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传记诸蔼亮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汉族,字孔明,号卧龙居士。出生在山东沂南县,中国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史书记载其身高八尺,约合现今1.84米。诸葛亮生辰八字:辛酉、丙申、癸丑、丁巳.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8岁丧父(一说是9岁丧母,12岁丧父),与姐姐以及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姐弟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17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冰镜先生司马徽。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结庐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这是公元197年的事。诸葛亮在隆中已隐居了十年,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瞩托后事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尽力相辅,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后主即位。 蜀汉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赏罚严明。对外与东吴联盟,对内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诸葛亮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和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但是诸葛亮并不墨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世的楷模。 中国千百年来将诸葛亮描绘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制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发明“孔明灯”。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史、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1、姬昌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后,正式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
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制定军国大计,收服虞国和芮国,攻灭黎国(今山西长治市)、邘国(今河南沁阳市)等国,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演绎《周易》,创立周礼,得到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称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驾崩,享寿九十七岁,葬于毕原(西周王陵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公元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谥姬昌为文王。
2、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3、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4、李勣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
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
5、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姬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
当时刘备屯兵新野。徐庶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前往,见到了诸葛亮。他虚心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发表了著名的《隆中对》。于是刘备和诸葛亮关系越来越密切,引起了刘备的老部下关羽、张飞等人的不高兴。刘备劝解说:“我有了孔明,像鱼有了水。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才罢休。
刘表的长子刘琦,也非常器重诸葛亮。刘表受后妻之言,喜爱少子刘琮,不喜欢刘琦。刘琦经常想和诸葛亮谋划自安的办法,诸葛亮多次拒绝。刘琦就请诸葛亮一起游览后花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让人撤去梯子,对诸葛亮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否?”诸葛亮回答说:“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刘琦顿时感悟,暗中想办法。正赶上黄祖死了,刘琦得以外出,担当江夏太守。
不久刘表死了,刘琮听说曹操来攻打,就派使者请降。刘备在樊城听说,就率领部队南行,诸葛亮和徐庶都跟着他,被曹操追赶。徐庶的母亲被抓,徐庶告别刘备,指着自己的心说:“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业,全靠这方寸之地。今已失老母,方寸已乱,对您的事业也没有什么帮助了,请就此告别。”就来到曹操方面。
