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杜甫的生平应该用他哪些句诗?并说明事例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杜甫的生平事迹及他的有名的诗句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初唐有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在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到了长安,后又去应考科举,因李林甫把权弄奸,杜甫和全体应考者都落了第,故终生未成进士。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杜甫的的诗句 即事

百宝装腰带
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
舞罢锦缠头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百年已过半
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
何时救急难


绝句

江边踏青罢
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
高楼鼓角悲


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

为嗔王录事
不寄草堂资
昨属愁春雨
能忘欲漏时


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绝句六首

日出篱东水
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
沙僻舞〔昆鸟〕鸡

蔼蔼花蕊乱
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
客至欲如何

凿井交棕叶
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袅缆
小径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
斜晖转树腰
隔巢黄鸟并
翻藻白鱼跳

舍下笋穿墙
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
江白草纤纤

江动月移石
溪虚云傍花
乌栖知故道
帆过宿谁家


绝句三首

闻道巴山里
春船正好行
都将百年兴
一望九江城

水槛温江口
草堂石笋西
移船先主庙
洗药浣花溪

谩道春来好
狂风太放颠
吹花随水去
翻却钓鱼船


答郑十七郎一绝

雨后过畦润
花残步屐迟
把文惊小陆
好客见当时


武侯庙

遗庙丹青古
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
不复卧南阳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复愁十二首

人烟生处僻
虎迹归新蹄
野鹘翻窥草
村船逆上溪

钓艇收缗尽
昏鸦接翅稀
月生初学扇
云细不成衣

万国尚戎马
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身觉省郎在
家须农事归
年深荒草径
老恐失柴扉

金丝镂箭簇
皂尾掣旗竿
一自风尘起
犹嗟行路难

胡虏何曾盛
干戈不肯休
闾阎听小子
谈笑觅封侯

贞观铜牙弩
开元锦兽张
花门小箭好
此物弃沙场

今日翔麟马
先宜驾鼓车
无劳问河北
诸将角荣华

任转江淮粟
休添苑囿兵
由来貔虎士
不满凤凰城

江上亦秋色
火云终不移
巫山犹锦树
南国且黄鹂

每恨陶彭泽
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
自觉酒须赊

病减诗仍拙
吟多意有余
莫看江总老
犹被赏时鱼


规雁

东来万里客
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
高高正北飞

电子版杜甫诗集之二(七绝,106首)

编辑、输入:方舟子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奉乞桃栽一百根
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树
濯锦江边未满园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华轩蔼蔼他年到
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
幸分苍柳拂波涛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草堂堑西无树木
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
与致西边十亩阴


诣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
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
果园坊里为求来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落落出群非榉柳
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
为觅霜根数寸栽


又于韦处乞磁碗

大邑烧磁轻且坚
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


绝句漫兴九首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
野老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
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
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
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江春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
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
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
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
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
不放香醪如蜜糖

隔户杨柳弱袅袅
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
狂风挽断最长条


春水生二绝

二月六夜春水生
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溪鸟〕〔敕鸟〕莫漫喜
吾与汝曹俱眼明

一夜水高二尺强
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
无钱即买系篱旁


少年行二首

莫笑田家老瓦盆
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玉惊人眼
共醉终同卧竹根

巢燕养雏浑去尽
江花结子也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
不见堂前东逝波


少年行

马上谁家白面郎
临阶下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
指点银瓶素酒尝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
三日功成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
总拟桥东待使君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上被花恼不彻
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
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
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
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
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
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
唤取佳人无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看花即索死
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
嫩叶商量细细开


重赠郑钅柬绝句

郑子将行罢使臣
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
裘马谁为感激人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雨映行宫辱赠诗
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
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
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
倚杖穿花听马嘶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山瓶乳酒下青云
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
洗盏开尝对马军(原注:军州谓驱使骑为马军。)


三绝句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
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
客至从嗔不出迎


戏为六绝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绝前贤畏后生

杨王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
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
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
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
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
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朱樱此日垂朱实
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
高才仰望足离筵


答杨梓州

闷到杨公池水头
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
回船应载阿戎游


得房公池鹅

房相西池鹅一群
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
为报笼随王右军


官池春雁二首

自古稻粱多不足
至今〔溪鸟〕〔敕鸟〕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
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
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
力微〔矢曾〕缴绝须防


投简梓州幕府兼韦十郎官

幕下郎官安稳无
从来不奉一行书
固知贫病人须弃
能使韦郎迹也疏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云里不闻双雁过
掌中贪看一珠新
秋风袅袅吹江汉
只在他乡何处人

