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故事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另铸6000斤以上大炮40门,安置各炮台。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钦差大臣琦善至广东,一意主和,懈于防务。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2月26日,英军又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6炮台。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其办理广东海防的奏折公牍,辑为《筹海村集》。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另铸6000斤以上大炮40门,安置各炮台。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钦差大臣琦善至广东,一意主和,懈于防务。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2月26日,英军又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6炮台。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其办理广东海防的奏折公牍,辑为《筹海村集》。
李鹏,一个自幼失去双臂的游泳运动员,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经过血与泪、灵与肉、生与死的磨炼,历经九死一生炼狱般的痛苦煎熬,最终以超常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一步一个脚印从开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意外触电 失去双臂
1994年6月30日,生长在开远的李鹏刚满8岁,正值学校放暑假,平时就好动、调皮和贪玩的他为了走捷径,翻爬父亲单位的围墙出去找同学玩,一不小心碰到围墙处的变压器高压电线,被当场击落在地,父亲单位的同事将他送到铁路医院,由于双臂肌肉被烧焦、坏死,为挽救生命,医生不得不将他的双臂截肢。
惨痛的教训使他懂得了做人要老实,应该用自己的智慧、意志和毅力去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凭借超人毅力 学会自理
出院后,李鹏慢慢恢复了健康,但是生活却不能自理,整天伤心落泪。为了生存他必须自强,必须进行自理训练,必须把脚当成手来用,除读书、跑步以外就训练脚的功能,提高自理生存能力的欲望激励着他。他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开始训练双脚,用两个面盆,一个装衣扣,另一个装串好的扣子,坚持用脚指头串纽扣。起初,他练习时额角上冒着汗,小腿肌肉痉挛,脚指头麻木不灵活,经过长时间刻苦的磨炼,奇迹终于出现了,脚终于能将纽扣串起来了。在父母的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磨炼,他终于可以用脚吃饭、写字,穿裤,生活能够自理了,他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与游泳运动结下不解之缘
1994年9月,在失去双臂3个月之后,他看到在铁路上工作的张清林叔叔,虽然失去了一只脚却在远南运动会上取得3金1银2铜的游泳成绩的事迹。他的心被震动了,决心以张叔叔为榜样,勇敢坚强地生活下去,通过不懈地拼搏攀越,开创自己的天地。起初他以跑步来锻炼身体,每天跑5至10公里,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体质得到了不断增强。
1998年的一天,母亲领着刚满12岁的他到市残联办理《残疾人证》,恰逢市残联邀请省残疾人体协的田径和游泳教练到开远选拔新苗。市残联的同志向省残疾人体协推荐了他,杨教练看了看他,摸摸这、摸摸那,又询问了一下李鹏的基本情况。不久,省残疾人体协发来通知,要他去参加新苗培训。到了游泳训练基地,望着碧蓝的池水,他沉寂了两年多的心,像平静的湖水里投进了石头,泛起阵阵涟漪,一阵冲动,他忘记了自己是残疾人,猛地一头扎入水中,这是他失去双臂后第一次游泳,没有双臂,也没经过训练,脚不听使唤,只能大口大口地喝水,差点被淹死。待其他人将他救上来时,他已经喝了鼓鼓的一肚子水,但他的毅力使基地领导决定将他留在华宁游泳基地进行游泳新苗培训。
刻苦训练 勇攀事业高锋
游泳训练要比自理能力训练更难更苦。首先要使脚像手一样灵活自如地发挥功能,一点一点往前游去。不在水里时就在室内训练硬功,人要跪着将脚膝盖垫高,踝关节也得垫得高高的,上身要挺直,臀部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然后左、右两肩各坐一人,强制性地往下压,有时他练得耳鸣目眩,坐在他身上的人看着他脸色苍白,嘴唇青紫,呼吸艰难,衣服被汗水湿透了,都心疼地说:“少练一会儿吧。”可他总是咬着牙,继续坚持,数着时间。他想,多坚持一分钟,就能提高一分的游泳技能,所以他的练习往往都超过规定的时间,练习一结束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不能动弹。游泳比赛一靠技术,二靠体质。为了提高换气能力,他每天做仰卧起坐锻炼腹肌,在前胸压放十公斤重的沙袋,通过这种锻炼来增大肺扩量。这种锻炼是十分辛苦的,练着练着有时头脑像要胀破似的嗡嗡作响,全身酸痛、麻木,人感觉昏昏沉沉的,但经过刻苦锻炼,他的肺活量和呼吸肌的能力以及肺组织的弹性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训练,他不仅学会了游泳,而且在游泳方面展示出了自己的潜能。1999年9月,他参加开远市第三届残运会获得3个第一名,11月在云南省第三届残运会中又夺得3个第一名。