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和失败的标志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1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太平天国革命终止时间考
史式

对于太平天国革命的起止时间,至今仍有不同的意见。以1851年的金田起义作为太平天国革命之始,这已为大家所认可。有分歧的只是这次革命止于何时。

有的意见以天京陷落为下限,即这次革命止于1864年7月,有的意见则以太平军最后失败为下限,但又因所据史实不同,而有1868年、1869年、1872年三说。

笔者认为以天京陷落即1864年7月为下限之说与史实不符。

史实是:天京虽已陷落,大江两岸数十万太平军仍在战斗之中,这次革命显然尚未终止。

如果不赞成以天京陷落为终点,就需要探讨一下,1868年,1869年, 1872年三说之中,以哪一说比较妥当。

1868年之说,是由罗尔纲先生正式提出来的。他在《太平天国史稿》(增订本)序论中说:

“所谓‘捻军’实在就是太平天国的军队——一支在天京失守后,由太平天国名将遵王赖文光组织、训练‘蒙、毫之众’而成立的新军。从而对太平天国年代问题也应该改正。必须把从前截至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六月(1864年7月)天京失守为止的错误看法,改为到戊辰十八年(清同治七年,1868年)徒骇河覆败为止,才符合历史事实。”

虽然史学界对于捻军是否可称太平天国新军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太平天国纪元应该延续到1868年,即“十八年”之说已被大家所接受。从五十年代至今,巳无争论。

1869年之说是吴雁南同志提出来的。他在《太平军最后失败与太平天图纪年》一文中说:

“太平天国纪年有文字可考的,其最晚者当推陕北的一支捻军的纪年……《宜川县志》卷十五……西捻余党……出皇告安民以‘太平天国十九年’为正朔……对于太平天国的纪年首先应当尊重当时革命者本身的纪年。如果这个意见不错,太平天国的纪年至少应该终止于1869年。

1869年之说与1868年之说本质上并无矛盾,其精神是一致构,即尊重客观史实。

近年来,有些太平天国史学者已经查明,最后失败的太平军不是大江以北的捻军余部.而是大江以南的石达开远征军余部李文彩的队伍。例如吴雁南同志在同一篇文章中说;

“1863年,李文彩率领太平军入黔东南地区……累败清军,攻占都匀、凯里等城镇。1872年初,他领导的太平军同张秀眉领导的苗民起义军在乌鸦坡同清军激战不利……这年4月,在思州、镇远间的牛塘遇敌、激战,失败。此时距天京陷落已有八年。” .

既然如此,是否可以把太平天国纪元再延伸八年?吴雁南同志说:

“李文彩率领的这支革命军……虽然始终以太平军的旗号出现在战场之上,但其纪年如何,尚未发现文献资料,不敢擅断。”

笔者以为:李文彩这支太平军一直奋战到1872年4月,这是业经查明,不必怀疑的客观史实.没有人能够否定。至于是否有太平天国壬申二十二年”的市告或者文书留下来,那就由一些偶然因素所决定了。我们应该重视史实,而不为一些偶然因素所左右。

这个1872年之说,也得到了罗尔纲先生的赞同。他在祝贺重庆师范学院太平天国史研究室成立的贺信中说:

“欣闻贵室即将举行成立盛会,局胜欢欣……太平天国革命为我国近代史上一场震动中外的大革命。革命英难为了推翻封建统治.抗击外国侵略吝,进行了长达二十一年(1851一1872)之久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壮烈斗争。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垂青史.彪炳干秋。这次革命的浪潮遍及当时内地的十八省,却始于祖国的西南地区——桂南的金田村,又终于祖国的西南地区——黔东的牛塘。”

由此足以证明,他已认可了1872年之说。至于文中所说“长达二十一年之久”,与“二十二年”之说只是计算方法(算整不界零)的出入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作出结论:太半天国革命终止的时间是l872年4月。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天京事变,失败的标志是天京的陷落。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中土地制度是根本,是诸种制度所依托的基础,也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精华所在:

