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孟珙,字璞玉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0
如何学习文言文

  一,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实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的意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于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但另外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汪》),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对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权势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其意义基本上变成了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子。如果你称呼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小姐,那么,这位小姐会很生气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
  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大量的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词的存在,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结合学习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计划、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词的常用义。
  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
  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则以单音词为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游褒禅山》)中的“非常”,古义是两个词:不同一般。而今义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复音词分开来解释。例如:“日暮,所击杀无虑百十人”(《冯婉贞》)中的“无虑”是个联绵词,意思是“大概”、“大略”之义,这个意思与“无”、“虑”二字毫无关系,不能拆开来讲。
  3,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轻易拿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文释,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我们的教科书中,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都有这方便的练习题,这是帮助我们作积累和整理工作,必须认真完成,千万不可忽视。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义项了。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每个词都有它本来的意思,即本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如:“妻”,古义就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今义则是指男子的配偶。“孙”,古义表示我的儿子的儿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传,今义则指儿子的儿子。
  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代,因为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现象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阅读就越困难。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就是多读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
  二,学习文言虚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有表达语气、组织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虚词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比较灵活。阅读文言文,要善于辨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把虚词理解错了,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便的问题。
  1,分清实词和虚词。
  文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例如,“所”的基本意义是“处所”,后来引申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结构助词。又如,“之”的基本意义是“往”,后来虚化为代词、助词、语气词等,成为用得最多的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作代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的独立性,动词,往。起拼凑语气的作用。从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知道,某个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要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了解古今虚词的差异。
