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今于我,什么是读小说呢?凡事问意义,是不可取的了,哪有那么多意义,意义或许本就简单,不必为赋新词强说愁。我的答案,是代入感。小说并不是体验之前未有的生活,还是用自己的生活与主人公的生活相碰撞,共同分享、理解、体悟是、升华一些人生难得的情愫与思绪。换而言之,也就是重新经历自己之前生活,验证所得的点点滴滴。虽然故事不一样了,但感情还是会油然而生的。
之前,读完这本书,我脑海里浮现的字眼更多是“霍乱”、“爱情”、跨越半个世纪、坚持、苦涩。这很正确,但仅限于记忆以及朦胧的印象,总觉得缺乏了我自己。我,作为一个读者,或者说,经历一些感情后重读的读者 ,在阅读的过程究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
所谓一些感情,我想有必要作为一个插笔记录下来。高中时期,这本书是向同学借的,那时我也没有任何的感情经历,至于初中的感情那根本就是年少无知。大学时期,这本书是我送前女友的第一个情人节礼物;之后,我又有一段处于“伪恋爱”阶段的感情,纯粹是沉浸在自我感觉下一段幻想的情愫。
粗略浏览了这次阅读的一些划线,线索很清晰,我知道,仅仅通过这些许的字句,我就有很多难以言尽及复述的感受。小说,就是通过把故事宏大,把一些难以捕捉的感情放大化,让人可以真切地由内而外地感同身受。其实,故事的感情线都大致一样,只是经历不同,所以看上去才各有各的故事罢了。就像电影《后来的我们》,那种对北京户口、房子的追求,让很多人嗤之以鼻。可实际上,在爱情中,我们每个人都在理想与现实中不断地权衡、徘徊,电影只是放大了我们的这种挣扎,以便让我们看清自己,接受现实,不再自欺欺人。
现在,我的打算是,把这些划线整理出来,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逐一评论,而是摘录成一个线索,适当取舍,浓缩成几段话。
这更多的像是一个男人成长,期间误入歧途,感悟着所谓爱情、道德、死亡,最终归于爱情的故事。就我所见,这更像一本写给男人的书,像我们这样绝大部分平凡的男人。
年少时注定清贫,配不上女子的风华正茂。那时天真地以为爱情就是全部,孤注一掷,往往做下了最激进的赌注。可若没有足够的资本,即便倾尽所有,又怎有往后余生呢?或许曾经相爱,但倘若不是“意志坚强的男人”,没有“带给她们安全感”以及应当的虚荣,又怎有资格进入“爱情的王国”呢?“因为那是一个严酷、吝啬的国度”。即便果真爱地深沉,大部分男生又怎会舍得让自己的女子一起吃苦呢?便是少年努力,往往在彼时也看去似无稽之谈,如阿里萨年少笃信海底的宝藏一般。实际上,看去确是个笑话,少年唯有当有所得而有所失后,才懂得了珍惜,那刻“便下定了狠心要赢得名誉和财富以配得上她”。起初往往只是笑话,“事与愿违”,唯有尝遍年少的苦涩与不甘后,才会恍然大悟,选择了拥抱“在遗忘之中存活下来的勇气”。原来年少无知,只可惜总是后知后觉。
直到青年,揣怀着一种因为爱而产生的“巨大的自卑”,“他觉得自己可怜,丑陋,低贱,不仅配不上她,也配不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女人”。也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抱着坚定的决心,也付出了热切的努力”,可现实总是缺少进度条,我们迟迟不得成功,往往对人生感到极大的疑惑。从此,学会或假装了深沉,像“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更喜欢待在灯塔,破晓时分,从那里可以隐约看见整座城市,海上渔船那一串串的灯火,甚至还有远处的沼泽”,总是那么迫不得已地成熟。难免可能“误入歧途”,让爱“的味道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难以闻见,最后只留在了白色的栀子花上”,不慎就“仿佛变了一个人”。试想,谁又不是“用一段爱情来取代另一段爱情”呢?只是最后各自的选择不同,有人藏着心底,有人接受了,有人欺骗了自己半个世纪,也有人淡然了,但也有人不知取舍,不知所措,或许这更多的是一个时间的进程吧。
怀着“爱情秘密”,人往中年走,又有多少“幸福的陷阱”呢?我们“既厌恶又渴望,但总之,他逃不掉”,但这总是一场心甘情愿的买卖。我们又多少次试图倾诉它,可慢慢地失去朋友,“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即便一生挚友,我们又怎么启齿?或者说,“珍藏了半辈子的宝箱”,“直到开启的那瞬间他才发现,他已把钥匙弄丢了”。或许果真怀着“爱的雄心”,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可决然也是“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然,我尚且年轻,无力写,也不愿写下这般幻想的心境。
我想,《霍乱时期的爱情》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故事,是它的一个大多数年少情侣终不可得的结局,可中间历程依然那般苦涩、磨人。所谓那“一生一世”,从最初走来,又有几人可得?等我们懂得时,也已往事如烟,只能苦涩地成熟,担起爱的责任。倘若能再早一点,是否真的有往后余生?永远也早不了,只怪当时年少无知!
