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长故事孔子
中外名人成长故事――孔子读后感
我最喜欢是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一次,学堂正在上课,他偷偷从学堂溜出来到河边玩。刚到河边,忽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铁锥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上前问老婆婆磨铁锥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我在磨针”。李白又问:“ 这么粗的铁锥何时才磨成针啊?”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锥也能磨成针。”李白听完觉得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终于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诗人。
别的名人故事我就不再一一讲述,但是这些名人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从小养成勤于学习,善于观察和思考,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我们要向名人学习,从小养成好的习惯,不断积累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理想是让整个社会恢复到周朝刚建立时的状态,复兴周公姬旦创建的礼乐制度,从此天下太平,不再有战争,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但是在孔子的时代,周王的实力已经很微弱了,无法恢复权力和威信,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为了抢土地年年征战,这是当时的人都知道的,孔子也知道自己的理想恐怕是实现不了了,可他却仍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就是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
孔子认为,天下的人只知道追逐利益,不再信奉道德,如果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也随波逐流,不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那么天下将不会有光明的未来,虽然自己的能力很微小,可能改变不了整个社会,但是如果不去做,那就连最微小的希望也没有了,因此孔子终其一生都怀着强烈的使命感。
孔子离开鲁国后先去了卫国,子路妻子的哥哥颜浊邹(zōu)就在卫国,孔子一行人就寄居在颜浊邹家里。卫国的国君卫灵公听说孔子来了,便接见了他,并按照孔子在鲁国的俸禄赠送给他同样多的粮食。过了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卫灵公就派了大夫公孙余假监视孔子。孔子害怕得罪卫灵公,只住了十个月,便离开了卫国国都。
孔子打算前往陈国,经过卫国一个叫匡邑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长垣(yuán)县。因为孔子的样子长得像鲁国发动叛乱的大臣阳虎,而阳虎曾经残害过匡邑的人,匡邑人就把孔子一行人拘留了起来。
弟子们对此感到十分恐惧,孔子说:“周文王死后,周朝的文化不就在我这里吗?上天打算毁灭周朝文化,我这个后来人便不应该掌握周朝的文化。上天不想毁灭周朝的文化,匡人能把我怎么样!”随后孔子派随从的弟子到卫国国都,给一位很有权力的大夫做家臣,然后这位大夫便派人来解救了孔子他们。
孔子离开匡邑后经过卫国的另一个地方蒲邑(在现在的河南省长垣县),一个多月后,返回了卫国国都,寄居在大夫蘧(qú)伯玉家。
蘧伯玉是一位很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长者,孔子对他非常推崇,称赞他是真正的君子。蘧伯玉和孔子一生为挚友,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有十年在卫国,其中两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后达九年。二人无事不谈,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对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卫灵公有位夫人名叫南子,长得美丽动人,很受卫灵公宠爱,但是名声非常不好。南子常听人说起孔子,便想找个机会见他,于是南子让卫灵公去跟孔子说:“四方来的君子想与寡人结为兄弟的,必定会见我的夫人,我的夫人希望见到你。”这个要求在当时是不合于礼的,因此孔子推辞谢绝,然而卫灵公不断的要求,孔子不得已只得去拜见了南子。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个性情耿直的人,他对孔子去见南子这事很不满,孔子说:“我原来不想见她,既然见了便以礼相答。”孔子又起誓说:“我如果不是所说的那样,就让上天厌弃我!就让上天厌弃我!”子路这才不生气了。
孔子在卫国国都住了一个月后,有一天,卫灵公和南子同乘一辆车出宫游览,让孔子乘第二辆车,车队浩浩荡荡的招摇过市。孔子见卫灵公只贪图享乐不讲究道德,于是厌恶卫灵公,离开了卫国。
孔子经过曹国前往宋国,宋国的司马名叫桓魋(huán tuí),司马是掌管全国军队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桓魋为人贪婪残暴,仗着国君宋景公对他的宠信,把持宋国的朝政,把宋国弄得民不聊生,他害怕孔子得到宋景公的重用,威胁自己的地位,便想要杀死孔子。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路边的大树下演习礼仪。桓魋得到消息后马上派兵过来,因为孔子名声很大,他怕杀了孔子受到天下人的谴责,就命令士兵拔起了那颗大树,逼迫孔子他们离开宋国。弟子们催促孔子快走,孔子发牢骚说:“上天把德行降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孔子他们终究还是被赶出了宋国。
孔子他们从宋国逃到了郑国,在路上孔子和弟子们走失了,孔子独自站在郑国国都外城的东门等候。孔子的学生子贡沿途寻找走失的老师,有个郑国人告诉他,东门有个长得像圣人,瘦弱疲惫却似丧家之狗的人。子贡到东门找到了孔子,把这番话告诉了他,孔子笑着说:“他说的长相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狗,说的是啊!说的是啊!”
