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柄战刀之首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长柄战刀之首

在全世界范围内,像中国这样曾经大规模使用长柄战刀的国家不多,而且这些国家大部分都是汉字文化圈国家,深受中国影响。

在小说中,长柄战刀是猛将最爱用的武器之一,比如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关羽,使用三尖两刃刀的纪灵,《三国演义》中的“温酒斩华雄”更是关羽、华雄两名大刀猛将之间的巅峰对决。

在历史上,长柄刀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绑在长柄上使用的多孔石刀。但是长柄战刀真正的大规模使用,还是在唐朝,著名的唐刀六制之中,

就有长度达一丈的陌刀。但是陌刀具体形制已经不可考证,今天常见的长柄战刀,都是沿袭了宋代的形制。

宋代是中国长柄战刀的一个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至少七种长柄大刀:掉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加上单手使用的短刀“手刀”,一共八种制式军刀,合称为北宋“刀八色”。

这些长柄大刀的造型,绝大多数大家都很熟悉,例如偃月刀经常在小说中提到,戟刀就是单枝画戟的前身,其他长柄刀也多少有些面熟。唯独这个排名第一的掉刀,却似乎让大家感觉到非常陌生。

的确,掉刀的造型和其他长柄刀迥然不同,《武经总要》记载掉刀是“刃首上阔,长柄施鐏”。结合图画来看,掉刀开有两刃,刃前有一个宽阔的尖,前部刀刃非常宽阔,与其说是一把长刀,倒不如说是一把长柄巨剑。

很多人认为,掉刀这种两刃有尖的形制,是直接继承了唐代的利器——陌刀。虽然没有出土文物、传世古董作为佐证,但是记载中的陌刀,也是刃部宽阔,长柄两刃的形制。

掉刀在宋代也有一些变种。比如说《武经总要》就记载掉刀有一种“两刃山字之制”,这种形制的掉刀在今天依然常见,只不过咱们今天一般称之为“三尖两刃刀”,

又因为传说中的二郎神用的是这种武器,所以也称之为“二郎刀”。也就是说,其实“掉刀”一直存在,只是在后世换了个名字,叫“三尖两刃刀”罢了。

似乎看起来,这是一种在小说和神话中才经常出现的武器。然而,掉刀却是北宋七种长柄战刀中唯一被《宋史》提到,在《宋会要辑稿》中更是被提到了两次。

在《武经总要》中,掉刀也被列为长柄刀中的第一,在“刀八色”中地位仅次于装备量极大的手刀。

掉刀之所以被如此重视,首先当然是因为掉刀的威力巨大,在战斗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掉刀刃部宽阔,看似重心过分靠前,实际上这也正是所有中国长柄战刀的特点,只是掉刀将这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重心靠前,虽然牺牲了一定的灵活度,但是劈砍力大。而且马上使用长柄战刀的,多为职业武学人士,在军中不是精锐就是军官,灵活度可以靠长期的训练进行弥补。

明末第一猛将刘綎,便可以在马上挥舞120斤(约合今天140多斤)的长柄大刀,成为当时一绝。古代武举考试,挥舞大刀更是必修科目,其重量有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三等。

这些动辄数十斤乃至上白斤的大刀劈砍力度当然是惊人的,但是其过分的重量也注定了它们并非实用器。

但是掉刀在重量不过分的情况下,达到足够的劈砍力,其威力足以将人拦腰斩断。步兵列阵使用的话,将掉刀高高举起,

敌军冲击时瞬间落下,则足以将敌人的马头砍下,甚至在密集的阵型下,敌人的骑兵会连人带马被斩成数段。

另外,虽然掉刀重心靠前,灵活度有欠缺,但是他的两刃设计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普通的长刀在进行“撩”、“挂”等动作的时候,

为了保证正确的刀筋(即运刀轨迹),需要将刀头调转方向。而两刃的掉刀则不需如此,在劈砍之后,顺势一提便是“撩”击,可以迅速补刀。

掉刀的刺击威力更是不容小觑。在宋代的画作《免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宋朝的重骑兵也装备了掉刀。

一般而言,长枪是重骑兵最好的武器,重骑兵用枪大多一次性,捅到目标后便会折断,一枪换一人,倒也划算。

但是,如果对付刀盾兵,一次性的长枪就有些难以招架,枪已经断了,但是敌人最多倒地或者支撑盾牌的手脱臼,并未丧失战斗力。

这时候,像掉刀这种重武器便可派上用场。长长的刃部可以直插盾牌,而前宽后窄、前薄后厚的设计也方便掉刀的拔刀,不至于让武器卡在盾牌中。

宽阔的刀尖一旦刺入人体,以古代的医疗条件,必死无疑。

当重骑兵冲入密集的步兵阵中,掉刀的长刃左右挥舞,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在今天的三尖两刃刀武术套路里,依然有左右向下如同划桨的“舞花”动作,便是当初马战招式的演变。

而掉刀战斗力的发挥,和中国古代先进的工艺是密不可分的。像掉刀这类武器,刀头过重,如果以普通竹木做成长杆,那么无力承担如此长的刀头,很容易折断和弯曲。如果加粗竹木的直径,又会影响手感。

很多传世长柄大刀多为铁柄,这些都是武人矜夸自己力气的工具,而非战场实用器。今天的长柄武术刀多以钢管为柄,但是古代制作钢管所耗费的成本过于庞大,而且难以大量生产。

而中国古代有独特的“积竹木柲”工艺。这种工艺原本是以木为心材,包裹竹条、藤条的。发展到宋、明时代,已经开始尝试以钢为心,姑且可以称之为“积竹铁柲”。

即刀头之后是一根细长的钢钎,再用竹篾、藤条包裹这根钢钎成杆,在保证重量不会过重的情况下,尽量增加长柄的耐用度。

这种工艺,是钢铁工艺、竹木加工工艺实力的体现,拥有这项工艺,也是中国古代可以大规模装备和使用重型长柄战刀的原因。像掉刀这种神器,是其他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