对于费尔明娜·达萨,我怪过她,不解,可现在我理解了,自我幻想的破灭,倘若换作是我,更有可能是一样的答案。她的心路历程自然也是一条线索,我也感受到了她的苦涩、恐惧以及理应的虚荣,但我不敢自以为了解,无力写下这一段。若真有一个人在我的生命中像这样的存在,我也只是无能为力吧,也就是无所作为。或许有那么一点影子的存在吧!
想得更多的竟是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而非她那死去的丈夫。(58)
只要能看见自己心爱的姑娘,他就心满意足了。慢慢地,他将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中的情感全都归属于她。两个星期后,除了她,他已经什么都不想了。(63)
为找到送信途径,他试图认识几个奉献日学校的学生。可是,她们和他的世界相距太远了。而且,反复衡量后,他觉得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意图并非明智之举。(63)
信已经正反两面写了六十张纸了,此时,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再也无法承受心事的负担,将自己的秘密一股脑儿地倾诉给了母亲,他唯一可以交心的人。特兰西多·阿里萨被儿子的纯真爱情感动得老泪纵横,尝试用自己的智慧之光为儿子引路。她首先说服儿子不要把那沓写满情诗的信纸交给她,因为那样只会吓着他梦中的姑娘。她猜想在有关心灵的事上,姑娘和他一样是个嫩瓜。第一步,她对儿子说,应该首先让她发现他的热情,这样他的表白才不会令她感到唐突,而且也让她有时间考虑。(64)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他抬眼看她们之前。等他抬起头,看到的则是两个一本正经、与他的世界相距遥远的女人,穿过花园时甚至看都不会看他一眼。
“可怜的孩子,”姑妈说,“因为我在你旁边,他不敢走过来。但如果他是认真的,总有一天,他会过来交给你一封信。”(65)
事与愿违......于是,在那一年余下的日子里,费尔明娜·达萨只能是等待(66)
他开始塞言少语,茶饭不思……他甘愿享受煎熬。(69)
特兰西多·阿里萨是个随性的黑白混血女人,向往幸福,却为贫穷所累。她对儿子的痛苦感同身受,并从中得到满足……
“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她对儿子说,“这种事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
但邮局里的人当然不这样想。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自甘堕落,成了一个懒汉。他总是心不在焉,以至于……(70)
她提醒他,弱者永远无法进入爱情的王国,因为那是一个严酷、吝啬的国度,女人只会对意志坚强的男人俯首称臣,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带给她们安全感,她们渴望那种安全感,以面对生活的挑战。弗洛伦蒂诺·阿里萨领会了这一课的精神,甚至也许领会得有些过头。(74)
越来越急迫的作答需要成了她生活中的一个负担。(75)
她回过头,在距离自己的双眼两推远的地方,她看见了他那冰令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和因爱情的恐惧而变得僵硬的双唇。他离也那么近,就像在子时弥撒躁动的人群中看到他的那次一样。但与那时不同,此刻她没有感到爱情的震撼,而是坠入了失望的深渊。在那一瞬间,她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对自己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她惊慌地自问,怎么会如此残酷地让那样一个幻影在自己的心间占据了那么长时间。她只想出了一句话:“我的上帝啊!这个可怜的人!”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冲她笑了笑,试图对她说点什么,想跟她一起走,但她挥了挥手,把他从自己的生活中抹掉了——“不,请别这样。”她对他说,“忘了吧。”(117)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一生都在喧嚷自己骄傲的出身,歌颂这座城市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它珍贵的文物、它的英雄主义和它的美却对时光对它的侵蚀视若无睹。(126)
第一眼看到他时,她觉得表妹不可能为了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职员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他的气质就像一条挨了打的狗,衣着则像落难的犹太教士,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根本不会让任何人动心。但很快,她就推翻了对他的第一印象,因为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情况下——即使到了最后,他也完全不知情——无条件地为她效劳。没有人像他这样善解人意,既没有要求她证明身份,也没有向她索要地址。(147)