孔子一行人从郑国到了陈国,寄居在担任司城的公孙贞子家。正逢晋国、楚国争霸,两国轮番攻打陈国,逼迫陈国成为自己的附属国,而东边的吴国也不时侵略陈国,抢夺土地。孔子在陈国居住了三年,见陈国自顾不暇,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就和弟子们离开了陈国。
孔子他们路过卫国的蒲邑时,那里正发生战乱,蒲邑人扣留了孔子。孔子有个弟子叫公良孺,他不但有贤能,而且体形高大,有勇有力,带着五辆私人马车一路跟随孔子。
公良孺对孔子说:“我之前跟着老师在匡邑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老师一起再次蒙难,我宁可拼斗而死。”公良孺率领自己的随从和蒲邑人展开激烈的搏斗,蒲邑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国都城,我们就放了你。”孔子迫于无奈,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便将孔子从东门放走了。
孔子离开蒲邑后,就让大家往卫国都城走,他的学生子贡问:“盟誓可以背弃的吗?”孔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
孔子和弟子们来到了卫国都城后,卫灵公听说了非常高兴,亲自到郊外迎接。可是卫灵公年老了,懒于理政,还是没有任用孔子。孔子叹气说:“如果有人起用我的话,只需一年的时间就会有效果,三年的话就会大见成效。”孔子便和弟子们上路离去了。
晋国的佛肸(bì xī)发动叛乱,他派人来请孔子,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跟孔子说:“我曾听老师说过这样的话:‘那个人在做不好的事,君子是不会去加入的。’如今佛肸反叛,您却打算前往,怎么解释呢?”孔子说:“我是说过这句话,但是真正的坚硬再磨也不会变薄,真正的洁白再染也不会变黑。
我哪能是匏(páo)瓜呢,怎么可以挂在那里而不能食用?”匏瓜是葫芦的变种,古时有甜、苦两种,苦的不能吃。孔子的意思是自己的本心不会改变,可是如果他不能从政,就没有办法推行他的主张,实现他的理想,那就像匏瓜一样没什么用处只能当摆设。但是因为弟子们的反对,孔子还是没有去佛肸那里。
孔子在卫国得不到任用,打算西行去见晋国执掌大权的赵简子。当他到黄河边,听说赵简子在没有得志掌权时,等待窦鸣犊、舜华两个贤能的大夫从政,在掌权后却杀死了他们的事,孔子便做了琴曲《陬(zōu)操》来哀悼被害的二人。孔子了解到赵简子的人品后,怕自己去了凶多吉少,便又返回了卫国,还是寄居在蘧伯玉家。因为得不到卫灵公的任用,住了一段时间后,孔子他们又前往了陈国。
(2)名人成长故事孔子扩展阅读 :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语录体”。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关于孔子的成长故事
幽默的孔子
孔子一本正经,孔子风趣幽默,这两个方面,构成真实的孔子内。
孔子的幽默表现形式容多种多样。
开玩笑的幽默。子贡问道:“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你吗?就好比是件器皿。”又问:“什么器皿呢?”孔子说:“宗庙里那种贵重的器皿瑚琏呀。”
小孩子的幽默。孔子对着一只觚,左看看,右看看,看着看着,口中念念有词:“这不像觚,这是觚吗?这是觚吗?觚哪是这个样子!”