刘备逃到夏口,诸葛亮说:“事情很紧急了,请让我代表您去向孙权将军求救。”当时孙权拥兵在柴桑,观望成败。诸葛亮对孙权说:“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也在汉南收拾队伍,与曹操并争天下。现在曹操铲平诸强,基本完成,更破了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处用武,所以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考虑: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原势力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绝;若不能抵挡,何不按兵束甲,向北朝拜服从他!如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灾祸眼看临头了!”孙权说:“假如真像你说的,刘豫州怎么不服从他?”诸葛亮说:“田横,只是齐国的壮士,尚且守义不辱,何况刘豫州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像水流归海。如果事业不成,此乃天意,怎么能做曹操的部下呢!”孙权勃然说:“我不能拿着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的主意拿定了!目前除了刘豫州,没有能暂时抵挡曹操的了;但是刘豫州新败之后,还能顶一阵吗?”诸葛亮说:“豫州之军虽然败于长坂,目前归队的战士和关羽水军,还有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听说当时追赶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正是所说的‘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兵法很忌讳这么做,说‘必蹶上将军’。而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暂时归附曹操,是被兵势所逼,不是心服。如今将军果真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没有问题!曹操军败,一定回北方,如此则荆、吴之势强大,鼎足之势就形成了。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孙权非常高兴,就派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跟随诸葛亮见刘备,并力抗拒曹操。曹操在赤壁打了败仗,引军回到邺城。刘备于是收取江南,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让他总管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征调赋税,保证军需。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派遣法正迎接刘备,让刘备帮他打张鲁。诸葛亮与关羽镇守荆州。刘备从葭萌关回军攻打刘璋,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而上,分头平定沿途郡县,与刘备共围成都。成都平定后,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负责管理左将军府(刘备在东汉朝廷的职务)全部事务。刘备外出打仗,诸葛亮常镇守成都,保证后方粮食、兵员供应。
建安二十六年,部下劝刘备称尊号,刘备没答应。诸葛亮说:“当年吴汉、耿弇等人最初劝光武帝刘秀即帝位,光武帝辞让了前后四次,耿纯进言说:‘天下英雄跟着您操劳,都是有所期盼,想成就功名事业。您要是不听从他们的意见,他们就各自去找自己的主人,没人愿意再跟着您干了。’光武帝感到耿纯的话说的透彻,于是就答应了。现在曹氏篡汉,天下无主,您是刘氏一族,继承朝廷而起,现在即帝位,正是时候。士大夫跟随您忙碌了这么多年,也是希望像耿纯说的那样,有个归宿。”刘备于是即帝位,发文任命亮为丞相,文件说:“朕遭家门不幸,朝廷被曹家篡位,我不得已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图自己安逸,就想怎么安定百姓,还担心不能实现。呜呼!希望丞相诸葛亮理解朕的意图,毫不懈怠地帮助我弥补过失,让朝廷重新光复,让阳光重新普照天下,您可要努力啊!”诸葛亮凭借丞相尚书的职务,持有节符。张飞死后,诸葛亮又兼任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刘备在永安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来,属以后事。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我儿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说:“臣情愿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做诏书给后主刘禅说:“你和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丞相府衙门,管理政务。不久,又兼任益州牧。政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决断。益州南中诸郡,陆续叛乱,诸葛亮认为新遭大丧,所以没有立即派兵;又派遣使臣到东吴下聘礼,结成和亲,成为联邦。
建兴三年春,诸葛亮率众南征,到秋天就平定了。军资国力,逐渐富足,于是治兵讲武,准备大举。建兴五年,率诸军北上,驻扎汉中。临出发,给刘禅上疏,就是著名的《出师表》。然后就出发了,驻扎在沔阳。
建兴六年春,诸葛亮对外大造声势说要从斜谷道进军,攻取眉县。派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斜谷的南段箕谷,魏国大将军曹真率领魏国大部队防守斜谷,抵抗赵云、邓芝。诸葛亮亲率主力攻祁山,部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号令明确,南安、天水、永安三郡脱离魏国,响应诸葛亮,魏国的关中地区大受震动。魏明帝曹睿亲自西镇长安,命张郃抵抗诸葛亮。诸葛亮任命马谡为前敌总指挥,统帅各诸军,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被张郃大败。诸葛亮搬迁了西县千余家人口,回到汉中,杀了马谡以谢众将。上疏说:“臣以弱才,占据高位,掌握统帅三军的权力,却不能让法令贯彻实施,临事畏惧,以至街亭的将领违犯命令,箕谷的部队缺乏警惕,都打了败仗。原因都在臣授权、用人无方。臣的智慧不足以知人,管理事务缺乏条理,《春秋》中说责任在于统帅,臣的职位正应该承担。请自贬三等,以惩戒臣的过失。”于是任命诸葛亮为右将军,代理丞相的权力,所管理的权限仍和以前一样。
