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和汤显祖,到底哪个是号称中国的“莎士比亚”?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3
关汉卿和汤显祖谁才是东方莎士比亚?如果汤显祖是,那么关汉卿又算什么?

东方的莎士比亚是汤显祖还是关汉卿。
发布于:2020-04-17 11:41:22
东方莎士比亚是汤显祖.汤显祖于1616年逝世,这恰好和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
汤显祖 代表作牡丹亭十六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国家英国产生了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和文学家莎士比亚,他的诞生给英国的戏剧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他的诞生,对英国和世界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然而,在当时的中国也产生了一位像莎士比亚一样的伟大的戏剧作家,对当时的中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人为了怀念和纪念这位伟大的戏剧作家,就尊称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那么,这位东方的莎士比亚指的是谁呢?十六世纪中叶,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时期,而我们大家都知道,明朝时期的戏剧有着非常高的成就,当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戏剧家,其中就包括这位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的戏剧,这为他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学史上赢得了一席之位.
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数量超过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编纂的《中国近代戏曲史》中,汤显祖被誉为“戏剧舞台上空永不陨落的巨星东方的莎士比亚”.
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出生在书香门第,家里几代都不作官,却有着很高的声望,汤显祖很有才气,二十一岁中举,二十八岁进京赴考时已经是名闻天下的才子了.但是,汤显祖因为不愿意替高官捧场而
汤显祖于1616年逝世,这恰好和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此问题简单 只需要卡一下年代就可以 莎士比亚(1564-1616) 汤显祖(1550-1616) 关汉卿(1220-1300) 这就显而易见了 如果不想这样做 那么就卡历史 莎士比亚 生活在都铎王朝伊丽莎白时代大约是十六世纪 与此同时的中国是明朝的中后期 大约万历天启这段时期 汤显祖刚刚合适 而关汉卿 是元朝人(1276-1368)显然不符合标准
东方莎士比亚指的是关汉卿.关汉卿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是元代剧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著有《紫箫记》(后改为《紫钗记》)、《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诗文《玉茗堂四梦》、《玉茗堂文集》、《玉茗堂尺牍》、《红泉逸草》、《问棘邮草》,小说《续虞初新志》等。因为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这四部戏都与“梦”有关,所以被合称为“临川四梦”,都以“爱情”为主题。这四部戏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写一个女孩因情而死,又因情而复生的故事。在《牡丹亭》之前,中国最具影响的爱情题材戏剧作品是《西厢记》。而《牡丹亭》一问世,便令《西厢记》减色不少。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

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1946年,赵景深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提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五个相同点:一是生卒年几乎相同(前者1550-1616年,后者1564-1616年),二是同在戏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五是剧作最能哀怨动人。

扩展资料:

汤显祖代表作品介绍:

1、《紫钗记》

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创作于南京时期。此剧全本共五十三出,在保留唐人蒋防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同时,再造男女主人公的形象。

别开生面地演绎李益和霍小玉的爱情故事,较好地继承了《霍小玉传》的现实主义精神,也体现了汤显祖的“情至观”,堪称“临川四梦”第一梦。

2、《牡丹亭还魂记》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汤显祖



汤显祖号称中国的“莎士比亚”,1964年,徐朔方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指出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时代相同,但具体的戏剧创作传统不同,前者依谱按律填写诗句曲词,后者则以话剧的开放形式施展生花妙笔,认为汤显祖的创作空间与难度更大。

1986年到1987年,徐朔方两次钻研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联系剧作家与中西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指出汤显祖生活的明朝封建社会,比起莎士比亚的伊丽莎白时代而言,要封闭落后得多,故而汤显祖塑造出《牡丹亭》里杜丽娘敢于追求自身幸福的人物,更是难能可贵。

扩展资料

汤显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常得罪名人。早年参加进士考试,因拒绝掌朝的张居正的招致而落选。中进士后,也拒绝当时执掌朝政的张四维、申时行的拉拢。在南京时,不和当时已有很大名声的王世贞、世懋兄弟往来,甚至在王举行的公宴上谢绝和诗。

晚年淡泊守贫,不肯与郡县官周旋。这种性格作风使他同讲究厉行气节、抨击当时腐败政治的东林党人顾宪成、邹元标等交往密切,也使他推重海瑞和徐渭这样“耿介”或“纵诞”的人物。汤显祖的这种性格特点在作品中也有明显反映。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汤显祖



关汉卿号称中国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1]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约生于金末。钟嗣成著贾仲明天一阁钞本《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析津志辑佚·名宦》曰:“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
关于关汉卿的生平相当缺乏,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见其大略。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太医院尹”别本《录鬼簿》作“太医院户”。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祁州(在今河北安国市)(《祁州志》卷八)、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等不同说法。查《金史》或《元史》均未见“太医院尹”的官名,而“医户”却是元代户籍之一,属太医院管辖。因此,关汉卿很可能是属元代太医院的一个医生。《拜月亭》中,他有一段临床诊病的描写,宛若医人声口,可以作为助证。
在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慷慨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关汉卿是位伟大的戏曲家,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1958年,被世界和平大会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外国人称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经过七百多年历史的考验,关汉卿在中国戏剧史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已被大家所公认。他的创作遗产已成为民族艺术的精英,人类文化的瑰宝,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两种说法其实都存在,“中国的莎士比亚”是一种美誉,并非是一个严格的有明确条件的评价。从创作成就上讲,关汉卿更加接近于莎士比亚;从时代上讲,汤显祖更接近于莎士比亚。

