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结婚年龄是多大?各个朝代有什么不同?
古代结婚叫法众多,不同地位的人结婚叫法也不同。如官富之家结婚叫联姻,而高贵女子嫁给贫穷男子则叫做下嫁。普通家庭结婚叫成亲。因还是普通家庭较多,所以成亲之词在古时广为流传。而结婚的年龄各朝也是相差不多。大概是男15。女12到13。一、古代普遍结婚过早自秦朝起,嬴政颁布婚姻制度,男15,女12便要成亲。而到了汉朝后女过20未出嫁者还要罚款。后面还有朝代女子20未出嫁则由官府出面,将其指婚给单身男子。可见当时男子是不愁娶妻的。而过早结婚也是有原因的。古时战乱居多,卫生条件也不好,导致婴儿成活率不高。再加上人们去世年龄都不是很大。为了保证国家人口数量。所以帝王们统一都采取早婚制度。以此来保证人口数量呈正数增长。所以古代男女均是很小年龄便结婚生子了。二、贵族富人子孙结婚年龄在古代也是一夫一妻制的。若强行要娶二妻,官府便会将男子与二妻打入大牢,立法上规定是判处两年牢狱。而妾则没有限制。我们也听说过,古时贵族富人们的子孙自小便有童养媳一说。那便是为儿子或孙子找的妾室。童养媳在丈夫小时便开始照顾。等大了也要教丈夫男女之事。等丈夫成年能娶正妻时,这房妾室或可做个偏室。在此看来,富贵子弟先有妾,后有妻。而对于结婚年龄的限制,也是不存在的。三、古时婚嫁叫法众多,年龄也多是过早就我们现代来说,成婚年龄是男22,女20。而古时各个朝普遍都是男15,女12到13。战国时期,圣人孔子有说过男20,女15。方可成婚。但孔子并非当时帝王。所以并没有按孔子的说法实行过。而结婚的叫法更是不胜枚举了。
最早以前的时候其实人们对结婚的年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过大多数人的思想里都是认为我们是必须要结婚的,如果你不结婚,那对你的父母,你的家族来说就是一件很大逆不道而且还不光彩的事情呢。但是现在呢,我们国家制定的《婚姻法》中明确的写了对男子和女子的结婚年龄都有了最早的限制,也就是说我们这些人在多少岁之前是不允许结婚的,但是对结婚的最晚年龄则没有时间限制,大抵的意思也就是你不结婚也没有人管,只要你能说服你的父母就可以了。当然了,我觉得这就比较人性化了,也比较符合当代自由人的想法。
而在我国的古代就没有规定适婚年龄的男女不得在多少岁之前结婚,但是几乎每个朝代都规定了适婚男女如果超过多少岁不结婚就会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当然了,这惩罚那就是罚钱,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对于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说,结婚比罚钱来的实在,所以早早的就有男男女女就订婚结婚了。
古代罚款的事,中国古代其实是“早婚国家”,特别是女性的结婚年龄在那会都比较低。女性有的早的话在11岁就结婚了。更早的还有在6岁就结婚的,汉昭帝在他八岁的时候继承了皇位,当时就娶了才是六岁的上官安女当他的皇后。
古代对男婚女嫁之事为什么这么重视呢?这其中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方面的,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增加人口,我国古代的统治者们都普遍认为,自己统治百姓人口越多,就给别的国家传递了一个意思,那就是间接的给说明了自己把国家治理的特别好。我国古代劳动效率低,无论干什么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经常需要打仗,打仗就会死很多的人。
关于古代婚姻,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认识,古人普遍早婚早育。从文献资料来看,古代女子结婚是比较早的,具体早到什么程度呢?一般而言,古代女子到了13、14岁就要出嫁的,最晚也不能超过19岁。
《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载,西周时期男子20岁“冠而列丈夫”,女子15岁为“及笄”,男女过了这个年龄就可结婚。同时,《周礼》也有规定:男子30而娶,女子20而嫁。这一时期,女子出嫁是比较晚的。
但是到了汉代,这一年龄大大提前了。在汉代,男子结婚年龄是15、16岁,女子则是13、14岁。《汉书.惠帝纪》有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女子超过了15岁还不嫁人就要缴纳五倍的赋税,国家就要出面干预了。
从西周到汉代,结婚年龄为何提前呢?有人这和越王勾践有关。据《国语·越语上》载,越王勾践曾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女子十七岁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越王勾践为了复仇,举国上下都奖励生育,早婚早育自然是题中之义。
汉代之后,早婚似乎成为传统,历朝历代一再沿袭。如,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下诏:男20岁,女15岁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又如,宋代规定“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明代朱元璋规定,男子16岁而娶,女子14岁而嫁。
这是法律规定,从历史人物看,也反映了女子早婚这一现象。如班昭年仅14岁的时候,就已经嫁给了曹世叔;李清照18岁的时嫁给了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10岁入宫便被临幸,然后便怀孕了。
古代女子在18岁之前大都已经结婚,身体尚处在发育阶段,其身心是备受扭曲的。过早结婚生育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加之古代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女子的命运可想而知了。
既然如此,国家为什么还要一再提前人们结婚的年龄呢?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古代生产力低下,战争不断,人口扩张是对抗天灾人祸的最好办法。每场战事、天灾之后,国家要快速恢复人口,必然要鼓励人们早婚早育,并为此做出一系列的规定。
值得一说的是,既然要早婚早育,就很难做到优生优育。古代疯狂扩充人口,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后果,如孩童夭折的概率变高,人们的体质不断下降,这也是古代人平均寿命较短的原因之一。
结婚年龄大概是十三、四岁。各个朝代没有什么不同,都流行早婚。
古代女子一般在十五岁左右就能结婚了,各个朝代的结婚年龄都在十五岁上下。
古代十三四岁就要嫁人,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要求女子十二岁必须出嫁,即使是唐朝对结婚年龄较为放宽也要求女子14岁之前必须出嫁。
古代女子几岁出嫁
该时候女子的出嫁年龄因朝代而异,具体如下:1、商周时期:女子的结婚年龄为20岁。2、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的结婚年龄开始迈入“早婚时代”,从20岁提早至14至15岁。3、秦国:规定女性身高达到1.38米就必须结婚,但这是根据身高来判断,而非年龄。4、两汉时期:女子的结婚年龄多为十三、四岁,但也有极...