当年冬,诸葛亮又从散关出兵,包围了陈仓,曹真的部下郝昭率兵抵抗。诸葛亮的军粮耗尽,没有拿下陈仓就撤军了。魏国将军王双率领骑兵追击诸葛亮,诸葛亮与之交战,消灭了追兵,斩了王双。
建兴七年,诸葛亮派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国雍州剌史郭淮率军要攻打陈式,诸葛亮亲自出兵到建威,郭淮退还,于是平定了武都、阴平二郡。后主下诏给诸葛亮说:“街亭之役,责任在于马谡,而您自己承担过失,对自己处罚得太重,但我恐怕违背您的意图,还是听从了。去年出兵,斩了王双;今年出征,郭淮逃走;招降了氐、羌等族,兴复了武都、阴平二郡,威镇凶暴的曹魏政权,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篡国的首恶还没有惩处,您担当国家大任,关系到整个国家之重托,而长时间自我贬损,就没办法弘扬国家的威烈了。现在恢复您丞相的职位,您千万不要推辞。”
建兴九年,诸葛亮再次从祁山出兵,用木牛运输军需,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张郃。
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征发了全国的人力由斜谷出兵,用流马运输军需,占据了武功的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于渭南。诸葛亮常常担心粮食供应保障不了,使得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于是分兵屯田,作为长久驻军的基础。屯田的士兵杂居在渭河边上的老百姓之间,而百姓安定,部队也没有偏得私利。相持了百余天。当年八月,诸葛亮得病,在军中逝世,时年五十四。等到撤兵之后,司马懿巡视诸葛亮驻扎营垒的处所,说:“真是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遗命把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就着山势为坟,墓坑仅能放下棺木,穿着平常的衣服下葬,没有随葬的器物。后主下诏书说:“您的天分能文能武,聪明智慧,坚定忠诚。接受先帝的遗命托孤,一心一意辅佐朕,让即将灭绝的汉室得以传承,让衰弱的国家变得兴盛,志向在于平定叛乱,统帅六军,没有一年不出征,武功赫然,威震八荒,眼看就要在汉末建立伊尹、周公那样特殊的功勋。老天却为什么不开眼,在事业即将成功的时候,让您染病陨落!朕因为悲伤,心肝都好像要裂开了。为了崇敬您的道德,表彰您的功勋,记录您的行为,赠给您谥号,用来让您的光荣流传到将来,铭刻下来永远不朽。特地命令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给您丞相武乡侯的印绶,给您的谥号为忠武侯。您的魂魄如果有灵,也会对这份荣誉感到骄傲。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当初,诸葛亮给后主上表说:“臣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富余。至于臣在外就任,没有别的需求,随身衣食,都靠公家供给,臣不另外从事别的经营,让自己的财富增加尺寸。到臣死之日,坚决不让家里、外面有剩余的财帛,辜负了陛下。”等到他逝世,果然和他说的一样。
诸葛亮性情长于技巧设计,改进连弩、木牛流马,都是出于他的设计;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都掌握了关键要领。诸葛亮的语录和奏疏大多值得观览。
景耀六年春,后主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当年秋天,魏国征西将军钟会征蜀,到达汉川,祭祀诸葛亮的庙宇,命令军士不得在诸葛亮墓的左右放牧砍柴。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官至长水校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的爵位。
诸葛亮最初没有孩子,从他哥哥诸葛瑾那里过继了诸葛乔。诸葛乔字伯松,是诸葛瑾之第二子,本字仲慎。和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字元逊)在当时都很有名,评论的人认为诸葛乔的才能比不上哥哥,但性格过之。当初诸葛亮求诸葛乔为继子,诸葛瑾上奏了孙权,派诸葛乔到益州,诸葛亮把诸葛乔当成自己的亲儿,所以把他的字仲慎也改成伯松(仲是老二,伯是老大)。后来诸葛乔拜为驸马都尉,随诸葛亮来到汉中。可惜在建兴六年,二十五岁时就去世了。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也早死了。后来诸葛恪被吴国诛杀,子孙皆尽,而诸葛亮自己有了亲骨肉,所以诸葛攀又重新作为诸葛瑾的后人。
诸葛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兵武功时,给诸葛瑾写信说:“瞻儿今已八岁,聪慧可爱,但我担心他早熟,成不了大器。”诸葛瞻十七岁时,娶了公主,拜骑都尉。第二年为羽林中郎将,历任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诸葛瞻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蜀人追思诸葛亮,也都喜欢诸葛瞻的聪明智慧。每当朝廷有一个好的政策出台,就算不是诸葛瞻提议的,百姓也都互相传告说:“这是诸葛瞻办的!”所以诸葛瞻的名誉一直很好,乃至超过了实际情况。景耀四年,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共同负责尚书职责。景耀六年冬,魏国征西将军邓艾伐蜀,从阴平出发,经由景谷道,由侧翼进军。诸葛瞻统帅各军,到涪城驻扎拒敌,前锋失利,退守绵竹。邓艾送信引诱诸葛瞻说:“你如果投降,我一定上表请求封你为琅琊王。”(琅琊是诸葛家族的老家)。诸葛瞻大怒,斩了邓艾的使者,领兵出战,大败,在阵前战死,时年三十七。部下都离散了,邓艾得以长驱直入,直到成都。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和诸葛瞻一起阵亡。次子诸葛京和诸葛攀的儿子诸葛显等,咸熙元年搬迁到山西河东。