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李鹏明白自己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今后的路还很长,新的挑战正在等待着他,他要争取在有限的运动生涯中创造无限的辉煌,为祖国、为人民争取荣誉,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目标。2000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残运会上夺得100米蝶泳、100米混合泳接力赛2枚金牌,200米混合泳、50米蝶泳2枚银牌;2000年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11届残奥会上夺得4×50米混合泳接力赛铜牌,50米蝶泳第4名,200米混合泳第6名;2001年7月在昆明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50米蝶泳、100米蛙泳、200米混合泳3枚金牌;2002年5月在昆明举行的省第七届残运会上夺得S6级100米仰泳,100米、200米、4×50米自由泳、蛙泳,SM6级200米混合泳、4×50米混合泳6枚金牌;2002年6月在湖北武汉市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S6级50米蝶泳金牌、200米混合泳银牌;2002年10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八届远东及南太平洋运动会上夺得S6级200米混合泳、50米蝶泳、20分4×50米混合泳接力赛3枚金牌,SB7级100米蛙泳银牌.2003年9月在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残运会上夺得S6级50蝶泳、100米蝶泳,SB7级200米蛙泳3枚金牌;2004年9月,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十二届残奥会上夺得S6级50米蝶泳、20分4×50米自由泳接力赛2枚金牌,SB7级100米蛙泳1枚铜牌,200米混合泳第4名。
由于表现突出,李鹏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优秀运动员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同时获得了多项省、州、市级荣誉。
面对这些荣誉,李鹏深切地感受到,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靠自己去追求、去拼搏,他决心以更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祖国和人民。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洪战辉”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一般地说来,按现如今的“主流”价值观,洪战辉是这个社会极其不起眼的一个分子,洪战辉没有巨额的财富,没有舞台上、荧屏上耀眼的光彩,没有体育比赛中众人喝彩的成功,没有显赫的权位,没有就读于哪怕足以称为“重点”的大学。洪战辉不过是“怀化学院”,一所偏于中西部小城的毫不知名的学校的一名普通贫寒学子,这两天却在平面媒体、特别是网络平台上掀起了心灵的波涛,人们借用了一句时髦的口号,“他感动了中国”。
人们用毫不掩饰的、绝无华美堆砌的话语,几乎一边倒地赞叹和声援,在见惯了三天两头的达官显贵的“政绩”与丑闻交替,学阀贤达的高高在上的“理性”,富豪巨贾们奢侈靡费的炫耀,明星大腕们偷情别恋、色欲“走光”的“惊艳”,甚至散发着商业包装铜臭的“超女民主”的喧嚣之后,就像沙漠中苦旅的路人突然发现一汪解渴的清泉,顿如甘霖,如觅珍味,无法遏止拥抱那一份难得的情感的盛宴的冲动,只因为人们发现,原来在世间日益眼花缭乱的目标与追逐中,人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而洪战辉的出现,令所有在名利物欲的横行中良知尚存而或尘封、或随波逐流的人的心中,闪现出一道耀眼的光辉,人们急于要抓住、要倾诉。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一个被许多“正人君子”们所侧目的河南的,一个靠卖报纸、打短工、推销小商品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的,在“主流”社会们看来属于“弱势”的底层农民孩子,用12年不离不弃的深情、不屈不挠的努力甚至与生活之艰险的拼死搏杀,养大了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弃婴,甚至是在家庭背负着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母亲离家出走这样的巨大变故的重压之下,也未有退缩。
在这个过程的开始,洪战辉不过是一个12岁的孩子,于那个弃婴“小不点”而言,不过是蚕豆与豌豆的区别,洪战辉的平凡、艰辛、苦难但是足以称为“壮举”的历程,令人,特别是令条件比其天渊之别的人们震撼,为“妹妹”上树掏鸟蛋差点摔死,为两人的生计卖报纸被人打残了一只眼睛,但从小学到“大学”,洪战辉没有将自己的手从“妹妹”身上松开过。洪战辉像一面镜子,一面奇特的镜子,这镜子令我们的“主流”社会相形见拙、秽行毕露。
这里所说的“主流”,并非成员最众多的那个群体,而是声音最响亮、站在社会舞台聚光灯中心、闪烁着“成功”、财富、“权威”的诸多毫光的那些“主流”,在他们的圈子里,没有洪战辉这样的社会成员的影子,因洪属于“竞争失败群体”,属于“靠主流养活”的阶层,可以说,在“主流”的氛围中,洪是“低贱”的。
“主流”们宣扬了20几年的“自由竞争”哲学,力行了20几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几天前还有一个中央X校的“主流”宣称,还有20年无法见到“公平”。但洪战辉不这样认为,对洪战辉来说,把“妹妹”甩掉,于己、于家都无疑是很有“效率”的,“妹妹”于他没有任何血缘上,道义上的约束,完全可以向社会一推了之,这样,对洪战辉无疑也是很“公平”的,但是,洪战辉的行为表明,对自己的“效率”负责,就是对“妹妹”的不公平,洪战辉选择了公平,选择了“有饭大家吃”,“有我一口你就绝不会只有半口”的公平。