关于土地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划分土地质量的等级标准;二是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天朝田亩制度》把天下田亩按其产量多寡,分为三类九等。以期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无人不饱”的理想社会。
关于生活物资的分配制度。
关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制度。太平天国对农村的社会组织,按照太平军编制进行了改组,即以军、师、旅、卒、两司马为编制。
关于各级职官的保举与黜陟制度。太平天国的各级职官,分为朝内、军中和地方乡官三种。规定每年一保举,三年一升贬。
关于教育。太平天国的教育是以宗教形式进行,每二十五家设一礼拜堂,礼拜堂兼学校。
关于司法。《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每军设“典刑法”官二人,一正一副,以师帅、旅帅兼任。不过,民间凡有民刑讼事,开始还是由两司马调理,如不能平息,则逐级复审。

评价:(1)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2)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3)但是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天京变乱原因和时间

1851年,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封王”时,命其他四王归东王杨秀清节制。自从南王冯云山及西王萧朝贵相继战死后,权力更加集中在东王一人身上。

在太平天国前期,实权由军师掌握,天王虽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个虚君,实际权力在正军师东王杨秀清手上。另外重要的是,洪秀全在1848年承认“天父下凡”附身杨秀清后,杨不时假托“天父下凡”发令,连洪秀全也要听从杨的命令。

在定都天京后,东王与其他诸王的关系越来越差。北王曾因下属犯错而被东王下令杖打,北王的亲戚因为跟东王的亲戚发生财产争执而激怒东王,东王叫北王议罪,北王就说把那人五马分尸。翼王石达开的岳父黄玉昆因公事开罪东王,被杖刑三百,革去爵位及降职,同一事件亦令燕王秦日纲及另一高官陈承瑢被东王杖刑。即使是天王,也多次被假装“天父下凡”的东王以杖刑威吓。由于东王权大,众人往往敢怒而不敢言
经过
1856年6月20日,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向荣在8月9日死后,其死讯不久便传入天京,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便另有图谋。

过了不久,东王称“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天父上身”的东王对天王说:“你与东王皆为我子,东王有咁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洪秀全说:“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天父”又问:“东世子岂止千岁?”洪说:“东王既称万岁,世子亦当是万岁,且世代皆万岁。”“天父”大喜说:“我回天矣。”[1]

北王韦昌辉在这时请求天王诛杀东王,天王不肯。[2]东王以西线紧急为由,调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赴前线督师,只剩下天王和东王留在天京。

翼王石达开9月26日到天京,进城会晤北王韦昌辉,责备滥杀之事,不欢而散,连夜匆忙缒城逃出城外。北王未能捉拿翼王,尽杀其家属及王府部属。翼王从安庆起兵讨伐北王,求天王杀北王以谢天下。此时在天京以外的太平军大多支持翼王,北王在势急下攻打天王府,但最终败于效忠天王的将士及东王余众,北王韦昌辉于11月2日被杀,其首级被函送安徽石达开营中验收;其帮凶燕王秦日纲及陈承瑢不久亦被处死,天京事变告一段落。

后来天王撤销了杨秀清的图谋篡位罪名,将杨之死忌定为“东王升天节”。

直接原因是内部矛盾激化
(1)社会根源: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主义理想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权,就不可避免的具有封建社会的属性,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属性日益浓厚,革命进取心减退。

(2)阶级根源:分散的经营的个体经济使农民阶级难以取得一致的意见。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领导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影响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逆转,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得胜,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大为缩小,即使后来太平军攻下江浙一带,形势上一直处于下风。