  古今完全不同的虚词,我们只要掌握它们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如《六国论》“而以六国破亡之颠故事”中的“故事”,但是,有些虚词,古今都用它,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不同,要用分析的眼光去逐字审阅,不要以今律古。
  3,辨析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
  文言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一个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表达多种语法关系,如“而”,可以作连词用;也可以作代词用。作连词用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表示偏正关系,可以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表示递进关系,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
  4,体察虚词表达的不同语气。
  古人称虚词为“辞”、“语辞”、“语助”,可见,虚词在表达语气方便的重要。一段文言文,如果没有虚词连缀其中,就会丢掉“性情”,失去活力。若不用虚词,就表达不出说话人在表面上的自谦中隐含的抱怨和得意之情。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反复吟咏,体察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如:“夫”、“盖”常表示发语,“者”常表示提顿,“得无”、“无乃”常表示推测、反问等。常用的文言虚词只有几十个。越是常用的虚词,用法往往越是灵活。如果确实掌握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阅读时就可以扫除虚词方便的一大障碍。
  三,掌握词类的活用现象。
  文言中有些实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词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词的活用。如果一个词已经活用成了别的词,我们还按其原来的用法去解释,就会讲不通。因此,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镜,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意义,对我们学习文言文来说是很重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但这种情况较少。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中古以后就改变了读音,例如:“晋侯饮(yìn)赵盾酒”,这就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区别开来了,但并不能一概而论。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这是指形容词、名词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3,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鸿门宴》)。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使动、意动的较少,但用着一般动词的则相当普遍。在古代汉语中,方位名词也常作动词。
  4, 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常用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处所、凭借的工具等。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区别意动和使动。在这里,我们提供两种区别方法:第一,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而意动用法则是主语以为或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第二,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般情况不用于意动(动词本身就无意动用法,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作使动和意动却常见)。
  二是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条件。要鉴别一个词是否已活用成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面有哪些词类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的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下面举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两个名词连用,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谓语,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例如:“秦师遂东”。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下之,小之……,不外是矣”。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晋师军于庆柳”。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例如:“隆礼尊贤而王”。
  三是要注意弄清楚一个问题:词类的活用,是说某个词本来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性质,不是说这个词属于两个词类。例如:我们不能说“晋师军于庆柳”中的“军”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四,注意掌握几种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的,我们主要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五种句式。
