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甲午战争中的罪魁祸首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1

谁才是甲午战争中的罪魁祸首

而在这三个阶段中,最让人无法接受是1894年败给日本的甲午战争,其中原因有很多,其中最让人义愤难平的就是北洋舰队败给日本联合舰队。

在很多人看来,清王朝花费巨资打造的北洋舰队整体实力远胜于日本联合舰队,结果却败了,败得那么猝不及防,这实在是让人愤怒,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但通过深入了解后,又有些释然,因为北洋舰队的失败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有人说,北洋舰队之所以败给日本联合舰队,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北洋舰队除了初创时期花费巨额资金购买军舰装备外,其他时候长期缺乏资金维护及更新,甚至官兵的俸禄都无法按时按量发放。

其中关键因素是慈禧太后这个老妖婆挪用北洋舰队的军费修复颐和园,所以罪魁祸首是慈禧太后。

第二:日本联合舰队的起步虽然比北洋舰队晚,但与北洋舰队不同的是,日本联合舰队得到以明治天皇为首的高层高度重视,长期不遗余力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使得日本联合舰队后来居上。

第三:有心算无心,日本方面一直处心积虑想要消灭北洋舰队,而北洋舰队在李鸿章的指示下,始终采取避战态度,以至于被日本联合舰队逐个击破。

其实第二点和第三点大致上是正确的,但第一点明显就是胡说八道;有资料证明,慈禧太后修缮颐和园的资金,是李鸿章等人搜刮来的,并未挪用北洋舰队军费。

不过北洋舰队的装备和战舰长期未能得到维护和更新却也是真的,但这是因为清朝的制度问题;海军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建设的军队,所谓百年海军就是因此而来,而且为了不落后,还得逐年增加投入,才能保持领先。

而海军衙门从户部得到的拨款却是额定的,这些军费仅够北洋舰队日常所用,想要更换军舰或升级装备,这是不可能的事。

但就算如此,北洋舰队最终在黄海海战及威海卫之战中,仍是表现出了海军应有的风范,拼死反击,以大无畏精神向日本战舰发起进攻,对日本联合舰队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其实以清朝的作风,就算海军全败了,也不至于投降并签下耻辱的《马关条约》,那是什么让清朝低下头颅,向曾经的“小弟”签下如此屈辱的条约呢?

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陆地上,没错,甲午战争是分成两部分来打的,海军的交锋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但也只是其中一部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陆地上的交锋。

而很可惜的是,清朝陆军的表现,比当初镇压太平天国时期要更加不堪,陆军作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朝鲜半岛进行的,第二阶段是在辽东半岛进行的,到第三阶段时,日军已经达到了辽河一线,如果再进行下一步,那就是入关奔袭京师了。

试问清朝统治者如何不慌?所以才被迫派李鸿章去日本,与日本方面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求和条约。

当时清朝的陆军到底有多腐朽?在第一阶段朝鲜半岛战争时,总指挥官叶志超带队狂奔五百里,撤回国内,左宝贵独木难支,力战身亡,清王朝的第一道防线就此拱手让人。

之后在李鸿章的主持下,清朝调集三万军队前往边境线抵御日军入侵,结果仅防守虎山的马金叙、聂士成所率部队顽强抵抗,而其余清兵皆作壁上观,马金叙、聂士成部因寡不敌众而亡,其余清兵各部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就这样,三万清兵组成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清朝统治者大惊,急忙调军队去防守,前前后后调了数万军队,但不是因为指挥失利,就是因为临阵脱逃,总之吧,大好河山就这么被日军快速占领,及至李鸿章前往日本求和之前,清朝百余营六万多大军已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可能会有人问了,日本陆军有多少军队啊?或者会有人说,日军装备精良。其实日本陆军总计才三万人,而且以日本当时的国力,这已经是极限了,甚至说连补给都无法给予。

而且当时日本全方位打造海军,陆军就如同弃子一般,装备甚至不如清朝的某些“精锐”部队,清朝陆军之所以败,主要就三个原因,第一是思想僵化,第二是缺乏战斗意志,第三是缺乏全盘统筹。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将甲午战争的失败归咎于北洋舰队的失败,当然,如果北洋舰队能击败联合舰队,就能切断日本陆军的后路和补给,从而赢得战争。但将一切都压在北洋舰队身上,而忽略陆军的无能,是不是有点过了? 说到底,甲午战争失败,罪魁祸首是清朝陆军才对。



谁才是甲午战争中的罪魁祸首
其中关键因素是慈禧太后这个老妖婆挪用北洋舰队的军费修复颐和园,所以罪魁祸首是慈禧太后。第二:日本联合舰队的起步虽然比北洋舰队晚,但与北洋舰队不同的是,日本联合舰队得到以明治天皇为首的高层高度重视,长期不遗余力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使得日本联合舰队后来居上。第三:有心算无心,日本方面一直处心积...

