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两首秋天古诗词(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喜欢晏殊词的人,无不着迷于晏殊词的典丽娴雅和大气温和。作为诗词来讲,如果一首诗,没有惊人的好句子,总会很难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晏殊词,却不以高拔峻美取胜,也不以悲情悱恻动摇人心,但是你读他的词,却别有一种自然的大气感,一种带自控的节奏感,一种高端的典雅清丽。
他的生平十分传奇,十四岁就被称为神童,被地方官推荐给宋真宗。连正常的科举考试都不需要,直接赐同进士出身,留在皇帝身边,开始了他漫长却高贵的仕途生涯,累官至宰相。
是什么让47岁的宋真宗,对这个十四的还是孩子的晏殊,如此青睐?宋真宗相对于整个宋朝来讲,还是一位非常不错的帝王,或者看中晏殊,晏殊的身上有一种压抑不了的向上的刚毅的气质。当同朝的寇准,给皇帝说,晏殊是外地人,可能晏殊的口音里带着浓厚的江西的方言,宋真宗却笑,张九龄不就是外地人吗?
以唐朝来自广东的张九龄,最后成为唐玄宗的名相,来比这个少年,如果不是出自后来的附会,那么宋真宗真是看人精准,或者他就是要有目的地培养晏殊。当然晏殊一生的履历,也证明他没有辜负皇帝的厚爱。
晏殊的性格有刚毅简洁,甚至急躁的一面,处理政务,果敢决断,作为皇帝来讲,这是不可多得的干才,同时晏殊聪慧过人,熟悉历代典章,长期在宫廷和朝堂之间行走,文风自然典雅醇厚。
虽然晏殊本身非常简朴,不尚奢华,但是一种和时代和身份相照应的富丽气息,不在诗词的表面,还是在他本人的气度,和诗词的节奏和气韵里。晏殊词被称为丞相词,这已经是极高的赞誉了。
这首描写晚秋的登临秋词,如同曼殊所有的词一样,需要带着舒缓沉稳的节奏品读。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木芙蓉是晚秋之花,宋朝在秋天开始大量种植,和菊花并称重阳之花。
木芙蓉是高大的灌木,花朵艳丽娇红,菊花是草本,颜色金黄。
当两种花同时开放时,就是重阳节快要到了。
这个“欲”,用得极好,显示着有如重阳节一样的繁盛,却还不到佳节。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这是重阳节前的登高,是在哪一座山上,哪一个亭子或者建筑呢?
由芙蓉菊花的眼前,视线直接拉到远方。
仿佛一幅铺展开的画卷,视线远处,是一带秋色山村,那满山的红叶树里还有黄色的树木,一片斑斓。用笔洗练,却色彩分明。
实际这个红黄的斑斓是从他眼前,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因为他身边就有红的芙蓉,黄的菊花,也是这样红黄相映的美,而远处则是红树黄叶。秋深之美,在他的笔下,如同画家的画,疏密得当,又清丽动人。
实际还有个内在的节奏感,就是这一定是晏殊中年的作品,因为气息沉笃,历历分明。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这是在半山或者山顶,有视觉的广度,正是白日登高,所以山脚下的流水,反射阳光,在一片红黄秋色当中,反而颜色清淡。
天空湛蓝如玉,那流水和道路延伸到远方,在极远处,化作了苍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仰头看着天空,看见有大雁飞过,人的目光跟随雁阵,总会勾起人无限的思绪。
那么晏殊到底在考虑什么呢?大雁是从北方来的,它们是回南方的家。晏殊的老家在江西,是怀乡吗?另外宋朝和北方边境一直不太平,作为深谋国事的他,很自然会心有忧患。
那么他是哪种呢?
