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都有哪些历史古迹
有岳麓书院、天心阁、贾谊故居、开福寺、麓山寺等。
1、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
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
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
2、天心阁
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
天心阁有楼阁三层,建筑面积846平方米,碧瓦飞檐,朱梁画栋。
天心阁始建于明末,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抗战期间因文夕大火烧毁,1983年重建天心阁。
3、贾谊故居
贾谊故居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太平街(解放西路与太平街口交汇处)。
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年,西汉著名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贾谊住在这里,时任长沙王太傅。
4、开福寺
开福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之城北新河,临湘江,主体建筑南北朝向,为佛教禅宗临济宗杨岐派寺院。
开福寺始建于五代时期,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佛殿三进,即三圣殿(弥勒殿)、大佛殿(大雄宝殿)和毗卢殿。东厢有客堂、斋堂、库房、方丈居室,西厢为说法堂、禅堂等。寺内有清康熙、光绪年间石碑各一道。
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被列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佛教协会和长沙市佛教协会均设在寺内。
5、麓山寺
麓山寺又名慧光寺、万寿禅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山腰,由敦煌菩萨笠法护的弟子笠法崇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遗迹,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湖南省佛教协会驻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麓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心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谊故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福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麓山寺
岳麓山风景区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主要景点: 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等景点。
橘子洲头
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伴,风光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她西望层峦耸翠的岳麓山,与岳麓书院、爱晚亭及建设中的岳麓山大学城相邻,公园以成片桔园为绿化主体,杂檀名贵花木,风景秀丽,环境清幽。
主要景点: 毛泽东诗词碑、颂橘亭、枕江亭、揽岳亭等。
吴王墓
吴芮,秦时被封为番阳令(即后之鄱阳,今之波阳)。楚王项羽封吴为衡山王,刘邦即位,将临江改长沙,加封他为长沙王。吴芮在位时,为政以德,很得民心。死后臣民为他举行隆重葬礼。传说吴王墓高22米,墓旁立一祀庙,叫 吴王庙。但汉末孙权在江南建立吴国,为了要建其父长沙太守孙坚之庙,而将吴芮墓挖开,取其中木料,所以吴王墓、庙存在寿命很短。但 吴王墓遗址流传至今,大概是人们追念其功德所至。
咸嘉湖唐墓,位于河西咸嘉湖附近的山丘上。是一座有甬道的长方形土坑砖室墓,全部用青砖垒砌而成。墓室规模 较大,有甬道,棺室、耳室、后室和壁龛。据考证墓主人为初唐时五品以上的官吏。 墓中的随葬品主要是胎质细腻、釉色晶莹的青瓷器,其中有镇墓兽,十二生肖俑,各种家内奴碑侍俑、乐俑,以及生活用器和模型器等近百件,其中以俑的形象最为生动、逼真。除甬以外,还出土围棋、双陆等文娱用品。
1、蔡锷墓
蔡锷墓是护国军领袖、中华民国名将蔡锷墓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区白鹤泉左后方的山上,蔡锷于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1917年4月12日自日本归葬于此。
蔡锷墓占地1974.72平方米,系岳麓山民国名人墓葬之一。1956年被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
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
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4、天心阁古城墙
天心阁古城墙位于长沙市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处西北,是一座体现明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明洪武年间(1368~1398),长沙守御指挥邱广营建长沙城垣,将元代所筑土城墙全部改用石基砖砌。今仅存天心阁古城墙一段,余已拆除。
明末,张献忠率部攻入长沙,城墙曾遭破坏,清顺治十一年(1654),洪承畴驻节长沙,拆运明藩王府砖石修筑城墙,使长沙再度"城池崇屹,甲于他郡"。长沙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月城”,又名瓮城。