不过,这些姑娘的社会地位参差不齐,三教九流。在费尔明娜·达萨看来,她们不过是些借来的朋友,每次课一结束,情意也就随之消散。(150)
她并没有察觉,从家到学校,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地方,她短暂过去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因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而存在的!伊尔德布兰达向她指出了这一点,但她却不肯承认,因为她永远也不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好也罢坏也罢,确洛伦蒂诺·阿里萨是她生活中唯一曾发生过的事。(151)
他们假装费尔明娜听不懂,但其实他们知道她不仅听得懂,而且还一直在留心听,而这正是他们玩这个游戏的目的。(154)
这支曲子只有他们俩知道,也是三年来他们所经历的种种挫折的象征。他一边拉一边低诵着歌词,琴渐渐被泪水打湿。他拉得是那样激情澎湃,刚奏出头几小节,整条街上的狗便开始狂吠,接着,全城的狗都跟着吠叫起来……而对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来说,这次演奏就像一道宽慰的符咒,因为当他把琴收进琴盒,头也不回地在死一般寂静的街道上渐行渐远时,心中感到的并不是明天即将远行,而是仿佛多年前就已抱定永不回来的决心离开了此地。(158)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基本上大半宿都睡不着,他仿佛在河面凉爽的微风中听到了费尔明娜·达萨的声音,对她的回忆抚慰着他的寂寥。黑暗里,船踏着野兽般的大步前行,在它的喘息声中,他倾听着她的歌唱,直到第一缕霞光出现在地平线,新的一天突然绽放在荒无人烟的草原和烟雾弥漫的沼泽之上。他觉得这次旅行再一次证明了母亲的智慧,他感受到了在遗忘之中存活下来的勇气。(160)
向来如此:每一件事,无论好坏,都与她有着一定关联……另外一些夜晚,他会给她写下一封封伤心欲绝的信,而后,任它们的碎片漂散在那一刻不停地向着她的方向奔流而去的河水之中。(162)
因为当他处于欢愉的顶峰时,曾有一个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甚至也不愿承认的发现,那就是,他对费尔明娜·达萨的虚无缥缈的爱可以用世俗的激情来替代。于是,他千方百计想找出那个技艺精湛的强奸者,或许在她那豹子般的本能中,他能找到医治自己痛苦的良方。但他没有找到。相反,调查越是深入,他感到自己距离真相越发遥远。(163)
这时,他突然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孤身一人,而这几日一直在暗中窥视他的对费尔明娜·达萨的思念,突然用它那锋利的爪子给了他致命的一击。(166)
下船之前,他忍不住做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把铺盖卷扔进水里,目送它穿过那些看不见的渔夫手中的火把,直到离开渴湖,消失在大海之中。他确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他再也不需要它了。永远不,因为他将永远不再离开费尔明娜·达萨的城市。(169)
他仿佛变了一个人,用一段爱情来取代另一段爱情的想法让他误入歧途。渐渐地,费尔明娜·达萨的味道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难以闻见,最后只留在了白色的栀子花上。(170)
她身上的一切都变了样,而且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仿佛她天生就是如此。他发现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美、更年轻,却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遥不可及……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没有忌妒,也没有愤怒,而是感到一种巨大的自卑。他觉得自己可怜,丑陋,低贱,不仅配不上她,也配不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女人。(175)
那天,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大教堂前见到怀有六个月身孕、对自己的新角色驾驭得八面玲珑的费尔明娜·达萨,便下定了狠心要赢得名誉和财富以配得上她……他不知道将在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会如何发生,但他把它当作一件势不可挡的事。他决心既不着急也不躁动地等下去,即便等到世界末日。(188)
自从那天一脸忧郁、虚度了二十七年光阴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到他的办公室来申请一份差事,他便用军营里那种足以让最坚强的硬汉折腰的严酷制度来考验他。可最终也没有使侄子