  1,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而文言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且往往借助某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语气。主要形式有:
  ⑴,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
  ⑵,只在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
  ⑶,只在谓语后面用“也”煞尾。
  ⑷,“者”、“也”都不用。
  ⑸,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语气。
  ⑹,用“为”表示肯定判断。
  ⑺,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定。
  ⑻,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
  2, 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发出者,而是行为的接受者。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助词来表示被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⑵,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⑶,用助词“见”表示被动。
  ⑷,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⑸,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⑹,用“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
  3, 省略句。
  文言句子中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省略主语。包括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省。
  ②, 省略谓语动词。例如:“一股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 省略宾语。
  ④, 省略介词“于、“以”。
  4, 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⑴, 用疑问代词提出问题。
  ⑵, 用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
  5, 变式句。
  文言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对应的句式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⑴,主谓倒装句。
  ⑵,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凝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⑶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置于中心语之后。
  ⑷,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五,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
  第一,赠。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而且比现代汉语更为普遍。从省略的方式说,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来说,既可是主语、谓语、宾语,又可以是介词词根。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意。
  在古代汉语中,量词较之临近的数词,是一种很不发达的词类,动量词在先秦不存在,物量词也不多见,现代汉语又是量词很丰富的一种语言。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找出相应的量词补充进去。
  第二,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词序,就容易使人费解,产生歧义,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这就是“调”。
  文言文,尤其是韵文中,常有一种“倒文”的语言现象。这种倒文或“语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协韵”。我们阅读古文时,遇到“倒文”这种语言现象,就必须根据内容,颠倒过来进行翻译。
  第三,留。“留” 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均不译。
  一些基本词汇,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保留不译。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
  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会失去引诗所特有的韵味。
  第四,换。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这就是“换”。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除了帝号“燕王” 和方位词“上” 无需更易而外,其余都要换用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译作:“我曾经(跟你)在边境上会见燕王”。
  以上所说的“增”、“调”、“留”、“换”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
  六,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在翻译时,除了掌握以上四种方法外,还要掌握一点技巧。