顾名思义,因形状像半个月亮而得名,是古代兵勇囤兵和放置炮台的地方。它一般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放置远射程大炮,下面放置近射程大炮。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5、曾国藩墓
曾国藩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寺后伏龙山上,是清末名臣、湘军创始人曾国藩的墓地。清同治十一年(1872),曾国藩归葬于此。墓冢为三合泥拌碎石混合封堆,上铺砌花岗石,呈半圆形,底径5米,残高2米。
茔地以花岗石墙围护。墓后立碑三通,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宽2米,刻楷书碑文"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计22字,附碑均为龙纹浮雕。墓前有拜台,祭坪约50平方米,东西各立石阙一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沙
长沙市
天心阁
在长沙市旧城墙东南角。与岳麓山遥相对峙。建于何时无考。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率部在此歼灭清兵甚众,城垣几被攻破,萧于此役殉难。1938年11月12日长沙大火,天心阁成为一片瓦砾,仅城堞一角峙立如故。1983年按原天心阁式样进行重建,城墙残缺部分全用青砖补齐。
白沙古井
在长沙市天心阁下白沙街东隅。历史悠久,明、清均有石刻记志。清《一统志》载:“井在县东南二里,广仅尺许,最甘洌,汲久不竭”,誉为“长沙第一井”。1950年以后多次修整,现有井穴4个,各2尺见方,甘露从井底涌出,终年不断。民谚曰:“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长沙沙水即指白沙井水。
开福寺
在长沙市湘春街外。五代时楚王马殷始建。宋、明、清各代时修时毁。今寺殿宇规模宏伟。大雄宝殿1923年重建,歇山顶。开福寺附近风景佳丽。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在长沙市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原是几间简朴的农舍,周围是菜圃、瓜棚、小径,非常僻静。因门前有清澈的大水塘,故名。1921年毛泽东和何叔衡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于10月成立中共湖南支部。1922年5月前后,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区委机关设此。1921年冬至1923年4月,毛泽东和杨开慧曾居住于此。1968年旧址环境复原建设,水塘、小山、绿地及辅助陈列馆共占地42000余平方米。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在长沙市南区书院路东侧,前瞰湘水碧波,后枕妙高峰小阜。校舍建于民国初,1938年毁于长沙大火,1968年复建。具有西式建筑特点。按教学、生活等功能全部房舍分为几大院落,各院落均用内廊相联浑然一体,较为壮观。外向窗另增木百页护窗,整个建筑严谨,在国内少见。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春并入第一师范,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这里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1920年秋至1921年冬,毛泽东担任附属小学主事和师范部国文教员。1950年,毛泽东为学校题额:“第一师范”并以“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题词勉励全体师生员工。
贾谊故宅
在长沙市西区太平街太傅里。现仅存祠屋一间。祠前巷侧有井,传为贾谊所凿,因杜甫“长怀贾谊井依然”的诗句而得名。贾谊(前200-前168),河南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近年在贾祠遗址发现汉唐时期建筑遗物及石碑。
船山学社旧址
在长沙市中山东路。1914年刘蔚卢等人为纪念王船山,阐扬其思想,发起组织船山学社于此。旧址占地2740平方米,建筑面积833平方米,单层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山字墙,小青瓦,朱门窗,方砖地。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等为集合人材,造就干部,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由蔡元培命名创办自修大学,李达为校长,李维汉、夏曦、夏明翰等在这里工作过。1923年11月,自修大学被军阀赵恒惕封闭。1964年后,旧址经多次维修已对外开放。
马王堆汉墓
在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形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原以为是五代楚王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继发掘三座墓葬,证实系西汉初期大(dai)侯家族墓葬。墓葬结构十分严谨,规制宏伟,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中女尸保存十分完整。墓中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帛书、帛画、竹简、漆器、竹笥、丝织品、木俑、陶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共计3000多件。
杨开慧故居
