年),并、青、徐、益等州黄巾斗争又起,他们力量分散,没有再次形成反对封建统治的高潮。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由隐蔽转为公开,并且大大加强了;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同东汉王朝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长期以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分裂形势,进一步明朗起来,东汉王朝实际上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
为了防范农民军和加强对州郡的控制,东汉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刺史改为州牧,选择有名望而又可靠的宗室和其它的列卿、尚书充任,给以一州的军政大权。改设州牧不但没有加强中央的控制,反而使某些地区的分散的割据势力按地区集中起来,更便于实行割据。
在阶级斗争转入低潮的形势下,东汉统治集团中外戚、宦官的斗争又趋激烈。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刘辩(少帝)继立,大将军何进掌握大权。何进联络大族地主的代表人物袁绍,起用一批名士,并且杀掉统领西园八校尉军的宦官蹇硕。他还密召并州牧董卓入京,帮助他铲除宦官势力。正在这时,宦宫杀何进,袁绍又勒兵发动政变,把宦官一网打尽。接着,董卓带兵进入洛阳。
董卓本是陇西豪强,他同羌中豪帅有很多联系,曾镇压羌人和黄巾的起义斗争。灵帝死前,董卓出任并州牧,驻军河东“以观时变”。他入京后,并吞何进兄弟和执金吾(中尉改名)丁原的军队,尽揽东汉朝政。他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并逼走袁绍、曹操等人。董卓的专横,洛阳的混乱,使各地的分裂割据活动迅速扩大。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讨伐董卓,混战立即在北方各地展开了。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路讨伐董卓的军队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周围各地。董卓为了躲避关东兵锋,避免并州黄巾截断后路的危险,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并驱迫洛阳一带百姓西行。他行前大肆烧掠,使洛阳周围室屋荡尽,一空如洗。关东联军本来都是乌合之众,尔虞我诈,彼此并吞,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不久以后,长安发生政变,董卓被杀。董卓死后,关中成了他的部将李傕、郭氾等彼此攻杀的战场,长安附近居民死亡逃散,关中行旅断绝。
经过五六年复杂的分合过程后,全国逐渐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充、豫二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刘备、吕布在陶谦之后相继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焉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度占据辽东,等等。北方的割据形势特别严重,割据者烧杀掳掠,混战经年,使社会生产受到空前的大破坏,出现了“白骨纵横万里”的惨象。
在割据者展开混战的时候,北方和长江流域各地的黄巾,继续进行着艰苦的斗争。青州黄巾群辈相随,众至百万,转战青、兖各地,势力很盛。黄巾军作战英勇,往往“父兄歼殪,子弟群起”。他们用武力保卫自己进行生产,并且对纵横县邑乡聚的豪强展开进攻,打击了小股的割据势力。但是不久以后,他们又陆续被一些强大的割据者镇压下去了。
曹操统一中原 曹操(155—220年)是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宦官曹腾养子。曹操曾领兵镇压颍川黄巾,是农民起义的敌人。董卓入京后,他逃至陈留,聚兵五千,同各地的“名豪大侠,富室强族”一起,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初平三年(192年),他在济北诱降黄中军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选其精锐,改编为自己的主要队伍,名叫青州军。一些豪强地主如李通、任峻、许褚、吕虔、李典等,也先后率领宗族、部曲、宾客,追随曹操。在当时的割据者中,曹操对东汉黑暗统治和农民起义威力有较深的认识,是地主阶级的一个有远见的人物。建安元年(196年),他把汉献帝迎到许县,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扩大了政治影响。他在许县和其他地方设立屯田,积蓄军资,巩固了军事势力。因此他得以陆续消灭黄河以南许多割据势力,隔黄河与袁绍抗衡。
那时袁绍又并有幽州,是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力量。
建安五年,袁曹两军发生了官渡(在河南中牟境)会战。袁绍兵多粮足,而统治黑暗,军心涣散。曹操虽然力寡粮细,后方不稳,但是他采用各个击被和偷袭粮屯的战术,迅速击溃了袁军,全歼袁军主力,奠定了统一中原的基础。官渡战后,曹操利用袁绍之子袁谭、袁尚的矛盾,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统一了中原。建安十二年,曹操率军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打败了与袁氏残余势力勾结的乌桓蹋顿单于,这对于巩固中原统一,保障人民安居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挥军南下,企图夺取刘表之子刘琮据有的荆州(今湖北襄阳),然后再进占江东,逐步统一全国。在中原活动失败的刘备,正依托于荆州,他在曹军的追逐下自樊城南奔江陵,行抵当阳,为曹军所败。那时,孙权已经继孙策统治江东,他与刘备的谋士诸葛亮结盟于柴桑(今江西九江),共与曹军相持于赤壁(今湖北嘉鱼境)。在这一战役中,曹军将近三十万人,号称八十万;而孙刘联军只有五万左右,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曹军远道疲惫,军中又流行时疫,战斗力不强。荆州人民对曹军的进攻也怀有恐惧,不予支持。孙吴军主帅周瑜乘东南风纵火焚烧曹军水师,与刘备军队水陆并进,迫使曹操退回北方。这就是决定南北相持局面的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战后,曹操经过短期的准备,于建安十六年(211年)将兵进入关中,驱逐了韩遂、马超。建安二十年,曹操从武都(今甘肃成县境)出征汉中,击败了长期保据汉中的张鲁,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并徒汉中民八万余口于洛、邺。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子曹彰率兵击平了代郡乌恒,北方边境也安静了。