谁是甲午海战失败的罪魁祸首
翁同龢是要借中日战事检验北洋军力的成色,以寻找借口对其整顿,借以打击李鸿章的淮军集团势力。甲午战争惨败之后,大清国跌入深渊。而光绪后来也改变了对待老师翁同龢的态度。所以,翁同龢才是罪魁祸首

你知道谁才是甲午之战的罪魁祸首吗?
北洋水师看上去很强大,实际就是一个空壳子。果然,甲午战争一打,因为没有弹药,北洋水师的爱国儿郎全部战场殉国,李鸿章二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大清国颜面扫地,光绪皇帝知道此事之后,终于明白了是翁同龢搞得鬼,鉴于清朝一直优待帝师的原则,光绪直接送他回家养老了。后来翁同龢去世之后,有人提出应该...

为什么发动甲午战争的伊藤博文到中国后得到了政府和反对派的礼遇?
伊藤博文是甲午战争的始作俑者。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他是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战后,伊藤博文在日本下关与李鸿章谈判,想尽办法让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上签字。最终,日本通过《马关条约》:2.3亿两白银、台湾省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从中国掠夺了大量权益,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李鸿章和翁同龢,到底谁是甲午战争失败真正的罪魁祸首?
甲午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党派之争,所以无论是李鸿章还是翁同龢都有责任,但是后者翁同龢的责任最大大。当时李鸿章明显知道北洋水师的真实情况,他也想保全这支军队,但是由于翁同龢在光绪帝面前的挑拨,所以君主当时下命令只能强行作战。这才导致整个战争失败的。到后来随着战争的爆发,日本人...

中日甲午战争惨败的根本原因,原来是这两个人?
所以有后人称翁同龢是导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这样说虽然有些牵强,但他的责任肯定是逃不了的,他把自己跟李鸿章的私人恩怨,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为报私仇置国家利益不顾,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正因为李秉衡的袖手旁观,加上翁同龢的背后捣鬼,结果李鸿章在战场上连连失利,...

裕仁天皇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罪魁祸首吗?
不是,发动甲午战争的日本天皇名睦仁,年号明治。裕仁年号昭和,发动了二战。不过虽说甲午战争是日本国发动的,但大清国的国家元首叶赫那拉·杏贞和政府首脑李鸿章同样有很大的责任。一个按着陆海军不让发展,一个让海军缩在港里等着打,这场战争注定要失败。

发起甲午战争的伊藤博文,为何到中国后受到朝野礼遇?
其实从我们现在看来,伊藤博文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罪魁祸首,是中国百年屈辱历史的开始。所以在我们现在看来对伊藤博文都是十分厌恶的,但是在当时中国也是想要变强的,清朝也是有想要改变的心。在能够变强和仇恨之间,清朝的人选择了变强。如果真的能够在当时学到西方列强的一些高端知识的话,也许中国就能够...

慈禧是甲午海战失利的替罪羊吗
日俄对马海峡之战的案例加上甲午战争中战胜北洋海军的案例充分说明:日本海军一向擅长和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作战,他们的胜利并不完全依仗着武备的先进和强大。其实,即使我们暂时认可“唯武器论”者的逻辑,承认如果北洋海军在成军后持续扩充军舰,就一定能够战胜日本海军的话,我们也不能将导致北洋海军停止更新...

为何说慈禧是甲午海战失利的替罪羊,事实真的如此吗?
慈禧太后和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势同水火 当年慈禧太后对历史的耻辱柱,以报当年菜市口杀害六君子的旧仇。 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向来缺乏深刻的反思精神。最常见的办法是抓一只“替罪羊”,将一切责任推卸给这个人,余下的关联方便可以得过且过,继续敷衍下去。中国学界的主流意见到现在为止,仍然将甲午战争中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