  第一,对句中的字、词、句进行充分想象。这种想象就是要调动平时的积累。一是对字词的不同用法的想象。如翻译“君无尤焉”一句中的“焉”字之前,可把句末“焉”的各种用法作一比较,一个个的淘汰,然后确定一个译出后合乎原文意思的用法。处在句末的“焉”,一般讲,一是疑问句中作疑问语气词,但这句不是疑问句,故否一也;二是作形容词尾,但是,“尤”是“责怪”之意,动词,故否二也;三是句末作兼词,但此句不需要作兼词后的介词引出名词或代词,故否三也;四是作代词。此句中“焉”字若译成代词“他们”,就恰与全句的意思统一了。二是对各种句式的充分想象。以“莫之死”为例,此句句首用了无定代词“莫”,而且宾语是代词“之”,故此句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子,那么,这句话就应先译成“莫死之”。再来作第二步,这个“死”是自动词,不能支配宾语“之”。想一下,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是处动用法还是为动用法,逐一考虑,是为动用法,故这句可译为“没有谁为他们死”,这样,译出的意思与全文就统一了。
  第二,要学会运用一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有些句子,我们只有通过语法分析,才能正确地理解,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如“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句中“疾”是“憎恨”之意,如果把“疾视” 放在一起,就译成了“憎恨看”,这显然不通。那么,就应将“疾” 后的整个结构作为“疾” 的宾语,即憎恨的对象,再来解剖这个“对象”,即“疾” 的宾语是“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但要注意,“视” 的宾语只是“其长上之死”,这里,“视其长上之死”与“不救”是通过“而”连接的两种“行为”。再看“视”的宾语,“其长上之死”,这是一个主谓短语作“视”的宾语,故“之”就是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了。经过这样逐字分析,这一句就可译为“恨(他们)看着他们的长官战死而不去救护”。再把这句译文放到全文中去看,意思也就与全文统一了,故此时可以放心地肯定自己的译文了。
  由上观之,我们无论是对字、词、句式的想象,还是对句子结构的语法分析,都要以平时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积累为前提。因此,我们平时就要下苦功夫记一些有关文言知识和有关译文技巧方面的东西,否则就会源泉枯竭,不管怎样找“窍门”也是翻译不出来的。古代有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奉命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却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的老婆见状,不以为然地说:“你作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喟然长叹:“你生孩子虽然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作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巧媳妇也难煮无米之炊啊!”这个故事,也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观点的正确性。
  那么,怎样下苦功夫呢?下面谈谈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 学习文言文要重视诵读。
  程端礼在《朱子读书法》中说:“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 此话实为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多熟读背诵一些文质皆美、深浅适度的文言诗文,在头脑中多储存一些文言信息,这对认知迁移、阅读理解都是大有益处的。
  诵读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孰悉课文,逐步加强理解,直至背诵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有别于一般的死记硬背,它以宏观驾驭微观,以微观充实宏观,循序渐进,反复诵读,由读到懂,由懂而用,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
  第二, 要勤查工具书。
  工具书是专供翻检查阅的图书,它具有特定的排检方法,读者据此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他所要了解的知识或材料。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应充分利用文言工具书,把它作为百问不烦的老师,解难释疑。工具书的种类繁多,可供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查阅的工具书有:《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常用文言虚词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辞海》、《辞源》等。其中,《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和《常用文言虚词词典》体积小,内容丰富,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便于携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工具书。
  第三, 要多作练习。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中,但仅凭对新知识的识记是不能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的。”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积累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 要善于积累资料。