刘备占领了荆州的长江以南四郡后,于建安十六年进入益州,逐步消灭了原来益州的割据者刘璋(刘焉之子)的势力。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从曹军那里夺得汉中,并命关羽在剂州向曹操发动猛攻。一度震动许都。孙权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全部,解除了关羽对曹操的威胁。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事实上已形成了。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第二年,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世称蜀。孙权则接受了曹丕的封号,称吴王。公元222年,蜀军出峡,与吴陆逊军相持于夷陵(湖北宜都境),被火攻击溃,败退回蜀。从此以后,长江上下游两大割据势力处于平衡状态,蜀国辅政的诸葛亮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建立吴国。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但是统一的历史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已存在过四百多年,统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看作用,统一仍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在无数割据者角逐的混乱局面中,终于出现了魏、蜀、吴三大割据范围,它们的统治者在各自的区域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一,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
http://wangxiao.kc100.com:801/RESOURCE/CZ/CZLS/LSBL/ZGSGY/18084_SR.htm
简单的说就是两次大战——官渡大战,使曹操崛起;赤壁大战,使南北均衡。
具体的原因,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是天时地利人谋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形成期(初期)
人们平常总说赤壁之战的结束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开始,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全面。赤壁之战前,鲁肃入荆,诸葛亮入吴,促成了孙刘联盟的缔结,成功地打胜赤壁之战后,三股政治力量、军事力量的鼎足,应该说是形成了。但地域上的三足鼎立,却还要往后推几年。
之后,刘备得荆州,取蜀,与孙权重分荆州,取汉中。鼎之西足才算铸就,地域上的三足鼎立局面第一次形成。
但第一个三足鼎立局面没有延续多久就被打破。关羽北攻樊城襄阳,中原震动,江东恐慌。曹孙两家合作,共同击败关羽,吴方夺了原蜀汉方控制的荆州地域。刘备伐吴,夷陵战败。于是便形成了第二次鼎立局面,也就是后来比较稳定的鼎立局面。
鼎立形成期,也就是初期的结束,三国各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曹魏以曹丕去世为结束,孙吴以陆逊火烧连营为结束,蜀汉以白帝城托孤为结束。
二.延续期(中期)
三国其实可以称为汉末三强,是在众多武装割据势力的优胜劣汰中脱颖而出的三个集团。他们都具备了时代的适应性,集团内部既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活力。因为三足鼎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吴蜀两个弱方还结成了联盟,所以三足鼎立局势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延续,是一种必然。
但是,由于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三国集团都不满足于既定的鼎立形势。他们既渴望延续鼎足以保全自己,又渴望打破鼎足以求成功统一。这种渴望实际上在鼎立的初期就开始了,但在中期表现的更明显。
但在三国中期,各国最大的矛盾不在于敌国,而在于自身的变化。各国的第一代菁英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纷纷退出历史舞台,集团内部的实力和活力如何经受时间和人事变迁的考验,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三国实际上都成功解决了。东吴的孙权,因为年龄比曹操刘备都小,也因为他强壮长寿,这个时期不需要考虑过渡问题。曹丕的继承人是曹睿,这在当时也几乎是无可选择的人物。不过曹睿是个优点缺点共存的人,鼎立的局势和频繁的战争反倒压抑了他的缺点,使优点得以发挥,所以曹魏集团也得以平稳过渡,继续保持了它的优势。
当时最成问题的是蜀汉。刘备的继承人可以三选一,但刘理刘永太小,只能选较大的刘禅。但刘禅的才能属于中下水平,除了为人宽厚可以称道之外,实在不是理乱之才。但刘备采取了高超的补救措施,刘禅只继承了名义的权位,实际权力都交给了蜀汉能力最强威望最高的诸葛亮。而诸葛亮的才干,在三国中期是首屈一指,在他执政的时代,最小的蜀汉反倒成了最强的一国。
三国中期,天下局势实际操纵在曹睿、诸葛亮和孙权这三个强人手中。各有特色,难分轩轾,所以鼎立局面得以延续。
中期的结束,在蜀汉应以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为界,在曹魏应以曹睿病故为界,在东吴应以孙权病故为界。
三、打破期(后期)
在三国鼎立中期存在的权力交接和新陈代谢问题,在三国后期继续存在,而且此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长时期的三足鼎立本身,也在消磨着人才的意志,使晚出的人才和前两期相比,明显不如。
魏国曹睿死后,君位传给了不知来历的幼小儿子,执政大权交给了纨裤子弟曹爽,曹魏集团的实力从此便衰落了。在三个国家中,它是首当其冲衰落的。
蜀汉在诸葛亮死后,继续采用刘备的权力交接方式,军政大权交给了当时最有影响力和能力的蒋琬,并以仅次于他的费文伟为辅,军事方面,则名将姜维逐渐得到重视。所以在诸葛亮身后的十余年中,蜀汉依旧是小而强的国家。只是好景不长,蒋琬死后,后主刘禅开始亲政,没有才能的人拥有了权力,蜀汉内部的实力和活力便打了打扣。费文伟死后,军政大权基本分开,后主刘禅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将相之间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变差。蜀汉集团便也很快走向衰落。
东吴方面,在孙权死后,幼子孙亮继位。孙亮此人虽然聪明过人,但毕竟没有经验,没有威望。所以孙权也学习刘备,把国家大权实际上交给了最有能力和影响的诸葛恪。但诸葛恪也是个优点缺点很明显的人,孙权的眼光毕竟不如刘备。诸葛恪北伐失败,很快倒台,吴国便成了几位权臣依次表演的舞台。直到暴君孙皓继位,才扭转了主弱臣强的局面,转向暴政时期,东吴集团由此也衰落了。
三国集团既然次第衰落,那么鼎足而立的闷葫芦便会很快打破。能够打破这个闷葫芦的,不可能是这三个衰弱的老集团,只能是新生力量。现在我们研究一下,三国中哪一国是培育新生力量的温床?
