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翻译(原文)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
全文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原文如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主题思想:
此文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其主题思想即恒道。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另外,这篇寓言亦有很重要的客观意义。首先,它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上,重人轻天的倾向十分鲜明。其次,愚公在批驳智叟时,关于山与人的关系的分析,实际上蕴含着进步的哲学思想,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转化的道理。
愚(yú) 公(gōng) 移(yí) 山(shān)
【作(zuò) 者(zhě)】 列(liè) 御(yù) 寇(kòu) 【朝(cháo) 代(dài)】先(xiān) 秦(qín)
太(tài) 行(háng)、 王(wáng) 屋(wū) 二(èr) 山(shān), 方(fāng) 七(qī) 百(bǎi) 里(lǐ), 高(gāo) 万(wàn) 仞(rèn), 本(běn) 在(zài) 冀(jì) 州(zhōu) 之(zhī) 南(nán), 河(hé) 阳(yáng) 之(zhī) 北(běi)。
北(běi) 山(shān) 愚(yú) 公(gōng) 者(zhě), 年(nián) 且(qiě) 九(jiǔ) 十(shí), 面(miàn) 山(shān) 而(ér) 居(jū)。 惩(chéng) 山(shān) 北(běi) 之(zhī) 塞(sāi), 出(chū) 入(rù) 之(zhī) 迂(yū) 也(yě), 聚(jù) 室(shì) 而(ér) 谋(móu) 曰(yuē): “吾(wú) 与(yǔ) 汝(rǔ) 毕(bì) 力(lì) 平(píng) 险(xiǎn), 指(zhǐ) 通(tōng) 豫(yù) 南(nán), 达(dá) 于(yú) 汉(hàn) 阴(yīn), 可(kě) 乎(hū)?” 杂(zá) 然(rán) 相(xiāng) 许(xǔ)。 其(qí) 妻(qī) 献(xiàn) 疑(yí) 曰(yuē): “以(yǐ) 君(jūn) 之(zhī) 力(lì), 曾(céng) 不(bù) 能(néng) 损(sǔn) 魁(kuí) 父(fù) 之(zhī) 丘(qiū), 如(rú) 太(tài) 行(háng)、 王(wáng) 屋(wū) 何(hé)? 且(qiě) 焉(yān) 置(zhì) 土(tǔ) 石(shí)?” 杂(zá) 曰(yuē): “投(tóu) 诸(zhū) 渤(bó) 海(hǎi) 之(zhī) 尾(wěi), 隐(yǐn) 土(tǔ) 之(zhī) 北(běi)。” 遂(suì) 率(lǜ) 子(zǐ) 孙(sūn) 荷(hé) 担(dān) 者(zhě) 三(sān) 夫(fū), 叩(kòu) 石(shí) 垦(kěn) 壤(rǎng), 箕(jī) 畚(běn) 运(yùn) 于(yú) 渤(bó) 海(hǎi) 之(zhī) 尾(wěi)。 邻(lín) 人(rén) 京(jīng) 城(chéng) 氏(shì) 之(zhī) 孀(shuāng) 妻(qī) 有(yǒu) 遗(yí) 男(nán), 始(shǐ) 龀(chèn), 跳(tiào) 往(wǎng) 助(zhù) 之(zhī)。 寒(hán) 暑(shǔ) 易(yì) 节(jié), 始(shǐ) 一(yī) 返(fǎn) 焉(yān)。
河(hé) 曲(qǔ) 智(zhì) 叟(sǒu) 笑(xiào) 而(ér) 止(zhǐ) 之(zhī) 曰(yuē): “甚(shèn) 矣(yǐ), 汝(rǔ) 之(zhī) 不(bù) 惠(huì)! 以(yǐ) 残(cán) 年(nián) 余(yú) 力(lì), 曾(céng) 不(bù) 能(néng) 毁(huǐ) 山(shān) 之(zhī) 一(yī) 毛(máo), 其(qí) 如(rú) 土(tǔ) 石(shí) 何(hé)?” 北(běi) 山(shān) 愚(yú) 公(gōng) 长(cháng) 息(xī) 曰(yuē): “汝(rǔ) 心(xīn) 之(zhī) 固(gù), 固(gù) 不(bù) 可(kě) 彻(chè), 曾(céng) 不(bù) 若(ruò) 孀(shuāng) 妻(qī) 弱(ruò) 子(zǐ)。 虽(suī) 我(wǒ) 之(zhī) 死(sǐ), 有(yǒu) 子(zǐ) 存(cún) 焉(yān); 子(zǐ) 又(yòu) 生(shēng) 孙(sūn), 孙(sūn) 又(yòu) 生(shēng) 子(zǐ); 子(zǐ) 又(yòu) 有(yǒu) 子(zǐ), 子(zǐ) 又(yòu) 有(yǒu) 孙(sūn); 子(zǐ) 子(zǐ) 孙(sūn) 孙(sūn) 无(wú) 穷(qióng) 匮(kuì) 也(yě), 而(ér) 山(shān) 不(bù) 加(jiā) 增(zēng), 何(hé) 苦(kǔ) 而(ér) 不(bù) 平(píng)?” 河(hé) 曲(qǔ) 智(zhì) 叟(sǒu) 亡(wáng) 以(yǐ) 应(yìng)。
操(cāo) 蛇(shé) 之(zhī) 神(shén) 闻(wén) 之(zhī), 惧(jù) 其(qí) 不(bù) 已(yǐ) 也(yě), 告(gào) 之(zhī) 于(yú) 帝(dì)。 帝(dì) 感(gǎn) 其(qí) 诚(chéng), 命(mìng) 夸(kuā) 娥(é) 氏(shì) 二(èr) 子(zǐ) 负(fù) 二(èr) 山(shān), 一(yī) 厝(cuò) 朔(shuò) 东(dōng), 一(yī) 厝(cuò) 雍(yōng) 南(nán)。 自(zì) 此(cǐ), 冀(jì) 之(zhī) 南(nán), 汉(hàn) 之(zhī) 阴(yīn), 无(wú) 陇(lǒng) 断(duàn) 焉(yān)。
公移山译文
愚公移山译文如下:一、《愚公移山》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已经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地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便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愚公移山翻译(原文)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全文翻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
禺公移山翻译及原文
愚公移山翻译及原文如下: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
"愚公移山翻译
公 yí 移 shān 山 [xiān 先 qín 秦 ]liè 列 yù 御 kòu 寇 tài 太 háng 行 、wáng 王 wū 屋 èr 二 shān 山 ,fāng 方 qī 七 bǎi 百 lǐ 里 ,gāo 高 wàn 万 rèn 仞 。běn 本 zài 在 jì 冀 zhōu 州 zhī 之 nán 南 ,hé 河 yáng 阳 zhī 之 běi ...
移公移山指的是什么。
译文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的愚公,年纪将近90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恩公移山是什么意思?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之一,选自《列子·汤问》,作者相传是列御寇。以下是故事的白话文翻译:白话译文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有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阻塞交通不便,进进出出都要...
移公移山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古文『愚公移山』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
愚公之谷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 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
恩公移山神话故事的内容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余公移山
《愚公移山》故事,表达了“恒道”的理念,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