在重阳节之前登高,如此气定神闲,却又如此仿佛有所寄托,融化在一片明丽壮美的秋色里。词句洗练,却有气息的雍容典雅。“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这是大家手笔。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如果晏殊的上一首是写晚秋醉美秋色,那么这一首,是晚秋怀人。而且是拟托女性的口吻。
这首很有意思,写得似乎是重阳节的早上,而头天,她似乎失眠了。
晚秋的半夜或者凌晨会有露水,那庭院里种植的菊花和兰草,在早上的晨雾和霜露里,恻恻动人。
秋风带来的寒气吹动着帷幕,而梁间的燕子,双双飞往南方。
昨夜的明月仿佛不知道人之思念,它依旧那么有规律的运行,从东边运行到西边,将我所在的居所照了个遍。
后来苏轼水调歌头的名句“穿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就是来自晏殊的这首词。当然苏轼用在了中秋的月亮上。
我在夜里看着月光如水,听着窗外的风声。想着天冷了。
一早上,我独自登上了高楼,看着你离去和可能归来的那条路。
长安古道音尘绝,只有西风凋碧树。
我总有给你写信的愿望,只是这山高水远,你究竟在哪里呢?
宋朝虽然结束了唐朝之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是版图没有唐朝大,而且北方有军事强悍的辽国,边境一直不太平,打了四十年的仗。而且晏殊时代,还有西夏李元昊称帝,屡屡和宋军打仗。
那么显然这个女子的丈夫是在北方边关,而且久无书信,生死未卜。
宋朝比唐朝更重视民俗节日,无论是中秋还是重阳,到处都是歌舞升平。但是只有这个丈夫在边关的女子,始终融入不了节日的氛围。
她的丈夫在哪里呢?为什么迟迟没有信件和消息。这样的牵挂,也实在让人断肠,人家的金秋佳节,是她惦记丈夫生死冷暖的悲凉日子。
晏殊为什么会写这样的诗词?因为他同情。
晏殊在47岁那年,针对西夏李元昊的骚扰,加***备,筹集军饷,最终平定了西夏和宋朝之间的战事。
晏殊这两首晚秋词,一首明丽大气,一首惆怅动人,但是很显然这两首晚秋词,都别有令人咀嚼的味道。第一首是将国事之忧患,含在了远眺当中,另外一首表面惆怅,骨子里却是悱恻悲伤。
正是这样能带给人不断的阅读体验,晏殊的词,才流传至今吧。
一句,望断天涯路,表面是美,骨子里却是沉痛悲催。
晏殊两首秋天古诗词(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宋朝·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喜欢晏殊词的人,无不着迷于晏殊词的典丽娴雅和大气温和。作为诗词来讲,如果一首诗,没有惊人的好句子,总会很难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
“远村秋色如画”的出处是哪里
“远村秋色如画”出自宋代晏殊的《诉衷情》。“远村秋色如画”全诗《诉衷情》宋代 晏殊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作者简介(晏殊)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出自哪里?
出自宋代晏殊的《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译文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中原地区...
形容秋天的诗句
1、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北宋词人晏殊。译文:芙蓉花和金黄的菊花在争妍斗艳,日子已将近重阳的时候。远处的村庄秋色如画,红红的树叶间杂着稀疏的黄叶。2、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赵昌寒菊》北宋诗人苏轼。译文:菊花是能够延年益寿的药,她在百草摧折的...
诉衷情晏殊阅读答案赏析翻译
诉衷情晏殊阅读答案赏析翻译,这是北宋婉约派词人、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所创作的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小令,这首小令以疏淡的笔墨浓抹了一副秋景图,透露出淡淡的情思。 原文: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赞美秋天的古诗
1、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2、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3、片云载雨过江鸥。--吴文英《诉衷情·秋情》4、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李百药《秋晚登古城》5、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6...
形容秋天树叶的诗句
1、枫叶满山红,黄花耐晚风。——吴承恩《枫叶满山红》。2、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华岳《酒楼秋望》。3、秋光满目。风清露白,莲红水绿。——徐昌图《河传·秋光满目》。4、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赞美秋天的诗
1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2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3片云载雨过江鸥吴文英诉衷情·秋情4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李百药。一片金黄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秋风习习吹来,掀起层层金浪,飘来阵阵稻谷的芳香下面是赞美秋天的古诗词,...
描写秋天的古诗句
1、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2、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 3、片云载雨过江鸥。——吴文英《诉衷情·秋情》 4、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5、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
晏殊的词集是什么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诉衷情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不知多少幽怨,和露泣西风。人散后,月明中。夜寒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心事无穷。诉衷情露莲双脸远山眉。偏与淡妆宜。小庭帘幕春晚,闲共柳丝垂。人别后,月圆时。信迟迟。心心念念,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