比如没有充分掌握这门技术的日本,只有积竹木柲,没有铁芯长柄,所以只能装备细长的薙刀,而无法装备重型长柄战刀。

而古代欧洲压根没有积竹木柲的工艺,所以在长杆武器上更为落后。

在中世纪后期(相当于中国明朝),德国有长达一米七的重型双手剑,其手柄倒有些铁芯长杆的意思,

但其造型是将长剑的柄加长,属于极端的短兵,而非长杆武器。

与德国双手剑同时而稍早,瑞士装备有长柄的戟和砍刀,但是其柄材只是一根粗木头,其中的技术含量,远远不及同时代甚至更早的中国长柄武器。



长柄战刀之首
长柄战刀之首 在全世界范围内,像中国这样曾经大规模使用长柄战刀的国家不多,而且这些国家大部分都是汉字文化圈国家,深受中国影响。在小说中,长柄战刀是猛将最爱用的武器之一,比如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关羽,使用三尖两刃刀的纪灵,《三国演义》中的“温酒斩华雄”更是关羽、华雄两名大刀猛将之间的巅峰对...

环首刀为何能成为汉代战刀的始祖?
自古以来,环首刀作为中国战刀的象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卓越性能,被誉为汉代刀剑之首。这种刀的名称源于其刀柄设计——首端呈扁圆环状,故又称“环柄长刀”或“环首刀”。工艺精湛,威力无比<\/ 环首刀诞生于我国汉代,是通过精湛的折叠锻打技术和严格的淬火工艺打造而成。其刀身直且锐利,是那个...

历史上被称为“十大名刀之一”的新亭侯刀
历史上被称为我国古代的十大名刀之一,它就是三国时期蜀汉新亭侯张飞的佩刀——“新亭侯刀”。这柄刀是在汉昭烈帝刘备册封张飞为新亭侯后张飞用赤朱山出产的精铁打造的一柄近身战刀,在其上刻有“新亭侯汉大将也”的字样,张飞对这件兵器极为珍惜,在打造完成后经常带着这柄战刀四处炫耀,令蜀汉...

历史上被称为“十大名刀之一”的新亭侯刀
2. 张飞在新亭侯封号后,使用赤朱山出产的精铁打造了这柄战刀,刀上刻有“新亭侯汉大将也”的字样。3. 张飞对这柄刀极为珍视,经常携带它四处炫耀,使其在蜀汉将军中声名显赫。4. 新亭侯刀的具体形制在史料中没有详细描述,但可以推测它保留了汉朝环首刀的特点。5. 张飞最终死于自己的佩刀之下...

雪中悍刀行古人已把道理说尽是哪一张
徐凤年走在木架之前,看着那一柄柄战刀,大多老旧,竟无一柄是最新的徐六刀,其中一柄刀鞘磨损严重的战刀,甚至是也许能够称为孤品的初代徐家刀! 要知道即便是在清凉山,也没有一柄初代徐刀了,即便徐骁生前曾经派人在中原地带重金收购此类战刀,依然没有结果,因为初代徐刀一来铸造不多,总计不过七千把,二来当时条件恶...

昭和十七年小田一郎银柄战刀,刀身刻有军旗 天皇 编号600元有得收藏吗...
.600块,买把稍微好点的刀都不够,日本刀600不可能收到的少年。

]最早出现的单手长刀称为什么?A.环首刀B.柳叶刀C.唐刀D
出现了直脊直刃、刀身细长的铁环首刀,马上代替剑类武器成为格斗兵器,东汉时期的百炼钢技术更是早就了几千年的“刀乃战兵”的说法。也就是说,环首刀是最早出现的单手长刀。汉刀即环首刀。汉刀是中国战刀的始祖型,其刀柄首端毫无例外地制成扁圆的环状,所以又做“环柄长刀”或“环首刀”。

中国古代兵器之刀的实战用法
刀位列十八般兵器之首,是我国古代战争中应用最为广泛,在士兵手中普及程度最高的兵器。刀自汉代成为士兵的主要近战兵器以来,便一直是历代军事家极为重视的一件武器。甚至在抗日战争中,依然有“大刀队”这种使用战刀进行战斗的部队。而且在缺乏刺刀的红军部队中,拴着红缨带的大刀亦是肉搏战中不可或缺...

冷兵器腰刀变迁,从环首刀到雁翎刀
从西汉中叶开始,军队中常用的刀被称为“环首刀”。环首刀大约有三四厘米宽,长度在九十到一百二十八厘米之间。这种刀更接近普通人眼中的“剑”。刀身是直的,没有血槽,可以挂在腰部。可以说是腰刀的起源。这种刀一直使用到唐朝初年,是中国不折不扣的战刀之源。到了唐代,环首刀逐渐被淘汰。从...

冷兵器之中国常用四大刀器
苗刀其实在中国一直就有。汉代就是环首直刀。唐代就是大刀以及唐仪刀。唐时期并逐渐出现弧度。这已经是近代苗刀的形状。在日本正仓博物馆有数把日本仿制或是从中国舶来的唐大刀,其刀型与苗刀无二。时期武术家针对刀长120~160厘米,刀型形似禾苗的长刀命名为苗刀,并获认可。同时期武术家经过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