在长沙市东北约60公里的板仓。故居前临公路,后枕小山。四周有松柏、香樟、翠竹环绕。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诞生于此。1930年10月不幸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同年11月在长沙识字岭就义,时年29岁。其遗骸归葬故居一侧绿树丛中。故居为一农舍,依地势分三阶梯共三进,面阔3间,土砖墙,小青瓦,大小房间共28间。
橘子洲
在长沙市西湘江中。为一列狭长沙洲,由牛头洲、水陆洲等部分组成,长达4.75公里。建有水陆寺、拱极楼、江心楼等。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常在此游泳、读书,并进行革命活动。又在1955-1959年间多此在此畅游湘江。1972年,长沙湘江大桥建成后,与长沙市及岳麓山紧密相联。
岳麓山
在长沙市湘江西岸。旧志称当衡山(南岳)之足,故以麓名。面积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97米。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望湘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刻禹王碑为最有名。黄兴、蔡锷、陈天华、姚洪业、焦达峰、蒋翊武、禹之谟、刘道一、陈作新、刘昆涛、黄爱、庞人铨等近代革命家葬于此。岳麓山又是湖南重要的文化教育区。
爱晚亭
在岳麓山岳麓书院后清风峡的小山上。四周皆枫林,深秋则枫叶红艳。亭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建,因取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而名。1952年亭又经修葺,朱栏藻井,焕然一新,毛泽东题有“爱晚亭”额。
岳麓书院
在岳麓山东面山下。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天禧二年(1018年)真宗赐以“岳麓书院”门额,为宋代著名书院之一。南宋理学家张拭、朱熹在此讲学,从学者千余人,时有“潇湘洙泗”之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高等学堂,后又改为高等师范,1918年湖南高等工业专门学校迁此。1925年,工专、商专与法政专校合并,改为湖南大学。千年以来,书院历经兵火,屡废屡修,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书院前厅左右两壁石刻“忠孝廉节”四大字,为朱熹所写,“道南正脉”木匾为清乾隆帝所赐,厅下左廊有“整齐严肃”四个石刻大字,为清乾隆时(1736-1795)御史衡山欧阳正焕书。
云麓宫
在岳麓山右顶峰上。道家称为“洞真虚福地”。开创于明代。乾隆年间(1736-1795)构殿5间,其后为三清殿,冶铁为瓦,立石为柱。咸丰二年(1852年)毁,同治二年(1863年)修复。宫右有望湘亭,俯瞰湘江与长沙市区。长沙市道教协会设此。
麓山寺
在岳麓山半腰。建于晋泰始四年(286年),是长沙最早的一座佛寺。山门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寺分前后二殿,前殿毁于1944年;后殿观音阁为1955年重修。阁前左右各有罗汉松一株,称为“松关”。寺内有“玉泉”,寺后古树环抱之中有泉从石隙中流出,冬夏不涸,清洌甘甜,名曰“白鹤泉”。各殿佛像重塑并饰金身,观音殿木雕千手观音像12米。
麓山寺碑
在岳麓山下岳麓书院左侧。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名书法家李邕为长沙岳麓山麓山寺所撰并书。李邕(678-747),江都(今属江苏)人,曾官北海太守,此碑又叫北海碑。额题“麓山寺碑”四字,方篆阳文,碑文行书。碑通高400厘米、宽135厘米,28行,每行56字,全文共有1400多字,历述由晋至唐麓山寺历代建庙及禅师传法的情况。碑阴有宋元人题名若干处,最著名的有北宋书画家米芾在元丰三年(1080年)所刻题名。此碑笔力雄健,是我国著名的唐碑。
禹王碑
在岳麓山禹碑峰上。高170米,宽140厘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计77字。字体离奇,难辨识。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长沙太守张西铭建护碑亭,据明人杨慎译述,内容主要叙述禹接受舜帝的治水命令,日夜奔波于三山五岳之间,疏浚大川河流,治平洪水的功绩。
黄兴墓
在岳麓山上。墓由三层台阶百余级踏步导入,墓碑为一四棱形的整块乳白色岩石琢成,全高约10米,因地处岳麓山高峰开阔处,显得格外耸拔、挺秀。黄兴(1874-1916),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辛亥命重要领导人。1914年赴美医病,1916年病重回国,10月31日于上海病故,时年43岁,次年移柩长沙,国葬于岳麓山。
蔡锷墓
在岳麓山白鹤泉上方。基座阔宽,踏步、冢和碑,均由花岗石砌成。碑高约6米,绕以石栏,24块栏板石上分别刻着近人的题字和挽诗。蔡锷(1882-1916),湖南邵阳人。1911年辛亥革命时在云南起义,被推为云南军政府都督,袁世凯称帝,蔡组织护国军讨袁,屡败袁军。后任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次年归葬于此。
陈天华墓
在岳麓山半山丛林之中。其上方为焦达峰墓,西侧为禹之谟墓,南面为姚宏业墓。墓形制殊异,用花岗石凿成长方棺椁状,四周加石护栏。石棺长2.5米、宽1.02米、高0.76米。主碑汉白玉,刻“烈士陈天华之墓”。岁乙巳(1905年)愤日政府取缔清韩学生,草绝命书数千言,自投海死。
蒋翊武墓
在岳麓山麓山寺下、半山亭上方。墓用花岗块石砌成,冢以几级方形平台组成,后部立长方形墓碑,高4.15米,中嵌汉白玉碑心,上镌“蒋公翊武之墓”,顶作盔形。墓地四周古枫参天。蒋翊武(1885-1913),辛亥革命主要领导人,湖南澧县人。1912年反对袁世凯窃国,1913年8月29日,途经广西全州不幸被捕,9月9日就义于桂林丽泽门外,时年28岁。孙中山誉之为“开国元勋”。遗骸由革命党人归葬岳麓山。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