  撰书立说,需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需要用大量 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积累资料的方法各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在读过的书上作记号,有的人善于作知识卡片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黑格尔年轻时并没有特殊的天赋和才能,可是他善于积累,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要在一张张活页卡片上,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排列,逐一贴上标签。这样的日积月累,反复思考运用,终于使他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哲学家。我们在读书求学中注意积累资料,必将受到很大的益处。它不但能培养和提高你的阅读、分析能力,“使人精确”(培根语),而且还能减轻你的大脑负担,当这些资料变成你的“第二大脑”时,你使用这些资料便能得心应手,八面来风,人家“踏破铁鞋无觅处”,你却“得来全不费功夫”。

1、战国荀子的《劝学》
节选: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释义:君子知道他学得不全不精就足以认为是完美的,所以诵读群书来力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
2、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
节选: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释义:玉如果不经过打磨和雕刻,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无法成才。

3、清代周希陶的《增广贤文》
节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实际上是唐朝韩愈所作,被收录进《增广贤文》)。
释义:如果你想登上知识的高峰,那么勤奋就是唯一的路径;如果你想在知识的大海里畅游,刻苦就是祝你前行的船舶。
4、宋代朱熹的《劝学诗 》
节选: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释义:年华易逝,学习难成,不应该浪费每一寸的时光。
5、唐代颜真卿的《劝学》
节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释义:年轻时不知道要早早德努力学习,等到了满头白发之时才悔恨就已经迟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劝学

《宋史·卷四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孟珙传》
【译文】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他的四世祖孟安,曾跟从岳飞,立有战功。嘉定十年(1217),金人进犯襄阳,驻扎在围山,孟珙的父亲孟宗政当时是赵方的部将,率兵抵御金人。孟珙估计金人一定会窥伺樊城,向孟宗政献计由罗家渡过河,孟宗政采纳。第三天,各军在罗家渡布阵,金人果然到来,金人渡河一半时,宋伏兵发起进攻,杀死一半金人。孟宗政受檄命去救援枣阳,在阵前父子离散,孟珙望见敌人骑兵中有一个穿素袍骑白马的人,说:“是我父亲。”急忙率骑兵冲入敌阵,使孟宗政脱险。孟珙因功被补为进勇副尉。
  嘉定十二年,完颜讹可率步、骑兵二十万分两路进攻枣阳,金兵环列在城下,孟珙登上城墙射敌人,将士们都叹服。孟宗政命令孟珙从别的地方劫杀金人,孟珙攻破敌人十八寨,斩杀一千多人,缴获大量军器回来,金人逃走,孟珙因功升为下班祗应。
  嘉定十四年,孟珙拜见制置使赵方,赵方一见到他就认为他是奇才,被任为光化尉。嘉定十六年,孟珙因功被特别授予承信郎。遭父丧,制置使在他服丧期没满时重新起用他,他推辞,让他安葬父亲后就来任职,他又推辞,被转为成忠郎。理宗即位后,孟珙被特授予忠翊郎,不久被差派为峡州兵马监押兼在城巡检、京湖制置司差提督虎翼突骑军马,又用他为京西第五副将,权管神劲左右军统制。
  当初,孟宗政招唐、邓、蔡三州壮士二万多人,组成“忠顺军”,命令由江海统领,众人不安,制置司以孟珙代替江海,孟珙分“忠顺军”为三部分,众人才服帖。绍定元年(1228),孟珙向制置司建议在枣阳造平堰,从枣阳城到忠顺军西十八里,由八叠河经渐水旁,水跨越九座丘陵,建了八十三丈的通天漕,灌溉土地十万顷,设立了十庄三辖,让军民分别屯田,当年收粮食十五万石。又命令忠顺军自己养马,官府给粮草,马的数量日益增多。绍定二年,孟珙升任京西第五正将、枣阳军总辖,在枣阳屯驻忠顺三军。第二年,孟珙被差派为京西兵马都监。孟珙遭母丧。又过了一年,孟珙被重新起用为京西兵马钤辖、枣阳军驻答刂,仍然统领忠顺三军。
  绍定六年,大元将领那颜亻奔盏追金国皇帝完颜守绪,逼近蔡州,檄命孟珙戍守鄂州,讨伐金国唐、邓行省武仙。武仙此时与武天锡及邓州守臣移剌瑗互为犄角之势,为金国尽力,想迎完颜守绪进入四川,进犯光化,气势很盛。武天锡,是邓州的农夫,他乘乱聚众二十万成为边患。孟珙逼近他的营盘,一鼓作气消灭了他。壮士张子良砍下武天锡头献上。这次战役获首级五千,俘虏他的将士四百多人,十二万零二十多户,于是孟珙被授予江陵府副都统制,赐给他金带。
  制置司发檄书向孟珙询问边事,孟珙说“:金人如果攻打吕堰,那么用八千人抵御也不少,但必须是木查、腾云、吕堰等寨都受节制才能成功。”不久刘全、雷去危两部在夏家桥与金人交战,取得小胜。不久,金人进犯吕堰,孟珙高兴地说“:我得计了。”立即命令各军追击到吕堰,金兵进就被逼到大河边,退就被逼到山险处,四面都是宋军营寨,金人丢弃辎重逃走,孟珙俘获甲兵五十二人,斩首三千人,得到马、牛、骆驼数以万计,归附的百姓三万二千多人。移剌瑗派他的部曲马天章带着降书请求投降,得到五县、二十二镇,官吏一百九十三,骑兵一千五百,步兵一万四千,三万五千三百户,十二万五千五百五十三口。孟珙进入邓州城,移剌瑗趴在台阶下请死,孟珙为他换掉衣服、帽子,以宾礼相见。
  当初,武仙驻屯在顺阳,被宋军所阻挠,退屯到马蹬。金国顺阳令李英献县投降,申州安抚张林献州投降,孟珙说:“归附的人,应该就在他们的乡土让他们耕种,就在他们的人民中设立他们的首领,少壮的就编入军籍,让他们自己耕田,自己守卫,有才能的人分给他土地,让他担任官职,各招自己的党徒以削弱他们的势力。”制置司肯定了这个建议。七月七日,武仙的爱将刘仪率领二百名壮士投降,孟珙问武仙的虚实情况,刘仪说“:武仙所据的九寨,最大的是石穴山寨,马蹬、沙窝、岵山三寨挡在它的前面;这三寨不攻破,石穴山寨也难攻破。如果先攻破离金寨,那么王子山寨也可攻破,岵山、沙窝二寨孤立,三帅可以擒获了。”孟珙第二天派兵奔向离金寨,卢秀拿着黑旗率众入寨,金人没想到是宋军,宋军就分别占领各条巷道,大声喊着放起火来,把寨中金人几乎全部杀死。当夜,壮士杨青等捣王子山寨,金的护帐军正在酣睡,王建进入帐中,砍下金将的头装入口袋中佩带在身上,天亮时一看,是金的小元帅。