中外名人成长故事孔子为主要内容
是孔子和弟子的言论
名人伟人成长故事手抄报的内容急急急 谢谢
书的好处:
00“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把书比作是灯塔,书是方向性的。 0
00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0
0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0
00养成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习惯,你的一生就会受用无穷。事业的发展,生活的丰富多彩,爱情的幸福美满,身心的健康快乐等等,总之,生活工作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学习当中。也许你仅仅把在学校,从书本上的学习当成学习了,但实际上那只是人生学习旅程的一部分。处处留心,培养对许多事物的兴趣爱好,你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增长见识,对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也就会更为理解。 其实,书对人的影响是逐步逐步积累的,就我的读书经验来说,一本书或是几本书对你影响深远那说明你读的书还不够多,古人云,开卷有益,就是说每本书里都有你值得吸收的东西,慢慢的,书读得多了,就会产生一种量变到质变的情况,书读得多了,才能有比较,才能升华。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呀! 0
00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读书很重要。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0
00读书的感觉真好: 0
00当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为了自我标榜增加谈资时,书便会给心态平和的读书人带来无法比拟的快乐。 0
00若作者怀着一片真情在倾诉,那读者就是有幸的听众。读者与作者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关系,不会有下对上的卑躬屈膝,也不会有宗教式的疯狂热烈。作者以真诚谱写文字,读者若真正读懂了作者,他们就成为了知己--读书更像是一种交谈,被吸引只因为心灵的魅力。正因为这种单纯与真诚,只要一个小小的空间,捧起一本好书就拥有了一分绝美的心境。 0
00不论是读历史的厚重还是生活的轻松,生命的苦难还是自然的感悟,一首诗还是一个故事,当你的视线与文字相遇时,就是一种缘分。因为真心,没有所谓的深刻浅薄、智慧愚钝。正像黛玉所说的:“我是为了我的心。”读书也是为了自己的心。抛却了世俗的虚伪,生命充实,快乐。
00闲坐无事时,总爱幻想坐拥书城的感觉。索性用我的画笔描绘幸福的未来:一个绝美的室外桃园,梧桐飘飞,满地金黄。一切爱书的人,可以在此读书品茗,谈书及书里书外的世界。于是,书使人心中有梦;于是,人间有爱。
00好书推荐:
00《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00、《窗前的小豆豆》
00简介:为了孩子,你一定要读的一本书,每一位家长和老师!
00本书由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所写。该书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
00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00《水知道答案》
00《水知道答案》在中国和日本被当作是一本与《时间简史》同样神奇的科普读物。本书用122张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观察: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0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00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00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00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00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00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00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005.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006.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00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00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00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00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00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00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00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00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00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00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00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00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00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00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00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00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00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00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00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002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00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0029、路漫漫其修道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003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0031、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0032、“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0033、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富兰克林
0034、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哈兹里特
0035、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科尔顿
003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孔子小时侯的成长故事有哪些
这故事太多了,还是参看一下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吧
孔子的故事之在挫折中成长的故事内容简介
孔子说:“一张弓,经过调试,然后才能有力;一匹马,经过驯服,然后可以专精良;一个人属,真诚朴实,然后可以聪明。假如一个人没有真诚,却又多智谋,那就好比是豺狼一样,是难以靠近的。《周书》中说‘为虎添翼’,那岂不是非常危险的事吗?”
(《韩诗外传》四)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古代圣人的成长故事
1、孔子 早年丧父,家境衰落。曾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即管理仓廪与“乘田”即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善于取法他人,曾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其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
名人成长故事
孔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成名以后,人们尊称他为万事之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经常受到族人的歧视.在那个时代,既没有造纸术,也没有印刷术,流传的著作全靠传抄,自己想要保留别人的著作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把刻好的竹简按顺序保存好,那就当时的书.《易经》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经常翻阅...
孔子的成长经历(要有趣的故事)
孔子腰间还系着孝麻带守丧时,季孙氏举行宴会款待名土,孔子前往参加。季孙氏的家臣阳虎阻挠说:“季氏招待名士,没有请你啊。”孔子因此而退了回来。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在宋国灭败。他的先祖弗父何本来继位做宋国国君...
有关孔子的成长经历的故事
孩子说。 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 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 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 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叹他说:“...
孔子成长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圣人的成长
1.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人物,他的身份既神圣又平凡。他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他的成长历程。2. 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他的祖先是商汤的后代,但家族逐渐衰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任陬邑宰,以勇力著称。孔子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66岁,三年后去世,留下孔子和他...
逆境可以使人更快的成长吗?
1、孔子的故事:逆境识颜回 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段时间的处境非常悲惨。有一次,孔子师徒被人困在陈国境内的荒野里,粮食吃光了,连续七天没吃上饭,以至于孔子饿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车上。孔子的弟子颜回为了救师傅,不惜拉下脸皮求乞于人,四处奔波,找来一点粮米,便赶紧拾柴燃火,烧起饭...
名人成长故事孔子
别的名人故事我就不再一一讲述,但是这些名人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从小养成勤于学习,善于观察和思考,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我们要向名人学习,从小养成好的习惯,不断积累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圣人的成长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圣人的成长演讲人:鲍鹏山内容简介:有人说他是圣人,有人说他是凡人,有人说他是仁爱之师,有人说他是丧家之狗,有人说他成功,有人说他失败。千百年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孔子,那么真实的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而这些经历会给现代人带来什么样的启迪?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
关于孔子的成长故事
孔子一本正经,孔子风趣幽默,这两个方面,构成真实的孔子。孔子的幽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开玩笑的幽默。子贡问道:“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你吗?就好比是件器皿。”又问:“什么器皿呢?”孔子说:“宗庙里那种贵重的器皿瑚琏呀。”小孩子的幽默。孔子对着一只觚,左看看,右看看,看着...