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华]二人转“包公”戏的东北民俗文化解读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3
东北二人转演唱包公故事的传统剧目现存五种,它们分别是:《砸銮驾》、《包公铡侄》、《包公赔情》、《包公吊孝》、《包公断后》,这些都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宋代清官包拯的故事改编而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东北地区民俗文化内涵。
从东北二人转对包公故事的改编当中,不难看出,许多故事从新的角度诠释了包公故事,加入了鲜明的东北地域元素,使剧中人物变成了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具有了东北人的性格,成了东北文化的代言人。和其他剧种比较,二人转包公戏中蕴含了丰富的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内容,向人们展示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民俗风貌。这些民俗事项纷繁复杂,真实地再现了原汁原味的东北文化,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反映了东北二人转的民俗学价值。
一、《包公赔情》与弃子英雄神话传统
二人转传统剧目《包公赔情》,讲述包公陈州放粮之前,处死了侄儿包勉,而后向嫂子王凤英请罪赔情的故事。其中诉功一段,王凤英诉说当年包公被父母抛弃,幸被及时赶来的嫂嫂抱回家中,辛苦抚养。包公生而被弃的身世经历,与弃子英雄神话传统主题相契合。
作为弃子英雄,必须具备几个要件:
第一,其出生必然具有一定的灵异色彩。包公的孕生就与众不同,普通人都是经过十月怀胎降生的,像人家娘怀儿十个月未满,婆母娘怀三弟整整三冬。孕期过长,是其灵异处之一,也正因此,父母才认为他不祥。
并且,包公出生的时间也比较奇特,三冬三年三十七个月,偏赶上闰月年三弟你降生,三弟你下生占了三个癸,癸年癸月癸时生。民间迷信认为,闰年出生即为不祥,再加上其生辰中有三个癸字,更为不祥之征。
再者,包公生具异相,三弟你生下带来阴阳脸儿,半拉脸紫来半拉脸青。另外,据《包公断后》我往这后脑勺上摸了一把,有一个小肉枕叫我摸着了。从这一句可知,包公不仅脸色怪异吓人,后脑勺上还生了一个小肉枕。这些奇异的长相,使人怀疑他是个怪胎,恐难养活。在迷信的年代,婆母娘说你活不了,公爹说你像个妖精。
可见,包公被弃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孕期过长,二是生辰不祥,三是长相怪异,是个怪胎,父母又恐其难以养活。
第二,经过三弃三收的历练。如同许多神话传说中的弃子英雄一样,包公也经历了三弃三收的考验。一弃被扔在马棚,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马的庇护,把你扔在马棚马也不踩;二弃被扔在牛棚,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牛的庇护,把你扔在牛棚牛也不哼;三弃被扔在鱼塘,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荷叶的庇护,赐给你一领芦席三道蒲草绕,将你扔至在后花园的养鱼坑。也是三弟你不该死,斗大的荷叶托住了你的身形。最终被他的嫂子发现,抱到自己的堂楼上抚养。其中,一弃马棚,二弃牛棚,是远古神话中图腾考验仪式的遗存。而三弃养鱼坑,则使包公的被弃与漂流式弃子故事有了共同之处。
第三,早慧并最终成长为杰出人物。弃子英雄往往具有早慧的特质,而包公十二岁中状元,做定远知县,恰恰符合这一特征。弃子英雄最终都成长为杰出人物,或成为部落领袖,或在某一领域建立了卓越功绩,如周之始祖后稷、满族的罕王、朝鲜族的朱蒙等。二人转《包公赔情》包公大嫂回忆包公:十二岁你做过定远知县,人儿不大做官可清。当堂审过玻璃叶,癞蛤蟆告状你审过水坑。乌盆告状你拿过赵大,黑驴告状撵旋风。夜晚你宿到关王庙,死人头上你断出两根钉。三板子打死董国舅,斩了阁老名陶洪,陈州放粮把民清。打龙袍太后看你智谋勇,封你三口铜铡两口印,代管
满朝文武卿。龙子龙孙许你管,宋主头上管三层。包公自称:宋主爷的江山千斤重,三弟我担着八百有余零。斩三弟如同去棵草,宋主爷的江山就得扔。他的主要功绩有为官清廉、善于断案、陈州放粮、还李太后名分、不畏强权打死祸国殃民的国舅和阁老,他成为宋朝的股肱之臣,位高权重,他的生死甚至能够左右宋朝政权的存亡。可见,他的成就也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从这几点来看,包公也属于弃子英雄式的人物。
二、《包公断后》与东北饮食居住习俗
二人转《包公断后》中有很多对东北饮食习俗的描写,如:
还有这圆的乎的、黄巴焦的、筋道道的、香喷喷的两个黏豆包。(《包公断后》)
黏豆包: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食俗,以芸豆、红豆为馅料,以黏米面和玉米面为皮包制而成。在过去,黏豆包是东北农民冬天的主要食物。室外风雪严寒,室内,家里的姑娘、媳妇,在老妈妈的带领下,围坐在温暖的炕头,一边攥豆馅、包豆包,一边闲话家常,成了东北农村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豆包包好后,将其装到帘子上,然后放在大铁锅里蒸制,待水烧得滚开,一锅热腾腾、黄澄澄的黏豆包便做好了。可以即食,也可以放在室外冷冻做成冻豆包。东北农村家家户户都做黏豆包,每家制作的豆包都带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大而憨,有的小而巧,人们可以根据豆包的形状、味道推断这个家庭里主妇的个性特征。天寒地冻的冬天,东北人不仅自己食用豆包,还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小小的黏豆包,在过去,不仅帮助东北人度过了寒冷的冬天,还帮助乡邻们联络了感情,从中也可见东北人质朴实在的性格特征。
儿知道您老的胃口不好,多吃点小米稀粥多蒸点鸡蛋糕。(《包公断后》)
鸡蛋糕:东北方言,即鸡蛋羹,用鸡蛋蒸制而成,和小米稀粥一样松软、可口、易消化,营养丰富,最适宜老人食用,是民间孝敬老人的食品。此句唱词出自于范仲华别母一段,对一个纯真善良的小乞丐来说,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就是鸡蛋糕,因此,他的心愿就是希望义母李太后能够吃上小米稀粥、鸡蛋糕。
此外,二人转《包公断后》中对居住习俗的描写,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居住民俗。如:
儿知道您老的腰腿不太好,进皇宫睡炕头可别睡炕梢。(《包公断后》)
东北气候严寒,为了冬季取暖,卧室内通常垒一铺火炕,靠近灶房的一侧叫炕头,比较暖和,远离炉灶的一侧叫炕梢,一般又冷又潮湿,睡久了容易得风湿之类的疾病,因此范仲华在离别义母之前叮嘱她睡炕头可别睡炕梢。这并不是对宋代皇宫居住条件的想象,而是东北地区的居住习俗的真实写照。

[许秋华]二人转“包公”戏的东北民俗文化解读
从东北二人转对包公故事的改编当中,不难看出,许多故事从新的角度诠释了包公故事,加入了鲜明的东北地域元素,使剧中人物变成了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具有了东北人的性格,成了东北文化的代言人。和其他剧种比较,二人转包公戏中蕴含了丰富的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内容,向人们展示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民俗风貌。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