古代最晚结婚年龄
唐太宗贞观元年规定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以上无夫家者由州县以礼聘娶。古代女子结婚年龄规定如下:- 春秋时期,女子十五岁嫁娶。- 汉代,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岁嫁娶。- 唐代,女子十三岁以上嫁娶。- 明代,女子十四岁以上嫁娶。古代婚嫁法规有两类:常规和临时。常规法规规定法定婚龄,临时法规根据社会...
古代的时候,人长说方龄多少?是什么意思?一般男女结婚的年龄在多少
13. 宋宁宗嘉定年间,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14. 宋代司马光在《书隐闭梁仪》中提到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为结婚年龄。15. 宋代朱熹在《家礼》中提出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为结婚年龄。16. 明太祖洪武年间,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17. 清朝《大清通礼》规定,男子十...
古代女子14岁就嫁作人妇,是因为古代人早熟吗?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对法定结婚年龄,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此后的历朝历代也都有自己的法定结婚年龄。大概情况如下:西周时期:男性30岁,女性20岁;春秋时期:男30岁,女15岁;战国时期:男20岁,女17岁;汉朝时期:男20岁,女15岁;晋朝时期:男20岁,女17岁;南北朝时期:男15岁,女13岁;唐朝时...
各朝代结婚年龄,最低的居然只有13岁?还有逼婚的?
一、周朝 最晚期限:男性30岁娶妻,女性20岁婚嫁。《周礼·地官·媒氏》: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二、战国 1.男子20岁可以娶妻,最晚不能过30岁;女子15可以嫁人,最晚不能超过20岁。战国时期的《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 》记载: 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
古代法定结婚年龄(转)
总结:中国古代男女的法定结婚年龄(上述均为虚岁),从西周的三十二十降至春秋战国的二十十五,到汉唐又降为十五十三,至明清又稍有提高至十六十四,大体呈一个反向的J型曲线分布,并非很多人印象中的朝代越早婚龄越小。至于《大戴礼·本命》所说的太古之礼“男五十而室,女三十而嫁”,不必当真。
古代女子一般多少岁要嫁人 每个朝代都有什么规定
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余建中辛巳年,始归赵氏”。也就是在宋微宗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李清早17周岁时,与已经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都城开封城成婚。男女双方都达到《礼记》所说的男“弱冠”或女“及笄”的年龄。元明清等朝代,朝廷虽然也是规定婚嫁年龄,但已经无法控制。由于一些家庭的极度...
告诉您古今中外的适婚年龄
在古代,由唐至清,适婚年龄女子均十三以上,男子十五以上皆可!喜结良缘。历代王朝法律都是提倡和开放早婚的,而在现代则有明确的法定法规,男性需要满22周岁,女人性需要满20岁才符合法定法规,可以办理登记结婚。男女结婚大多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过去男女结婚,没有媒人是不成的,即便真是...
古代结婚年龄古代平均婚嫁年龄
一、古代结婚年龄 1.不定,因为朝代的不同,所以结婚的年龄规定也就不一样。比如在西周时期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子20岁,女子15岁。春秋时期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子20岁,女子17岁。汉代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子十五六岁,女子十三四岁。唐朝和宋朝结婚的法定结婚是男子15岁,女子13岁。2.中国古代的年龄,男子...
古代结婚年龄:唐代男15岁 女13岁
我国古代其实是一个 “早婚国家”,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是男20岁、女15岁。但各朝代略有不同,比如唐代,男15岁、女13岁以上;明代,男16岁、女14岁以上。据《梁书・张缅传》和《周书・城冀传》记载,梁高祖的四女儿富阳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儿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