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眉山月歌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9
峨眉山月歌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首《峨眉山月歌》,李白从“峨眉山月”写起,交代远游的季节,在这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日子里,用“秋”的韵味浸染月色之美,似信手拈来,又自然入妙。
“半轮”月,给人无尽的联想,仿佛看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从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自身固定不动时,来观察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也是静止不动的。
“ 月亮走,我也走 ”,是在顺流而下进行观察的结果 ,李白恰是如此 ,才会看到 “ 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这诗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也暗暗点明是秋夜行船的故事情节,可谓空灵入妙。
“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境界里包含着人的活动,但人却未露面。
写至“夜发清溪向三峡,”时,人就活脱脱出现在我们眼前:他正连夜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一位辞亲远游的热血青年,乍离家乡,对故国故人故土充满了留恋。
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的月亮在他的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故园之月的情感也格外深厚。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怎能代替故人,于是诗人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所以结尾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而情长。整首诗意境明朗空灵优美,语言朴实亲切感人,音韵婉转流畅,风致自然天成,是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名篇之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
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前。

写的是峨眉山上半轮秋月倒映在青衣江上的美景。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鹅眉山月歌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

眉山月歌的古诗
总的来说,《眉山月歌》以婉约、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的交融,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慨。这首诗把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体现了杜牧的诗歌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亲人和友人的感情。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

娥眉山月歌
3.感受诗歌的情感之美。娥眉山月歌,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的诗歌,其中的愁思和感慨都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因此,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需要感受其中的情感之美,领略其中的深刻意境。

从眉山月歌中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词中,连用五个地名体现了怎样的意...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行程交织着情感,情感交融于行程。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主观色彩 想象特色 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

峨眉山月歌注释译文原文
在《峨眉山月歌》中,作者以优美的词句描绘了峨眉山的景色,通过深情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首诗歌以峨眉山的月光为主要意象,将其赋予了美丽、温柔和神秘的象征意义。诗中描绘的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和月光的闪耀,使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和神 奇。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首先简要...

李白的峩眉山月歌是描写关于咏梅方面的诗
错误,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不是描写关于咏梅方面的诗,而是写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

我眉山乐哥是唐代诗人,李白处理四川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月光水立白_百 ...
《峨眉山月歌》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全诗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击我眉山月歌》古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月光。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