北王韦昌辉死后,翼王石达开执政,天王洪秀全开始重用其洪氏兄弟以牵制石达开,激发石达开在1857年带领大军出走,更令太平天国雪上加霜。

太平天国初期由军师主政的政制,在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已名存实亡。后期的太平天国,天王虽然掌握了实权,然而当时的政府架构颇为混乱,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历史疑团
有人认为杨秀清“逼封万岁”一事并不真确,只是洪秀全诛杀杨的借口,当时太平天国刊行的《天父天兄圣旨》也没有提及此事,但至今未有足够证据支持“无逼封万岁”说。

爆发是金田起义,拜上帝会.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正当太平军在西征战场取得胜利之时,1856年8月,天京城内发生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的事件。1863年6月,被清军围困在四川大渡河畔,全军覆没。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入衰的转折点。
太平天国最终还是失败了。究其原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主观原因: 一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在当时,是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例如,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
客观原因:中外联合政府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1861年,慈禧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这样,对付太平军的前线清军,全部归曾国藩统一指挥。曾国藩派曾国荃率领湘军主力,仅供天津;派李鸿章率领淮军伙同英国人戈登指挥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派左宗棠率领湘军的一部,进攻浙江。英法侵略者均值中外混合的反动武装,协助左宗棠。
此外,天国法令相当森严,刑律残酷,凡犯天条者,一律处死刑,违背了当初革命救世和人道宗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但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是1864年7月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逆转,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得胜,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大为缩小,即使后来太平军攻下江浙一带,形势上一直处于下风。

北王韦昌辉死后,翼王石达开执政,天王洪秀全开始重用其洪氏兄弟以牵制石达开,激发石达开在1857年带领大军出走,更令太平天国雪上加霜。

太平天国初期由军师主政的政制,在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已名存实亡。后期的太平天国,天王虽然掌握了实权,然而当时的政府架构颇为混乱,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标志是1851年1月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是1864年7月天京陷落

爆发是金田起义。
失败是捻军覆灭。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和失败的标志
太平天国初期由军师主政的政制,在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已名存实亡。后期的太平天国,天王虽然掌握了实权,然而当时的政府架构颇为混乱,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历史疑团 有人认为杨秀清“逼封万岁”一事并不真确,只是洪秀全诛杀杨的借口,当时太平天国刊行的《天父天兄圣旨》也没有提及此事,但至今未有...

太平天国怎么败的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天京陷落 1858年初,清军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再次围攻天京。为解京围,后军主将李秀成请命出京,与前军主将陈玉成在安徽枞阳举行会议,确定作战方略。会后,陈玉成率部首先攻占庐州,后南下会李秀成部,于9月27日攻破江北大营。1860年初,江南大营再次合围天京。5月2日,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6月2...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
天京陷落。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曾国荃率领湘军攻入天京,李秀成扶幼天王出逃,不久被俘。于天京从容就义,年仅四十二岁。天京城的沦陷,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以洪秀全领导的起义军建立太平天国后,太平军内部高层矛盾频频发生。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杀光杨秀清及其全家,同时杀掉了石达开家眷。韦...

太平天国怎么败的
1.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标志是天京陷落。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清军攻破,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2.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包括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宗教思想的禁锢、领导层治国无方、政治上的腐败、军事上的失误以及领导层争权夺利。3.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还受到了清军与外国势力联合绞杀的影响。太平...

太平天国的过程简短一点
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

天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军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军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856年天京变乱成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提出了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湘潭战败
一部太平天国史,满满尽在战场中。自金田起义到曾国荃攻占天京,14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无数场战役,其中胜负各有。但论及哪场战役对天平天国影响最大,有人认为是安庆之战,也有人认为是太平军北伐失败,可谓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我认为天平天国的转折点在湖南的湘潭之战。李秀成曾在自己的供述中...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发生了天京事变,极重地削弱了天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什么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开始
再次围攻天京。为解京围,后军主将李秀成请命出京,与前军主将陈玉成在安徽枞阳举行会议,确定作战方略。最终因为英法的介入而失败。6.失败: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1864年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太平门附近城墙10余丈,蜂拥入城。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