蜀汉,第一任领导人刘备,虽然属于枭雄奸雄类人物,但一向有仁德爱民的好名声,并有此方面的作为。他招揽的部下多以忠诚著称。第二任领导人诸葛亮,是法家和儒家的结合体,他提拔任用的人物除了才能之外,最主要的素质就是忠诚为国。他身后的蒋琬、费文伟、姜维等人,基本上延续了他的治国思路。所以,在蜀汉,奸雄逆臣,没有生存的空间。在他们内部,不可能蜕变出一个新的政治军事集团来。
东吴,第一任领导人孙权和最后一任领导人孙皓,是两个暴君。一前一后,有效地扼制了奸雄逆臣的发展,中间时期的几个权臣,最后都死得很惨。所以,吴国也不具备产生新集团的条件。
最后便是曹魏了。这个集团在最初,就以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奸雄手腕著称,首任领导人曹操最善于此道,第二任曹丕也毫不逊色。他们上逼故主汉帝,内逼宗族兄弟,对臣民则采用严刑峻法,刻薄无恩。由于自身立国之道的局限性,魏国内部一向就没有大讲忠君爱国的风气。虽然由于传统的惯性出了不少忠臣,但也给奸雄们创造下了学习的榜样。所以,司马氏能够在魏国崛起,实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曹魏集团,本来就是培养奸雄逆臣的沃土。
加之曹魏本来是三国中最大的一国,这个国家内部新诞生的奸雄集团,也因此具备了最强的实力。灭蜀之战,实际上是司马氏集团的工作,而因为魏国尚在,功劳便记在了曹氏名下。司马氏最后彻底打破了三足鼎立的闷葫芦,一统天下,实在是历史的必然。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229年吴国建立。1、地域因素 曹操占据北方,具有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备则占据西南地区,拥有巴蜀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孙权则坐拥江东,借助长江天险,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势力范围。地域的差异使得三国之间相互制衡,形成了鼎立之势。2、军...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但是统一的历史在中国的封建社会...
初一历史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混战迭起,形成四分五裂局面,东汉王朝随之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形成时期。 三国形成时期战争这一时期中,曹操挫败群雄,统一中国北方,孙策攻取江东、刘备攻取巴蜀为立国之地,形成三国鼎立格局。 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联军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周围。董卓迁献帝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后,...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根本原因:赤壁之战以后,曹操战败,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四川。在北方,曹操占据黄河流域,孙权占领长江中下游,刘备占领四川和长江中游的一部分。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是进步还是倒退...
形成: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混战中,曹操和袁绍逐渐形成两个对立的强大军事集团;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此后陆续消灭了袁的残部,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曹军大败,退守北方,暂时无力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据四川并取得汉中...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王朝镇压黄巾起义的必然结果,也是东汉末年割据战争的继续发展和 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因为东汉政府在镇压农民起义时,给予了各地军阀和州郡长官以可乘之机,他 们纷纷组织武装,修建坞堡,扩大地盘,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公元 189年,并州牧董卓乘中央外 戚与宦官争权夺利...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孙权也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整个四川和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由刘备统治。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为魏,定都洛阳。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益州(今成都),国号为汉,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称帝,国号为吴。于是三国鼎立的局面就形成了。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方政治经济势力的无法调和。在统一政府形成之前,地方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各种矛盾和纷争导致了不同势力的割据,这成为了三国鼎立的重要推动力。其次,赤壁之战后曹操南下受阻。赤壁之战对曹操造成了重大打击,使得他对于孙权的威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不敢...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么形成的?
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三国鼎立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和刘备的力量则壮大起来,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