在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岳麓山下。这里原来是蔡和森家租住的房屋。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为首的一批热血青年,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以“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为倡导,在此组织了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发展其成员,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参加“五四”爱国运动,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旧址为一栋木排架小瓦房,平面三开间,两侧带单坡杂屋,面积近200平方米。旧址前有菜畦几分,橘树林一片。
雷峰纪念馆
在长沙市西15公里,长(沙)、宁(乡)、望(城)三条公路交会处的小山上。1968年在雷峰住过的房屋附近择址兴建占地724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的纪念馆。纪念馆是主体部分,土木结构,占地1500平方米,青瓦白墙漏花窗,仿南方农舍。
浏阳市
文庙
在浏阳市东区文庙街。始建年代无考,“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改建”。文庙坐北向南,以布局严谨,建筑工艺精湛而著称。平面为长方形,长149米,宽40.3米。大成殿是主体,土木结构,正面阔5间。大殿重檐歇山顶,檐角远伸以凤凰作饰,下系铜铃。殿周石栏做工极细。殿前与回廊相接,石踏步下为露台。台上建舞亭和乐亭。两亭均为重檐攒尖顶。碧瓦素柱和金顶丹墙,前亭后殿相互辉映。出亭步入石甬道。道长45米,宽7米,全用条形花岗石铺成。
石道两侧建庑。庑南端接钟亭和鼓亭。钟、鼓亭分立东、西,木结构,门、窗雕刻繁缛。大成门面宽15米,进深10米,单檐硬山顶。棂星门虽已不复存在,但左右两侧辕门依旧,辕门作牌楼式,东门额题:“德侔天地”,西额为:“道冠古今”。庙后古树参天,林间建有一栋两层砖木房屋,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维新志士谭嗣同所建的兴算馆。文庙保存了一套完整的清代祭孔乐器共300余件,国内罕见。文庙又是重要的革命遗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浏阳县委机关设此。
谭嗣同祠
在浏阳市中才常路40号。祠建于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先驱维新志士谭嗣同而建。祠为一般清代民间祠堂形制,砖木结构,平面为长方形,占地400平方米,三进三开间,布局简洁。二进正厅门额为清末著名人物梁启超所题“民国先觉”,金字墨底,赫然醒目。厅中石柱有康有为、唐才常等历史名人的挽联。大门石柱砖砌墙体,正中刊石上镌“谭烈士祠”,其上作一座钟图饰,时钟所指为烈士衩害时刻,寓意颇深。附近有谭嗣同故居。
谭嗣同墓
在浏阳市郊牛石乡。墓前碑面书“清故中宪大夫谭公复生府君之墓”。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与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同参与维新变法,后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
在浏阳市东南,邻接江西省。旧址前及两侧为开阔田野,后面山峦起伏,地势险要,昔为湘赣边区军事要地。1927年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组织工农革命军,9月9日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于19日集结于此。当晚,毛泽东在此主诗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翌日,部队在操坪举行会师大会。会后,开始向井岗山进军。旧址原为文华书院,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有前殿、文昌阁、后殿、东斋、西斋等建筑物。
长沙县
黄兴故居
在长沙县黄兴镇东6公里凉塘。1874年10月25日,辛废革命著名领导者黄兴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25个春秋。故居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原为二进二横的四合大院,房屋共32间,占地近2000平方米,门前有池塘四口。塘水绕围墙而连成一片。1903年黄兴为筹措革命经费,卖掉房屋和田产。故居现有上下两进,大小房屋12间,中带天井。第一进面阔5间,二进明间有木雕花扇木门。大门额匾廖承志手书“黄兴故里”。
左宗棠墓
在长沙县石门乡白竹塘村,有公路从墓前通过。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光绪十一年,因病逝于福州官署。次年归葬长沙。墓原规制宏大,十里之外建御碑亭,铺石道至墓庐屋,石道两侧立石翁仲等。墓前华表石柱,石祭案。冢用花岗石嵌镶,径2米,正面立碑上刻左宗棠生卒年月。
望城县
郭亮墓
在望城县铜官区文家坝。1957年为纪念湖南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郭亮牺牲二十九周年重建。郭妻李灿英建国初期病逝后合葬于此。郭亮故居亦在附近。
曾国藩墓
在望城县坪塘镇桐溪村伏龙山,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葬此。曾国藩(1811-1872),湘乡人。曾墓规制宏大,冢由瓣形花岗块石拼成,径5米,后正中立碑,主碑刻“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南向设石案、拜台,东西立石阙,花岗条石铺成石阶沿山而下,与墓庐槽门相接。石道两旁分立石翁仲、石马、石虎。距墓庐约300米,有御碑亭。
铜官窑遗址*
在望城县铜官镇至书堂、湘江港湾和石渚湖两岸。经近年发掘证明是一处重要的唐代窑址,出土大量的釉下多彩器物,表明我国瓷器釉下彩工艺最迟始于唐而非宋。从已有资料来看,铜官窑的瓷器曾广泛地流传在江淮一带。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国亦有发现。