《三国志》评说:诸葛亮当丞相,安抚百姓,设置制度,管理官员,都是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展示诚心,做到公道;做了好事的,即使是仇人,也要封赏;触犯法令的,即使是亲人,也要处罚;认罪态度好的,重罪也会释放;花言巧语狡辩的,轻罪也会判死刑;好事再小也会封赏,坏事再小也会处罚;各种政务都要求做得精细、熟练,对待事物一定要理清其本原和道理,按照提供的名义来检查工作的实际成效,对弄虚作假的人极度鄙视;最终在政权管辖的范围内,都对他又爱又怕,刑法再严酷,也没有人抱怨,因为他用心公平,前期的劝戒明白。真可谓是会管理的良才,和管仲、萧何差不了多少。但是连年兴师动众,却没能成就功劳,原因在于随机应变,军事韬略,实在不是他擅长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人物传记
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他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任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八岁时就过世了。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从此都靠他的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 。诸葛亮的幼年时期,正是东汉王朝...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生动叙述,如躬耕南阳、隆中对策、过江舌战群儒、确保物资充足和临终托孤等,展现了他非凡的领导力和智谋。《诸葛亮》不仅是一部丰富的历史资料集,更是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中的佳作。它以其翔实的资料、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揭示了诸葛亮的全貌,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理解...
诸葛亮传写的是哪一主要事件
《诸葛亮传》是西晋史学家陈寿为诸葛亮所作的人物传记,选自《三国志》。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和个人的品质。传记原文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
历史人物传记诸蔼亮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官至长水校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的爵位。 诸葛亮最初没有孩子,从他哥哥诸葛瑾那里过继了诸葛乔。诸葛乔字伯松,是诸葛瑾之第二子,本字仲慎。和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字元逊)在当时都很有名,评论的人认为诸葛乔的才能比不上哥哥,但性格过之。当初诸葛亮求诸葛乔为继子,诸葛...
为诸葛亮写一篇人物传记,不少于五百字,【也不能太多了】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 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 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
国学典藏书系诸葛亮传内容简介
书中生动再现了他如何在足食足兵的战略部署中运筹帷幄,以及在托孤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所展现的忠诚与智慧。这部作品凭借其丰富的史料、严谨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堪称中国古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中的杰作,对诸葛亮的人生轨迹和历史贡献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解读,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学术佳品。《诸葛亮传》...
三国人物传记 5个人 400字
字孔明,人称卧龙,东[汉末]年徐州琅邪郡阳都县(在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军阀割据,战乱不休,诸葛亮又失去了双亲,依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亮十五岁跟随叔父到荆州襄阳去依附刘表。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
老师要交人物传记谁能帮忙写一份关于诸葛亮的传记,简介也可以。_百度...
诸葛亮,你是我的偶像,也是历史长空中的亮点。 你聪明,所以刘备三顾茅庐请你出山,因为刘备的仁义,又因为水镜先生之托,你放弃自己的一生,跟随汉室后裔刘备收复天下。初出茅庐的你,巧借东风,烧得曹军焦头烂额;三气周瑜,使公瑾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舌战群儒,使江东子弟面面相觑;草...
三国演义人物传记不要写他出生的年月,写人物特征,发生的故事大约几百...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
女儿喜欢看诸葛亮传对写作有帮助吗
对写作有帮助 《诸葛亮传》是西晋史学家陈寿为诸葛亮所作的人物传记,选自《三国志》。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和个人的品质。作品鉴赏 传文引录诸葛亮上表云:“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