谢安舟楫风还起
梁苑池台雪欲飞
杳杳东山携妓去
泠泠修竹待王归


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
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
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
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
混一车书弃金玉


绝句四首

堂西长笋别开门
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
松高拟对阮生论(原注:朱、软,剑外相知。)

欲作鱼梁云覆湍
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
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
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
根居隙地怯成形


奉和严公军城早秋

秋风袅袅动高旌
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
欲夺蓬婆雪外城


三绝句

前年渝洲杀刺史
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
食人更肯留妻子

二十一家同入蜀
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
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
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
妇女多在官军中


存殁口号二首

席谦不见近弹棋
毕曜仍传旧小诗(原注:道士席谦,吴人,善弹棋。毕曜善为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
白杨今日几人悲

郑公粉绘随长夜
曹霸丹青已白头(原注:高士荥阳郑虔,善画山水。曹霸,善画马。)
天下何曾有山水
人间不解重骅骝


夔州歌十绝句

中巴之东巴东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年关

白帝夔州各异城
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
霸王并吞在物情

群雄竞起闻前朝
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
元听舜日旧箫韶

赤甲白盐俱刺天
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
复道重楼锦绣悬

〔氵襄〕东〔氵襄〕西一万家
江南江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
相趁凫雏入蒋牙

东屯稻畦一百顷
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
雨随神女下朝朝

蜀麻吴盐自古通
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
白昼摊钱高浪中

忆惜咸阳都市合
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
楚宫犹对碧峰疑

武侯祠堂不可忘
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
云日如火炎天凉

阆风玄圃与蓬壶
中有高唐天下无
借问夔州厌何处
峡门江腹拥城隅


解闷十二首

草阁柴扉星散居
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
溪女得钱留白鱼

商胡离别下扬州
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
老夫乘兴欲东游

一辞故园十经秋
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
何人为觅郑瓜州(原注:今郑〔礻必〕监审。)

沈范早知何水部
曹刘不待薛郎中(原注:水部郎中薛据。)
独当省署开文苑
兼泛沧浪学钓翁

李陵苏武是吾师
孟子论文更不疑(原注:校书郎孟云卿。)
一饭未曾留俗客
数篇今见古人诗

复忆襄阳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
漫钓槎头缩颈鳊

陶冶性灵存底物
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
颇学阴何苦用心

不见高人王右丞
蓝田丘壑漫寒藤
最传秀句寰区满
未绝风流相国能(原注:右丞弟,今相国缙)

先帝贵妃今寂寞
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
玉座应悲白露团

忆过泸戎摘荔枝
青枫隐映石逶迤
京华应见无颜色
红颗酸甜只自知

翠瓜碧李沉玉□(上秋下瓦)
赤梨蒲萄寒露成
可怜先不异枝蔓
此物娟娟长远生

侧生野岸及江蒲
不熟丹宫满玉壶
云壑布衣鲐背死
劳人害马翠眉须


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禄山作逆降天诛
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
时时战斗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
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
孝子忠臣后代看

喧喧道路好童谣
河北将军尽入朝
自是乾坤王室正
却教江汉客魂销

不道诸公无表来
茫茫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
使者徒劳百万回

鸣玉锵金尽正臣
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
圣寿宜过一万春

英雄见事若通神
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
宫闱不拟选人才

抱病江天白首郎
空山楼阁暮春光
衣冠是日朝天子
草奏何时入帝乡

澶漫山东一百州
削成如案抱青丘
包茅重入归关内
王祭还供尽海头

东逾辽水北滹沱
星象风云喜共和
紫气关临天地阔
黄金台贮俊货多

渔阳突骑邯郸儿
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
雄豪复遣五陵知

李相将军拥蓟门
白头惟有赤心存
竟能尽说诸侯入
知有从来天子尊

十二年来战场多
天威已息阵堂堂
神灵汉代中兴主
功业汾阳异姓王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大贤为政即多闻
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
卧龙无首对江〔氵贲〕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萧关陇水入官军
青海黄河卷塞云
北极转愁龙虎气
西戎休纵犬羊群

赞普多教使入秦
数通和好止烟尘
朝廷忽用哥舒将
杀伐虚悲公主亲

崆峒西极过昆仑
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
蕃人闻道渐星奔

勃律天西采玉河
坚昆碧碗最来多
旧随汉使千堆宝
小答胡王万匹罗

今春喜气满乾坤
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圣云孙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绝句

