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到朱自清先生的不屈事迹?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0
朱自清的生平事迹

一、生平事迹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1938年3月到昆明,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二、人物简介
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六岁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响,逐渐养成“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在北大期间,朱自清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嗣后又参加北大学生为传播新思想而组织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并与武仲谦结婚。

扩展资料朱自清的故事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
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缤密的艺术风格。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
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朱自清事迹:
朱自清1898在江苏省的东海县出生,字佩弦,号秋实。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苏、浙江多所中学教书。
在大学学习和中学任教时期开始了新诗创作。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影响很大。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1932年回国,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回北京清华大学旧居,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在北京去逝。

扩展资料:
朱自清早期的诗作,既有对未来的向往,对光明的渴望,又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
他的散文,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朴素,亲切,文字多用口语而加以锤炼,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
1924年以后,他也曾写出一些激情如火山崩裂的文章,比如五卅惨案后写的《血歌》,亲身参加三一八请愿后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等,这些文章具有很强的战斗性。
抗战胜利了,朱自清热切地希望有血有肉的活中国早日出现,1945年,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1946年7月,国民党特务相继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仆、闻一多,残酷的现实深深地教育了朱自清先生。
他在日记中悲愤地写道:自李公朴被刺后,余即为一多安全担心。但绝未想至发生如此之突然,与手段如此之卑鄙,自此以后,朱自清更加坚定地战斗在争取民主与解放的道路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1.不领美国救济粮 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然而他顾不得疗养,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入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2日逝世,终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这让我们看出了他热爱民族的伟大精神! 2.饿死拒受美援面粉 四十年代的中国,百业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连高等法院的教授也难以维生。贫病交加的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一家老少只是以稀粥糊口,食不饱腹。当局为缓和教授们的不满,给他们发了「面粉配给证」,凭证可购买美元援助的平价面粉。 美国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驻沪总领事卡德宝大放厥词,攻击中国人民不识好歹,恩将仇报。据此,张奚若、吴等著名学者,于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七日起草了《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反击美国政府的诬蔑与侮辱。声明最后说:「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给证,特此声明。」 六月十八日,吴拿了声明来了朱自清家中征求签名。朱自清正胃病严重复发卧床不起,吴对朱自清说:「朱先生家老少九口,日子过得特别艰难,若在声明上签字,经济损失比别的教授都大。但我还是来了,是为尊重你的意见,总之是不要勉强。」 「我的秉性,吴先生是知道的。春秋时气节之士黔敖坚持不吃嗟来之食活活饿死,傲骨可嘉,足可为人师表。故我宁可饿死,也不要带有侮辱性施舍的美援面粉。」朱自清说罢,支撑着坐起来,毫不迟疑地拿起笔,在声明上工工整整写了「朱自清」三个字。 当天晚上,朱自清在日记里写了下面一段话: 在拒绝美援和美国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这意味着每月的生活费要减少六百万法币。下午认真思索了一阵,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 六月二十一日,朱自清嘱夫人陈竹隐退还了「面粉配给证」。次日他瞥见书架上存有几张当月的面粉票,马上对妻子说:「快去退了,还有小半袋面粉一并带走,干净彻底。」 延至八月十二日,朱自清因药石罔效不治逝世,弥留之际曾张合嘴巴似有话说。夫人陈竹隐俯下身去,他吃力地、断断续续地说:「有一件事务必牢记,我是在拒绝美援的文件上签了字的,今后无论如何困难,都不能再要配给的美援面粉。」 简单下就是标题 不满意可追问。 --------------------------------------小⑦

谁知到朱自清先生的不屈事迹?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不领美国救济粮 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然而他顾不得疗养,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

急求关于朱自清的故事
“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故事。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

朱自清生平
文章说:记得1946年,朱自清先生从昆明西南联大回北平清华大学继续任教,那两年,正好我也在清华大学读书。在文学系里,我选了朱先生的课,大约是《中国文学史》和《文学史专题研究》、《历代诗选》等课吧!先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教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这批青年学生。当时朱先生因8年抗战中长时间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为什么看不懂,怎样才能看懂?
首先你要对朱自清的事迹啊人生轨道啊或者是什么大的挫折要有个初步的了解;第二呢你要看出来你所读的短文是关于什么方面的可以是他的抒情散文啊或者是托物言志的,这个一定要分清楚;第三呢对散文的中心要有个把握,这个很难说的,就是看个人的修养啦;最后么还是回归文章,要记住,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谁知到朱自清的散文?
正如当年作家赵景深说的: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就是因为这样,朱自清散文才取得了感人的力量。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在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先生的语言...

慧者心自清内容简介
《慧者心自清》是一本以社会人生为切入点的佳作,精选了朱自清先生的部分经典篇章,让读者在品读中得以近距离接触这位杰出的现代散文家、诗人和文学研究家——朱自清(1898-1948)。他的生活与创作生涯跨越了几个重要时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如诗集《踪迹》、《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皆深受...

谁知道一篇文章叫 野百合的什么什么,好像是朱自清写的。。谢谢了!
诗倩_俪影_潇潇 :你好。《野百合花》是王实味先生在194 几年,我忘了,在延安写的。不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怎么写 急
看到了她,顿时我才觉得朱自清先生的比喻如此的形象生动:“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轻轻拉着她的小手,摸了摸她头上黑缎子般的胎发,柔软极了。她看着我,咿咿呀呀地说着,仿佛唱着一曲生命的颂歌。是呀,新生儿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她在不断地生长着。再过几个月,她就可以牙...

参观扬州朱自清故居的指南是什么?
朱自清故居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朱自清先生的故居。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作品闻名于世。参观朱自清故居是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生活和创作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历史的旅程。以下是参观扬州朱自清故居的指南:了解...

请用“朱自清”“背影”“父爱”“月台”这几个词语写一段中心明确...
《背影》里,朱自清先生的父亲对儿子那暖暖的关怀,透过时光的尘埃,跃然纸上。母爱是慈霭,父爱则是深沉,平平淡淡犹如那月台上一提柑橘,默默地滋润着远游儿女的心田。那默默转身的一抹背影,正是儿子眼中,最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