得出以上结论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种:认为关汉卿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这种说法原因主要在于对悲剧创作的关注。

相同点:戏剧艺术的最高形式当然是悲剧,中国戏曲家恰恰在悲剧创作上是失败者。而关汉卿的主要作品中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悲剧《窦娥冤》、《梧桐雨》等,可以说是中国戏剧悲剧创作最优秀的剧作家,可与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相比较。

差异点:两者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语言风格(关汉卿用元曲的结构、曲牌的韵律章法进行戏剧创作,而莎士比亚用相对日常化的语言风格进行创作)、导致人物悲剧的原因(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导致人物悲剧的原因是社会,是他者;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导致人物悲剧的原因是命运和人物自身的性格)等都截然不同。

第二种:认为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原因主要在于:汤显祖(1550—1616),莎士比亚(1564—1616年),两人基本算是同时代的剧作家,所以经常被相提并论。

相同点:1946年,赵景深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提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五个相同点:一是生卒年相同,二是同在戏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五是剧作最能哀怨动人。

差异化:莎翁戏尽是人生智慧,充沛的感受,对世界的思考,而汤显祖虽然词写得很好,限制声律的情况创作也更有难度,但总归是些才子佳人,终成眷属,和王朝更迭,生死迷津的戏剧内涵到底还是无法比的。



关汉卿;“东方的莎士比亚”。
简介
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已斋叟。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作品风格
关汉卿的杂剧题材和形式广泛而多样化,包含悲剧、喜剧、英雄、恋爱、家庭女性问题、官场公案等,其内容具有极高的现实性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关汉卿的散曲中男女恋情的作品居多,心理刻划细致入微,别恨离愁真切感人。散曲风格豪放,语言通俗易懂,生动自然。
主要作品
关汉卿杂剧的成就最大,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最为著名的当属《窦娥冤》。

文学地位
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杂剧和散曲,成就卓越。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他的悲剧《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他的作品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早在一百多年前,他的《窦娥冤》等作品已被翻译介绍到欧洲。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外国人称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相关知识
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传统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杂剧的体裁,首先是一本四折的形式,这是受宋杂剧演出时分为四段的影响,四折之外又可以加两个“楔子”。杂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三者交相配合,推动剧情的发展,刻画人物的性格。元初到元大德年间(1279~1307),元杂剧发展至鼎盛时期。
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未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续及后世。
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
汤显祖的主要作品是戏剧。《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关汉卿和汤显祖,到底哪个是号称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1946年,赵景深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提到汤显祖和莎士比...

关汉卿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著名的杂剧作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可见关汉卿在当时就已享有崇高的地位。关汉卿一生创作了60多个杂剧,从民间传说、历史资料和元代现实生活里汲取了许多素材,真实地表现了元代人民反对封建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的斗争。关汉卿从不写作神仙道化与隐居乐道的题材。他...

元曲四大家是哪四位
1、关汉卿(1234年前-1300年左右),”汉卿“是字,号已斋(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 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 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2、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也有资料显示可能是...

简述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历程。
明代戏剧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在汤显祖的四部剧作中,《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又简称《还魂记》)是用力最深、也最能表现其文学思想和艺术才能的一种。如果从体裁上严格说来,《牡丹亭》的有些缺陷是很明显的:全剧五十五出,结构显得松散冗长。但因艺术上有独到之处,这一缺陷是不能掩饰其光彩的。 中国古...

四大戏曲家是谁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京剧四大宗师、程长庚、赵二奎、余三顺、谭鑫培;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四大技艺:唱念坐打;四大特点:起承转轴 ...

你知道什么是传统的戏曲文化吗?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型的戏曲方式,中国戏曲包括着诗,歌曲,民族舞蹈,雕塑作品,工艺美术,工程建筑等多种文化要素,也包括着诗,词,曲,赋,短文,小说集等各种各样文学类成份,这种要素在音乐节奏的指导下组成一个有机物的总体。中国戏曲具备很高的传统技艺性。艺人的读诵,咬字,行腔,哭,笑,...

孟称舜是什么职业
有人认为,孟称舜是继元代关汉卿之后,清代洪升之前,在明代中国戏剧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孟称舜自幼爱好诗文词曲,喜欢阅读屈原的作品《离骚》,年轻时在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文人了。崇祯年间,孟称舜顺利考上当地的秀才,但以后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孟称舜和哥哥孟称尧加入张溥等人组织之复社。崇祯...

《窦娥冤》 《牡丹亭》 《西厢记》 《桃花扇》 《汉宫秋》 《长生殿...
1、《窦娥冤》《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2、《牡丹亭》《牡丹亭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3、《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

古代文学样式,6个朝代突出的文学格式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对联

中国古代的作家
范 康 范仲淹 苗 发 范成大 武汉臣 金 丰 金仁杰 盂汉卿 罗大径林景熙 荀 况 荀 氏 赵 哗 赵 壹 赵 元 赵 翼 赵宗祚 赵师秀赵秉文 赵执信 祢 衡 郦 炎 郦道元 钟 嵘 钟 煜 钟嗣成 骆宾王柳 永 柳 开 柳宗元 祖 咏 独孤及 柳 冕 皇甫湜 皇甫枚 皇甫松姚 合 姚 铉 姚 燧 姚 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