  十四日,宋军出师马蹬,派樊文彬攻打寨的前门,成明等截击西路,一军围攻讫石烈,一军围攻小总帅寨,大火冲天,被杀死的堆积如山,其余逃走的又被成明的伏兵所获,壮士老少一万二千三百人来归附。宋军返回,到沙窝西面,和金人相遇,又取得大捷。当天,宋军三战三胜。不久,丁顺等又攻破默候里寨。孟珙召来刘仪说“:这些寨已被攻破,板桥、石穴寨必被震动,你能替我招降他们吗?”刘仪说“:晋德和花腿王显全是镇抚安威的老朋友,招降他们一定能来。”于是就派晋德前去,刘仪又请求选三百名妇女假装逃回去,让她们带着招降敌军的告示回去,孟珙照办了。安威见到晋德,非常高兴地叙说友情,介绍晋德去见王显,王显当天就下书请求归降。晋德又请孟珙派刘仪等候他。王显军约有五千人,还没解去盔甲,孟珙下令排成栲栳阵;入阵后,他环视很久,才离开,和平时安抚士卒一样;用牛、酒犒赏他们,他们都酒足饭饱,沉浸在歌舞之中。孟珙估计武仙将上岵山顶峰察看形势,命令樊文彬次日早晨夺取岵山,军队驻扎在山下,前面设下埋伏,后面挡住退路。不久武仙的部队果然登山,登到一半时,樊文彬挥旗,伏兵四起,武仙的部队不知所措,被杀死的在山谷间一个挨一个,山都被染红了,金将兀沙惹被杀,活捉七百三十人,金人丢弃的铠甲堆积如山。傍晚,孟珙进军到小水河,刘仪回来,讲武仙不想投降,计划去商州依险死守,但老人和孩子不愿意往北去,孟珙说:“进兵不可迟缓。”夜漏十刻时,孟珙召来樊文彬等授给他们作战方略,明天攻打石穴九寨。丙辰日,宋军就在寝席上吃完饭后出发,早晨到达石穴。这时阴雨绵绵,樊文彬担心,孟珙说:“这正是同唐代雪夜擒拿吴元济的时机一样。”催马直奔石穴,分路进攻,以樊文彬往来传达命令,处理事务。从寅时到巳时奋力战斗,石穴九寨全被攻破,武仙逃走,追到鲇鱼寨,武仙望见,换上衣服逃跑了。双方又在银葫芦山交战,金军又失败,武仙和五六个骑兵逃走了。追他们,他们隐藏起来没被发现,武仙部众七万人投降,缴获盔甲、兵器无数。孟珙回军到襄阳,转为修武郎,鄂州、江陵府副都统制。
  大元兵派宣抚王鰗与宋相约共同攻打蔡州,制置使同孟珙商量,孟珙请求率二万人前去,于是命令孟珙统率众将。金的二万骑兵由真阳横山向南来,孟珙就击鼓向前与金兵交战,金人战败退走,孟珙追到高黄陂,斩杀一千二百人。那颜亻奔盏派兔花忒、没荷过出、阿悉三人来迎接孟珙,孟珙和他们用弓箭射取禽兽,喝禽兽的鲜血,奔进他们的营帐。那颜亻奔盏很高兴,和他约为兄弟,给他喝马奶。金兵一万人从东门出战,孟珙挡住他们的归路,掩杀入汝河,俘获金国的偏将八十七人。获得蔡州归降的人,说蔡州城缺粮,出现饥荒,孟珙说“:蔡州已窘困了,我们应该拼死守住,以防金人突围。”孟珙和那颜亻奔盏约定,双方军队不要互相侵犯,决开堰水,设置护营的篱笆。那颜亻奔盏派万户张柔率精兵五千人入蔡州城,金人钩住二名元兵而去,张柔身上的箭就像刺猬一样,孟珙率先锋救援,把张柔救出来。拨发官宋荣不恭敬,孟珙将要杀他,众人下马罗列而拜替他讲情,孟珙处他杖刑。黎明,孟珙进逼石桥,俘获郭山,稍稍退去。金人突然到来,孟珙跃马进入敌阵,杀郭山示众,宋军士气又振奋起来,殊死战斗,进逼柴潭设立堡栅,俘获一百零二名金兵,杀死三百多人。第二天,孟珙命令众将夺取柴潭楼。金人争夺此楼,宋军鱼贯而上。金人又打扮美女来诱宋军,被孟珙的部将张禧等人杀死,于是就攻下了柴潭楼,俘获金兵将士五百三十七人。蔡州人凭借柴潭固守,潭外就是汝河,潭比河高五六丈,蔡州城上金字号楼设有巨弩,相传下面有龙,人不敢靠近,宋军将士疑虑害怕。孟珙召部下饮酒,又出兵,说“:柴潭不是天造地设的,金字号楼的巨弩能射中远方而不能射中近处,敌人所凭借的是柴潭,决潭水灌城,潭水可以马上干涸。”众人都说“:柴潭的堤坝坚固不容易凿坏。”孟珙说:“所说坚固的地方,不过是修筑了两个堤头罢了,凿堤的两侧就行。”柴潭果然决堤,宋军用草、苇堵住决口处,就渡水攻城,俘两名金将并杀了他们,金国的殿前右副点检温端被俘后,被在城下分裂肢体,宋军进逼土门。金人驱使城中的老少熬成油,称“人油炮”,人们不能忍受这种痛楚,孟珙派道士劝说制止这种事。
  端平元年(1234)正月初二,黑气覆盖着蔡州城,太阳无光,归降的人说“:城中粮绝已经三个月,马鞍、皮靴、破鼓都被煮着吃了,并听任老幼互食,金军每天以人和牲畜的骨头以及燕子筑巢的泥充饥,又往往杀整队的败军,吃他们的肉,所以想投降的人很多。”孟珙下令各军嘴里都含枚,以防喧嚣,分别运云梯布列在城下。十日,孟珙率军奔向南门,到达金字楼,布列云梯,命令众将听到鼓声就进兵,马义首先登城,赵荣随后登城,万众竞相登城,双方在城上大战,金国丞相乌古论栲栳投降,元帅兀林达及偏将二百人被杀。打开西城门,招那颜亻奔盏入城,江海抓获金国参政张天纲归来。孟珙问完颜守绪在什么地方,张天纲说:“城危时他就取来宝玉放在小屋,四周放上草,哭着上吊自杀,说‘我死后就烧了我’,烧他的烟焰没断。”孟珙和那颜亻奔盏拨开完颜守绪的遗骨,得到金国的谥宝、玉带、金银印牌不等。孟珙还军襄阳,被特授予武功郎、主管侍卫马军行司公事。他被提升为建康府都统制兼权侍卫马军行司职事。
  太常寺主簿朱杨祖、看班祗候林拓朝拜八陵,谍报说大元兵约宋来争夺河南府,前锋已到达盟津、陕府、潼关、河南,这些地方都增加了兵力,设下了埋伏,又听说淮帅约定进兵的时间,众人害怕不敢前往。孟珙说:“淮东的军队,从淮、泗逆水而上到汴京,非得十几天不能到达。我选精锐骑兵快马加鞭,不用十天就能完事;等到元兵到东京,我已归来了。”于是他们昼夜兼程,和二位使者到陵地,他们宣读御表,完成祭礼回来。制置司奏请留孟珙在襄阳兼任镇北军都统制。镇北军,是孟珙所招的中原地区精锐的、身经百战的人一万五千人组成的,他们分别驻扎在氵巢北、樊城、新野、唐、邓一带。不久命令孟珙去枢密院奏议,授予他带御器械。端平二年,孟珙被授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暂时在黄州驻扎,他辞别皇上,皇上说“:你是名将的儿子,忠心、勤勉、体恤国家,攻破蔡州、灭亡金国,功绩昭著。”孟珙回答:“这是宗社的威灵,陛下的圣德和三军将士的功劳,我有什么能力?”皇上问恢复故土的事,孟珙回答:“希望陛下放宽民力,积聚人才,等待时机。”皇上问和议的事,孟珙答“:我是军人,应该谈论战,不应该谈论和。”皇上给他丰厚的赏赐。孟珙兼任光州知州,又兼黄州知州。
  端平三年,孟珙到黄州,增厚城墙、疏导护城河,搜集军事物资,边境前来归附的每天有千人,孟珙造了三万间房子让他们居住,对他们多加赈济。孟珙又担心兵民杂居,于是在高处修了齐安、镇淮二寨,让各军居住。建章家山、毋家山两堡作为先锋、虎翼、飞虎营。孟珙兼任主管管内安抚司公事,节制黄、蕲、光、信阳四郡军马。
  大元兵攻打蕲州,孟珙派兵解围;元兵又进攻襄阳,随州守将张龟寿、荆门守将朱杨祖、郢州守将乔士安都弃城逃走,复州施子仁战死,江陵危急。皇上诏命沿江、淮西派兵救援,众人认为没有超过孟珙的将领了,于是先派张顺渡江,孟珙率全军紧随其后。大元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复州,一路在枝江监利县造木筏准备渡江。孟珙改变旌旗和衣服的颜色,循环往来,晚上就用火把照江面,数十里相连。又派表弟赵武等共同作战,他亲自往来指挥,攻破敌人二十四座营寨,使二万百姓回来。嘉熙元年(1237),孟珙被封为随县男,升为高州刺史,忠州团练使兼江陵知府,京西、湖北安抚副使。不久,被授予鄂州诸军都统制。