还是前几天,一个不知道为什么“著名”起来的“经济学家”,一个破口大骂了“大公无私是一种罪恶”多年的老贤达,到广州对青年学子再次大谈对雷锋精神的极度蔑视,说“无私奉献是迎合了占便宜的人”,号称自己的人生信条就是“享受生活”。而洪战辉无疑给了这个老利己主义信徒一记响亮的耳光,在最困难的时候,洪战辉闪现过放弃“妹妹”的念头,对洪战辉的“私”来说,并无不妥,但对“妹妹”来说,恐怕就是灾难,按利己主义老信徒的逻辑,“妹妹”是等着“占便宜”的一类,然洪战辉毅然对“私”说了不。
就社会地位、经济状态来说,洪战辉是“低贱”的,而就社会良知、道德水平来说,洪战辉在感动了中国的同时,无疑也羞辱了“主流”们。
关天培,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另铸6000斤以上大炮40门,安置各炮台。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钦差大臣琦善至广东,一意主和,懈于防务。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2月26日,英军又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6炮台。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其办理广东海防的奏折公牍,辑为《筹海初集》。
奥运的?
你说谁,我来称赞
有哪些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故事(多几个哈)
4. 刘翔,上海人,1983年7月13日生。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枚金牌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刘翔的一跑,说明黄人也能飞。他突破了“人种论”的偏见,成为世界冠军。5. 袁隆平,江西省德...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事(最近100年内)
在机场,乔锋许下两个誓言:10年内我一定要回国;申奥成功,我也要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所学的一切。 2001年7月13日,他听到了祖国的召唤。如今他已经回来,在"鸟巢"工地上干了三年。看着"鸟巢"崛起,乔锋的笑中带着几缕回味:我回来,就是为了报效祖国。 乔锋是个体育健将,曾经希望能像刘翔一样,披着国旗环绕赛场,向...
中华儿女为国争光的小故事,不超过五十字。
故事一:朱自清身患重病,医治,但他宁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并且让家人也这样,最终不幸逝世。故事二: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著名的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冠军得主,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从教后,他...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故事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
中华儿女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小故事
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三.黄继光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为国争光的资料 30字
1、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故事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故事
李四光为国争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3岁那年,李仲揆一个人到西湖新学报名上学,买了报名单后,忙中出错,误将年龄“十四”岁填入了姓名栏,再买份报名单吧,又没有钱,无奈他将“十”字添上几笔,便成了他的姓“李”,这样,姓名栏便写成了“李四”,受墙上横匾直书“光被四表”的启发,他又...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文部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赵随即被杀。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然而,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1278年11月,他收拾残军,加以...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故事
身残志坚 报效祖国——李鹏事迹 李鹏,一个自幼失去双臂的游泳运动员,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经过血与泪、灵与肉、生与死的磨炼,历经九死一生炼狱般的痛苦煎熬,最终以超常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一步一个脚印从开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意外触电 失去双臂 1994年6月30日,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