胆怯。莱昂十二叔叔从不怀疑,至子的这种坚韧既非来自生存的需要,也非继承了其父亲粗鲁的冷漠,而是源自一种爱的雄心,无论是这个世界,还是另一个世界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将它摧垮。(190)
事实也正是如此。没有任何一种工作能击败他,不管多么艰难多么屈辱;少得可怜的工资没有让他垂头丧气;面对上司的傲慢无礼,他也不曾有片刻失去骨子里那无畏的勇气。但他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所有挡在他路上的人都尝到了苦果,在那副无助的外表之下,有着势不可挡的决心,什么事都做得出来。(192)
死亡让我感到的唯一痛苦,便是不能为爱而死。(193)
若干年后,当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终于自己有钱出版这部书时,又费了很大努力才接受了这
些情书已经过时的现实。
当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加勒比河运公司迈出了最初几步并在“代笔人门廊”为人免费写信时,他年轻时的朋友确信他们已在慢慢地失去他,再也回不到过去了。(197)
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虽然他抱着坚定的决心,也付出了热切的努力,想回到遭受爱情致命打击前的那个他,但事与愿违。(197)
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更喜欢待在灯塔,破晓时分,从那里可以隐约看见整座城市,海上渔船那一串串的灯火,甚至还有远处的沼泽。(200)
他顿时觉得她怀着吝啬的贪婪,想把一切都据为己有,于是,一股傲气涌上心头,他从她家走了出来,决心不再回去。但很快,带着午夜孤独中可怕的清醒,他无缘无故地又醒悟过来,回想起奥森西娅·桑坦德尔那自我陶醉的爱欲,他豁然明白了事情的本来面目:这是一个幸福的陷阱,他既厌恶又渴望,但总之,他逃不掉。(203)
从另一角度改写了这个理论:“世上的人分两种,会勾搭的和不会勾搭的。”他不信任后面这种人,他们一旦越轨,便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于是四处炫耀爱情,就好像那是他们刚刚发明出来的似的。而经常做这种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感觉良好,也守口如瓶,因为知道谨言慎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他们从不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也不向任何人吐露秘密,反而装出一副对这种事漠不关心的样子,以致常常招来性无能、性冷淡,甚至不男不女的名声,就像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这样。但他们乐意将错就错,因为这种误解同样也能保护他们。(209)
他们天南地北地什么都聊,这是他了解人的一贯做法。(211)
但在必要的时候,尽管要忍受灵魂的痛苦,她也会放任自己施展铁然而,她从不会为了自己这样做。她唯一的目的,是不惜一切代价扫清障碍,别无他法时甚至不惜流血,好让洛伦蒂诺·阿里萨扶摇直上,坐到他自不量力想要坐到的位置上去。(213)
因为害怕声音会背叛自己(219)
他没有把他的爱情秘密透露给何人,甚至对唯一一个赢得了知情权的人也没有说。不:他将永远会向人吐露这个秘密,即便是对莱昂娜·卡西亚尼,这并非因为他不想向她打开这只他珍藏了半辈子的宝箱,而是因为直到开启的那瞬间他才发现,他已把钥匙弄丢了。(220)
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她们曾经疯狂爱着的那个男人——尽管他或许也爱着她们——给她们带来的负担有多么沉重,她们不得不照顾他们直到最后一口气,喂他们吃喝,给他们换下脏兮兮的尿布,用母亲式的巧妙花招哄他们开心,以减轻他们清晨走出家门去直面现实的恐惧。
可当看到他们受自己的鼓动离开家门,准备一口去吞掉整个世界时,她们又开始害怕男人会一去不复返。这就是生活。而爱,如果真的存在,则是另一回事:另一种生活。(232)
如果说她的小姑子们竟没有活活腐烂在修道院的囚室里,那是因为她们已经把囚室带入自己的内心了。(236)
所谓的世俗生活,虽然在她了解之前曾让她有过许多疑虑,但其实那不过是一套沿自传统的规矩,庸俗的仪式,事先想好的言词,在此之下,人们彼此消遣,为的是不致互相杀戮。在这个轻浮的世俗天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她用一种更为简单的方式为它下了定义:“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恐惧,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厌恶。”(242)
而她则相反,对他仅限于彬彬有礼,不带丝毫个人情感,从未流露出任何细微的表情能让他隐约感到她尚记得自己年轻时曾与他相识。他们生活在两个背道而驰的世界里。每当他竭力想要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时,她绝不会向前迈进一步,而是步步都朝着相反的方向。直到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斗胆设想,那种冷漠也许不过是抵抗恐惧的保护壳。(262)