  大元大将忒没进入汉阳境内,大将口温不花进入淮甸,蕲州守臣张可大、舒州守臣李士达弃官逃走,光州守臣董尧臣献州投降。元兵合三郡人马、粮草、器械攻打黄州守将王鉴,江上统帅万文胜出战不利。孟珙进入黄州,军民高兴地说“:我们的父亲来了。”孟珙把大帐设在城楼上,指挥战守事宜,终于保全了黄州,杀贻误军期的四十九人示众。皇上按战功赏赐将士,特赐给孟珙金,孟珙加以白金五十两赐给众将。将士们连月苦战,染病的和受伤的很多。孟珙派医生去治疗,战士们都感动地哭了。
  嘉熙二年春,孟珙被授予宁远军承宣使、带御器械,鄂州、江陵府诸军都统制。孟珙因朝廷没颁布对三军的赏赐,上表推辞。皇上下诏说“:不赏赐有功的人,人们认为朕怎么样?三军的功劳,赶快呈报上来。封爵的次序,从将帅开始,你为什么还推辞呢?”不久,孟珙被授予枢密副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副使兼督视行府参谋官。不久,他升为制置使兼岳州知州。于是檄命江陵节制司攻打襄、郢,于是,张俊收复郢州,贺顺收复荆门军。十二月十一日,刘全在冢头、樊城、郎神山作战,都告捷,嘉熙三年春正月,曹文镛收复信阳军,刘全收复樊城,终于收复襄阳。孟珙被授予枢密都承旨、制置使兼鄂州知州。刘全派谭深收复光化军,息、蔡二州归降,孟珙命令用士兵迎接他们,得到一百多名壮士,把他们编为忠卫军。
  起初,诏命孟珙收复京、襄,孟珙认为必须得到郢,然后可以使粮饷、军事物资的运输畅通,得到荆门然后可以出奇兵,于是他制定作战方略,发兵深入,所到之处都传来捷报。孟珙的奏疏大略说“:取得襄阳不难但守住它难,不是将士不勇敢,不是车马器械不精良,实在是力量不足。襄阳、樊城是朝廷的根本,如今经过百战得到了,应该加强治理,要想保住它们的元气,非得有十万士兵,否则不能分别守卫。与其在敌人到来后抽调兵力,何不保住这全胜?兵家上策是破坏敌人的计划,这是不争夺的争夺。”于是设先锋军,使襄阳、郢州归降的人充当。
  嘉熙三年正月十九日,谍报说大元兵想大举逼近长江,孟珙估计敌人一定要经过施、黔二州并穿越湖湘,他请求十万石粟米作为军饷,以二千人驻屯峡州,一千人驻屯归州。忠卫军旧将晋德从光化来归降,孟珙奖励并任用了他。孟珙的弟弟孟瑛率五千精兵驻在松滋作为夔州的后援,派于德兴增兵守卫归州的关口万户口。大元兵从随州出发窥伺长江,孟珙暗中派刘全迎敌,派伍思智率一千人驻屯施州。大元大将塔海和秃雪率军进入四川,号称八十万军队,孟珙增设营寨,分布战舰,派张举领兵从小路到均州去防守、阻击敌人。大元兵越过万州的湖滩,施、夔二州震动,孟珙的哥哥孟王景当时是湖北安抚副使、峡州知州,急忙写信商量防御敌人。孟珙向督府请示,率军向西进发。孟王景调金铎军在归州的大王亚寨迎敌。刘义在巴东县的清平村取胜。孟珙的弟弟孟璋选精兵二千驻在澧州防备施、黔路。嘉熙四年,孟珙被进封为子爵。
  孟珙逐条论述长江上游的防御应该是有三道防线:请求设立副司及调关外都统的一个军到夔州,负责涪州南面以下的江面,这是第一道防线;加强鼎、澧二州的守备,这是第二道防线;加强辰、沅、靖、桂四州的守备,作为第三道防线。峡州、松滋需各屯兵万人,水军隶属它们,归州驻屯三千人,鼎、澧、辰、沅、靖几州各驻屯五千人,郴、桂二州各驻屯一千人,如此则江西可以保全。又派杨鼎、张谦到辰、沅、靖三州,同副将晓谕熟蛮,了解和注意思、播、施、黔州的各条小路,以防敌人由此进入。
  恰好侦知大元兵在襄、樊、随、信阳招集军民播种,把造船的木材堆放在邓州的顺阳,于是孟珙就派张汉英出兵随州,任义出兵信阳,焦进出兵襄阳,分路干扰敌人的势头。派王坚暗中率兵烧敌人所准备的造船木材,他又估计敌人一定会移兵到蔡州,就地取得给养,派张德、刘整分兵进入蔡州,烧了这里积聚的粮草。皇上下制任命孟珙为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夔州知州。孟珙招集麻城县、巴河、安乐矶、管公店的淮地百姓三百五十九人,这些人都是沿边地区经历过战斗的人,组成“宁武军”,命令由孟璋统领。孟珙被进封为汉东郡侯兼京湖安抚制置使。
  回鹘人爱里八都鲁率一百多壮士、一百一十五名老人和孩子、二百六十匹马来归降,孟珙设“飞鹘军”,把爱里的名改为艾忠孝,让他任总辖,请求朝廷给爱里补官。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和,互相上书向朝廷告状。孟珙说:“国事这样,把大家的才智和计谋合起来,还怕不能战胜敌人,你们双方却为私事争斗,难道不愧对廉颇、蔺相如的风骨嘛。”孟珙立即写信责问他们,他二人看到书信后很惭愧。
  孟珙整顿四川的弊政,做出条目颁布到各地,有委派和去掉官员要登记,有赏罚不明,有克扣军粮,有官吏贪污黩职,有上下欺骗等条文。他又说:“不选择险要的地方建堡寨,就难以让兵保卫人民;不招集流亡的百姓安心耕种,就难以让人民养兵。”于是他设立赏罚的规定来考核官吏的政绩,让各部门奉行。黎州守臣阎师古说大理国请求取道黎、雅二州向朝廷入贡,孟珙回答说大理国与邕、广二州相通,不应该取道川蜀,拒绝了这个请求。孟珙兼任夔路制置大使兼屯田大使。军队没有储备粮草,孟珙大兴屯田,调役夫修堤堰,募农民给他们种子,从秭归到汉口,设了二十个屯,一百七十个庄,垦田十八万八千二百八十顷,孟珙上奏屯田始末和所减去的券食数额,朝廷下诏奖励他。靖州徭林赛良作乱,孟珙派王王禹平定了他。
  淳二年(1242),孟珙把京、襄二地为国捐躯的人向朝廷上报,请求在岳阳为他们建祠,年年去祭祀,朝廷下旨赐名为闵忠庙。淮东遭受兵祸,枢密让孟珙去支援,孟珙派李得率四千精兵前去,孟珙的儿子孟之经为监军。谍报说京兆府的也可那延率三千骑兵经商州攻取鹘岭关,出兵房州的竹山,孟珙派王令驻军江陵,不久进兵屯驻在郢州,刘全驻军沙市,焦进率一千人从江陵、荆门出兵襄阳。孟珙传檄让刘全带十天的粮食,取道南漳进入襄阳,同各军会合。
  大元兵到三川,孟珙下令应该出兵戍守的主兵官,不许丢弃一寸土地。权开州梁栋因缺粮,请求回制置司,孟珙说“:这是弃城。”梁栋到夔州,孟珙让高达斩梁栋示众。于是众将奉行命令十分谨慎。大元兵到泸州,孟珙命令重庆方面派兵支援,派张祥驻军涪州。孟珙被授予检校少保,进封为汉东郡公。孟珙说“:沅州的险要不如辰州,靖州的险要不如沅州,三州都应加强防御而靖州最为急迫。现在这三州连一粒米、一个兵都不知从哪儿出,这是京湖的忧患之一。长江防线上自秭归,下至寿昌,绵亘二千里,从公安到峡州有十几处浅滩,隆冬时水干涸了,应该节节设防,兵家忌讳的是防线多,这是京湖的忧患之二。现在军额缺乏,既守水浅之处,又守关隘,这是京湖的忧患之三。陆抗说过‘:荆州是国家的屏障,如果荆州有危险,失去的不只一郡,应该用全部国力争夺它。如果不增加八万兵力全力防御,即使是韩信、白起再生,也将无所作为。’今日事势大略与荆州有危险相似,利害攸关。”余王介宣谕四川,途中探望了孟珙,孟珙因重庆积米少,送去屯田米十万石,派晋德率六千人支援四川,孟之经为策应司都统制。淳四年,孟珙兼任江陵知府。孟珙对他的僚佐说:“政府没考虑这一点,敌人若是牵制我,长江上下水流湍急,我将怎么办?我去则敌人来捣我的空虚之地,不去谁能担当抵御敌人的重任。”有见识的人认为是这样。