宁乡县
刘少奇故居
在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故居土木结构,泥砖墙上粉饰著糠壳泥,屋面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门前有清澄见底的池塘,屋后是松涛阵阵的山峦,长潭株韶公路直达故居附近。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1916年他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和进行革命活动。1961年5月,他回家乡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时,曾在故居住一周。1980年故居按原貌进行了修葺。
密印寺
在宁乡县西大沩山上。建于唐代,后屡修屡焚。现存大殿、东西配殿、藏经阁、山门为四柱三门牌楼式,门额“十方密印寺”,联云“法雨来衡岳,宗风启仰山。”藏经阁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建。大殿1933年重修,重檐歇山顶,高约27米,殿基和殿内外38根柱全为白色花岗石,金色琉璃瓦,殿内四壁嵌有12218尊模制贴金佛像,故有“万佛殿”之名。附近有唐裴休墓、回休桥、油盐石、来木井、白果含檀等景观。此寺系佛教沩仰宗之祖庭。
天心阁
在长沙市旧城墙东南角。与岳麓山遥相对峙。建于何时无考。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率部在此歼灭清兵甚众,城垣几被攻破,萧于此役殉难。1938年11月12日长沙大火,天心阁成为一片瓦砾,仅城堞一角峙立如故。1983年按原天心阁式样进行重建,城墙残缺部分全用青砖补齐。
白沙古井
在长沙市天心阁下白沙街东隅。历史悠久,明、清均有石刻记志。清《一统志》载:“井在县东南二里,广仅尺许,最甘洌,汲久不竭”,誉为“长沙第一井”。1950年以后多次修整,现有井穴4个,各2尺见方,甘露从井底涌出,终年不断。民谚曰:“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长沙沙水即指白沙井水。
开福寺
在长沙市湘春街外。五代时楚王马殷始建。宋、明、清各代时修时毁。今寺殿宇规模宏伟。大雄宝殿1923年重建,歇山顶。开福寺附近风景佳丽。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在长沙市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原是几间简朴的农舍,周围是菜圃、瓜棚、小径,非常僻静。因门前有清澈的大水塘,故名。1921年毛泽东和何叔衡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于10月成立中共湖南支部。1922年5月前后,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区委机关设此。1921年冬至1923年4月,毛泽东和杨开慧曾居住于此。1968年旧址环境复原建设,水塘、小山、绿地及辅助陈列馆共占地42000余平方米。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在长沙市南区书院路东侧,前瞰湘水碧波,后枕妙高峰小阜。校舍建于民国初,1938年毁于长沙大火,1968年复建。具有西式建筑特点。按教学、生活等功能全部房舍分为几大院落,各院落均用内廊相联浑然一体,较为壮观。外向窗另增木百页护窗,整个建筑严谨,在国内少见。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春并入第一师范,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这里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1920年秋至1921年冬,毛泽东担任附属小学主事和师范部国文教员。1950年,毛泽东为学校题额:“第一师范”并以“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题词勉励全体师生员工。
贾谊故宅
在长沙市西区太平街太傅里。现仅存祠屋一间。祠前巷侧有井,传为贾谊所凿,因杜甫“长怀贾谊井依然”的诗句而得名。贾谊(前200-前168),河南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近年在贾祠遗址发现汉唐时期建筑遗物及石碑。
船山学社旧址
在长沙市中山东路。1914年刘蔚卢等人为纪念王船山,阐扬其思想,发起组织船山学社于此。旧址占地2740平方米,建筑面积833平方米,单层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山字墙,小青瓦,朱门窗,方砖地。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等为集合人材,造就干部,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由蔡元培命名创办自修大学,李达为校长,李维汉、夏曦、夏明翰等在这里工作过。1923年11月,自修大学被军阀赵恒惕封闭。1964年后,旧址经多次维修已对外开放。
马王堆汉墓
在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形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原以为是五代楚王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继发掘三座墓葬,证实系西汉初期大(dai)侯家族墓葬。墓葬结构十分严谨,规制宏伟,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中女尸保存十分完整。墓中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帛书、帛画、竹简、漆器、竹笥、丝织品、木俑、陶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共计3000多件。
长沙是首批历史名城,古迹很多呢!