但那个下午,他宁死也不愿让费尔明娜·达萨看见他那副狼狈的样子。(266)
他已经完成了生活中所能想和能做的事,到达了人生的巅峰,而这一切都源自那个刻骨铭
心的决心,那就是要活着,健康地活着,直到自己的命运得到费尔明娜·达萨庇护的那一刻。(308)
2018-8-5
于东塘出租房
《霍乱时期的爱情》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或许果真怀着“爱的雄心”,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可决然也是“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然,我尚且年轻,无力写,也不愿写下这般幻想的心境。 我想,《霍乱时期的爱情》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故事,是它的一个大多数年少情侣终不可得的结局,可中间历程依然那般苦涩、磨人。所谓那“一生一世”,从最...
文艺对白词句 有哪些文艺而有韵味的句子
——王尔德22.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泰戈尔23.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读过的人应该很多,里面佳句不少。)24.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胆。——雨果25.年轻时,我们彼此相爱却浑然不知。
真爱究竟是什么?
真爱是一种稀有而珍贵的感情体验,它建立在深度的情感和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每个人对于真爱的定义和体验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它是个人化的,但它通常是一种让人感到满足、安心和幸福的情感状态。
真正的爱情到底存在吗?
然而,爱情也是复杂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经历。有些人可能尚未找到真正的爱情,或者经历过痛苦的爱情失败。这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爱情不存在,而是反映了个人的经历和环境的多样性。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相信真正的爱情的存在,并为之努力。建立健康、尊重和平等的关...
有哪些书颠覆了你的认知?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书中讲了很多种爱情。有一种就是相伴到老,经历平凡而又琐碎的生活,直到一方去世。也有一种就是心坎里的人已经嫁为人妇,一边混迹于各种喧嚣的场合,一边心心念念的等那个心坎的人恢复单身。到最后我也没办法了解这到底是一种没得到的执念,还是真的就这么心心念念...
适合大学生看的书都有什么?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8.这简直像戏一样——威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19.爱永远不用说对不起——西格尔《爱情故事》20.山在那里,你在心碎中微关——岩井俊二《情书》21.充满暗礁的爱情海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22.爱情终究成了一种传说——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为伊消的人憔悴优选好句74句
然而我却坐在这冰冷安静的图书馆里看着《霍乱时期的爱情》,看着阿里萨痴迷的爱着达萨,我不由想起自己的故事,不由的发现自己这几日为伊消的人憔悴。51、二0二二年三月写于河北滦南古香室52、“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
真的会有人遇到真爱吗?
两个人相爱首先要相识,一个人一生中相识的3000人中异性占一半。也就是1500人,那么真心爱上的会有几个呢?就算那个人博爱如苍老师也最多只有10个,所谓相爱是指,你爱他,他也爱你两情相悦才叫做相爱。这10个人里你觉得会有多少呢,你自己可以算一算。由此可见世界上两个人相爱的概率要比中1000万...
人的一生中真的会碰到真正的相互喜欢的爱情吗?
其次,答案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的经历和命运不同,而且爱情的定义也是个人主观性的体验。对于有些人来说,真正的相互喜欢的爱情是存在的,他们经常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类似点,相爱后携手共同生活,度过余生的愉悦时刻。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或许会发现爱情是不可描述的痛苦,和那些所谓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