  朝廷诏命京湖调五千兵去戍守安丰,支援寿春。孟珙派刘全率兵前往。接着又有命令分三千兵去防守齐安,孟珙说“:黄州与寿昌三江口只隔一水,需要兵马时就能立即渡过去,何必先派去?早一天就有一天的费用,无益处有损害,万一上游有警报,我军已经疲劳,这不是好计划。”没听从调遣。淳五年,皇上因孟珙政绩突出,给他转行两官,允许他回授。孟珙到江陵,登城叹道:“江陵所凭借的是三海,不知这还有变为桑田的,敌人一挥马鞭,马上就到城外。自城以东,古岭、光锋直到三氵义,没什么可阻碍敌人的。”于是就修复十一个内隘,另在城外建了十个关隘,有离城数十里的。沮、漳二水,过去从城西入江,因有障碍从城东入江,使它绕过城北流入汉水,因此三海才通而为一。随着水势的高下,修了蓄水池来调解水的多少,三百里之内,俨然是个大湖。土木工役有一百七十万,百姓不知有此役,孟珙把这些绘成图献给朝廷。
  孟珙亲自镇守江陵,他的哥哥孟王景镇守武昌,按惯例,没有兄弟同在一路的,孟珙请求回家务农,皇上不许。朝廷诏命孟珙派五千兵支援淮河守军,孟珙派张汉英率兵前去。枢密调兵五千奔赴广西,孟珙致书执政说:“大理国到邕州,数千里内部落互相隔绝,现在应该选人分别到各郡,让他们分管生夷,根据地形的险易,可随宜处置,建关屯兵,确定在何处积粮聚草,这样,形成声势,国威自然振奋。不从这方面制定计划而是闻风调兵,空费钱粮,对事情无补益。”他的意见没被采纳。大元大将大纳到江陵,派杨全在荆门布兵同宋军交战,孟珙事先侦知这情况,报告给枢密,传檄让两淮做准备,两淮不知道,后来果然如他所报的那样。孟珙上奏说:“襄、蜀两地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士人无处安身,蜀地士人聚集在公安,襄阳士人聚集在郢渚,臣设立了公安、南阳两座书院,使那些被没收的田舍隶属书院,使士人有地方受教育。”他请皇上题写榜文赐给书院。
  当初,孟珙招镇北军驻守襄阳,李虎、王的军队作乱,镇北军也溃散了,孟珙就用优厚的条件招抚他们,归降的人不断。大元行省范用吉密通降书,以所受文告为凭证,孟珙向朝廷汇报,朝廷不许。孟珙叹道:“收复中原三十年的人,如今志向不能实现了。”他的病加重,请求辞官,他被授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后辞官,在江陵府治所去世,当时是九月廿六日。九月初一,有颗大星陨落在境内,声音如雷。孟珙去世的那天傍晚,大风吹毁了房屋树木。孟珙去世的消息传到朝中,皇上震惊,停止朝政追悼他,赠给他丧葬费银绢各一千两匹、特赠他为少师,三次赠官后为太师,封他为吉国公,谥号“忠襄”,庙名叫威爱。
  孟珙忠君体国的念头,可贯金石。他在军中与部下议论事情,人们说的都不一样,孟珙慢条斯理地用简短的话进行折衷,大家都很高兴。他对拜见他的士人、游客、老军官、退役的兵卒,都是一视同仁,待以恩惠。孟珙的名声和地位虽然显赫,但只设鼓旗这样的仪仗,在将士、官吏面前他神色凛然,没有敢轻视他的人。他回到家中后就是焚香扫地,倚着几案端坐,像是超然世外。他不贪恋财富、美女,饮食很平常。他对《易》颇有研究,六十四卦各联系为四句话,称为《警心易赞》。他也通晓佛学,自号“无庵居士”。

网上原文都找不到,

王继勋文言文
6. 文言文翻译 宋史 有全文有几百章呢,自己看吧,网页下面有,上面是简介 吴曦传李全传张邦昌传刘豫传贾似道传韩芃胄传丁大全传万俟禼传汪伯彦传秦桧传郭药师传黄潜善传张觉传蔡攸传赵良嗣传蔡京传蔡卞传曾布传吕惠卿传章惇传吴处厚传朱面力传蔡确传王黼传关礼传董宋臣传蓝王圭传(附康履传)梁师成传杨戬传王中...

章句义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在文言文中,“章句”指的是对文字进行章节和句读的分析。例如,《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中提到:“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这里描述了马援不愿意仅仅停留在对诗歌章句的分析上,而是渴望到边郡从事农业和牧业。2、同样在文言文中,“义理”指的是...

顾炎武手不释卷 原文及翻译
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翻译: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到了险要的关口,就叫来身边退役的...

如何评价汉字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堪称是一个革命性的转折。这个转折说明: 汉语海纳百川,可以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试问,西方文字也可以象汉语一样,以虚怀若谷的胸怀去接受汉语理念中的精华吗 4,汉语发音科学,思维速度快。 汉语发音响亮,语调铿锵,富于变化,具有音乐之美,汉语讲平仄,分阴阳上去,还有轻声,还有变...

作文的文组什么词
1、 绚文, 126、 选文, 251、 衍文, 376、 谐文; 2、 雅文, 127、 兴文, 252、 学文, 377、 行文; 3、 虚文, 128、 雄文, 253、 修文, 378、 一文; 4、 靴文, 129、 绣文, 254、 玄文, 379、 缬文; 5、 星文, 130、 蟹文, 255、 新文, 380、 闲文; 6、 鲜文, 131、 序文...

寻找天皇家族的历史
55 850 - 858 文德天皇 仁寿、齐衡、天安56 858 - 876 清和天皇 贞观57 876 - 884 阳成天皇 元庆58 884 - 887 光孝天皇 仁和59 887 - 897 宇多天皇 宽平60 897 - 930 醍醐天皇 昌泰、延喜、延长61 930 - 946 朱雀天皇 承平、天庆62 946 - 967 村上天皇 天历、天德、应和、康保63 967 - 969 ...

岱鳌山的相关名人
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他还请桐城著名书法家方守敦题写“恒、恬、诚、勇”4字的条幅,作为座右铭。五四运中,他毅然放弃文言文,改写白话文。1921年,朱光潜发表了白话处女作《福鲁德的隐意识说与...

英语专业,考研都可以考哪些专业
如果你报考本专业,一般方向有3个:文学、语言学、翻译(也有的学校把翻译放在语言学类),就业基本上就是高校教师,看你的兴趣了。如果你学了高数,程度还不错的话,可以报考经济管理类,我有很多同学就考了金融、国际贸易专业。考这些专业的话,英语是优势,高数是门槛。还有一些不需要考数学的专业,...

唐宋重要诗人按照其所处年代排序汇总
唐宋重要诗人按照其所处年代排序汇总:1、骆宾王(约619~687);2、贺知章(659-744);3、王之涣(688—742);4、孟浩然(689~740);5、高适(700—765);6、王维(701-761);7、李白 (701—762);8、杜甫(712--770);9、韦应物(737~792);10、王涯(764左右-835);11、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