湖月林风相与清
残樽下马复同倾
久弃野鹤如双鬓
遮莫邻鸡下五更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历史上杜甫生平所写的第一首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杜甫的生平第一首诗应该是望岳。其中最出名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的岳是指东岳泰山,这是杜甫二十四岁时所写。二、还有一种说法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的全文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当时他为避安史之乱。已移家梓州(今四川台三台县)。前一年十月,唐王朝的各路大军由陕州发动总反攻,收复洛阳,平定河南诸郡县。十一月唐军又进军河北,叛军将领纷纷投降,河北光复。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遂告结束。杜甫由于僻处西南,几个月以后始得消息,他的惊喜欲狂的心情充分表露在这首诗里。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认为此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所谓“快”,是欢快、欣喜、惊喜、痛快的意思。 以上回答仅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 )的宏伟抱负。“ 为人性僻求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的决心。

他的生平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与漫游期(35岁前)(711-746)

这一时期,杜甫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有幸在洛阳结识李白同游梁宋,又结交诗人高适,三人纵酒射猎,品文论诗,着实逍遥了一阵子。此期代表作《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困守长安十年期(35岁-44岁)(746-755)

这一时期,杜甫开始汲汲于仕途。他来到了长安,献《雕赋》、《三大礼赋》,玄宗命待制集贤院,但一直将其闲置。其生活困苦艰难。此期代表作《咏怀五百字》、《兵车行》、《丽人行》等。他的生活是: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陷贼与为官时期(44岁-48岁)(755-759)

前期有过一段优裕从容的为官生活。有过一些吟咏宫廷生活的诗歌。后期安史之乱,被困在长安近一年,后,冒死逃脱,肃宗任为左拾遗,因谏房馆事激怒肃宗,遭疏远,被贬弃官。代表作:《北征》、《三吏》、《三别》、《羌村三首》、《月夜》、《悲冻陶》、《悲青坂》。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漂泊西南时期(48岁-59岁)(759-770)

曾因叛乱而一度携家流亡。严武两次镇蜀,对其资助颇大。严武去世后,携家出蜀,旋漂泊于今湖北湖南一带,以船为家,,流离困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于770年困死于一条破船上。此期为杜甫创作丰收期,有1000余首诗作于此,代表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旅夜书怀》、《水槛遣心》、《春夜喜雨》、《病橘》、《蜀相》、《登高》、《三绝句》等名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北上齐鲁,过历下,登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天宝五载(746)到长安,第二年,参加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落入骗局。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写下 《兵车行》、《前出塞九首》、《丽人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反映天宝后期动乱行将到来的社会风貌的名作。
安史之乱后,落入叛军手中,押到陷落的长安。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少陵野老吞生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哀江头》)。
授予左拾遗后,写了《羌村三首》、《北征》。
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期间写下了“三吏”、“三别”。
乾元二年(759)秋弃官,携家入蜀,抵成都。在这期间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晚年漂泊,写下《秋兴八首》、“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等高》)。
不知道是不是对题啊,希望对你有用!!

〈〈望岳〉〉杜甫年轻时登泰山所作,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达了他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在成都的经历
《三吏三别》杜甫的见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离开四川
《登楼》杜甫游成都

杜甫的生平及诗歌?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 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 ,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 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

求:给小学生介绍杜甫生平、诗歌类型和相关作品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原文】 岱宗...

【杜甫简介】杜甫生平资料介绍 杜甫的诗词全集
第一首诗是从杜甫独步寻花的起因写起,主要讲的是他恼花;第二首诗写的是当诗人独自一人漫步到江边时,看到了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第三首讲的是某些别人家的花,红白错落,目不暇接;第四首表达的是诗人遥望少城中的花,在脑海中浮现出花开之盛以及大众之乐的景象;而第五首诗写的是黄师塔前面的桃花;第六首主要讲...

有关杜甫的资料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原文】岱宗夫...

求 杜甫生平故事 只要故事
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个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卷一)。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

杜甫的诗句:生平()()()
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 "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的作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 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 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哀江头》等诗,篇幅较短,却也同样具有这种...

杜甫 简介 诗词赏析
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等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

杜甫简介:诗风,生平
元稹给杜甫写的《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里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杜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杜甫最能驾驭诗的各种形式,并能使每种形式都得到新的发展。他在五言古体诗里善于记载艰苦的旅程、社会的万象、人民的生活以及许多富有戏剧性的言谈动作,写来十分生动,使人感到的不...

有哪些关于杜甫的古诗
杜甫生平作诗一千五百多首,是唐代诗人中流传下来的诗最多的,其中不乏名垂千古的佳作,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由于其中年所作诗歌风格大多沉郁忧虑,心系国民,且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因此他的诗被称作“诗史”。其中尤为著名的是他的三吏三别,流传甚广,意味深长。 三吏三别 三吏三别是杜甫的六首诗作,其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