天心阁、开福寺、马王堆、岳麓书院,火宫殿 爱晚亭 花明楼 吴王墓遗址 大光寺 等等
长沙望城区郭亮北路521-1专业制做瓷像,墓碑瓷像,永不变色,各种尺寸,椭圆、长方形
长沙都有哪些历史古迹
1、蔡锷墓 蔡锷墓是护国军领袖、中华民国名将蔡锷墓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区白鹤泉左后方的山上,蔡锷于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1917年4月12日自日本归葬于此。蔡锷墓占地1974.72平方米,系岳麓山民国名人墓葬之一。1956年被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
浪漫沙都自驾之旅
D1 中卫市有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险幽奇绝、以丹霞地貌著称的寺口子旅游区、一碗泉旧石器遗址、古代岩画、中卫高庙、双龙山石窟、海原“环球大震”遗址等多处古迹名胜既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西北地区首个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又展示着中卫灿烂的古...
湖北沙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文湖公园,位于江津西路,湖光山色,清风徐来,是逃离尘嚣的好去处。你可以沿着湖边漫步,欣赏湖中的荷花与游船,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清真寺,坐落在迎禧街上,是这座城市中的一颗明珠。其建筑风格独特,既保留了传统的伊斯兰风情,又融合了中国建筑的元素,让人赞叹不已。漱濂齐、存世国历,这两处古...
伊朗国家沙漠公园名胜古迹
伊朗国家沙漠公园作为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那些见证了历史变迁的古建筑。比如位于瓦拉明东南部100公里处的巴赫拉姆客栈,这座萨珊王朝时期的建筑在萨法维王朝时期得到了重建,现在已转型为沙漠旅游的热门景点。巴赫拉姆客栈以其石头结构闻名,拥有六个壮观的观望塔和两道宏伟的大门...
沙尔利格镇历史古迹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沙尔利格庙,这座庙宇由"沙日召"和"瑙根召"两大主体建筑以及多个小庙组成。"沙日召"的正殿以其黄色琉璃瓦为特色,而"瑙根召"则以绿色琉璃瓦彰显其独特风格。这座庙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已有超过两百年的历史。在鼎盛时期,它曾拥有大约五百名喇嘛,然而在解放后,大...
沙不丁墓古迹简介
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新洲镇石岗村的沙帽山山腰,静静地矗立着元太尉沙不丁的墓葬。这座墓葬坐西北向东南,背靠秀丽的山林,面朝南坑水库,周围群山环抱,环境宁静而壮丽,是阳江地区著名的四大名墓之一,历史可追溯至元末明初,堪称是仅存的两座完整古墓之一。沙帽山因其历史价值和地位,也被列为阳江...
荆州的三观和两寺是指哪些名胜古迹
玄妙观是荆州三观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始建于唐代,是湖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玄妙观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殿内供奉着道教始祖老子圣像,因此也被称为“老子庙”。玄妙观的建筑规模不大,但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其木雕和壁画都是唐代时期的原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开元观是荆州三观中...
长沙经典景区,长沙历史景区推荐
4. 天心阁:以天心阁与古城墙为核心,周围有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崇烈亭、崇烈门等名胜古迹,见证了长沙的历史发展与变迁。长沙四大圣地是哪四个?一、橘子洲景区 橘子洲是湘江中的一个冲击沙洲,四面环水,风景优美,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里面的绿化做得特别好,到处都是金桔树,+++的雕像也是十分...
长沙名胜古迹旅游景点有哪些
长沙岳麓书院,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来到这里,仿佛进入时光的隧道,感觉自己来到了古代的学堂,很有古装感。曾经见过小孩子穿着古代书生的礼服,在这里参观,很有仪式感,真不错,历史古迹可细细品尝。非常适合带着自己的小孩过来。免费参观。古代牌匾上写的是不是岳字,可仔细观察。
探秘榆林:沙漠奇观、历史名城、民俗文化一网打尽
榆林还有着许多其他美食,如榆林腊汁肉、锅盔、油馍等,都值得品尝。总结:探秘榆林是一次别样的旅行体验,这座城市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历史古迹,更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美食。神木沙漠、秦岭古道、走花会、羊肉泡馍等都是榆林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和美食,不妨在时光的轴线上,来一场探秘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